摘要:我國的森林防火工作已經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诖?,文章首先討論了森林防火工作的現狀,其次分析了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最后介紹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對策,以供相關工作人員參考。
關鍵詞:森林防火工作;現狀;發生原因;對策
山區群眾在生活用火或是餐飲用火時,很有可能引發火災事故。雖然這一類火源是非常容易控制的,但是一旦出現意外,就會造成嚴重的森林火災,讓人防不勝防。隨著森林面積的不斷增加,進入山林當中活動的人員也在不斷增加,使得我國森林防火工作變得更加艱巨。
一、森林防火工作現狀
近年來,我國對森林防火工作非常重視,通過防火責任的層層落實,并積極進行防火宣傳等措施,使森林防火隊伍建設更加專業,也提升了案件查處的力度,全民防火意識有明顯提升。隨著防火工作體系的逐漸完善及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撲救能力也有所提升。但是我國森林防火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相關工作人員需要不斷探索及時解決。
二、森林火災發生的原因
(一)客觀原因
第一,森林當中大多數都是可燃物,植被以松樹類為主,可見森林火災的物質條件是非常充足的,特別是近些年以來,生態造林的力度在逐步增加,林木充裕的程度也有所提升,植被變得更加豐富,隨之可燃物也在不斷增加,這就讓森林火災的形勢變得更加嚴峻。第二,氣候條件方面的原因。近年來,我國產生了春旱情況,極端惡劣的天氣變化頻繁,而比較罕見的持續的冰凍天氣也有所增加,這使得森林資源嚴重受災,也讓森林可燃物厚度有所增加,提高了森林火險的等級,因此極易因為用火不夠謹慎而導致森林火災,給撲救工作以及工作人員的安全帶來威脅。第三,野外火源。火源大多集中在城鎮的周邊,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特別是春秋防火期,人們在林中的生產生活都有可能引發森林火災,這種火災對于森林防火監管部門來說是不好預測的,因此相關部門需要不斷完善監管制度,將責任落實到人,投入足夠的資金,以提升群防、群治能力。第四,機構人員不足。部分機構人員沒有編制,崗位人員不穩定,因此在重大防火例會上,可能因不了解前因后果而無法進行深入討論。第五,森林防火工作投入不切實際,沒有建立穩定的防火機制,使得森林防火工作無法順利開展。第六,全民防火意識不足。有關部門的防火宣傳教育方式落后,無法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導致全民防火意識不足,因此要深入地展開以森林防火為主題的宣傳月活動,利用微信公眾號及相關平臺宣傳森林防火有關知識,讓群眾的防火意識有所提升,認識到野外用火的危害,避免僥幸心理,按照規定用火。
(二)主觀原因
首先,由于氣候的變化,我國發生森林火災的干濕季節差異逐漸變得淡化,因此森林防火也沒有了明顯的季節區分,在實際的森林防火中,防火期內各種防火措施的落實比較到位,但是過了防火期之后,其他時期內的防火措施相對比較薄弱,甚至出現了防火期工作繁忙,而非防火期防火工作懈怠的情況。
其次,重視撲救工作而輕視了預防工作。近年來,我國森林火災的撲救工作受到了人們的重視,無論是防火工作安排或是經費安排等,大都傾向于火災撲救,預防問題卻被忽視。
最后,重視堵火而輕視疏火。我國是農業大國,農作物是農民最為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之一,長期禁火,會給農民耕種造成不便,長此以往,不免會有些農民私下在野外用火,從而給森林防火工作帶來潛在的壓力。怎樣平衡堵火與疏火之間的關系,是目前我國進行森林防火需要立即解決的問題。
三、森林防火工作的對策
(一)全面統籌,綜合治理
首先,要逐級落實責任制,提升執法的力度,對違章用火的案件要及時查處,同時也要懲治森林火災的肇事者,按照相關的規定對有關人員責任予以追究。其次,要結合實際綜合治理,積極地完成森林火災的治理工作。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保護森林的生態系統以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森林防火工作者需要重視的任務。在保護森林的過程中,森林防火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要把森林防火工作與森林保護相結合,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同時也要拓寬思路,不斷地開拓創新,讓森林防火的方法有所突破,提升森林資源保護力度。
(二)分類管理野外火源
第一,要盡量錯開防火的關鍵時期,在一些非關鍵的時期,需要積極地引導農民實施有計劃的生產性用火,讓農事生產需求得以保障。第二,要利用科學的方法代替野外用火,比如燒地邊可以改成鏟地邊。第三,嚴格執行野外用火的審批制度,在生產用火以后,必須對火場進行清理,嚴格對非生產用火進行控制。第四,要勸導教育,給農民解釋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其防火安全意識。
(三)加強營林防火措施
把營林工作和森林防火工作相互結合,利用營林措施調節森林結構及森林組成,這樣能夠讓森林抗火性能得以改善,在一些重點防火的區域,要盡量加強對幼樹的撫育工作,對可燃物的載量也要及時進行調節,在一些條件較為成熟的地方,也可以有計劃性地清除一些林下可燃物,從而起到對森林火災進行預防的作用。
(四)加強防火阻隔網絡建設
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建立以自然阻隔和工程阻隔為主,生物防火林帶為輔的防火阻隔體系。在林區當中,要有計劃地通過河流以及溝壑等作為依托,建設防火林帶,還要以更加科學的方式對生物防火林帶進行建造。
(五)科學指揮、專業撲救是做好森林防火的關鍵
1.提高科學指揮能力
撲火就是一場戰斗,只有正確決策,并且科學指揮,才能夠使撲救工作得以成功。因此,必須要對各級指揮員進行系統的業務培訓,讓每一個指揮員都能夠具備組織規劃以及籌謀的能力,可以在火災中全方位地進行戰略部署,同時也可以按照不同的地形以及火情特征制定更加合理的戰術,讓撲救人員的人身安全以及森林資源全都能夠有所保障。
2.充分發揮專業隊伍的作用
首先,需要對各個鄉鎮所組建的專業森林消防隊進行業務培訓,要始終確保隊伍的專業性。其次,如果發生了森林火災,必須按照相關規定,對各個森林消防隊伍進行合理分配,讓每個隊伍都能充分發揮其價值和作用,從而提高滅火效率。最后,要落實經費,加大森林消防專項經費投入力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森林消防對我國經濟發展是極其重要的,只有做好森林消防工作,才能夠使森林資源產生更大的價值,從而促使我國經濟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爭輝.淺談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及應對策略[J].中國林業產業,2016(05):163.
[2]杜理斌.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及解決措施[J].綠色科技,2015(04):250,252.
[3]馬軍孝.子午嶺林區森林防火管理探討[J].森林防火,2018(01):15-17.
[4]徐普.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及應對措施[J].中國科技縱橫,2018(06):190-191.
作者簡介:鄭斯琪(1986.09—),女,北京人,本科學歷,一級助理員,研究方向:森林防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