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國土空間陸海統籌規劃策略與管控探索
——以廣東省為例

2022-04-18 04:49:16魏正波肖銳琴
熱帶地理 2022年4期
關鍵詞:規劃生態

魏正波,羅 彥,肖銳琴,何 舸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圳 518040)

隨著海洋強國戰略的不斷推進,“陸海統籌”已經成為國家和沿海省市關注的重點,特別是機構改革土地、規劃、海洋、林業等部門合并之后,新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如何體現陸海統籌理念,如何實現陸地和海洋規劃的跨界融合,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2019 年5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頒布(中共中央國務院,2019),強調要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統一用途管制為手段完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堅持陸海統籌、區域協調、城鄉融合,優化國土空間結構和布局。因此,研究如何推進陸海統一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實現陸海規劃的跨界融合,既是破解資源與環境破壞等問題的重要舉措,也是沿海城市應對氣候變化和海洋災害的重要基礎,更是提升陸海生態、經濟和社會功能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國際上有些國家在20 世紀70 年代就開始關注陸海統籌,將海岸帶綜合管理(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作為實施陸海統籌的有效手段,聚焦海岸帶和海洋空間規劃與政策。如美國在1972年頒布了《海岸帶管理法》,并在國家和州2個層面進行海岸帶協調管理。日本海岸帶管理由國家與府縣2個層級組成,其海岸帶保護與開發是以國土交通部門牽頭的多部門共同治理,兼顧防護、環境、利用三重維度,府縣層面更多是制定各區的維護基本策略以及保護、環境、利用方面的措施。荷蘭海洋行政管理分為中央和地方政府兩級,具有自上而下的高度管制性,并以《空間規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作為保障(文超祥等,2018;趙璐等,2020),實行海域和陸域統一管理。從美國、日本、荷蘭等國家的發展經驗看,確定海岸線兩側陸海一定范圍的海岸帶地區作為陸海統籌的核心載體,是實現陸海統籌的有效手段(文超祥等,2018;趙璐等,2020)。總體上,不管從國家空間規劃還是海洋空間規劃的維度,海岸帶開發利用和保護都必須兼顧自然環境保護、經濟高質量發展、社會公共利益等多重維度。

近年來,國內也開展了陸海統籌和海岸帶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國內外城市和海岸帶經驗的概述(李孝娟等,2019;趙璐等,2020;李欣等,2020a)、海洋功能區劃的評價(岳奇等,2019;周鑫等,2020)、陸海統籌方法的探索(李彥平等,2020;李修頡等,2020)等方面,總體上,大多研究主要從海岸帶的底線管控、公共空間、功能統籌等維度分別建立海岸帶管控方法和體系。目前研究發現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陸地和海域規劃的編制基礎長期存在差異,規劃步驟、方法、繪圖、指標、程序、期限等差別較大,且缺乏對比衡量標準,并未將二者看作一個整體,陸海功能也缺乏統籌互動,嚴重影響了海岸帶尤其是陸海相互作用最強烈的潮間帶地區的保護利用效果(劉洋等,2009;楊山等,2011;岳奇等,2019;周鑫等,2020);2)關于海岸帶的評價主要從單一類型角度進行探討,缺乏綜合性分析,更多強調保護與利用存在沖突,急需采取多種手段,從管理體制、空間、產業等多個角度相互銜接進行管控(周鑫等,2020;趙璐等,2020;林堅等,2020);3)國內還沒有完善的海岸帶管理制度,雖然自然資源部門整合了眾多涉海機構,但“多頭管理”現象仍然突出,存在大量管理事權的重疊和部分事權空白,造成管理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孫偉等,2013;李欣等,2020a;李彥平等,2020;李修頡等,2020)。

陸海統籌的本質是將陸地和海洋視為一個整體,因此,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的陸海統籌,需要將海岸帶規劃作為實現陸海統籌發展的重要手段,進一步探索更具可操作性的高水平治理新路徑。在總結當前國土空間陸海統籌存在的核心問題基礎上,本文采用理論研究與規劃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結合國內外先進地區海岸帶管控的經驗和涉海規劃項目實踐,探索生態文明時代下,統籌陸海功能,確定不同類型資源的陸海統籌規劃策略,制定國土空間規劃有效聯動的陸海統籌重點區域資源管控方法,并以廣東省為例,提出陸海統籌規劃管控策略,以期為廣東省未來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1 新時期陸海統籌的認識與要求

1.1 陸海統籌重點區域(海岸帶)范圍劃定

1.1.1 國際慣例的海岸帶范圍 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海岸帶概念的界定存在較大差異,但總體上,從綜合管理的角度看,海岸帶范圍主要包括陸地與海洋交接、過渡地帶,包括海岸及毗連水域(圖1)。

圖1 國際海岸帶范圍界定Fig.1 International definition of coastal zone

1.1.2 國內海岸帶范圍劃定 近年來,深圳、惠州、青島、威海等城市結合國外海岸帶管理經驗,也在探索劃定海岸帶管理范圍。其中,海域一側范圍通常為向海1 km等距線或者最近航線,陸域一側通常為沿海第一條主干道或者沿海山體的分水嶺(圖2)。

圖2 國內海岸帶范圍界定Fig.2 Definition of coastal zone in China

1.2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陸海統籌的主要途徑

《若干意見》明確海岸帶規劃是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的唯一涉海專項規劃,是對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細化、深化和補充,原有的海洋主體功能區劃、海洋功能區劃、海域利用規劃、海洋生態保護規劃等各類涉海規劃都將融入各級國土空間規劃和海岸帶專項規劃中(圖3)。

圖3 海岸帶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關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stal zone planning and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沿海省(區、市)的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和沿海市縣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應該設立涉海專篇,該部分是海洋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總體部署和統籌安排(圖4),是海域開發保護的基本依據,是海岸帶專項規劃的基礎;在海岸帶專項規劃中,需要執行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涉海篇章的規定和要求,重點落實用途管制,細化陸海統籌具體要求,提出劃區劃線等規劃實施手段,對涉海行業規劃具有“控制約束”作用;在沿海地區詳細規劃中,不管是沿海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還是沿海村莊規劃,都需要將海岸帶專項規劃中的劃區劃線等管控要求,作為強制性要素落實到控規和鄉村規劃的法定文件中。

圖4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涉海專篇與海岸帶專項規劃關系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related articles and coastal zone special planning in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目前各級國土空間規劃關于陸海統籌和海岸帶規劃的表達深度仍在探索中,青島、深圳等城市已取得一定經驗,普遍認為陸海統籌的核心空間載體是海岸帶地區,省級和市縣級海岸帶地區范圍可以差異化劃定,管控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李孝娟等,2019;李欣等,2020b;林靜柔等,2021)。總體上,國內大部分的海岸帶規劃始終延續“劃區劃線”的管控方法,但也存在差異:1)開發活動對水資源依賴程度尚未形成統一共識,對于“賴海項目”的用途和活動沒有統一的術語界定和分類,不利于海岸帶管理制度建設和后續的用途管制;2)在提出管制要求時,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籠統和標準化的問題,沒有充分考慮到局部差異性、社會發展的綜合性和實踐應用的復雜性,導致管制政策可操作性不強。

1.3 陸海統一用途管制的問題與要求

1.3.1 陸海用途管制體系仍需完善 國土空間規劃改革背景下海域使用依據發生轉變,省級規劃聚焦在宏觀的陸海分區管控,市級規劃則重點管控陸海用途分類(圖5)。海域管控范圍為平均大潮高潮時水陸分界痕跡線向海一側,海洋功能區劃分區至二級類,但目前海域管理板塊的詳細規劃管控內容仍缺位,在實際操作層面無法像陸域一樣實行精細化的用途管制。

圖5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不同類型規劃涉海內容Fig.5 Sea-related cont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1.3.2 省級層面側重目標引導 按照《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指南(試行)》(自然資源部,2020a),省級層面陸海統籌主要是控制各類用地用海的目標年的面積和比重,明確海洋開發保護空間,提出海域、海島與岸線資源保護利用目標,提出存量圍填海的利用方向,明確無居民海島保護利用的底線要求,提出海洋生態修復和整治目標、重點區域、重點工程,針對開發活動造成的濱海濕地大面積減少、自然岸線銳減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受損退化等問題,通過開展整治和修復,逐步恢復遭到破壞的海洋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提高海洋生物多樣性,促進海洋生態安全屏障建設。

1.3.3 市級層面側重用途管控 按照《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自然資源部,2020b),市級層面重在統籌全域空間利用和功能用途劃定,實現海岸帶陸海兩側的功能用途無沖突。依照海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陸海主體功能分區,統籌謀劃陸域、海域開發布局,協調匹配陸海主體功能定位、空間格局劃定、開發強度管控,實現陸海產業、生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一體化統籌發展。

1.3.4 陸海用途分類實現統一 《國土空間調查、規劃和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自然資源部,2020c)試圖在全域實現陸域、海域用途管制的全覆蓋。該指南遵循陸海統籌原則,在分類體系設置上,將用海與用地分類作為整體考慮,將陸域國土空間的相關用途與海洋資源利用的相關用途在名稱上進行統籌和銜接,實現陸海用途分類統一。該指南要求國家國土調查以一級類和二級類為基礎分類,三級類為專項調查和補充調查的分類,要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原則上以一級類為主,可細分至二級類;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和市縣層級涉及空間利用的相關專項規劃,原則上使用二級類和三級類。

1.4 陸海統籌的基本原則和管控思路

1.4.1 陸海統籌基本原則 按照國家對陸海統籌的相關要求,歸納陸海統籌的基本原則:1)安全底線,突出陸海統籌的安全保障,預防海平面上升、風暴潮、爆炸等安全隱患;2)生態優先,按照生態文明理念,不斷提升沿海地區的生態健康,減少生態污染與破壞;3)功能匹配,建立統一的陸海開發空間格局,統籌陸海資源開發與產業功能布局;4)公共開放,在安全、生態、協調的基礎上,以人為本,加強濱海的開放性與公共性。

1.4.2 陸海統籌管控思路 由于目前中國的海岸帶管理政策仍以自然岸線保有率的單一指標為抓手,除福建、江蘇、青島、威海等少數國內省市已出臺海岸帶保護與利用管理條例外,其他省市基本是以《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關于加強濱海濕地保護嚴格管控圍填海的通知》等國家層面政策文件為依據,就單一指標層層下發文件開展管控工作,與綜合性極強的海岸帶規劃不相符合。2017年廣東省在實踐過程中提出了“陸海分別劃定三區三線”“陸海一體三生空間”等海岸帶規劃體系和創新內容,成為“多規合一”背景下海岸帶資源管控的成功案例,也為后期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和廣東沿海各市海岸帶規劃奠定基礎。

2018年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改革以來,深圳、珠海、青島、威海等城市已經開展了新時期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海岸帶專項規劃編制工作,陸海統籌管理機制也在逐步理順,綜合來看,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一是基于事權管理的層次,基本明確陸海統籌的海岸帶范圍按照省級和市級分層劃定。省級側重于全域協調,由于陸海生態環境保護需要考慮入海河道的流域腹地、海洋產業布局需要考慮全域的產業空間統籌等因素,范圍一般涵蓋沿海縣級行政區的陸域行政管轄范圍及領海外部界線以內的省管轄海域范圍。市級側重于資源管控,涉及海岸線兩側的敏感地帶,重點管控賴海產業布局、城市風貌塑造、公共空間系統等,陸域范圍以沿海第一條城市主干道、濱海公路為界,或者以沿海山體分水嶺為界,或者以海岸線內側2 km為界,海域范圍以近海第一條航道為界,或者15 m等深線為界,或者海岸線外側1 km為界,情況特殊下可以包含全部管轄海域,各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劃定。

二是越來越趨向于劃定統一的“X區X線”,但具體的管控要素各有不同。隨著“多規合一”的推進,在延續海岸帶劃區劃線管控的基礎上,不同城市和地區根據自身特點和發展需求不斷探索海岸帶規劃體系和內容創新。如威海市通過制定地方海岸帶保護條例,整體建立“三區三線”政策管控辦法,將各類控制要素落實到規劃建設管理文件中,并提出了三大規劃策略:1)以精心保護為宗旨,締造生態海岸帶;2)以精美品質為目標,塑造魅力海岸帶;3)以精細管控為手段,打造和諧海岸帶。

三是規劃編制過程中注重問題導向和政策導向,更加精細化統籌海陸空間的管控。按照“為什么而管——管什么——如何管——誰來管——誰監督”的邏輯主線,各地都更加注重陸海資源評價和海岸帶問題臺賬的梳理,明確規劃解決途徑,提出可操作性更強的政策建議。以青島市為例,該市在探索海岸線、潮間帶、圍填海、土地、海島等資源統籌優化配置和實施用途管制的規劃路徑,退養還灘、退圍還海、退堤還濕的方法、途徑和政策,以及綜合性的海岸退縮線政策,提升濱海人居環境的規劃途徑和政策等方面,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李欣等,2020a;王天青等,2021)。

2 廣東省陸海統籌規劃管控策略

2.1 陸海統籌規劃管控模式

借鑒國際海岸帶規劃“綠色健康”和“綜合管理”的理念,提出保護、利用、特色“三位一體”的陸海統籌規劃管控模式。“保護”體現的是“共生與永續”,核心是在充分了解海岸帶的資源狀況的前提下,對海岸帶資源進行整體保護,以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及永續利用;“利用”體現的是“效益與和諧”,核心是在對海岸帶進行資源保護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對海岸帶進行有序、高效的合理開發,以保證海岸帶的可持續發展;“特色”體現的是“陽光與文化”,核心是將海岸帶地區打造成為區域內獨具特色的“陽光海岸帶”和“文化海岸帶”。

2.2 陸海統籌規劃管控策略

2.2.1 生態保護策略

1)加強海岸帶生態空間管控

首先,陸海統籌劃定生態保護極重要區和重要區,確保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連通性,保留重要的山海通廊、河流綠地廊道,消除陸域、海域生態斑塊保護等級不匹配等矛盾;其次,強化陸海空間分區統一銜接,對于海岸線兩側的陸海生態空間,統一確定為生態保護區或生態控制區,并將其中的陸域和海域生態保護紅線連接閉合,確保紅樹林、濱海鹽沼、河口等陸海連續分布的生態系統或其他自然區域得到完整保護或保留;再次,優化海岸帶自然保護地,整合優質海岸帶生態資源,在湛江雷州半島、深圳大鵬半島等陸海生態資源集中地區,謀劃建立跨越海陸邊界、行政區劃的海岸帶國家公園;最后,制定專門的海岸帶生態空間管控要求,細化陸域和海洋生態空間管控要求,生態保護紅線外的海洋生態空間制定正面清單管理。

2)建立海陸一體化生態管控網絡

首先,劃分“區域—流域—海域”管控單元,基于海洋環境容量控制河流入海污染物總量,遵循“以海定陸、以水定城”的理念,按照“區域—流域—海域”逐級管控思維,將廣東省劃分為海島區、珠江口灣區、沿海區、沿江區、沿河區5種類型,構建海陸統籌的生態環境分類治理模式;其次,推進入海河口的保護修復,制定廣東省重要入海河流名錄,明確重要河口藍綠基底控制區的劃定原則和保護范圍,保護河口特有的生態系統、自然景觀和藍綠生態廊道;再次,加強海岸線整治修復,通過退圍還海、退養還灘、退耕還濕等方式,逐步修復已被破壞的濱海濕地,建設生態海堤,逐步修復受損的岸線,促進人工岸線向生態岸線轉變,不斷提升海岸帶生態功能。

3)加強紅樹林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提升生物多樣性水平

首先,優先保護廣東特有的紅樹林生態系統,將紅樹林相關自然保護地,以及自然保護地外的紅樹林、紅樹林適宜恢復區域,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實行嚴格保護;其次,全省統籌部署紅樹林生態修復工作,明確紅樹林保護修復的區域布局、建設任務、重點內容;再次,以典型生態系統修復為切入點,布局海岸帶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針對中華白海豚、海龜、黑臉琵鷺等廣東珍稀瀕危物種,修復自然生境,開展動態監測。

2.2.2 開發利用策略 延伸陸海產業鏈條,建設海洋產業生態圈。首先,強化陸地與海洋產業的有效對接,把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與陸地空間的結構調整、產業布局及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形成資源合理利用、環境有效保護、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海洋產業生態圈(圖6),推進跨行政區整合海洋資源,積極培育半徑15 km 的科研、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海洋全產業鏈;其次,強化海岸帶功能分層復合布局,圍繞陸海產業聯動、港產城一體化發展、海洋一二三融合等發展理念,優先保證賴水用途,如漁業、濱海旅游、港口碼頭、船舶制造等功能,將適合的功能分別在腹地、近岸、臨海、海上等不同區域,與公共活動、娛樂、休閑設施相結合,海岸線近岸地區強化復合集約布局,融合公共綠地和商業、文娛、旅游等多種功能;再次,加強重點開發類資源統籌利用和管控,優化港口布局,有效提高港口岸線利用效率,建設分工合理的港口群,避免惡性競爭,引導傳統漁港向現代化綜合漁港、生活類城市功能發展,同時融入城市服務、濱海旅游等復合功能,沿海石化基地與城市生活區設置足夠寬度的生態隔離帶,盡量將危險品倉儲置于離島,確保距離城區的最大安全距離。

圖6 廣東省海岸帶產業生態圈布局Fig.6 Industrial ecosphere layout of coastal zone in Guangdong Province

2.2.3 特色塑造策略

1)以濱海綠道塑造海洋魅力,豐富“山、海、城”游玩體驗

首先,以1 875 km的濱海公路串接起豐富的旅游資源,充分展現廣東最美的海灣、沙灘、海島和海洋生物等生態景觀資源;其次,打造半徑30 km的港深珠澳海洋休閑圈,全面加強廣東與港澳的旅游合作,增加海島出入境口岸,放開游艇航行管理限制,發展郵輪、游艇、帆船等三大航海體驗經濟。

2)建設集旅、居、業于一體的濱海都市

兼顧多樣功能,濱海沿線布局重大文化設施與文化街區,通過預留濱海生態廊道和構建垂直海岸線的濱海街道、立體公共空間連接體系,形成系統連續的濱海慢行系統和宜人尺度的濱海街區,提升濱海公共空間的可達性與連通性。

3)塑造濱海特色景觀,提供海上看廣東的新視角

充分展現廣東的亞熱帶濱海風情,引導城市濱海天際線,按照濱海建筑和山體韻律起伏的“雙W”原則,形成背景山體與前景建筑起伏變化的沿岸輪廓效果。

3 廣東省陸海統籌管控方法

3.1 明確陸海統籌區線管控要求

在省級層面劃定陸海統籌管控分區與控制線,對應海岸線的分段,指導下層次海岸帶分類實施、分區精細化管控。在陸海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海岸帶生態敏感性和相關法規控制要求,銜接落實各類涉海規劃提出的剛性要求,針對陸海統籌涉及的資源要素,劃分嚴格保護區、限制開發區、優化利用區。

在劃線管控上,首先,嚴格落實自然岸線保有率,結合海岸線修測,確定自然岸線的空間分布;其次,劃定海岸建設后退線,防止海岸受到人工侵占和自然侵蝕,保護沿海區域及近海水質,提供自然海岸線的開放空間環境,促進沿海地區的可持續管理;再次,劃定入海河道控制線,保護生態緩沖區,保持河口濕地的原始面貌與功能,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珍惜物種資源,保持河口地帶的景觀開敞性。

3.2 完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加強海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推進“灣長制”等制度建設,推動紅樹林保護修復立法,探索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實行排海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建立陸海環境統一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監測網絡。

建全海岸帶生態保護管理體制,包括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預警協調機制、近岸海域垃圾清理聯合執法機制等;構建海洋生態損害賠償機制,建立海岸線分類保護制度,嚴格保護特殊岸線,限制建設項目占用自然岸線;完善海洋生態補償機制,探索海洋生態補償的財政轉移支付模式,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等方式對海洋保護區等重點生態功能區的保護與修復進行補償。

3.3 建立海岸帶重點資源項目庫

2010年以來,廣東省實施的海岸帶生態修復項目包括國家海域海島整治修復項目、“藍色海灣”建設項目、“美麗海灣”試點建設項目、省級海域使用金整治修復支持項目和地方政府自籌資金整治修復項目5個方面。

借鑒美國海岸帶管理計劃,如由政府制定的5年一次的海岸帶改善項目、每年的海岸帶非點源污染控制項目和由民間組織向地方政府提供資金的海岸與河口土地保護項目。廣東省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整治修復項目與自下而上的沿海保護項目相結合的方式,除了國家和省級按年度列出海岸帶整治修復項目外,可以由地方和民間每年向廣東省申報具體的沿海保護項目,以市場類項目為主開展海岸帶保護與利用。

3.4 探索陸海使用權的立體分層設權

強化海岸帶地區的立體開發。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支持深圳率先提升城市空間統籌管理水平,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推動在建設用地地上、地表和地下分別設立使用權,探索按照海域的水面、水體、海床、底土分別設立使用權,促進空間合理開發利用。后續進一步在廣東省其他地區推廣陸海的立體分層使用。

海岸帶的陸域部分強化濱海地下空間利用和空中連廊建設,使濱海公共空間與周邊城市空間實現地上與地下相連,實現交通易達性和步行人性化;海域部分根據海洋資源種類和利用方式,評估海域分層使用的可行性,建立適宜的“功能組合清單”,并結合清單制定各類用海活動的限制性措施,推動海洋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向三維管理轉變。

4 結論與討論

陸海統籌是貫穿各個規劃層次的新理念,在不同層面的具體方法不一,宏觀層面側重管控和約束,中微觀層面側重設計和引導。為了實現有效的陸海統籌,首先,建議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明確將海岸帶作為陸海統籌重點區域,按照類似歷史文化名城等特殊政策區進行管控;其次,堅持按照“保護、利用、特色”三位一體的原則,結合各地陸海統籌的實際問題,提出更具可實施性的規劃策略;再次,建議加快改革海岸帶綜合管理協調機制,搭建統一的決策管理平臺,加強海岸帶規劃與陸海用途管制的銜接,結合事權管理改革,進一步明晰不同層次的國土空間陸海統籌規劃管控的操作細則;最后,要加快推動沿海省份的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條例的出臺,完善沿海市縣的海岸帶相關地方規章制度,深化海岸帶地區規劃建設管控規范和技術指引,包括海岸建設退縮線、海岸配套設施、濱海公共空間等方面的銜接要求和技術導則,細化陸海統籌和海岸帶管控要求。

目前,雖然中國很多沿海省份和城市已在陸海統籌相關規劃和管控方法上開展了很多有益的嘗試,但從科學合理的陸海統籌角度看,還有很多可以繼續討論之處:

第一,海岸帶地區需要專門立法。陸海統籌的重點是海岸帶地區,中國雖然在涉及海岸帶范圍的陸域有《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海域有《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島法》《圍填海管控辦法》《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但缺少針對海岸帶地區的專門立法。美國、英國、日本等沿海國家都在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完成了海岸帶立法,中國沿海地區經過改革開放后的飛速發展,暴露出陸海統籌一系列的問題,急需對海岸帶地區的專門立法開展討論,促進國土空間永續發展。

第二,有些沿海省份和城市雖然成立了海岸帶管理管委會,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缺少可行的協調機制和管理方法,海岸帶立法未能得到有效落實。因此,亟需建立科學合理的陸海資源統籌協調機制,為陸海資源的集約節約利用提供保障。

第三,省級層面海岸帶規劃重原則、粗線條、偏重政策管控,詳細管控需要到下一級規劃中才能落位,而市級海岸帶規劃要求岸段分割與管控更精細,管控內容更深化、更剛性,這些管控方法都還在探索中。

總體上,要真正實現陸海統籌,需要破除“重陸輕海”的傳統思維,準確把握陸域海域空間治理的整體性和聯動性,堅持跨界融合的方法,尋找更加精細化的海岸帶空間規劃路徑和陸海統籌資源管控方法。

猜你喜歡
規劃生態
“生態養生”娛晚年
保健醫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發揮人大在五年規劃編制中的積極作用
住進呆萌生態房
學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規劃引領把握未來
快遞業十三五規劃發布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26
多管齊下落實規劃
中國衛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6
十三五規劃
華東科技(2016年10期)2016-11-11 06:17: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 亚洲AV人人澡人人双人|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色综合国产|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一本久道久综合久久鬼色|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天天躁狠狠躁|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激情国语对白普通话|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91|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美女视频黄又黄又免费高清|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国产黑丝一区|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国产99精品久久| 在线看国产精品| 国产综合网站|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天堂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丝袜| 成人免费一级片|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制服|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日韩资源站| 自拍中文字幕| AV老司机AV天堂| 国产丝袜无码精品|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免费黄网站|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成人中文在线| 日韩专区欧美|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国产乱子伦无码精品小说|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尤物国产在线|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青青操国产|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Ⅴ无码大片在线观看81| a欧美在线|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国产免费看久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毛片一级在线| 日本午夜影院| 亚洲av综合网|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操国产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