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增遂 邢曉偉 唐大立 來衛東 張偉亞 袁宇飛



摘 要:探討生物活性玻璃聯合粘結劑對老年人根面齲預防的臨床效果及可行性。選取門診老年患者90例,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生物活性玻璃組、粘結劑組,生物活性玻璃組和粘結劑組采用自身半口對照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先涂抹生物活性玻璃再涂抹粘結劑,生物活性玻璃對照組只涂抹生物活性玻璃,粘結劑對照組只涂抹粘結劑,空白對照組不做任何處理,隨訪2年,評價臨床療效。結果表明:干預組的菌斑指數(PLI)、齲發病率、新發齲均、齲均、齲面均皆低于空白對照組(P<0.05)。口腔檢查頻率,是否使用牙線、間隙刷、沖牙器和喜食甜食對患者基線時是否患齲有影響(P<0.05)。生物活性玻璃聯合粘結劑可以有效預防老年人根面齲,形成良好的口腔健康行為可以降低老年人根面患齲率。
關鍵詞:生物活性玻璃;粘結劑;根面齲;預防;老年人
中圖分類號:TQ437;R781.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5922(2022)03-0017-05
Application of bioactive glass combined with adhesivein the prevention of root caries in the elderly
CHENG Zengsui1,XING Xiaowei1,TANG Dali1,LAI Weidong1,ZHANG Weiya1,YUAN Yufei2
(1.Handan Stomatology Hospital, Handan 056001,Hebei China;
2.Handan Central Hospital, Handan 056001, Hebei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feasibility of bioactive glass combined with adhesive on the prevention of root caries in the elderly. A total of 90 elderly patients in outpatient clinic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blank control group, a bioactive glass group, and an adhesive group. The bioactive glass group and the adhesive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using their own half mouth control. The experimental group first applied the bioactive glass and then the adhesive, the bioactive glass control group only applied the bioactive glass, and the adhesive control group only applied the adhesive. No treatment in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The effect of root caries prevention in three groups after 2 years followed up was observed. The plaque index (PLI), the incidence of caries, the average number of new caries, the average number of caries, and the surface area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frequency of oral examination, whether to use dental floss, interstitial brushes and water floss, and the preference for sweets have an impact on whether the patient has caries at baseline (P<0.05). Bioactive glass combined with adhesiv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root caries in the elderly, forming good oral health behavior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oot caries in the elderly.
Key words:
bioactive glass;adhesive;root caries;prevention;elderly
隨著成年人預期壽命和牙齒保留率的提高,根面齲作為老年人口腔多發病之一在老年人群中越來越多見[1]。全國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65~74 歲年齡段老年人患齲率為12.8%;而根面齲患病率高達39.4%[2]。預防老年根面齲的方法通常是口腔衛生宣教和定期復查,這兩種方式極大的依賴于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多數老年人由于身體或其他原因,很難做到良好的口腔衛生維護和定期來醫院復查。局部使用氟化物可以預防老年人根面齲,但存在細菌耐藥等一些問題。有體外研究發現生物活性玻璃能夠促進早期根面齲再礦化,其效果優于氟化物[3]。自酸蝕粘結劑作為一種高分子化合物近年來應用越來越普遍,有學者在體外研究中發現鄰面去釉后涂抹自酸蝕粘結劑防齲效果也優于氟化物[4]。筆者應用生物活性玻璃聯合自酸蝕粘結劑對老年人暴露的根面進行處理,取得了良好的防齲效果。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從2018年1月到2018年10月選取口腔醫院門診患者90例,年齡64~86歲,均值(68.8±4.49)歲;其中,男47例,女43例。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腎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生活無自理能力,精神疾病;釉質發育不全,氟牙癥,四環素牙,根面情況無法評估的患牙(如修復體邊緣擴展到齦下、固定義齒橋體牙、種植牙);口內任意相對象限無可評估天然牙存留。本研究經邯鄲市口腔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本研究,采用自制調查表調查并記錄患者的一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口腔衛生行為(刷牙頻率,刷牙方式)等;口腔檢查情況包括是否佩戴活動假牙,是否口干,菌斑指數,口內根面齲情況等。
1.2 材料
3M Adper Easy One 自酸蝕粘結劑(3M,美國);生物活性玻璃(頂盛健齒膏Camgna);社區牙周指數(CPI) 探針;光固化燈。
1.3 方法
實驗前由一名主治醫師對患者進行系統的口腔檢查,拆除不良修復體,拔除沒有保留價值的患牙,記錄患者的一般情況、口腔衛生行為和口腔檢查情況,進行齲齒和牙周治療。由另一名醫生將90位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空白對照組、生物活性玻璃組和粘結劑組,每組30名,除空白對照組外剩余兩組每半年干預1次,共干預4次;將這兩組患者的1區、3區劃為實驗組,實驗組患牙清潔根面后隔濕干燥,涂布生物活性玻璃,靜置1~2 min漱口后按上述步驟再涂1次;再次漱口隔濕干燥,用小毛刷朝一個方向涂布粘結劑,涂20 s,靜置20 s,吹20 s后重復上述步驟再涂1遍,光照20 s。生物活性玻璃組的2區、4區為對照組A,按上述步驟只涂布生物活性玻璃;粘結劑組的2區、4區為對照組B,按上述步驟只涂布粘結劑;所有涂布和上藥的操作均由另一名主治醫師完成。本實驗采用雙盲法在第4次干預后半年,由首診醫師對所有患者進行終線檢查并記錄菌斑指數和根面齲情況。
1.4 檢查標準
菌斑指數檢查標準[5]:用探針輕刮無軟垢計為0;肉眼看不見,但輕刮后探針尖可見軟垢計為1;肉眼可見軟垢,但少于牙冠的1/2計為2;軟垢超過牙冠的1/2計為3。
牙齦退縮診斷標準:牙齦退縮至釉牙骨質界下方,牙周探針探診有附著喪失,齲損或充填體覆蓋在釉牙骨質界或根面上,滿足上述任何一項即診斷為牙齦退縮[5]。
齲齒診斷標準:牙根面顏色變黃或變黑,形態出現明顯齲洞(1/2以上面積位于根面),或者可探及軟化牙本質,已充填的根面齲邊緣有繼發齲[6],滿足上述任何一項即診斷為根面齲。
1.5 統計學分析
通過雙錄入法將采集到的信息錄入數據庫,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資料用“%”表示,空白對照組等3個組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x2 檢驗;組內基線、終線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實驗組和對照組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基線是否患齲分組,口腔衛生行為的比較采用x2 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與分析
所有患者的基線指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
義,終線時除患齲率外其他指標在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如表1所示。
組內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初始菌斑指數、齲面均、牙齦退縮牙面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終線時生物活性玻璃組內實驗組的菌斑指數低于對照組A,粘結劑組內實驗組的終線齲面均低于對照組B,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如表2所示。
將患者按基線時是否患齲分為兩組,比較兩組口腔衛生行為發現口腔檢查頻率,是否使用牙線、間隙刷、沖牙器和喜食甜食的頻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如表3所示。
各組基線和終線的菌斑指數進行比較,組間的粘結劑組、組內實驗組和對照組B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如表4所示。
3 討論
根面由于先天性牙骨質薄或牙本質暴露,后天增齡性改變或牙周炎導致的牙齦退縮、牙根暴露、食物嵌塞等因素,易形成根面齲;老年人由于唾液分泌量減少或者佩戴可摘局部義齒影響根面自潔和齲損再礦化能力,致使根面齲進展迅速[7]。在根面齲充填治療中,由于隔濕困難,齦溝液和血液的存在會阻礙充填體的固化反應,并且充填材料吸水膨脹后會影響粘接效果[8],導致根面齲充填治療的效果不好,后期常并發急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以及牙髓炎等,嚴重時甚至出現牙齒折斷,所以預防根面齲的發生、發展與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密切相關[9]。本研究發現與空白對照組相比,干預組的終線指標均下降了,除患齲率外其他指標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證明干預措施對預防根面齲有效。
齲壞是一個脫礦和再礦化交替進行的動態過程,在早期階段,牙體中的礦物質在酸的作用下發生溶解、流失,這時使用再礦化劑可以促進牙體組織再礦化,減緩甚至逆轉齲壞的發展[10]。臨床上常用氟化物預防牙體組織脫礦,可是由于氟的滲透性不佳,濃度低時效果不明顯,濃度高時有氟中毒風險,還有報道稱含氟制劑治療齲齒時易產生耐藥菌株[11]。國內有研究報道生物活性玻璃促進脫礦牙本質再礦化的效果優于含氟牙膏[12],所以本研究選擇生物活性玻璃預防牙體組織脫礦。據報道,在體外實驗中證實生物活性玻璃可以促進牙周組織的再生和牙骨質再礦化,對致齲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在水或唾液的作用下,通過釋放鈣、磷酸鹽離子,升高環境pH值,中和部分酸性產物,一方面殺菌抑菌;另一方面這些鈣、磷離子會在牙體表面不斷沉積,形成生物活性玻璃陶瓷(P2O5-Na2O-CaOSiO2),覆蓋暴露的牙本質[3]。本研究發現對照組B的終線齲面均高于粘結劑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推測原因可能是對照組B只涂布了粘結劑,未使用生物活性玻璃促進再礦化,所以終線齲面均高于實驗組。生物活性玻璃實驗組的菌斑指數低于對照組A,推測原因可能是實驗組不僅涂布生物活性玻璃,還涂布了粘結劑,將各組基線、終線菌斑指數對比后發現,使用粘結劑的組終線菌斑指數均下降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推測原因可能是粘結劑的使用降低了菌斑指數,而菌斑指數僅次于牙齦萎縮是影響根面齲發生的第二大重要的危險因素[13]。因為牙根面覆蓋的牙骨質較薄甚至缺如,在做牙周治療去除齦上下菌斑及牙石的同時,也會刮除部分病變的牙骨質[14],造成根部牙本質小管暴露、表面不光滑,所以菌斑附著增多。自酸蝕粘結劑由處理劑和粘結劑兩部分組成,弱酸性的處理劑通過酸蝕作用使牙本質表面適當脫礦,暴露牙本質小管以及膠原纖維網狀結構,使低黏度親水性的樹脂能夠滲入到微孔、牙本質小管以及膠原纖維網狀結構中去封閉牙本質小管,在短時間內形成能抵抗刷牙和食物磨損的覆蓋層[15];還有在體外實驗中發現同向涂布雙層自酸蝕粘結劑能夠較好地封閉暴露的牙本質小管[16]。國內有研究將3M自酸蝕粘結劑用于治療超聲潔牙后的牙本質過敏,也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17]。
本研究發現單用粘結劑或單用生物活性玻璃的防齲效果不如兩者聯合運用,推測原因可能是由于生物活性玻璃作用時間短、使用頻率低,有效濃度難以維持,所以不能很快形成光滑表面減少菌斑附著。粘結劑雖然能在短時間內形成覆蓋層封閉牙本質小管,但是不能促進牙體組織再礦化。國內有學者在體外實驗中發現,因為生物活性玻璃可以促進牙本質再礦化,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粘接界面樹脂滲透不足和膠原水解造成的空隙,所以先用生物活性玻璃處理牙本質粘接界面再涂粘結劑可以減少膠粘劑混合層的微滲漏,并在老化試驗中保持牙本質粘接強度不顯著下降[18]。國外有研究也發現摻雜納米生物玻璃的自酸蝕粘結劑能夠促進人工脫礦牙本質再礦化,并且對粘結劑性能無影響[19]。本研究也發現兩者聯合運用防齲效果較好。
以患者基線時是否患齲分組,本研究發現是否使用牙線、間隙刷、沖牙器在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刷牙頻率、刷牙方式、牙刷更換頻率在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隨著人們口腔保健意識的提高,正確的刷牙方法已經在人群中廣泛普及,但是部分老年人由于身體或其他原因難以保證刷牙的效果,所以輔助清潔工具的使用會影響老年人的口腔衛生狀況,進一步影響根面齲的發生[20]。通過臨床試驗也發現沖牙器及牙間隙刷輔助老年牙周病患者清除菌斑的效果優于單純刷牙[21]。本研究發現口腔檢查和進食甜食的頻率在兩組間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P<0.05),也有報道進食甜食的頻率與根齲均數相關[22]。通過定期口腔檢查可以在齲齒的早期階段發現并給予專業的處理,對保持口腔健康的意義重大,本研究表明今后還需要在老年人群中繼續宣傳普及定期口腔檢查及輔助清潔工具使用的重要作用。
4 結語
齲病是危害口腔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老年人由于自身生理性因素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口腔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使得齲齒特別是根面齲的患病率較高。本研究用生物活性玻璃和自酸蝕粘結劑聯合運用預防老年人根面齲,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可以在臨床上推廣使用,但其長期效果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參考文獻】
[1] HARIYANI N,SPENCER A J,LUZZI L,et al.Root caries experience among Australian adults[J].Gerodontology,2017,34(3):365-376.
[2] 王興.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3] 高鵬,彭偉,李慧,等.生物活性玻璃對早期根面齲再礦化的研究[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9,35(6):814-817.
[4] 段昌華,吳奕添,梁建娥.自酸蝕粘結劑在鄰面去釉后的防齲效果實驗研究[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8,39(9):1 029-1 030.
[5] 李一鳴,陳汛,薛雙麗,等.北京地區軍隊老干部根面齲的危險因素調查[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6,26(10):637-638.
[6] 方碧松,李雨琴,韓淑英.老年人根面齲及其部分相關因素研究[J].北京口腔醫學,1998(3):16-18.
[7] 吳補領,趙望泓.老年根面齲診療指南(討論稿)[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16,14(2):116-119.
[8] 張潔.兩種材料修復老年人根面齲的療效比較[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17,15(1):9-10.
[9] 楊玉慧,趙云鵬,向瑩君.深圳福田社區老年人根面齲干預模式研究[J].口腔醫學研究,2017,33(3):328-330.
[10] 李大為,鄭麗純,謝麗,等.滲透樹脂聯合再礦化劑對釉質早期齲影響的體外研究[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20,36(10):591-594.
[11] 楊曉珍,馮錦,藍海.紫地榆提取物再礦化根面齲的體外實驗[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8,28(1):32-37.
[12] 周淑,劉子晗,鄭紅.生物活性玻璃對乳牙牙本質齲再礦化的體外研究[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6(1):107-109.
[13] 張明,吳亞楠,程莉莉,等.寧夏老年人626例根面齲患病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寧夏醫學雜志,2019,41(3):233-236.
[14] 張敏,周艷,曹盈,等.Nd:YAG激光和氟保護漆對牙周基礎治療后根面敏感的短期療效對比[J].口腔生物醫學,2018,9(4):203-205.
[15] 劉建,施存山,劉延峰,等.3MP90粘接系統對牙本質小管封閉作用[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5,31(2):286-289.
[16] 楊賓,王彬娉,吳卓駿,等.脈沖Nd:YAG激光聯合3M ESPE粘結劑對牙本質小管封閉作用的體外研究[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5,25(9):538-540.
[17] 王彥莉,董志堅,劉穎.極固寧與自酸蝕粘結劑聯合應用和Gluma脫敏劑治療超聲潔牙后牙本質過敏的療效對比[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8):208-209.
[18] 李秋菊,宮瑋玉,董艷梅.生物活性玻璃預處理對牙本質粘接界面耐久性的影響[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20,52(5):931-937.
[19] ABUNA G,CANPOS P,HIRASHI N,et al.The ability of a nanobioglass-doped self-etching adhesive to re-mineralize and bond to artificially demineralized dentin[J].Dent Mater,2021,37(1):120-130.
[20] 張戎,張碩,劉洪臣.老年人齲病的防治重點——論老年人口腔健康標準之無齲洞[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20,18(1):43-46.
[21] 雷東輝,安世昌,溫慶芳,等.牙間隙清潔工具改善老年牙周病臨床癥狀的評價[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21,37(3):411-413.
[22] 劉雨秋,李雨瀟,張一丁,等.高齡老年人口腔健康行為對根面齲的影響研究[C].昆明:2020年中華口腔醫學會老年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第十五次全國老年口腔醫學學術年會,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