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 李嫣妮
摘 要:跑團品牌建設是跑團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加強跑團的品牌建設,可以有效提升跑團的影響力,使跑團發(fā)展更加健康和穩(wěn)定。全媒體時代背景下,信息傳播影響了各行業(yè)的發(fā)展,全媒體成為了學生生活、娛樂、學習的重要渠道。全媒體時代下,如何加強跑團的品牌建設,成為高校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全媒體 跑團 品牌建設
中圖分類號:F06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2)04-042-02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zhàn)略”,使全民健身的熱潮悄然興起。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高校社團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對于豐富學生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高校社團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學校在素質教育上的缺陷,成為了大學生能力提升的第二課堂。跑團是近年來高校社團中發(fā)展最為快速的社團類型,相對于其他的社團,其入門門檻低,環(huán)境條件要求不高,而且可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和社交能力,拓展學生的人際關系,廣受學生、教師與高校周邊居民的青睞,因此,高校大學生跑團也不斷涌現。如何運用信息化手段幫助大學生跑團在壯大過程中提升影響范圍,凝聚品牌價值,成為了目前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
一、全媒體時代跑團品牌化建設的重要性
(一)筑牢“鑄魂育人”體系
高校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地方,立德樹人是高校辦學的根本任務。高校大學生跑團的品牌建設既是對高校第二課堂的標準化認知構建,也是對高校網絡課堂的技術性水平考核,符合新時代大學生的時代特色和興趣需求。在全媒體時代,如果缺少大學生認可的社團文化,大學生的思想陣地很容易被“喪文化”“佛系文化”等不良文化所侵占。全面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抓住理想信念這個關鍵的“鑄魂”環(huán)節(jié),防止精神“缺鈣”,因此,要重視跑團的品牌化建設,幫助更多的大學生了解并認可跑團的各項活動,確保大學生校園陣地不被腐蝕。
(二)優(yōu)化組織效能
大學生加入跑團等學生社團,往往存在自由散漫的現象,跑團成員之間緊密度不夠,流動性和自由度較大,內部管理也存在隨意性的隱患,難以有詳細的規(guī)章制度來進行約束。品牌建設有助于強化跑團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增強參與活動的自豪感,潛移默化地傳導規(guī)則意識,從而大幅度降低跑團運轉過程中的組織成本,發(fā)揮出事半功倍的效果。隨著5G技術的普及,可以將網絡信息手段運用到跑團的日常管理當中,更好地監(jiān)測跑團成員的活動動態(tài),以此及時進行幫助、督促,優(yōu)化工作效能,最終實現組織的整體高效協調運轉。
(三)加快健康理念傳播
目前,人民群眾的健康理念的知曉度和信任度依然處于較低的水平,無論疾病大小都選擇去三甲醫(yī)院看病,導致醫(yī)療資源的嚴重浪費。在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具有迅捷的特性,并極大地降低了熱點制造的門檻。依托網絡平臺對加強對跑團品牌的建設,不但可以使跑團成員間的交流與互動進一步增強,而且能夠加速健康理念的傳播速度,形成防治結合的的良性循環(huán),不斷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健康管理體系,實現個性化健康管理動態(tài)模式。
二、全媒體時代跑團品牌化建設的制約瓶頸
(一)組織模式松散
高校跑團基本都是由志趣相投的學生自發(fā)組建發(fā)展而來的,團隊成立初期主要依靠個別學生的人格魅力和團隊成員對運動健身的喜愛,組織架構不嚴密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現象普遍存在,從而導致整體組織較為松散,人員流動性大。高校跑團發(fā)展目標模糊,造血功能低下,嚴重阻礙著跑團的進一步發(fā)展。
(二)專業(yè)指導缺位
跑團在融入大學生校園生活的過程中,缺乏專業(yè)人員的指導,活動內容往往都是簡單地局限在跑步上,有些跑團單純將跑量作為對比標準,不注重跑前的熱身活動,不訓練跑中的技術動作與合理的呼吸節(jié)奏,不重視跑后的放松活動,甚至部分跑團成員在跑步過程中全程聊天、拍照,產生不安全的隱患。由于專業(yè)指導缺位,很多在跑步科學性方面的誤區(qū)沒有得到及時糾正,從而容易會給跑友身體造成傷害,影響跑友持續(xù)鍛煉的積極性,對跑團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產生負面的影響。
(三)經費來源不足
高校跑團的經費支持會受到學院團委的制約,沒有太多的自主權,同時,由于高校的特殊性,高校跑團很難通過尋求企業(yè)贊助的方式來解決經費問題,因此,在發(fā)展過程中很難做到可持續(xù)發(fā)展。跑團的活動范圍和宣傳半徑受到經費的制約僅能局限在社團內部,無法向外界傳輸良好的品牌形象,極大地降低了跑團在人民群眾中的知曉度。
三、全媒體時代跑團品牌化建設的實現路徑
(一)積極拓寬宣傳渠道,擴大跑團品牌知名度
在全媒體發(fā)展背景下,跑團品牌建設需要和一些社會熱點話題進行關聯,為跑團品牌宣傳提速。依托全媒體平臺,受群眾關注的正面話題一經發(fā)布便會迅速傳播,從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跑團在進行品牌策劃時,可以借助新媒體進行一些廣告活動的宣傳,提升認知度與熟悉度。在制造熱點話題時,要善于抓住發(fā)布時間和切入點,巧妙地利用群眾心理進行品牌營銷。同時,主動將跑團品牌與熱點新聞進行聯系和綁定,通過積極參與地方體育活動,參與公益志愿服務等方式,將跑團品牌與正面的社會熱點產生聯系,并利用全媒體的優(yōu)勢,在各種視頻網站上引起民眾的關注,從而提高跑團活動的了解度和參與度。在品牌推廣過程中,利用全媒體制造焦點,增大品牌的影響力,讓品牌得到最大最好的宣傳效果。
(二)培養(yǎng)跑團專業(yè)內核,提高跑團品牌認知度
高校跑團的對應群體以高校學生、高校教師還有周邊的居民為主,品牌建設中,高校跑團要突出自身的專業(yè)性,以其在技術性和專業(yè)性上的優(yōu)勢來調動目標人群的參與積極性,使其參與人群在數量上得到擴充,參與人群質量上得到提升,以此達到品牌宣傳和建設的目標。
在培養(yǎng)跑團專業(yè)性上,首先要提高管理者的專業(yè)能力。跑步并不是單純的以距離和時間作為衡量目標,科學的熱身運動、跑步姿勢以及在實踐和距離上的控制都對其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跑團管理者的專業(yè)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個跑團的專業(yè)水準。所以,跑團的管理人員應加強自身專業(yè)能力的學習,向目標群體展現“專業(yè)人做專業(yè)事”的品牌形象。
加強跑團專業(yè)性培養(yǎng)上,可以通過參加和舉辦專業(yè)活動作為途徑。全民健身時代背景下,各類建設運動的舉辦得到了政府、公共機構等組織的支持,跑團應該組織內部人員參加該類專業(yè)活動,以此提高跑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學生馬拉松作為高校跑步愛好者為喜聞樂見的專業(yè)長跑活動,有著龐大的受眾群體,高校跑團通過組織和參加高校大學生馬拉松,不但能夠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性,而且可以擴大自身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使其品牌得到了宣傳。
(三)提升跑團的媒體載合能力,建立完善的品牌傳播體系
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無處不在,如何利用新媒體力量加強自身品牌的傳播是跑團必須直接面對的問題。在信息爆炸的網絡時代,差異化宣傳是品牌建設的重要途徑。在進行跑團品牌傳播的過程中,不能簡單采用某一種方法,而必須通過幾種方法的整合與演化來進行。跑團要提升自身品牌,需要充分挖掘現有的傳播資源,開展整合品牌傳播途徑,以便達到預期效果。很多高校跑團一味地重視對外傳播,忽視對內傳傳播。其實對內傳播的目的在于使跑團成員能夠理解品牌的含義,并能將它轉化為滿足自己需求的實際行動。在對內傳播過程中要注重在宣傳內容上取勝,在自身的特點和服務建設上做足功夫,以保證品牌傳播工作效果的最大化。手機微信、QQ、抖音、快手等媒體操作簡單、使用便捷、互動方便、傳播及時,可以對學生和周邊民眾對于跑團需求進行調研,討論受眾人群關心的熱點話題,為跑團品牌建設提供助力和保障。
(四)提升跑團的內部管理水平,強化對外宣傳力度
雖然目前社會上的跑團屬于不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但是任何一個組織的生存和發(fā)展都離不開其自身管理,科學高效的管理水平決定了一個組織的整體發(fā)展能力。高校跑團組織也要生存和發(fā)展壯大,必須重視內容管理。跑團要注重內部管理制度體系的建設,制定其管理方式和組織架構;在財務管理上,要有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的制度流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跑團作為一個組織,需要向企業(yè)管理學習。
跑團在內部管理和對外宣傳上,要積極的響應學院團委的要求,認真落實和執(zhí)行學院團委的相關規(guī)定,在學院團委的嚴格管理下,高校跑團要開發(fā)和利用自身資源,加強對外宣傳力度,加大公關能力,促進自身的形象傳播,加強內部管理和外部協調與監(jiān)督,使高校跑團活動更有序地開展。跑團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跑團在內外部環(huán)境上數量良好的、專業(yè)的社團形象,這本身就是對跑團品牌建設的一種途徑。
(五)加強自身品牌的包裝和管理
跑團品牌的包裝和管理重要前提是要明確跑團的定位,根據其定位,確定其品牌宣傳的方向、宣傳方式、受眾人群等內容。例如,可以由專業(yè)的廣告?zhèn)髅焦驹O計商標,并對商標進行注冊,同時利用抖音、微信公眾號、微視等方式加強對其商標、品牌的宣傳力度,使其為更多人所熟知。跑團自身品牌的包裝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杜絕浮夸、不切實際的廣告宣傳;注重對社團文化的建立和培養(yǎng),良好的社團文化是跑團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基礎。
高校跑團包裝不但體現在對跑團自身品牌包裝,還體現在跑團活動的包裝上。打造跑團精品活動,創(chuàng)新跑團的活動能力,創(chuàng)造更多更適合大學生參與的特色跑團活動,充分地利用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途徑和傳播速度,對自身品牌進行全方位的包裝。
對于跑團的品牌化建設工作,要將品牌建設和品牌管理進行充分的融合與關聯,提高跑團組織品牌建設的系統性。只有在品牌建設的同時加強品牌管理,才能實現跑團品牌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系統的管理同時能促進跑團健康、穩(wěn)定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四、結語
各類高校社團組織是對高校課堂教育的補充和延伸,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同時,高校的社團組織可以增加成員的社交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意識、團隊合作能力等,對于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可小覷。跑團作為當下最受大學生歡迎的高校社團,在大學生群體中擁有龐大的受眾群體,擁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高校跑團的發(fā)展得益于高校、社會等對其各方面的支持以及跑團對自身的品牌運作。跑團的品牌建設需要依據品牌推廣模式,通過各項新技術的運用,提高自身專業(yè)水平,才能使跑團的品牌影響力得到提升,為跑團的健康平穩(wěn)發(fā)展提供助力和保障。
[基金項目:2020年漳州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專項研究課題“‘三全育人’格局下高職醫(yī)學院校團學工作實踐育人體系的構建”(ZWYDJ202008)]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fā)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J].求是,2019(6):4-8.
[2] 杜占元.深化應用、融合創(chuàng)新、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在2017年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C].2017年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2017:12-13.
[3] 陳禮騰.2019兩會首提“互聯網+教育”在線教育或將迎來新風口[J].計算機與網絡,2019(03):21+24.
(作者單位:漳州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 福建漳州 363000)
[作者簡介:高林,副研究員,公共管理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李嫣妮,助理研究員,公共管理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