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創經濟依托于文化創意產業,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模式與布局。文創經濟需要一個個原創的文化創意IP。在此背景下,打造民族原創布藝品牌,形成具有地方文化元素的布藝產品,打通布藝產業的上下游,為我國的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文章以國內文創經濟背景下打造民族原創布藝品牌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布藝品牌對產業下游企業的影響進行剖析,提出了打造民族原創布藝品牌的策略,并進行實例分析。
關鍵詞:文創經濟 民族原創 布藝品牌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2)04-242-02
一、引言
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對于消費品的文化屬性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使得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國民經濟模式中最有潛力的增長點之一。在我國的不少城市,文創產業已逐步成為地方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成為了我國鄉村振興戰略中主要的發力點。文創經濟講究的是創意、創新和創造,當然打造具有地方元素的民族原創布藝品牌,能帶動其下游產業,如民宿的發展,將當地特色文化與布藝的設計融合,營造民宿主題文化氛圍,使布藝成為民宿的亮點,助推民宿成為鄉村特色,促進鄉村旅游業的繁榮發展,帶動整個地方經濟的發展。
二、文創經濟背景下民族原創品牌的界定原則
文創經濟背景下民族原創品牌的界定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必須是在中國境內注冊、投資的企業;二是包含了傳統文化、傳統民族元素或者地方特色文化等基本要素;三是以推廣、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為主,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意、創新和創造;四是產品的特點必須是民族風格且涵蓋了地方特色符號和時尚流行元素。只有同時滿足以上四點才能稱之為文創經濟背景下民族原創品牌。
三、文創經濟背景下打造民族原創布藝品牌面臨的問題
(一)原創范圍的局限性
民族原創布藝品牌必須體現出“民族”二字,這就造成了原創范圍的局限性。雖然我國的民族文化眾多,但是民族原創布藝品牌不僅需要傳承和發揚原有的民族和地方文化,更需要通過現代化的設計理念和手法賦予這些元素新的活力,實現品牌中布藝產品文化、審美、工藝和情懷等方面的增值。但是這些增值都是以民族與地方特色文化為載體,局限性顯而易見[1]。
(二)品牌受眾的范圍小
由于原創范圍的縮小,品牌的受眾相應也會縮小。當今民族原創布藝品牌的受眾主要是針對地方特色的民宿、熱愛民族文化的年輕人以及有較強經濟實力的人群。這部分人對于布藝產品的品質要求略有區別,地方特色民宿的老板需要貼合本地特色的布藝產品,而熱愛民族文化的年輕人更傾向于國朝產品,而經濟實力較強的人群則需要品質佳、創意性強的個性化布藝產品,這對產品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同質化問題突出
布藝行業因其產品易模仿、準入標準低等特點造成了產品同質化嚴重。文創經濟背景下打造民族原創布藝品牌還需要防范同質化問題,一旦出現較火的原創產品可能需要面對大量山寨產品的競爭。布藝行業由于用料的千差萬別可能造成成本的巨大差異,并且用料的差異更會讓一些新的藝術形式變得粗俗、廉價,甚至部分品牌不僅文化內涵相同,品質定位也相同,使得民族原創布藝品牌要想脫穎而出變得十分困難。
四、打造民族原創布藝品牌的具體策略
布藝產品的上下游產業鏈涉及的產品眾多,既有上游的原材料產業,如植物、動物和人造纖維等,也有下游的產品產業,如服裝、工藝品、裝飾、箱包等行業。打造民族原創布藝品牌需要梳理上下游產業鏈的優勢,進行需求的整合,形成整個產業鏈的優勢,找準下游產業的需求,精準定位用戶群體,在其需求上進行創意、創新和創造,這樣才能讓品牌活下來。
(一)精準的品牌風格定位
在文創經濟背景下,民族原創布藝品牌需要打造自己獨立的IP,這個IP需基于精準的市場定位和下游消費者的需求匹配。總體來說,民族原創布藝品牌主要有以下幾種風格定位,包括鮮明特色的民族藝術、借用傳統的解構藝術以及富含民族特色的視覺藝術,其中較多的原創品牌會定位于前兩種風格,這樣面對的消費者群體會更加廣泛。品牌的IP賦能是品牌精準定位后的產物,要徹底拋棄單一爆品的品牌打造思維模式,讓IP形成系列,形成品牌自己的內容、情感和價值觀。讓品牌與目標客戶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對原創品牌產生認同。當然IP思維也能運用在品牌建設上,為維持品牌的影響力奠定基礎[2]。
(二)提高民族原創布藝品牌的深度
當前多數民族原創品牌僅停留在民族化的形式上,認為運用幾項民族元素到設計中就能稱之為民族原創品牌,其實不然。提高和挖掘民族原創品牌的深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要從民族化的形式出發,提煉民族化的內容,最終上升到為民族化的體驗服務。這樣不僅宣傳民族文化,還能對民族化的內容進行打碎、重組和疊加,不僅讓國人自身感受到其民族原創性,更將產品推向世界,讓外國友人獲得民族化的體驗,拓寬品牌的市場范圍。同時需要對歷史傳統文化、地方特色文化進行深度的梳理,甄選出符合創作主題且有歷史意義、價值的元素,還要將傳統與時尚結合,打造符合現代化的審美需求。
(三)提升民族原創布藝品牌的品質
曾經民族原創品牌的口碑較為不佳,即使創意新穎,流量爆棚,最后都淪為曇花一現,沉淪于茫茫商海之中。民族原創布藝品牌要向2.0時代邁進,就需要在品質提升上多下功夫。品牌的內涵建設和品質升級應該受到品牌創立者的重視,不僅是視覺效果的沖擊,更是民族品牌精神的引領。不僅是品牌營銷能力的發力,更是產品自身品質的升級。產品品質的升級包括用料的優良,還包含了生產工藝,生產流程的綠色化改造,這些都是提升民族原創品牌品質的利器,也有助于提高民族原創布藝品牌的社會影響力。
(四)完善民族原創布藝品牌的營銷體系
民族原創品牌的創立與運營離不開層次豐富的營銷體系,傳統的布藝品牌更重視線下的營銷渠道以及前期積累的優質合作伙伴。但是民族原創布藝品牌的營銷體系則更為豐富,必須利用好線上渠道做好新用戶的拓展和品牌營銷力的提升工作。民族原創布藝品牌的營銷體系需要實行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線下積極對接民宿等需要特色布藝裝飾的企業進行定制款的加工與生產,線上則推廣一些個性化、新潮的、受眾面更廣的、適合家中、辦公室甚至個人服飾、裝飾的布藝產品[3]。線下帶動品牌的銷量,線上積極拓展客戶群體,擴大品牌的營銷力,讓線上線下營銷體系形成有機的互補。
五、文創經濟背景下打造民族原創布藝品牌實例分析
以山西某學校為例,通過“專業+項目+工作室”的教學模式,運用學校先進的設備,生產織造各式家紡面料及室內裝飾成品,致力于打造民族原創布藝品牌,并與當地民宿結合,營造民宿主題文化氛圍,推動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一)品牌的定位
品牌的定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布藝設計相結合,聚焦“設計+定制”,主要體現為三化:設計前衛化、服務精細化、對象精準化,聯結創新科技,聚力文創扶貧,將山西當地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布藝設計中,通過民宿的軟裝布藝設計,打造民族原創布藝品牌向下游的延伸。工廠產品價+高端專業設計的定位是品牌獲得市場突破的砝碼。
(二)品牌的深度
某品牌不僅考慮到設計層面的民族原創,更采取“社團+合作社+農戶”模式,促進所在地農民的增收。品牌中專業團隊對接合作社,整合農村閑置建筑,對其內部進行布藝升級改造設計,整屋可改造為民宿,對外出租,然后由村民(建檔立卡貧困戶)完善后期管理,通過模式的復制,持續增加村民收入,實現品牌屬地化服務的模式,真正拓展了品牌的深度。
(三)品牌的品質
品牌將山西文化元素與沿海城市的設計理念融為一起,設計出既時尚又有文化氣息的產品,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在用料品質上,采用環保標準高、更貼近人們需求的自然高端原料,通過與農戶直接對接的模式,獲得品質高、價格優的原料,然品牌不僅具有民族原創的設計品質,還有高端、環保、自然的生產、加工品質,同時建立了優良的售后體系,保證產品的售后品質。
(四)品牌的營銷
品牌的營銷模式主要通過以設計師參與獎項的評選增加品牌的影響力、一站式服務APP增加線上用戶的粘性、打造精品民宿帶動下游產業、通過品牌推廣會的形式積累大宗客戶、通過零首付占股的方式吸引鄉村民宿參與的模式進行。
六、結束語
在文創經濟背景下打造民族原創布藝品牌并非易事,需要通過不斷的探索和改進,找到適合自身產品的定位和營銷模式,才能將民族原創布藝品牌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 魏旭燕,郭霖蓉,秦歲明.文創經濟背景下國潮藝術的發展現狀及風格特色探究[J].北京文化創意,2021(04):16-21.
[2] 樊蓉.釘線繡工藝在民族原創品牌訂制服裝中的設計研究[D].廣東省:廣州美術學院,2017.
[3] 劉曉謙.基于T-Mall天貓網絡平臺原創服裝品牌的設計策略研究[D].北京市:北京服裝學院,2019.
(作者單位:山西省工業與信息技術學校 山西太原 030600)
[作者簡介:田瑞,山西省工業與信息技術學校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工藝美術、建筑設計等。]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