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莉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婦產科護理中常見的安全隱患,并提出合理有效的防范對策。方法 選擇的研究對象為本院婦產科接收的92例患者,選擇時間為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分析所選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多角度分析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針對相關安全隱患提出具體防范對策。結果 分析92例患者臨床資料后發現,婦產科的常見安全隱患有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風險意識不足、專業技能不強等。相應的防范對策有加強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培訓、強化護理人員法律意識及風險意識、加強藥品及醫療設施的管理和使用等。結論 針對婦產科工作,只有及時分析發現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有效防范對策,落實到位,才能有效提高其護理的安全性和護理質量,從而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治療效果,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安全隱患;防范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09--01
婦產科護理屬于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所收治的患者均為女性,這就使得婦產科具有了一定的特殊性,很多產婦情況特殊,這就大大增加了臨床護理工作的難度,此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社會文明程度的顯著提高,人們對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知識有著較高的要求,這一點也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加全面、更高的要求,婦產科的護理質量在一定程度上與母嬰安全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婦產科在臨床具有重要地位,護理工作繁雜,涉及面比較廣,對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專業素養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均有較高的要求[1],護理人員能力過硬,才能有效避免出現安全隱患,提高護理效果。本文即對本院接收的92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婦產科護理中常見的安全隱患和有效的防范對策。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選擇的研究對象為本院婦產科接收的92例患者,選擇時間為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研究對象年齡:23-35歲,平均(28.3±2.2)歲。疾病類型:人工流產、診斷性刮宮、宮頸活檢等。此次研究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本院婦產科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92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統計分析在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安全隱患,并研究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護理措施。
2結果
研究發現,婦產科護理中的主要安全隱患為護理人員法律意識不強、沒有足夠的風險意識、護理工作不嚴謹、機械損傷和藥物損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不足等,92例研究對象中因以上原因而發生護理糾紛的有23例,發生率為25.0%。
2.1安全隱患類型
2.1.1法律意識淡薄
由于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不強,導致其在護理過程中做法欠妥,給護患糾紛埋下隱患。具體來說,護理人員對告知權和知情權的知識缺乏了解,使患者的隱私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且對患者缺乏重視,少數護理人員甚至出現過擅自操作的情況,增加了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的概率,這樣更容易在出現不良事件后導致醫療糾紛。
2.1.2專業知識掌握不牢,專業技能欠缺,操作不嚴謹
研究發現,在護理過程中,部分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不過關,掌握的專業知識明顯欠缺。分析原因,主要是與相關醫院缺乏對護理人員的培訓有關,也與護理人員缺乏對護理知識和護理技能的學習動力有關。這就使護理工作的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護理安全性有所降低。另外,醫院一般都會不斷引入實習護理人員,這部分護理人員護理經驗不足,實操能力不強,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隱患。最后,還有少部分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不重視相關制度,未嚴格遵醫囑進行護理操作,藥品管理不合理,跳過某些護理環節等,都很容易引起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從而使護理糾紛的概率有所上升。
2.1.3機械損傷和藥物損傷
為了提高治療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大多數科室都需要科學合理地使用相關醫療設備和藥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加速患者康復。但有研究發現[2],婦產科的護理人員對藥物及醫療設備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部分護理人員對于藥物性質、服藥后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設備操作要求等方面缺乏了解和掌握,從而可能造成患者的用藥隱患概率上升,加之監督管理不到位,就更容易導致藥物及機械損傷情況的發生,患者治療的安全性降低,甚至發生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的嚴重情況。
2.2防范對策
2.2.1加強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
醫院可以擇期開展培訓講座,激發婦產科護理人員的學習熱情,鼓勵其積極參與,主要進行掌握藥物性質的重要性、醫療器械的規范使用等方面內容的培訓,使護理人員能夠掌握更多婦產科知識,從而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提供的服務具有足夠的安全性,護理質量也隨著學習而不斷提高,促進患者快速恢復。同時,醫院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機制,定期考核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水平,對考核不合格的人員要加大培訓力度,給予有效的指導,關注新進護理人員,安排經驗豐富且專業知識儲備豐富的優秀護理人員加強指導,為新人提供學習渠道和提升的可能,使其綜合技能不斷提高,盡快滿足婦產科的實際護理需要[3]。
2.2.2強化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與風險意識
醫院應注意培養護理人員的法律及風險意識,使其能夠正確認識到法律對護理行為的制約性和保護性,使護理人員能夠在護理過程中懂得維護自身及患者的權益,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各項操作,避免違規、違紀的行為出現。
2.2.3加強藥品與醫療設施的管理,規范護理技術操作
在藥品及醫療設備的管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在相關規范的指導下進行,建立科學的管理方法。醫院相關部門在采購醫療設施和藥品時,篩選供應商要嚴格,嚴把設施及藥品的質量關,確保能夠滿足使用需求,從源頭避免引起安全事故;醫院相關部門要制定全面合理的規章制度,一方面,要對護理人員不斷加強管理,使護理人員樹立規范使用醫療設施的意識,定期對設備進行保養,確保醫療設施能夠保持正常的工作狀態,避免發生因設施功能問題導致的安全事故。另一方面,醫院要對護理人員的急救技能、應急處理能力不斷強化,并監督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的工作是否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要求護理人員注重自身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充分了解患者的真實需求,并在現實條件下合理安排處理,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提高患者滿意度,使患者感受到優質的護理服務[4]。
3婦產科護理工作的重要性
3.1針對高危人群實施重點保護
一方面,臨床婦產科的患者因為所患病癥與分娩的相關因素,她們所出現的問題和疾病癥狀是比較復雜且頑固,有些患者的疾病癥狀突顯,病癥程度較為嚴重。特別是在產科,產科患者的情況是各不相同的,有些患者為自然順產分娩,有些為剖宮產分娩,那么,在產后護理工作中就涉及到與產婦息息相關的身體機能恢復情況,這些情況同樣會對新生兒的生命體征穩定性產生較大的影響。但依據不同的疾病類型和產婦情況實施安全防范干預措施,針對性地做好產后護理工作,這在保護高危人群的安全方面是十分重要的,這對于提升疾病治療與產婦產后身體恢復效果也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3.2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對于醫院來說,醫患關系是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之一,醫患關系的好壞對疾病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均具有重要影響。護理工作從本身的屬性方面不屬于治療流程中的,其是屬于獨立于疾病治療流程之外的一項醫療干預內容,但從護理工作和治療工作的關系上來說,護理工作是十分關鍵且重要的醫療干預內容,“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就很好地揭示了護理工作的重要價值。那么,有效、合理、科學的護理工作是提升治療效果、完善治療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人員在對患者實施護理的過程中,要本著“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護理觀念,將和藹的工作態度投入其中,促進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形成情感和心理上的融合,讓患者感受到來自護理人員的關懷與照顧,不斷提升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達到優化醫患關系的目的。
4討論
婦產科的護理工作既有其特殊性也有一定的復雜性,護理工作中任何的疏忽都可能成為護理中的安全隱患。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風險意識不足、專業技能不強等是最為常見的幾種安全隱患,對此,院方和護理人員都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根據具體的安全隱患原因,制定合理的防范對策。具體來說,防范對策包括加強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培訓、強化護理人員法律意識及風險意識、加強藥品及醫療設施的管理和使用等。通過這些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能夠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降低護理糾紛的發生概率。
綜上所述,婦產科的護理工作非常重要,護理人員平時在工作中要及時發現可能導致不良事件發生的安全隱患,并及時提出有效的護理措施加以調整,提高護理安全性,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使對患者的治療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王容.婦產科護理常見安全隱患及防范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12):181-182.
[2]張潤娟,王珍.婦產科護理常見安全隱患分析及防范對策研究[J].母嬰世界,2018,0(23):335.
[3]張自娟.婦產科護理工作中常見安全隱患分析及防范對策探究[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21):213.
[4]娜布其.探究婦產科護理常見安全隱患及防范對策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3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