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立德樹人導向,以德為先,積極創新英語閱讀課教學,能讓學生牢牢掌握相關基礎知識,使他們在道德方面得到較好的熏陶,實現綜合素質的良好發展。文章立足閱讀課教學現狀,詳細闡述立德樹人導向下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旨在推進“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立德樹人;英語;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09-0111-04
立德樹人背景下,要著眼學生全面發展,以教材中閱讀文本為載體,提高學生道德意識、道德行為、道德觀等。但從目前來看,因傳統教學方法相對單一,以抄寫、背誦為主,且存在著“品質”“學習”相互分離的情況,影響到了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在此背景下,要巧妙地將立德樹人基本內涵融入閱讀教學中。
一、 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的意義
人才培養中,不能局限于育智,還要育人。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教育事業新的發展局面下,教會學生做人,積極滲透立德樹人教育,能更好地堅定學生理想信念,科學引導他們樹立起遠大理想,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理論自信。同時,在良好的立德樹人教育氛圍下,能將愛國主義情懷牢牢扎根到學生心中,使學生品德修養有所提高,能真正發展成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日常教育活動中,將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人才是老師的責任,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標。積極滲透立德樹人理念,能更好地達成這一教育目標,真正實現“育才造士”。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是否有德尤為重要。英語作為一門相對重要的語言學科,英語教學是滲透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途徑,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平臺,要把握好英語閱讀教學各個環節。
二、 立德樹人導向下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一)結合內容,發展價值觀念
日常教學中,關注立德樹人開展閱讀教學,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際教學中,第一,要善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立德樹人教育素材,對學生正確價值觀念進行培養,讓他們在掌握英語閱讀知識基礎上樹立起正確價值觀念。第二,要用心篩選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教育素材,請學生圍繞閱讀中價值觀念的體現分享自己的見聞,交流自己的想法。如此,能增進學生對正確價值觀念的認識。第三,要根據價值觀念培養育人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裝。當學生初步掌握了書本知識以后,再引領他們與生活、體驗等方面進行溝通,激活他們對書本背后價值觀念的理解,拓展他們認識領域。但是,對教材內容進行加工時,為更好地促進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要在保證教學內容科學、合理的基礎上精心布置生活化、情境化、多樣化閱讀課教學內容,以點燃學生學習熱情。如今,網絡不良信息、個人隱私泄露等問題逐漸引起了人們關注。在此背景下,為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網絡空間觀念,在“The Internet makes the world smaller”話題中Section C部分教學時,可緊密結合閱讀重點介紹因特網的利與弊,首先引導學生快速閱讀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其次,可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要求他們以小組為單位,相互采訪使用因特網的情況。在這個環節,能全面了解學生對因特網的認識情況。最后,可為學生提供easier,safely,true,cheat等關鍵詞,組織他們圍繞因特網的優點和缺點展開辯論。期間,指導他們細致進行閱讀,善用閱讀中相關資料展開辯論。辯論中,學生們將樹立起正確的網絡空間觀念,能合理有效使用網絡放松身心、學習成長,不用網絡竊取個人信息、傳播不良信息。整個教學活動中,結合閱讀內容發展學生網絡空間觀念,助力了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實現,打造了良好育人環境。
(二)利用句型,提高規則意識
為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規則意識,規則意識提升了,道德品質自然會隨之提升。日常教學中,為提高學生規則意識,改正他們規則意識淡薄等不良行為習慣。在閱讀課教學中,要深入挖掘關于規則的句型,細致講解相關句型,教育學生規則意識。當學生掌握了相關句型以后,他們將主動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實際教學中,為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要充分考慮學生們的興趣點,根據他們的興趣篩選適合的教育內容,以啟發學生自覺提升規則意識,主動踐行相關規則。同時,作為教師,我們要以身作則。在關于規則的句型教學中,我們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另外,英語閱讀教學中,要根據重點句型,編制相關課堂規則,用課堂規則強化學生規則意識。期間,要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規則討論、篩選中,自行根據英語閱讀中學習的相關句型編制規則,將其張貼到班級墻上,用于警示自己時刻遵守規則,嚴格執行具體的規則。如此,能及時改正學生不良行為,遏制他們違反規則的行為。日常生活中,許多學生喜歡打籃球。因而,在“I’ll kick you the ball again”話題中閱讀部分教學時,為規范學生規則意識,可重點講解閱讀中有關籃球規則的語句,利用與籃球規則相關的句型教會學生樹立正確規則意識。當學生初步形成了規則意識以后,請他們以口頭方式談論有關籃球的基本規則,緊密聯系課本的文本材料,說說自己知道的籃球規則。期間,有的學生將說道:“You can’t hold the ball and run with it.”有的學生將說道:“You can’t kick the ball with your feet.”還有的學生將說道:“You can’t throw the ball into your own basket.”閱讀課上,通過學習與籃球基本規則相關的句型,學生們將有意識地規范自身打籃球的行為,嚴格遵守其基本規則,進而養成良好規則意識。
(三)學習文化,培育文化修養
立德樹人背景下,在閱讀課教學中,要關注學生文化修養的養成。對學生文化修養進行培養時,要充分考慮到他們對視覺信息能形成長時間的記憶,在閱讀教學中展示能用來反映文化的標志性建筑物、自然風光圖、動植物圖片、故事插圖等大量圖片,吸引學生注意力,高效完成文化信息的傳遞,帶領學生走進文化世界,豐富他們對文化的體驗。同時,英語閱讀課上,要重視創設良好的文化氛圍,向他們傳播更多西方文化,讓他們深入感知到中西方在飲食習慣、思維習慣等文化上的差異,增進他們對文化包容的感受,使他們學會辯證看待文化差異。對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分析時,要重視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引導他們自主結合閱讀材料區別中西方文化,探索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如此,學生們將獲得豐富的文化體驗,他們的文化修養將得到較好的熏陶。另外,對中西方文化進行分析時,要適時引入具體的例子,以便加深學生的理解。期間,要有意識地向學生傳播本土文化,增進他們對本土文化的認識,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如,在“Some things usually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in different cultures”話題中閱讀部分教學時,為提高學生文化修養,使他們能正確看待文化間差異性。課堂上,可先引入一些例子:在加拿大,他們互相問候時會揮揮手。在日本,他們會鞠躬以示尊重。在加拿大,人們點頭表示同意。而在印度,人們左右搖頭表示同意。結合具體例子,闡明身體語言在不同文化中有著不同的含義。當學生了解了一些文化差異以后,正式進入閱讀課學習中,了解更多文化差異。實際閱讀中,引導學生認真閱讀,猜猜“a homeless dog, you are a lucky dog, a mad dog, every dog has its day”等與狗相關的詞語含義,深入感知中國與其他國家文化的不同。在這里,結合閱讀材料,引導學生學習相關文化知識,提高了他們的文化修養,讓學生文化視野得到了拓展。
(四)分析材料,提升道德品質
立德樹人導向下,在閱讀課教學中,不能局限于對閱讀知識的簡單教授,要在學生理解閱讀內容基礎上引導他們深入探究閱讀中體現的道德主題,組織他們深入體悟其蘊含的道理,以更好地提升學生道德品質。具體教學中,為激發學生共識,要緊密聯系學生日常生活設計一些問題,請學生根據問題分析閱讀材料,談論自己的想法,從內心深處認可閱讀中蘊含的道理,最終實現道德品質的升華,有意識地提升自身道德觀念。針對學生道德品質進行培養時,要有意識地篩選愛國主義教育、愛勞動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愛科學教育、社會公德教育等蘊含立德樹人教育因素的閱讀材料,再因勢利導,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同時,面對所選的閱讀材料,要指導學生發揮自己批判性思維分析其內容,再吸取其精華,切不可受其負面影響。另外,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自主思考空間,以便于他們能圍繞閱讀材料展開更為深入的分析活動,深刻理解其傳達的正確道德觀念。其中,在“What can we do at hom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話題中閱讀部分教學時,可先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Which day is the World Environment Day?”將學生注意力集中到世界環境日主題上,引導他們關注環境保護問題。接著,請學生自主區分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等垃圾分類,由此導入保護環境的主題。待成功導入新課主題以后,為學生播放課文錄音,讓學生初步了解閱讀內容。當學生掌握了閱讀內容以后,精心設計“An interview with Jane”環節。在這個環節,請學生認真分析閱讀材料,回答這樣幾個問題:①Where does Jane work? ②What is Jane doing? ③What can we do at home? ④What can students do at school?基于問題驅動下,學生們將深入解讀閱讀材料。通過高效閱讀,分析出Jane在一個機構做保護環境的工作,主要幫助傳播保護環境的消息。接著,在第三個問題思考中,學生們將緊密聯系閱讀內容,提出“reduce the waste we produce”。同時,學生們將置身于校園生活中,提出要通過“collect waste paper and soft drink cans”來保護環境。
(五)課后表演,培養正確意識
以往教學,以“灌輸式”為主,阻礙了學生綜合素養發展。針對這個問題,要創新閱讀課教學,利用課余時間組織課后表演活動,請學生在細致分析閱讀內容基礎上再現閱讀中的情境。如此,學生們不僅能牢牢掌握閱讀知識,還將樹立起良好的學習意識,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課學習中。但在課后表演活動具體組織中,要緊密聯系閱讀素材為學生確定具體的對話情境,再引導他們展開互動表演,用言語、行為交流與閱讀主題相關的內容。整個教學活動中,要聚焦立德樹人目標,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良好意識。同時,課后表演活動具體組織中,要突出表演情境的真實性,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設計表演情境,以真正實現學以致用,充分調動學生良好學習意識。期間,面對富有生活氣息的表演情境,學生們將充分感受到閱讀知識學習有了用武之地,自然而然能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如在“The school sports meet is coming”話題中Section C部分教學時,可充分考慮到這一節閱讀課是通過閱讀“The Modern Olympics”拓寬學生視野,豐富他們奧運會知識。課堂上,可先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文章,了解奧運會的歷史發展過程,理解運動的歷史意義,再為他們布置一個課后表演任務。任務驅動下,要求學生自主從雜志、報紙、網絡上搜集有關奧運會的資料,再結合本節課內容,寫一組關于奧運會主題的小對話,利用課后時間展開情境表演,以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找幾組學生上臺表演,挑戰在奧運會情境下用正確的語音語調進行簡單的交流和表達,討論奧運會的意義。在這里,通過組織課外表演活動,讓學生充分意識到了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并從中樹立起了英語學習自信心,養成了良好學習意識。
(六)豐富實踐,鍛煉綜合能力
立德樹人導向下,對學生能力方面進行培養時,要精心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發展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口語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具體組織實踐活動時,不能局限于單一的活動形式,可圍繞閱讀材料設計表演、演講、書法比賽、詞匯競賽、英語板報、英語小報、唱歌、朗誦等趣味活動,以更好地激發學生活動參與興趣,陶冶他們的情操,培養他們奮發向上、團結合作等積極情感,為學生綜合能力養成奠定下良好基礎。同時,可緊密聯系寫作,組織文章創作活動,請學生用已掌握的閱讀知識寫一篇短文,以更好地培養他們綜合能力。整個實踐活動組織中要注意把握好立德樹人教育的分寸,切不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同時,實際教育中,要突出教育活動的針對性,以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鍛煉。例如,在“My home is in an apartment building”話題中Section C部分教學時,可充分考慮到這一節閱讀課主要介紹了自己居住社區的周邊設施。課堂上,可引導學生自主交流文中對居住環境的描寫,并引導他們討論鄰里關系這一基本話題。當學生對“討論社區環境、周邊設施”等話題進行陳述以后,布置一個課后閱讀任務。在課后實踐環節,要求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知識寫一篇文章,介紹自己的社區。實踐訓練中,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What’s in the community?”鼓勵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展開深度思考,再從“people、building、community service”幾個方面入手展開創作。綜合實踐中,有的學生將運用本節課所積累的詞匯、語法知識這樣介紹自己的社區:“My name is Johnson. I live in Meishancun. It’s a big community. It’s like a big family. There are many doctors, teachers and officers living here...”閱讀教學中,通過組織寫作實踐,使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得到了較好鍛煉,增強了學生學會和他人和諧相處、共創美好生活氛圍的意識,實現了立德樹人教育目標。
三、 結語
立德樹人,旨在塑造德才兼備的人才。基于立德樹人導向,為培養學生品質,要善用課內外閱讀文本,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要利用好閱讀文本中相關句型規范學生日常行為,并借助閱讀中文化元素,提升學生文化修養。另外,要引導他們深入分析閱讀材料,組織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展開情境表演、課外實踐學習等活動,以得到較好的道德熏陶,真正實現立德樹人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楊登翰.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吉林教育,2020(13):29-30.
[2]李雯雯.將德育貫穿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J].英語教師,2019,19(10):69-70,77.
[3]孫宏巧.素質教育下初中英語落實立德樹人的途徑分析[J].讀與寫,2021(7):1.
作者簡介:黃阿英(1977~),女,漢族,福建泉州人,福建省泉州市明新華僑中學,研究方向:中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