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利鋒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先后組織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顯著提高,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斷增強。
以古為鏡,可知興替。明史則明理,這也是要求我們審計人員從政治角度提高領悟力、執行力;堅持政治的眼光,做講道理、講方向、講根本、講信念的審計人;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做旗幟鮮明、不懼風浪、立場堅定的審計人。
歷史見證,中國共產黨人堅定遠大理想和崇高信仰信念,踐行黨的根本宗旨,保持艱苦奮斗、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是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堅強保證,是煥發黨的強大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堅實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指出,“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方能把穩思想之舵,煉就“金剛不壞之身”。
被毛主席稱為“三生有幸”的清廉將軍——鄭三生,石城籍開國將軍,他的一生充滿了許多神奇。他1916年出生在石城縣小松鎮井溪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1年2月,鄭三生經過其哥哥鄭仲三說情,許景榮部長才同意他參軍。他參加戰斗總是身先士卒、猛沖猛殺、出生入死,但每次都奇跡般地生還,被稱之為“福將”。他自參加革命工作起,英勇堅定、不怕犧牲、對黨忠誠、嚴以用權、清正廉潔、大公無私。新中國成立以后,他成為了開國將軍,又是軍隊的高級領導,但他嚴格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從不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謀取私人利益。他在石城的親人去部隊找他,希望他能出面寫條子、打招呼安排工作或辦些私事,他熱情安排好這些從石城來的親人在家中吃、住之后,總是開導他們說:“我是黨多年培養出來的共產黨員,更是人民的公仆,一定不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取個人利益,否則就對不起黨、對不起人民,請你們理解。”他嚴以用權、清正廉潔,深受組織的信任和人民的愛戴,樹立了優秀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值得我們學習。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知史則更愛黨、知史更愛國,在學習領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做新時代的審計人,我們既要真正做到學習跟進、認識跟進、行動跟進。黨員干部俯下身子,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永葆政治本色,以實際行動,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
在審計工作中,更需要我們審計人學習跟進、認識趕超,行動敏捷;嚴以用權,清正廉潔。首先,審計人員要講政治、講黨性,絕對維護審計權威,依法依規實施審計,保障國家政策法規得到正確落實。其次,審計人要維護審計的客觀性與公正性問題。審計組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并取得了可喜的審計成果,但如果審計組人員有徇私舞弊嫌疑,《審計決定》就會成一紙空文,審計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審計過程精彩,但審計結果灰暗。
新時代的審計人要不斷從黨史中汲取養分,堅持黨性、把握原則、提高人格、多積尺寸,加強自身修養,從一點一滴中自覺完善自己;學習不畏艱難、銳意創新,認真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審計職權,始終為人民掌好權、執好政、辦好事;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筑牢個人思想防線,做到頂得住歪理、抗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節,始終“拒腐蝕,永不沾”;要扎實提升我們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適應當下審計業務的新形勢、新要求。加強審計能力建設,促進審計高質量發展,不斷錘煉審計初心。
(作者單位:石城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