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 帥,朱長寧,龐瑞媚,吳笑斐
(金陵科技學院 商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9)
作為一種特殊的物流活動,食品冷鏈物流對存儲環境的要求較高,冷鏈食品在流通過程中須始終處于特定的低溫環境下,稍有閃失就會影響冷鏈食品質量和產生不必要的損耗。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多地出現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的情況,冷鏈食品安全已成為消費者們除產品品質以外最為關心的話題,而這也對冷鏈食品的衛生環境、病毒檢測、信息溯源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前新冠疫情防控已逐漸成為常態,在這樣的背景下,食品冷鏈物流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因此,探尋影響食品冷鏈物流發展的關鍵因素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構建模糊層次分析模型,可計算出影響食品冷鏈物流發展的各項因素權重,根據權重較大的影響因素可為后疫情時代食品冷鏈物流的發展提出優化建議。
冷鏈食品的特殊性質使得食品冷鏈物流不同于一般的物流活動,后疫情時代食品冷鏈物流行業呈現出以下特點。
普通的物流活動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通常僅提供最基本的物流服務質量,以降低物流成本為目標。但食品冷鏈物流卻大不相同,必須優先保障冷鏈食品的質量,即冷鏈食品在送達消費者手中時必須保證其新鮮和安全,這也是食品冷鏈物流行業的基本要求。在物流過程中,冷鏈食品需始終維持在特定的溫濕度條件下,否則品質會大打折扣,容易造成極大浪費。資料顯示,全國每年因沒有采取冷鏈運輸方式而損毀的果蔬總量約達1.3億噸。提高冷鏈食品質量已成為食品冷鏈物流最現實的需要,冷鏈物流的目的是保證食品的新鮮品質,若連最根本的品質保障都不能達到,那么冷鏈物流將失去它原本的意義。
目前,國內普通物流省外送達需3~4 d,省內送達需要1~2 d。而冷鏈食品物流大多可實現次日達或隔日達,這是由于冷鏈食品的特殊性質所決定的。冷鏈食品易腐、易損的特點要求其在流通過程中,必須嚴格把控時間。不同冷鏈食品在同一保存條件下,保存期并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冷鏈食品,在不同保存條件下的保存期也有所不同。超過一定時限,冷鏈食品品質與時間曲線將呈明顯的負相關關系,口感、品質、安全等都不能得到保障[1]。
出于高效配送和低溫儲藏的要求,食品冷鏈物流系統應當具備更加專業的設備設施和相關技術作為支撐。企業在開展大規模的冷鏈食品儲藏時,不僅要滿足-25 ℃至常溫的全溫層覆蓋,還要能實現全天候的溫濕度監控,這樣才能保證食品的基本品質,而這些都需要先進的冷庫設施、專業的監測技術以及大量的人員投入才得以實現。
食品冷鏈物流系統是一個由眾多環節和設施設備、先進技術所構成的復雜系統,各環節間緊密聯系、相互作用。冷鏈物流的管理復雜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①產品角度,冷鏈食品標準化程度較低。以蔬菜為例,從產地采購到倉儲運輸,任一環節都沒有相關標準可以依循。即便有相關規定,也總是因諸多因素而不能嚴格執行。②消費者角度,消費者需求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消費者們更傾向于購買小批量多品種的商品,而不是大規模地購買同一類型商品。③從物流角度來講,冷鏈食品種類繁多的特點帶來了很多倉儲難題。例如倉庫選址、冷庫建造、溫濕度系統調整和人員培訓等,這些都需要考慮諸多方面的問題。而在疫情防控成為常態化的今天,人員管理和食品檢疫要求更加嚴格,這使得食品冷鏈物流的管理成本再一次增加。
根據模糊層次分析法運算流程,首先建立模糊判斷矩陣,模糊一致判斷矩陣的建立R表是針對上一層某元素,本層次與之有關元素之間相對重要性的比較,使用數字1~9標度法(見表1)判定兩兩要素相比時前者比后者的重要程度[1]。建立判斷模糊矩陣如下:

表1 相關重要性的標度值表
考慮到食品冷鏈物流影響因素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且數據由人為給出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可能會出現不一致的判斷,所以必須進行一致性檢測。判斷矩陣的一致性評價指標CR,計算方式為CR=CI/RI,其中CI為一致性指標,RI為隨機一致性指標。通過CR與0.1比較大小判斷矩陣的一致性程度,若CR<0.1時,表示判斷矩陣通過一致性檢驗,否則應調整判斷矩陣數據直到CR符合要求[2]。
通過計算統計得到各影響因素占總體目標層的權重值,再進行比較排序進而得出層次權重總排序。
在實際生活中,冷鏈物流的影響因素多而繁雜。通過查找大量文獻對相關指標和標準進行研究,以及相關行業人員的補充,本文將指標體系分為3個層次,總指標為食品冷鏈物流影響因素。將冷鏈物流的影響因素分為物流成本、行業技術、基礎設施、物流管理、社會文化、宏觀政策和市場7大類,以上述7類因素作為指標層,每個指標層下面又有若干與之相聯系的子指標層,子指標層下共有23個因素[3]。對冷鏈物流建立的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
本文各項數據均由查詢大量相關文獻與咨詢行業相關人員獲得,通過層次分析軟件進行各指標層的分析與計算得到判斷矩陣,最后計算得出各指標層數據,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每一個指標層CR的值都小于0.1,均可通過一致性檢驗,故不需要進行調整。根據各指標權重的占比大小,從上到下計算所有影響因素對于總目標的相對重要程度,最后得出層次總排序結果,如表3所示[4]。

表2 我國食品冷鏈物流影響因素指標權重表

表3 我國食品冷鏈物流影響因素指標權重表
根據上述計算結果,指標層中權重最大的4個因素分別為基礎設施因素、行業技術因素、物流管理因素和市場因素。子指標層中,經過排序可得到影響程度最大的5個因素分別為冷庫的整改和建設、低溫儲藏能力、冷鏈物流管理與技術人才緊缺、食品冷鏈物流的市場需求和冷藏車的數量。
3.1.1 基礎設施建設是食品冷鏈物流的基石
通過數據分析可以得出,基礎設施建設是影響食品冷鏈物流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基礎設施建設子指標中,冷庫的整改和建設所占的比重最大。根據2017年至2021年5年數據顯示,我國冷庫總容量正在快速增長,但仍不足以填滿龐大的市場需求,同時還存在諸多問題。此外,受經濟發展和地區特點影響,當前我國的冷庫建設極不均衡,先進設備和大型設施大都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以及一線發達城市。目前我國華東地區的冷庫總量占全國總容量的四成左右,而西南和西北以及東北地區占比均低于一成。另一方面,冷藏車數量也較為緊缺。據統計我國冷鏈物流行業專用的冷藏車僅占總貨運汽車比例的1%。加快我國食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是保障我國食品冷鏈物流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石。
3.1.2 專業技術決定發展的高度
食品冷鏈物流不同于普通物流,專業的技術決定其能否向更高層次發展。據統計,我國蔬果預冷率為10%~20%,其實大部分是在冷庫進行預冷操作,產地很少配備專業化預冷技術,預冷不及時、預冷時間長和預冷效率低等因素嚴重影響了蔬果的品質。在制冷技術方面,我國除二氧化碳制冷系統等個別技術環節,還沒有可以和發展總量相匹配的技術突破,限制了行業向更高層次的發展[5]。另外,我國冷鏈體系建設較晚,盡管可直接借鑒其他發達國家的成熟技術,但容易形成技術的路徑依賴,不利于發展符合我國國情的冷鏈物流體系。
3.1.3 行業管理是提高物流質量的有效途徑
盡管我國冷鏈物流行業處于高速發展期,但整體發展水平仍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存在差距。其中主要原因是發展速度與人才培養速度的不匹配,造成了專業人才短缺。資料顯示,我國各大院校的年度物流專業人才培養規模遠遠低于每年新增的物流人才需求量,其中冷鏈物流人才更加緊缺。若能有效解決我國冷鏈物流人才資源管理問題,我國食品冷鏈物流的發展將會迎來巨大轉機。除了人才資源,流通環節眾多也是制約食品冷鏈物流發展的重要因素。加工、運輸、儲藏、分銷和零售等一系列環節,都需要嚴格和規范的管理才能有效降低“斷鏈”情況的發生。
3.1.4 市場是推動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家庭可支配收入有了明顯的提高,人們的消費意識逐漸由經濟實惠轉向品味和健康。進口的高品質生鮮、蔬果、乳制品等食品都受到人們的喜愛。自疫情暴發以來,為避免大規模的人員聚集,許多消費者選擇了線上購物方式。多方面的因素使得食品冷鏈物流的市場需求大幅度增加,為行業發展帶來了主要動力,推動冷鏈物流行業更加快速發展。
3.2.1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各級政府應大力支持高新技術中小型企業轉向冷鏈基建領域,更加傾向于政策、用地、人力資源和資本等相關方面,鼓勵行業公司加強對新興技術的創新應用,將冷鏈物流全面納入智能都市、新城鄉振興建設當中。全力推進基礎冷鏈設備設施建設及整改,設立專項資金,對相關企業給予補貼,如購買更多的冷藏車和冷藏設備,以解決冷藏車數量短缺問題。對于冷庫的整改與建設,本文提出以下建議。①對于農產品,如花果蔬菜等,建設更多的田間地頭小冷庫。其優點在于體積小且投入少,使更多的產品從產地開始就進入冷鏈,最大限度保障產品的質量。②促進我國冷庫從中小型到規模化的轉型發展。出臺相關政策,敦促企業對冷庫進行整改或要求相關企業按要求、按規范建設冷庫。③鼓勵相關企業對冷庫智能化技術的研究以及創新創造,同時對使用新能源節能冷庫的企業給予資金補貼,引導更多的企業冷庫走向智能化、節能化。
3.2.2 轉變行業技術發展方向,開辟創新之路
建立由政府主導、科研院所支持的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重視科技成果。當企業提出需求時,轉化中心把重點放在冷鏈物流領域先進科技成果上,對前沿科技成果進行轉化與應用。為避免直接取用西方先進成熟的技術而產生技術的路徑依賴,對于冷鏈關鍵技術和設備,如信息化管理、冷藏加工、冷卻冷凍等,相關高校與科研院所應加強創新研究。對于冷鏈物流先進設備方面,如新型高效節能的大容量機械、大件冷凍運輸設備等新工藝新技術設備,全力開展突破性試驗研究,從而促進我國從模仿學習走向創新之路,有益于我國食品冷鏈物流的長足發展。
3.2.3 加大物流管理人才培養力度
當前,高校是人才培養的主力軍,應從高校教學改革入手,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步向以實踐為主、教學為輔的方向轉變。院校可以將教學資源和社會資源結合起來,與當地企業簽訂協議,實施聯合培養計劃。通過企業專業的技術設備和管理資源,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專業化的實踐經歷;也可以讓企業的員工來到校園進行理論的學習和深造,提高員工的專業素養。
3.2.4 加強食品冷鏈物流的宣傳力度
目前在中老年消費群體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對冷鏈食品的認知還停留在“積壓的冷凍食品、容易變質、價格昂貴和不衛生”等。政府和企業應加強對冷鏈食品和食品冷鏈物流的宣傳力度,通過新聞、公眾號、廣告、網絡等途徑傳播正確、可靠的相關知識,讓更多的大眾認識到食品冷鏈物流為日常生活所帶來的便利,改變對冷鏈食品的老舊認知。此外通過宣傳,消費者可以了解到各種冷鏈食品的加工運輸過程,讓食品冷鏈物流行業各環節透明公開化,增加大眾可信度。
本文基于后疫情時代背景,運用模糊層次分析法對食品冷鏈物流的影響因素進行定量分析,建立指標體系并得到判斷矩陣。運用YAAHP軟件進行運算求解,得出指標層與子指標層占總指標體系的權重,對權重較大的幾個子指標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轉變行業技術發展方向、開辟創新之路與加大冷鏈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力度以及加強食品冷鏈物流的宣傳力度等解決措施,以期為食品冷鏈物流的長足發展提供思路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