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鴻
摘要: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雷霆萬鈞,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眾所周知,減負并不是簡單的“減量”,而是為了增加價值,提高效率。好的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們感知幸福的能力,而且還要讓孩子們升起足夠強大的自信心。習總書記曾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他鮮明地指出,“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習總書記對文化,對自信的論述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一個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尚且需要高度的文化自信。那么學生們要在雙減的大背景下學的輕松,學的高效,并且提升自己感知幸福的能力,我想首先要讓孩子們升起對自我的自信心。要升起對自我的自信心,我想可以從學生們的語言自信培養入手。
關鍵詞:雙減;語言自信
一、精準定位,爭做主人立自信
在雙減前,在我教學生涯的初期,我還沿用著讓學生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教學模式。慢慢我意識到,此模式完全剝奪了學生的自主性。所以我嘗試著把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自己組織教學活動的基本理念,首先在教學活動中做了精準的角色定位:“學生是英語學習的主人”,自己進行角色轉換和讓位,我通過讓學生爭做課堂的主人,以達到樹立學生自信心的目的。
下面我以外研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上冊Module4 Unit 1 Do you want some rice?為例進行探討,此單元是與食物有關的話題,非常生活化,是學生們非常感興趣的話題。此單元的場景也是在restaurant(餐廳)的真實環境中,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有非常緊密的聯系。所以這節課我退到了幕后,讓學生自己進行角色策化,能力強一些的同學參與了選角工作,一部分學生扮演著服務員,一部分學生充當顧客。在此課中,我還設立了道具組,動手能力強的學生但口語稍弱的學生便是道具組的主力軍。他們用外套做成圍裙,用白紙粘貼成廚師帽,用跳繩扮成拉面……然后演員們用本課所學的知識進行點餐,全班同學都是演員,剛開始我會讓口語能力稍強的孩子先展示,道具組的孩子們再進行展示,所以每個孩子都有說話的機會,剛開始很多道具組的孩子要么不敢上臺,或者是上臺聲音太小,但我經常表揚他們道具準備的相當充分,相當漂亮。孩子們也慢慢在一次次的動手協作中,在多次觀看別人表演后,有了躍躍欲試的感覺。所以之前不敢上臺的孩子慢慢走上了講臺,之前聲音特小的同學慢慢也開始了自己聲情并茂的表演,每個孩子都做著課堂的主人,爭當著出色的主角,開始樹立起屬于自己的那一份自信。
二、教師助力,積極鼓勵促自信
一般來說,在實際教學中有兩個因素會影響學生邁出說英語的第一步,一方面他們害怕自己的發音不標準,口語不夠流利,不能準確表達所訴意思。另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他們怕犯錯,而犯錯是因為他們太緊張,所以筆者盡力多鼓勵學生們,消除他們的緊張和恐懼心理。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會首先微笑著對他們說“Dont be shy,just try”(“別害羞,來試一下吧”),“Making mistakes is a natural thing!”(“犯錯其實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借此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氛圍,讓學生嘗試著開口。在某些學困生第一次開口后,我會立即鼓勵,并且在當堂課后給予該名學生多次展示的機會,也提供給該生連續多次的表揚機會。我想作為老師也要用賞識的態度,鼓勵的語言,讓學生感到“我能行”。
三、回歸本質,大膽交流贏自信
或許做為老師的我們一直都在追尋分數本身,也讓孩子們忘卻了方向,不斷地以分數為導向,在追尋分數的道路上身心疲憊地揚鞭策馬。我們漸漸忘卻了語言學習的本質;也漸漸忘卻了語言教學的本質;我們忘卻了讓學生們通過交流找到自己該有的語言自信,并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找到人生自信……在我縣的教研培訓上,教研員老師曾提到:“學生們所面臨的寫作難的問題其實靠說完全可以解決。只要學生說的出來,一定就能寫的出來。”筆者認為,學生能說的出來,那不就是讓學生能夠大膽自信地交流出來嗎?我想我們找到這個關鍵點,回歸事物的本源,就能真正做到為學生減負。
回歸本質我們就得從交流入手,讓學生不斷地說不斷地交流,但交流的話題索然無味,學生將無從開口或不想開口。我又將交流法概括成生活式交流法和演講式交流法。下面我將以外研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上冊的教材為例進行探討:在Unit 1 Go straight on以問路指路為話題的單元學習中,如果我們只給出單一重復的地圖,枯燥無味的教授單詞,這將大大的加深學生們的記憶負擔。如果我根據學校附近地形,讓學生的座位扮演不同的地名,進行“實地演練”,讓學生導游們為我指路認路,學生們在生活化的場景下進行交流強化,我想turn right(向右轉),turn left(向左轉)等等這些在實際生活中會運用到的詞匯將難不倒他們了。
在生活化式交流完全激發起學生們的興趣以后,學生們熟悉了這些生活化的詞匯句型以后,我們就可以進行演講式交流了。在課程的第二個部分或者第二課時,我們就可以以Where is my home?為演講題目進行演講,在正式演講之前我會讓學生觀看很多名人演講的視頻,讓他們見證演講的魅力與力量。然后我再讓學生們自畫地圖,依次上臺介紹自已家的位置,家附近的休閑娛樂之處等等。漸漸地,學生們就會在一次次回歸本源的交流中贏得本該屬于自已的那一份自信!
在雙減的大背景下,我通過選擇激發孩子們的語言自信作為突破口,重拾了孩子們的學業自信,不斷地激發出孩子們的興趣與求知欲,讓孩子感受到原來學習是如此美妙。我想我和我的學生選擇的是一種豁達坦然的學習方式,選擇的是一種高效高質的優質課堂,選擇的是樂觀向上的學習生活態度,選擇的是在困難面前的昂首挺胸……我想我的學生們在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上,一定能撐開自信的帆,永往直前,展現奮斗的風采!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陳春生主編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
[2]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人民出版社,2017.
[3]《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21.
[4]《教師積極心理的培養與訓練》陳虹 著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