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
摘要:如今學校越來越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健康,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逐漸以學生為主體對教學內容進行全方面的開展,便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增強。所以本篇文章撰寫的內容主要是根據積極心理學在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研究,希望通過相關的方法和建議發揮積極心理學在應用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為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
引言:
積極心理學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促進心理健康,預防心理疾病的產生,而且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體驗幸福感,培養學生健康心態的建立。因此在高職院校中展開積極心理學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樣不僅可以緩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壓力,而且還能關注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健康,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對積極心理學教學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制定,有必要時還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的手段對教學內容進行宣傳,實現積極心理學在展開過程中的影響。
1、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
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書本上的教學內容,以書本上的教學內容為主,并不會以學生為主體對教學內容進行開展和調整,所以也不會對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心理健康進行關注,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在這樣的情況下,并不會提高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全身心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增強,甚至還會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造成過多的壓力,導致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產生一些心理疾病。除此之外,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會把心理健康放在一邊,對道德品質等相關教學不會進行注重,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了解得也不深,所以不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積極的影響和正確的引導。如果想要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那么應該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意識,以學生為主體,對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進行全方位的展開,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且還能確保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獲得身心健康。
1.2教學方法單一
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依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導致傳統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在運行的過程中存在局限性和單一性,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都是比較固定的,并不會對其進行創新,所以長時間下去,生會對教學內容產生一定的厭惡感,而且還會消磨掉學習的興趣,造成一些心理問題產生。
2、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策略
2.1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
如果想要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在運行過程中的效果,那么首先要增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明確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影響,這樣就可以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情況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進行合理的制定和設計,促進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同樣也能滿足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成長需求。例如,通過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意識的增強,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更多的心理教學,觀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和加以鼓勵,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輔導,而且還能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心態,以便于增強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綜合素質。
2.2加強積極心理學的應用
積極心理學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加強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幫助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體驗生活的幸福感,尤其是對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可以通過積極心理學緩解學習過程中的壓力,幫助學生穩定心態。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針對學生的需求加強學生的自主轉化學習,選擇適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方式,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接受程度,而且還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放松心態,學生為主體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制定,以此來創新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例如,利用積極心理學可以培養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全方位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融入趣味性的因素作為切入點,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任務中,并且還能營造積極良好的學習氛圍,這些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路徑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局限性和單銀性,展現積極心理學在應用過程中的重要影響,幫助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提高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
2.3轉變教學模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模式直接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質量,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所以只有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轉變,才能適應學生發展的要求,發揮教學模式在應用過程中的積極影響。樣轉變教學模式,還可以讓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加強注重,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狀態,根據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不良狀態的學生,要使用合理的方法解決心理健康上存在的問題,當然在解決的過程中不可以采取極端的手段,可以對其進行鼓勵或者幫助其樹立自信心的方式提升心理素質,這樣在教室的引導下,不僅可以實現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個性化的發展,而且還可以釋放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天性,不被教學模式所束縛,有效的解決心理問題。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設立小組學習的方式學習教學內容,并且還可以通過舉辦活動的形式對教學內容進行展現,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而且還能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積極活躍的課堂環境下強化身心健康,提升個人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
結語:
結合上述文章論述的內容,我們了解到積極心理學在應用的過程中能夠發揮積極的影響,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且還能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身心健康。除此之外,如果想要是積極心理學在應用的過程中得到全方位的開展,那么需要更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理念,通過更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方法,將積極心理學的相關內容進行開展,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情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并且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變化,將心理健康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態,學會體驗生活中的幸福感,減少學習過程中的壓抑感,以此來增強心理素質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沈晶.淺談積極心理學取向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J].現代職業教育,2016(34):185-185.
[2]吳燕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與積極心理學取向[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