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海斌
1、實施的的基本流程
基于精準教學的要求,教師在開展物理模型教學中,首先要盡可能多途徑精確熟悉教學目標和班級學情,根據重點性、可操作性和易操作性原則,盡可能精準布置生物物理模型構建的內容和活動時間,可以根據模型特點,借助于課堂內外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精準了解原型的基本構造,根據其特征形成初步設計方案,根據模型的特征細化方案各步驟,制作各原件,并將各原件進行組裝;不管是否借助于課外完成,教師都要在課堂上對構建生物物理模型進行合理的檢驗和提出修補,做出合理評價。
在生物物理模型教學中,在每個流程環節中,針對物理模型構建的特殊性,可通過全域數據(包括PC端、移動端、線下等)的采集,數據采集需要使用“線上數據采集”和“線下數據采集”結合的兩種方式,前者主要采集“電子數據”,后者主要采集“紙質數據”,紙質數據采集,如學生的設計思路痕跡、教師的點撥痕跡等,可以獲得學生模型制作過程中最鮮活、最豐富的真實數據,線上數據采集則是學生擁有在線課堂教學平臺以及移動終端設備,通過精準智慧通等智能教學平臺,記錄學生模型構建過程中的提問互動,應用反饋等情況,生成相關學習數據。如果學生沒有移動終端設備,把教師可以借助掃描技術,把生物模型構建的“線下提問”轉換成“在線”統計,同樣可以獲得學生的物理模型應用的線上精準統計數據。
2、實施的主要途徑
根據生物物理模型構建的對象不同,材料的選擇不同,可采取不同的組織形式進行實施,如組織生物物理制作模型的校級比賽形式進行,設定在課外完成的好處是,材料可以更具有開放性和創新型,很多作品可以令人耳目一新,如制作細胞結構的模型中,很多同學都是從生活中尋找材料,變廢為寶,這樣也有利于學生養成節約資源的好習慣。有學生用超輕黏土、綠豆等建構出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有用硬紙、藥丸殼、牙簽等做成細胞膜流動鑲嵌模型,形象地展示了細胞膜中的磷脂雙分子層與蛋白質,當然,材料選擇開放行的物理模型構建中,尤其需要要精準強調的幾條基本原則是:科學性、可行性、簡約性、美觀性、環保性。
3、實施的大數據支撐
對生物物理模型構建精確度的衡量同樣可以借助全方位的數據信息,在信息化教育的推進以及移動終端教學的普及的今天,獲取教學大數據信息,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借助大數據,全面、系統的收集生物物理模型構建中的教與學的行為數據,為提升教師的精準教學,優化學生的學習路徑都提供了數據支撐,具體來說,可以從下列三個方面進行精準處理。
3.1模型構建的課前大數據精準定位
無論是生物物理模型構建的課外活動或課堂活動形式,定期對學習過程動態化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得出學情診斷報告,提煉出對教學、學習有價值的信息,針對學生的薄弱知識或技能,開發生物物理模型構建活動對于教師來說,需要課前精準分析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數據并進行學情追蹤,幫助找準課堂模型構建活動的起點、重點和每一位同學的薄弱點,開展精準模型構建的任務布置,對于學生來說,需要精準分析自己的知識掌握現狀,對生物模型構建有充分的必要性認識,明確模型構建活動的必要性和優越性。
3.2模型構建的課中大數據精準調控
生物物理模型建構課堂精準化需要結合課堂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運用科學的手段對教學過程及教學結果進行測量,其目的是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做出判斷,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生物教學評價應該將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方式的多元化。高中生物物理模型的精準教學課堂可進行定性評價,可以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同伴互評等。可借助“多元化交互評價”模式中的課堂觀察量化表,可對模型構建活動中的課堂組織調控按照表格中項目進行精準的評價。精準教學課堂中的定性評價可以包括學生自我評價、教師評價、教師同伴互評等。學生根據自我評價表進行自評,對物理模型構建中的表現進行自我反思,形成學生自我評價,教師在模型構建課堂環節中,對學生模型構建的操作技能表現依據設置的評價表進行記錄,另外,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傳統課程內容過于扁平化的現象,在精準教學活動中,根據教材和學生的模型構建中的實際情況,借助手機、照相機或希沃錄屏軟件等來實現生物物理模型的屏幕可視化。通過各小組互評,讓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對同伴進行評價,形成同伴互評。課堂模型的構建或修正完善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生物物理模型構建活動中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由學生分別給出各個小組或個人模型的評判,指出其中值得借鑒以及需要修改的地方。同時教師應不失時機地講述 蘊含在模型中的生物學知識,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必能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深刻理解與鞏固所學知識。
3.3模型構建的課后大數據精準反饋
在評價結束后,教師需要仔細整理評價結果,形成一份學生的個性化評價表,并發放給每一位學生,讓他們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有清晰的了解。針對模型構建活動后的知識應用可以使用大數據統計,直接借助平板中的智慧教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也可借助微信中的“班級小管家”公眾號進行收集模型作品攝影并逐一點評。物理建模實際就是學生根據現有的生物知識內容,將理想的模型通過理性思維構建出來,再動手實踐,并根據實際情況加以修改完善的過程。因此,通過生物物理模型建構后,是否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調查也都具有重要意義,盡可能真正培養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教師應用生物物理模型構建精準化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觀察、分析和構建物理模型的過程,基于事實和證據去面對新的情境,采用構建模型的方式解釋生物學規律或機制,在生物學概念學習的同時讓學生的科學思維得到提升。生物物理模型構建精準化教學,其完善如同學生物理模型的構建,也永遠在路上,路漫漫其修遠兮,亦需要不斷地上下求索。F14E2FD4-7232-479F-B65B-E7EE54A014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