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拉姆
摘要:在幼兒園開展教學活動中游戲教學是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不僅有利于幫助幼兒發散思維、開發智力,還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提高幼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促進合作意識的增強,因此游戲教學成為大部分幼兒教師所喜愛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教學;有效性
幼兒在成長道路中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同時愛玩是其最大的特點之一。幼兒園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采用游戲的方式對幼兒進行教學,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實現在玩中學的教學目的。因此,幼兒園應采取何種方式提高游戲教學的有效性顯得格外重要。
一、游戲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1.1游戲難度過高
雖然在幼兒教育地開展過程中,游戲教學方法是一種最佳的選擇,但是,這并不代表所有的教學內容都以游戲的形式開展。部分幼兒教師在設置游戲的過程中,忽視了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實際情況,將游戲難度設置過高,導致幼兒無法在游戲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逐漸對游戲失去興趣,進而無法有效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
1.2游戲不具合作性
幼兒階段是幼兒形成意識的重要階段,基于此,幼兒教師在設置游戲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互相幫助,讓幼兒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如果幼兒教師沒有真正理解游戲教學方法的作用,則無法有效地發揮出游戲教學的效果。
1.3游戲器材較為危險
在幼兒游戲開展的過程中適當加入一些輔助性的器材能夠增加游戲的難度,但是,幼兒教師要保證游戲器材的安全性。如果幼兒教師對幼兒的認知能力不了解,將一些細小的物品發給幼兒開展游戲,幼兒很可能將其吃掉,造成一定的危險性。
二、在幼兒教學中開展游戲教學的原因
2.1在游戲教學中融入教學意圖
育人是開展幼兒游戲教學的主要目的。因此,班主任在開展游戲教學活動前,應明確游戲意圖,明確提高幼兒認知能力、學習水平或某項技能學習的教學目的,提前編排游戲,根據游戲內容準備游戲材料,對游戲主題、游戲時間等進一步規劃,從而更好地開展游戲教學,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提高學習水平,實現身心全面發展的目標。例如,組織幼兒參與“看望生病的豬媽媽”游戲活動,班主任引導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扮演豬媽媽、小豬等角色,引導幼兒使用文明用語,用禮貌的口吻看望豬媽媽,以此培養幼兒懂禮貌的好習慣,實現游戲育人的意圖。
2.2創造游戲環境
外在環境與心理環境都屬于游戲環境,只有在兩者相互作用下才能推動游戲教學的順利開展。而在實際游戲教學過程中,幼兒班主任往往沒有注意到這一問題,比起心理環境的創造,班主任將精力主要都集中在外在環境方面,忽視了幼兒心理發展。因此,幼兒班主任不僅要創造外在環境,同時也要加強對心理環境的創造,滿足幼兒心理發展需求,根據幼兒喜好以及關注內容選擇合適的游戲素材。例如,在講解“環保小衛士”時,教師可將幼兒分為兩組,一組扮演砍伐樹木的人,另一組扮演愛護環境的人,同時為幼兒講解當人類砍伐樹木時,樹上的小鳥就會無家可歸,出現沙塵暴等自然災害;而保護環境,會讓森林中的鳥兒越來越多,茂密的樹木會為我們阻擋沙塵暴,以此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使游戲教學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2.3豐富游戲教學形式
對于新鮮事物,幼兒都滿懷好奇心,有濃厚的興趣,所以會主動對這些新鮮事物進行探索,對經常見到的事物反而不感興趣。幼兒班主任如果一直采用一種游戲方式進行教學,幼兒往往會產生不良情緒,不僅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因此,幼兒班主任應豐富游戲教學形式,采用多元化的形式開展游戲教學活動,以此激發幼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進一步推動游戲教學的發展。例如,在游戲教學過程中,班主任可融合不同形式的游戲,充分考慮幼兒身心特點,并及時調整游戲內容,開發幼兒智力,鍛煉幼兒體能。游戲組合的方式雖然可以提升教學效率,但不利于幼兒加強記憶,為此,班主任可以增加游戲教學頻率,使幼兒更好地掌握所學內容。
2.4重視幼兒個性發展
在選擇游戲材料以及制訂游戲教學計劃時,班主任應充分考慮幼兒實際情況,由于在生活環境以及家庭經歷等方面,不同的幼兒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班主任在開展游戲教學活動時應尊重幼兒的差異,制定符合幼兒個性發展的游戲教學方案,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對游戲教學進行優化、完善,使每個幼兒都能在游戲教學中學到知識,培養綜合能力,所以,幼兒班主任只有對幼兒的差異以及發展規律等有全面了解,才能確保游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才能使游戲教學更具有針對性,為幼兒全面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2.5豐富游戲材料
游戲材料對游戲教學的有效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擁有游戲材料,才能開展游戲教學。一方面,應選取具有安全性的游戲材料,確保幼兒在游戲教學中的安全,如剪刀等具有危險性的材料可以用塑料代替,另外還要確保游戲材料的正規性,不要將“三無”產品應用到游戲教學中。另一方面,應選取具有一定啟發性的游戲材料,確保幼兒在游戲教學中學到有價值的知識,在材料選取時教師應對幼兒興趣、愛好以及生活經驗有充分了解,從而使幼兒積極參與游戲中。例如,在“干洗店”的游戲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可提前準備衣架、衣服等游戲材料,不僅能增加游戲的趣味性,還能使幼兒更快地融入游戲中。教師還可鼓勵幼兒利用現有材料動手制作所需物品如洗衣機、熨斗等,引導幼兒“洗衣” “熨衣”,以此培養幼兒的自主意識。再如,幼兒教師可利用玩具衣服材料,鼓勵幼兒自行剪裁,美化衣物,根據自己的喜好給玩具娃娃繪制新衣服。利用豐富的游戲材料不僅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其主動參與,還能培養幼兒的想象力,提高幼兒的動手創造能力,有利于游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教育開展的過程中,游戲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目前而言,幼兒游戲形式多樣,內容涉及也比較廣泛,在開展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征和興趣愛好,有選擇性地進行開展。另外,不同的游戲所實現的教學效果也不相同,幼兒教師還需要根據教學需要進行選擇,以此來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立群.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20(4):189.
[2]張阿秀.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2020(1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