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河南黃河濕地保護法治化的 障礙及對策研究

2022-04-20 02:01:10王利鄭自彤

[摘 要]黃河濕地在涵養水源、凈化水質、保持水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黃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河流干涸等生態問題。河南黃河濕地作為黃河流域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保護和管理存在法律體系不完善、管理機制不協調、法律責任不明確、監督機制不完備等問題。結合河南黃河濕地保護的實際情況,可以從完善法律體系、制定協調管理機制、明確法律責任、建立監督機制等方面強化河南黃河濕地保護的法治化管理實效。

[關鍵詞]黃河濕地;濕地保護;黃河法治

[中圖分類號]D9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372(2022)01-0093-06

Study on obstacl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rotection of Yellow River wetland in Henan province under the rule of law

WANG Li, ZHENG Zi-tong

(Law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Abstract:The Yellow River wetl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ater conservation, water purification, and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which can alleviate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soil erosion and river drying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o a certain exten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etland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Yellow River wetland in Henan province have some problems, such as imperfect legal system, uncoordinated management mechanism, unclear legal responsibilities and incomplete supervision mechanism.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wetland protection in Henan province, we can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 establish the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clarify the legal responsibilities, and establish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Henan Yellow River wetland protection by law.

Key words:Yellow River wetland; wetland protection; the rule of law of the Yellow River

河南黃河濕地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黃河中下游段,是我國東部平原、西部山地丘陵和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黃河從三門峽靈寶市進入河南省境內,至濮陽臺前縣出境,其干流全長711千米,流域涉及河南省10個市(三門峽、洛陽、濟源、焦作、鄭州、開封、新鄉、濮陽、鶴壁、安陽)47個縣(市、區),流域面積 3.62萬平方千米[1]。黃河濕地地區從西到東依次有四種地貌:靈寶至三門峽水庫大壩為黃土臺地、三門峽水庫大壩至小浪底水庫大壩為低山、小浪底大壩至桃花峪為山地到平原的過渡地帶、桃花峪以下為沖積平原(河床高出兩岸地面3米~10米)[1]。黃河是哺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域是中華文明的文化發祥地,黃河濕地擔負著涵養水源、凈化水質、水土保持以及保護和發展生物資源生態多樣性等重大使命。整體上看,國家對黃河濕地保護的相關立法尚不完善,而地方性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也不盡相同,因此黃河濕地保護立法應對能力亟須改善。2019年習近平在鄭州召開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開始上升為國家戰略,相關法治建設分析的文獻也日漸豐富,典型如《lt;黃河保護法gt;立法思路與框架研究》[2]、《新時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之生態法治保障三論》[3]等。截至2022年1月27日,以黃河濕地保護為主題詞在知網進行檢索,涉及社科類文獻92篇,但涉及黃河濕地保護法律問題的文獻僅有6篇。除《黃河濕地保護法治研究》[4]一文針對黃河濕地整體法治化問題進行分析外,其他皆從黃河濕地的地方區域視角展開分析,典型如《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法律問題研究—以山東省東營市為例》[5];而專門針對河南黃河濕地進行法治化問題分析的文獻尚未檢索到。因此,當前文獻雖能為黃河濕地保護提供基本法律框架或范式指引,但無法為諸如河南濕地等區域化、個性化的黃河濕地的保護提供有針對性的法治化解決思路。本文擬通過對河南黃河濕地保護現狀的分析,闡釋河南黃河濕地保護法制化的必要性及其所存在的問題,以探尋促進河南黃河濕地保護實踐與法律制度的有效融合路徑,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借鑒。

一、河南黃河濕地保護的現狀及其強化法治的必要性

(一)河南黃河濕地保護的現狀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河南省濕地重點保護規劃面積累計達到32.8萬公頃,濕地保護率由2015年的37%提高到2020年的52.19%[6]。河南黃河沿線地區濕地覆蓋總面積14.2萬公頃,占全省濕地總面積的22.67%。目前,全省已按照規劃建立國家重點特色濕地自然保護區11個(國家級3個,省級8個)和國家重點特色濕地公園98個(國家級35個,省級63個)[6]。全省重點縣區已普遍建立濕地保護區或濕地公園,珍稀野生動物物種保護成效突出,如青頭潛鴨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和新鄉黃河鳥類濕地國家級重點自然保護區內棲息的數量達300多只,大鴇、青頭潛鴨、大天鵝、震旦鴉雀等150多種珍稀野生物種鳥類也得到了有效保護[7]。

2016年以來,河南省先后實施了生態效益補償、退耕還濕、濕地生態保護等74項黃河濕地恢復補助建設項目,以努力恢復與修復黃河退化生態濕地,有效改善了濕地的生態環境,豐富了濕地的生物多樣性。河南黃河濕地生態保護利用體系已基本形成,濕地生態保護利用面積和濕地生態保護利用率大幅度提升。在深入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的指導下,河南省持續加強對黃河流域濕地的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擴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范區面積,確保黃河濕地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

(二)河南黃河濕地保護法治化的必要性

1.河南黃河濕地保護管理雖取得了積極實效,但實踐中仍存在問題。首先,部分濕地區域仍存在魚塘養殖、土地復墾、村鎮建設占用等不合理使用的現象。據2021年7月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的反饋,河南黃河濕地保護區仍然存在大量魚塘未及時清退、部分魚塘雖已退出但未能恢復原貌的現象:在焦作孟州市黃河濕地保護區的核心區位,甚至存在著某水產公司擁有80余公頃魚塘違法養殖8年之久而未能清理的事例;濕地占補平衡政策落實不到位,2018年以來全省11個建設項目共占黃河濕地10.49公頃,均未按要求恢復或重建濕地[8]。這些現象直接導致濕地面積逐漸減少,進而影響黃河濕地多樣化功能的發揮,尤其是直接影響了生物資源多樣性的保護效果。其次,當前不合理的黃河濕地利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水資源的短缺。黃河濕地歷來是農業、工業、電力、礦山、油田、煤炭、交通和城鎮居民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主要水源,濕地中的水資源大量短缺成為制約黃河流域及相關地區社會經濟建設發展的主要因素[9]。再次,因植被建設實效欠佳、引水灌溉和水利工程建設相關措施不合理等原因,部分黃河河岸水土流失情況嚴重,造成濕地淤積和濕地面積減少,直接影響了濕地生態功能的發揮。法律制度是塑造符合國家戰略所需社會秩序的基本保障,所以唯有健全黃河濕地保護法治保障,才能有效塑造黃河濕地保護的相關利益人之間的有序關系。

2. 完善河南濕地環境保護立法是河南黃河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經之路。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把可持續發展提高到綠色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努力為中華子孫后代留下更多的珍貴生態資產,這關涉中國人民的切身福祉和中華民族的未來。濕地生態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內容,不僅有利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還能給人們帶來資源福利和更多的生態利益。強化河南黃河濕地的法治化保護,不僅能更好地改善黃河濕地的環境,還有利于提高河南黃河濕地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促進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

3.濕地保護法治化可更好地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和發展。法律規范是實現治國之道的重器,保護河南黃河濕地同樣需要發揮立法的引領和促進作用。唯有通過各方利益關系的調整,做到規范公正,才能實現黃河濕地全方位、全領域的管控,做到立法決策和政治決策同步。從實踐來看,法律規范在濕地保護的實踐中具有特殊功能:可制裁和預防濕地保護中的違法行為,有效保護公民和組織在濕地環境中的合法利益,引導公民和組織在追求利益的同時滿足生態利益;為濕地保護中的經濟和行政措施提供法律依據并進行法律制約,確保實現濕地資源開發利用目的的正當性與合法性。因此,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唯有完善河南黃河濕地保護的法治建設,依法嚴格貫徹和落實黃河濕地保護的行政、司法管理路徑,積極融入社會公眾實踐,才能全面規范解決黃河流域濕地保護中的既有問題,并促進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法治國家的建設。

二、河南黃河濕地保護法治化的障礙

河南省高度重視濕地綜合保護管理工作,于2015年出臺了《河南省濕地保護條例》,為促進河南省濕地自然資源綜合保護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政策支持。2018年河南省出臺《河南省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實施方案》,要求河南省各地市加強濕地保護,注重濕地生態功能的維護,實現河南黃河濕地的可持續發展。河南省地方政府隨后相繼頒布了《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三門峽市白天鵝及其棲息地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但整體來看,河南黃河濕地立法與全面貫徹依法治國精神以及運用法治手段保護生態環境的時代要求仍存在差距,主要體現為法律體系不完善、管理機制不協調、法律責任不明確、監督機制不完備等問題,極大地阻礙了河南黃河濕地保護區高質量發展和生態保護的有效融合。

(一)法律體系不完善

《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以下簡稱《濕地保護法》)于2021年12月剛剛頒布,對我國濕地資源管理、濕地保護與利用、濕地修復等基本問題進行了規定,但因其是基本立法,條款體現為原則性;而立法實效性則需要具體的實施細則和相應的地方性立法補充完善后才能得到有效保障。根據現行立法,濕地實行分類保護,其主管機關有所不同,如河流、湖泊濕地由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和保護,濱海濕地由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和沿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和保護,城市濕地由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和保護,其他各類區域的濕地保護由國家相應的行政部門統一管理。所以在沒有上位法明確具體管理職權界限的情況下,各部門執法難免會出現過于追求本部門利益最大化的情形。從《河南省濕地保護條例》來看,此條例針對黃河濕地的生態保護管理設立了專章進行特別規定,但這些規定不夠具體,總體上仍然籠統、模糊,缺少操作細則和統一標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實踐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鑒于我國濕地資源保護立法與地方性法規的現狀,為有效預防濕地生態資源的破壞和解決濕地覆蓋面積逐漸萎縮等問題,有必要盡快出臺《濕地保護法》實施細則,以完善我國濕地資源保護的法律依據和法律體系。在此基礎上,河南黃河濕地保護法律體系也應該進行相應改善,并對諸如濕地分類保護機關權限等上位法中諸多一般性規定進行細化和明確,同時還應結合河南黃河濕地保護實踐的需要強化地方特色條款的內容,全面強化立法的可操作性與實效性。

(二)管理機制不協調

《河南省濕地保護條例》第六條規定:“濕地保護工作實行綜合協調、分部門實施的管理體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濕地保護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依法設立的濕地管理機構負責濕地保護的具體工作”。黃河濕地生態系統復雜多樣,需要對其實行跨區域、跨部門的共同管理。為此,河南省設立了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并下設三門峽、洛陽、焦作、濟源四個管理分局[7]。同時還規定,濕地保護由政府各職能部門分管行使職權,比如林業部門負責管理沼澤類濕地,水行政部門負責管理河流類濕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城區湖泊類濕地。但在實踐過程中,因濕地保護觀念尚不成熟、地方政府部門濕地保護實施政策不完善、地方機構改革不徹底等原因,黃河濕地管理仍存在職責模糊、疏于管理、遺漏管理等問題。此外,《河南省濕地保護條例》雖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內的濕地資源保護管理工作,但實踐中主管部門與分管部門同級,因此主管部門就無權協調分管部門,甚至處于弱勢地位。如此一來,統一管理難以實現。而缺乏充分的協調配合,必將影響濕地保護的工作效率,統一監管與分部門負責的濕地保護模式的設定目標就無法實現。考慮到濕地環境本身所具有的整體性與濕地資源的分散性所存在的矛盾性,在當前統分管理模式下,建立部門間的協調機制就具有必要性,即當職權交叉或不明晰時,由第三方進行客觀判斷和抉擇。

(三)法律責任不明確

1.對黃河濕地保護只規定了禁止性義務,而沒有具體責任規定。例如《河南省濕地保護條例》第三十四條①規定了濕地保護中的禁止性行為,第三十六條②規定了黃河濕地的保護范圍,但這些規定缺乏相應的責任規定,所以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警示作用,在實踐中無法直接適用,立法的實效性難以保障。實踐中,當黃河濕地區域出現部分非法項目及非法建筑時,地方政府往往出于社會穩定的考慮,以經濟、民生為由不予拆除違建;而其整改方式多為繳納罰款,強行拆除整改行為較少,致使黃河濕地保護立法實效性大打折扣。

2.對于違反規定的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和黃河濕地主管機構的管理人員未列出具體的處分規定和刑事責任形式。對于黃河濕地的保護,不僅要懲戒黃河濕地污染者的行為,還需要公職人員嚴于律己。《河南省濕地保護條例》第四十三條③規定了追究相關主管人員刑事責任的具體情形,這對公職人員行使職權具有規范作用。然而此條例對于公職人員的處罰規則并不細化,缺少更直觀的規范警示作用,就有可能給違法行為人造成僥幸心理。基于經濟社會因素的考慮,地方公職人員可能會出于“底線”思想,將濕地破壞行為放在其他既定、甚至其他環保工作之下,這就會因監管機制不健全而致使黃河濕地保護實效低下。

3.對于不特定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行為人共同對黃河濕地造成破壞的情形缺少明確的法律規定。根據相關法理,二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利益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但立法是法理的具體呈現形式,立法內容的明確化有利于執法效率的提升,且有利于強化公民守法行為的指引功能。因此,立法應該對不特定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行為人共同對黃河濕地造成破壞的情形及其法律責任予以明確,且應強調,無論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破壞濕地生態環境的心理,只要其在客觀上造成了嚴重后果,就應該根據因果關系承擔各自的法律責任。

(四)監督機制不完備

河南黃河濕地保護的監督機制尚不健全,存在著專業管理人員欠缺、經費不充足、監管能力薄弱等問題。首先,對企業的環境安全審查存在調查不全面或處理不到位的情況。一些企業在申報環境影響評價的過程中,存在環評報告等信息公開不規范、聽證程序簡化、相關部門監督不到位的現象,進而有可能對濕地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局面。其次,主體部門對其職責范圍內的濕地保護和管理信息沒有實現全面及時公開,公民獲知相關信息較少,對黃河濕地的保護和管理缺乏持續性關注,無法有效發揮公眾對黃河濕地保護的社會監督作用。而對于黃河濕地保護的相關宣傳,相較于大氣保護、水資源保護、基本農田保護等不到位現象,公民很難從根本上樹立保護黃河濕地生態環境的觀念,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社會監督缺失。最后,缺少對政府工作人員執法的監督。由于各部門的權責劃分不明確,容易出現信息交換和工作溝通不及時的情況。所以,只有監督機制健全,才有利于河南黃河濕地保護工作的有效開展。相較于其他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黃河濕地保護因缺乏諸如林長制、河長制等系統化、全面化的長效保護機制,基層政府及主管部門也因此會缺乏相對的主觀能動性。

三、河南黃河濕地保護法治化的改善措施

(一)完善法律體系

我國雖然已建立了以《濕地保護法》為核心,與地方性濕地保護法規相結合的法律體系,但是黃河濕地保護屬于特殊性的問題,國家層面的立法尚缺乏具體的實施細則,新出臺的國家立法與地方立法之間的銜接性也有待完善。就《河南省濕地保護條例》而言,雖設立專章對黃河濕地保護做出了專門性的規定,但是條款數量有限且可操性有待擴展,所以應該結合河南黃河濕地實踐需要,通過出臺具體的實施細則等形式,對一些關鍵性的規定或者內容進行明確細化。如:明確各部門職責、建立部門間的溝通協作機制;完善濕地保護和開發過程中的配套措施;在開發前進行濕地環境影響評價,嚴格執行濕地開發利用審批程序;在開發過程中重視黃河濕地生態補償制度應用,等等。另外,考慮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賦予地方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立法權限,河南省地市級人大和政府應以《濕地保護法》和《河南省濕地保護條例》為基本指導,以現有問題為根本出發點,實施創新型的政府抓總、林業主導、部門聯動、分工負責的保護管理體制,制定地方性黃河濕地保護實施細則,使相關法規更具有針對性和執行性。

(二)構建協調管理機制

濕地是融合了水生和陸地生態系統多種元素的特殊自然環境,具有經濟、生態、景觀等諸多功能。為達到資源保護與資源開發的最佳管護效果,濕地的保護和管理需要在整體目標定位、保護方法采用、系統性保護協調等方面采取綜合性措施。目前,河南省主管部門的統一監督管理和分部門負責實施的濕地管理模式都是根據濕地生態要素的特點而進行的分類管理,雖涉及自然資源部門、土地部門、林業部門等,但其職責劃分較為模糊,在督查、整改、保護、行政執法等方面往往存在職責缺失與重疊的問題,對濕地保護難以形成“齊抓共管”的理想局面,不利于濕地整體生態系統的維護。因此需構建有效統一的協調管理機制。首先,強化主管機構職責。根據我國《濕地保護法》的規定,林業草原主管部門負責濕地資源的監督管理,所以林業草原主管部門應該積極履行濕地監督管理職責,在濕地保護規劃和相關國家標準的擬定、濕地開發利用的監督管理、濕地生態保護的修復工作等方面,針對黃河濕地特殊保護進行細致的統籌規劃,適時建立適合黃河濕地特殊保護現狀的管理機制。其次,建立專門協調機制。基于黃河濕地資源的分散性、生態系統的一體性以及保護的復雜性,黃河濕地保護需要統一管護,需要分管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建立一個專門協調機制。在各地黃河濕地保護機制中,應該注重建立健全諸如部門間聯席會議之類的議事協調機構,發揮綜合協調職能。其中,林業草原主管部門在積極履行對黃河濕地保護統一監督管理的職責外,還應該結合具體情況適時會同自然資源、水行政、住房城鄉建設、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相關主管部門,建立黃河濕地保護協作、信息通報等可操作性的機制。例如,2020年12月頒布的《淮安市濕地保護條例》第十八條創新地規定了濕地保護的智慧監測機制,要求市、縣(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生態環境、水利、農業農村、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建立濕地智慧監測系統,通過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濕地內的各項關鍵信息,對包括水質、大氣、土壤、噪聲、動物、植物、人為干擾等各種問題做出智能響應,對濕地進行實時動態監測,實現數據共享,定期向社會發布結果。此條款以現代科技為鏈條,將各個部門鏈接,細化職能,高效地對濕地進行檢測保護,并對檢測結果進行社會共享,加強了各部門之間的聯動保護機制,這對包括河南省在內的地方濕地保護立法的完善提供了借鑒和啟示。所以,在濕地保護過程中,既需要適時構建有效統一的協調管理機制,還需要明確濕地保護部門的職責目標和工作內容。在遵循相同的保護原則和管理理念下,各部門應根據濕地保護中不同的利益訴求進行公平協調,就黃河濕地的保護和合理利用達成共識,順利實現黃河濕地保護的目標。近期,河南省辦公廳印發《河南省四水同治規劃(2021—2035年)》,將濕地保護列入規劃目標,并以濕地保護率為準確指標。其“第七章 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的第二節“濕地保護與建設”,為濕地保護提供了相關行為標準與策略,并將濕地保護與修復列入生態工程建設,為河南黃河濕地保護和部門管理完善提供了實踐導向。

(三)明確法律責任

結合黃河濕地保護的現狀,對黃河濕地保護中相關法律責任的規定盡快予以明確化、具體化。首先,當破壞者侵犯了對黃河濕地享有權利的個人和企業的權益時,應該明確權利人可以通過法院追究破壞者的民事責任。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可多種多樣,包括停止侵害、恢復原狀、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同時還應明確,對濕地環境破壞所致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為無過錯責任原則,將其歸屬于環境侵權責任的一種特殊形式。其次,在立法中應該對行政主體的責任范圍和形式予以明確化。濕地保護中的行政責任是行政主體在濕地資源保護和管理過程中違反國家有關法律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一般是根據行為人所實施行為的嚴重程度和造成的后果來確定責任范圍。行政責任是濕地保護的重要責任形式,基于行政主體在濕地資源管理與生態保護中掌握較多的資源,同時還承擔著基本的職責,所以有必要通過適時運用不同形式的法律責任,對濕地保護和管理利用進行全面規制,以利于科學、合理、有效地預防濕地資源和生態的損害,切實維護濕地保護中的各種合法權益,強化濕地資源管理和保護時效。

(四)建立監督機制

1.建立內部監督機制,強化濕地保護職責。首先,建立部門與部門之間、部門內部公職人員之間的監督機制,以明晰濕地保護職責,強化濕地保護職責實效性。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會于2021年8月頒布的《呼和浩特市濕地保護條例》第十三條第三款規定:占用市級重要濕地的,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將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交市人民政府辦理,市人民政府應當將辦理結果及時報告市人大常委會。此規定明確了地方政府對濕地占用行為的審批程序,填補了原地方法律中的缺失部分,確保了部門間的監管程序落實有效、推進合理。其次,濕地保護監管職責部門應加強對破壞濕地環境的企業的監督,將責任落實到位,采用區域限批、黑名單等懲罰措施,確保黃河濕地生態安全。

2.完善外部監督機制,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和救濟權。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人們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公民已不僅僅滿足于經濟的需求,還注重追求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的安全性。結合此情況,2017年3月,東營市人大常務委員會頒布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第十一條將黃河濕地在內的自然保護區進行分區管理,規定在“實驗區內,經依法批準可以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實習、參觀考察、旅游以及馴化、繁殖繁育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和適當的生產經營活動”。《河南省濕地保護條例》第十四條雖然對濕地也實行分級分類保護,但既沒有細化保護區域,也沒有涉及公眾參與濕地保護的活動規定。因而,上述山東的規定可為河南黃河濕地保護提供借鑒,在濕地得到全面保護的情況下,可考慮在濕地內賦予公眾適當的活動許可,如科研、文旅和適當的生產經營活動等,在增強公眾濕地保護法治意識的同時,也可完善公眾對于濕地保護的知情權。同時,政府可以采取信息公開、召開聽證會等形式,實現濕地保護信息的透明化,提高公眾的參與意識,引導公眾對企業和執法者進行監督,共同維護濕地的生態資源。檢察機關、社會組織也可以強化公益訴訟制度在濕地保護中的適用,從而實現對濕地保護的有效監督,維護社會整體生態利益。

四、結語

黃河濕地因其獨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態功能受到黃河沿線各地的廣泛關注,黃河濕地對于提高人們的自然生態價值和社會經濟價值的作用也日益凸顯。加快黃河濕地保護法治化進程,契合依法治國時代需求,是我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的具體舉措。對河南黃河濕地法治化現狀予以分析,探索其法治化的完善路徑,不但有利于維護黃河濕地生態功能及生物的多樣性,也是保障國家生態安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舉措,還可為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積極的微觀借鑒,從而豐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理論成果。

[參考文獻]

趙曉東,趙義民.河南黃河流域濕地現狀與保護管理[J].濕地科學與管理,2016(2):27-29.

董戰峰,邱秋,李雅婷.《黃河保護法》立法思路與框架研究[J].生態經濟,2020(7):22-28.

張震,石逸群.新時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之生態法治保障三論[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5):167-176.

吳喜梅,田晴.黃河濕地保護法治研究[J]. 安陽工學院學報,2021(1):40-44.

陳婧為.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法律問題研究:以山東省東營市為例[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7 (6):63-66.

祝萍.河南省濕地保護情況[EB/OL].[2021-09-10]. https://www.henan.gov.cn/2021/02-02/2090048.html.

銀新玉.河南省濕地保護率過半,生態如畫,鳥兒安家[EB/OL].[2021-09-12].https://www.henan.gov.cn/2020/12-22/2004430.html.

姜雪穎.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河南:被群眾多次舉報違法問題,整改仍浮于表面[EB/OL].[2022-02-0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352860216082838amp;wfr=spideramp;for=pc.

劉繼平.河南黃河濕地資源現狀與保護[J].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15(3):7.

[責任編輯 祁麗華]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9VHJ016)

[收稿日期]2021-11-02

[作者簡介]王利(1978-),男,河南鄲城縣人,河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91娇喘视频| 免费亚洲成人|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不卡|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欧美日韩综合网| 亚洲最新网址| 久久青草视频| 国产在线专区|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欧美成人午夜在线全部免费|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 9999在线视频|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国语对白|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天天色综网| 91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久久综合五月|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毛片|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九色最新网址|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日韩成人午夜|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 美女免费黄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怡春院| 五月婷婷丁香色|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亚洲欧洲天堂色AV|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啪啪啪亚洲无码|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欧美v在线|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99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