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采用Wind數據庫2007—2019年出口型上市企業數據為樣本,使用Huang和Luk構建的中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研究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和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關系,并進一步驗證融資約束在其中的中介效應。研究發現:中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對中國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促進作用顯著,同時融資約束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貿易政策不確定性通過緩解融資約束促進出口企業研發投入。此外,異質性出口企業的研發投入受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存在程度上的差異,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對民營企業和年輕企業具有顯著的激勵作用,而對國有企業和成熟企業的影響并不顯著。因此,國家在制訂和調整貿易政策時,應全面權衡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融資約束與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關系,以更好地服務出口型企業。
[關鍵詞]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研發投入;融資約束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372(2022)01-0036-10
The influence of uncertainty of trade policy on Ramp;D investment of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test of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financing constraints
LIU Wei1,YANG Fei-han2,DAI Bing-qing1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2.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China)
Abstract:Using the data of export-oriented listed enterprises from 2007 to 2019 from Wind database as a sample and using the uncertainty index of China’s trade policy constructed by Huang amp; Luk,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certainty of trade policy and the Ramp;D investment of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and further verifie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financing constrai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ing uncertainty of China’s trade policy has a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Ramp;D investment of Chinese export enterprises and the financing constraint plays a mediating role. The uncertainty in trade policy promotes the Ramp;D investment of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by alleviating the financing constraints. In addit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to which the Ramp;D investment of heterogeneous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is affected by the uncertainty of trade policy. The rising uncertainty of trade policy has a significant incentive effect on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young enterprises, but i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mature enterprises. Therefore, when formulating and adjusting trade polici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fully weigh the relationship among uncertainty of trade policy,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the Ramp;D investment of enterprises, so as to better serve export-oriented enterprises.
Key words:trade policy; uncertainty; Ramp;D investment; financing constraints
一、 引言
貿易政策不確定性(Trade Policy Uncertainty,簡稱TPU)是指一國貿易政策發生變化的可能性。隨著“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浪潮在世界范圍內盛行,國際貿易環境形勢嚴峻,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有上升的趨勢。2018年特朗普宣布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中美貿易沖突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世界貿易組織的一項研究表明,中美貿易沖突帶來的首要影響是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上升,這將導致全球生產總值下降0.3到0.5個百分點。而在2020年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對全球經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持續蔓延的疫情下,各國紛紛采取貿易限制措施,貿易政策在本就不明朗的狀況下更加難以預測。Bloom認為在導致一個國家經濟衰退的眾多原因中,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1]。Caldara等研究發現,2018年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使美國總投資下降了1%[2]。中國為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的典型代表,貿易環境的波動性使得出口貿易的可持續性發展面臨巨大挑戰。因此,只有深入了解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出口企業的影響,才能更好地制定和實施相關政策,推動我國實現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型目標。
我國為應對非預期沖擊及促進出口企業有序經營,相繼采取異質性貿易政策。貿易政策的頻繁變動亦會增加不確定性及加劇市場競爭,對企業投資決策產生重大影響。這是否會提升中國出口企業的研發投入?作用機理是什么?在此背景下,研究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效應、傳導機制,有利于了解不確定性對企業投資決策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基于此,本文研究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和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關系??赡艿呢暙I在于:第一,有別于已有研究集中于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企業創新之間的關系,本文從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角度,研究其與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關系,為相關研究提供新的經驗證據。第二,本文通過構建“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融資約束-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中介效應模型,深入探討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影響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傳導路徑,進一步為相關政策的制定提供啟示。第三,本文進一步檢驗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異質性影響(包括企業所有制、規模、所屬行業),使得研究結論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應用性。
二、文獻綜述
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有關研究,起源于經濟不確定性的一般研究,經濟不確定性的研究成果為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關于經濟不確定性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觀點:一是,部分學者認為不確定性能夠抑制企業創新投資。根據實物期權理論,在投資不可逆的情形下,不確定性增加會對企業研發投資產生“延遲效應”[3]。不確定性會顯著抑制企業創新活動,并且對于多元化程度較低的新興企業,這種抑制作用更顯著[4]。不確定性加劇了新興企業的融資約束,進而對企業研發投資產生抑制效應[5]。戴靜等從宏觀角度研究了官員任期及產業政策周期交替導致的政策不確定,發現政策不確定性與企業研發投資增長率顯著負相關[6]。亞琨等研究了企業金融資產配置與研發活動的關系,發現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在其中起到正向調節作用[7]。朱德勝研究環境不確定性對企業股權激勵與創新活動的調節效應,發現環境不確定性會抑制股權激勵對創新活動的促進效應[8]。二是,部分學者認為不確定性能夠增加企業創新投資。戰略成長期權理論認為當不確定性增加時,企業出于增加未來競爭優勢的考量會增加研發投入[9]。Vo和Le采用特質波動率來衡量不確定性,研究發現當企業面臨高不確定性時會增加研發支出,這一研究結果支持戰略成長期權理論[10]。一些學者研究發現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創新活動具有激勵作用[11-13],而這種激勵作用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研發投入的正向激勵效應(直接效應),另一種是金融結構強化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研發投入的正向激勵效應(強化效應)[14]。顧群等進一步將企業創新分為探索式創新和開發式創新,認為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創新的促進作用僅存在于探索式創新中[15]。申明浩等研究發現,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抗風險能力更強企業的創新活動的促進作用較小[16]。
隨著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不斷演變,全球政治經濟環境愈發不穩定,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已經成為學術界的重要議題。關于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標的測算,主要有關稅度量法和文本挖掘法。關稅度量法采用關稅的不確定性來衡量貿易政策不確定性。Handley認為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來源于關稅之間的差距,采用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關稅上限與實際關稅差異來衡量關稅不確定性[17]。關稅度量法單純將關稅差額作為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度量指標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它忽略了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及其他因素所帶來的不確定性[18]。文本挖掘法是選取大量媒體新聞信息,通過選取不確定性相關的關鍵詞進行文本挖掘、頻率統計及標準化處理,構建不確定性指數。Baker等最先基于文本挖掘法測算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19],之后Huang和Luk仿照此做法對貿易政策不確定性進行了測度[20]。文本挖掘法的測度內容不是局限于某一特定領域,而是包含國際環境變化的多種因素,更具綜合性,所以本文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采取這種方式測度。二是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李志陽研究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動態影響,發現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加大會導致中國總產出和實際投資的顯著下降[21]。Handley和Li發現當貿易政策不確定上升時,投資和進入出口市場的機會都會減少[22]。Pierce和Schott研究發現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能夠對美國就業造成巨大損失,但這種就業損失模式在歐盟并不存在[23]。Sudsawasd和Moore研究發現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與投資份額之間存在穩健的相關性,多個貿易政策指標均對投資份額具有顯著負面影響[24]。三是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微觀個體的影響。學者們主要關注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行為的影響。陳虹和徐陽研究發現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減少能夠顯著增加企業就業人數,并且產品范圍擴大可能是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影響企業就業人數的傳導渠道[25]。汪亞楠發現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下降能夠顯著促進出口企業的利潤水平,并且貿易開放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機制[26]。彭俊超研究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與公司資本結構調整速度的關系,發現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能夠顯著抑制公司資本結構調整速度,并驗證了“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提升公司不確定性-調整公司資本結構調整速度”的傳導路徑[27]。郭晶和周玲麗發現出口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生存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而進口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不顯著[28]。汪亞楠等研究發現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下降能夠促進出口擴張及升級,對外直接投資是發揮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效應的重要傳導機制[29]。毛其淋基于準自然實驗的框架,發現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下降顯著提升了企業生產率,促進了企業產品質量升級,加大了企業創新力度[30]。佟家棟和李勝旗發現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降低能夠顯著提升中國出口企業的產品創新,這一創新激勵效應在貿易自由化的基礎上將更加明顯[31]。
綜上所述,已有文獻多是研究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投資決策的影響,目前得出的結論尚存在分歧,需要進一步的驗證。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作為不確定性的一部分,學者們主要研究其對宏觀經濟和企業生產率及利潤的影響,少數學者關注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創新的影響,但這一方向的研究框架還有待完善,具有進一步探索的空間,因此對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與企業研發投入之間的關系還需要深入研究。
三、理論分析及假設的提出
(一)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與出口企業研發投入
不確定性在企業進行投資決策時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基于兩種理論:實物期權理論和戰略成長期權理論。
實物期權理論認為投資是不可逆的,投資支出的不可逆性源于行業或公司層面的資本專用性。當投資不可逆轉且未來不確定時,延遲投資的決策非常有價值[3][32-33]。如果管理者在決定進行不可逆性投資之前可以等待不確定性的解決,那么他們可以避免潛在的巨大損失。因此,在投資的可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的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對于延期投資的選擇更加具有價值。而戰略成長期權理論認為,不確定性可能會產生增長選擇,延遲投資可能會使投資機會留給其他競爭者,而“立即采取行動可能會挫敗競爭對手并提高市場份額和利潤”[9],從而在將來增加競爭優勢。因此,在競爭不完全的情況下,不確定性可能會促進企業對成長期權的投資。為什么兩種理論所預測的不確定性與企業投資之間的關系是相反的?這是因為他們基于不同的假設:(1)實物期權理論假設一家公司對投資機會擁有壟斷權,并且投資不影響產品價格或市場結構。(2)戰略成長期權理論假設產品市場不是壟斷性市場,其他潛在競爭者可以抓住增長機會,進行研發活動來影響產品價格或市場結構。在這樣的市場中,企業通常意識到,早期投資特別是研發投資,與企業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
與其他投資活動相比,企業的整個創新周期是非常漫長的,并且由于其自身特殊性對各方面的要求標準較高,研發活動還面臨著較高的失敗風險[34]。同時,企業的研發投入具有很強的專用性,已經發生的投資成本是單向的,無法回收和再利用。根據實物期權理論,當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升高時,企業邊際投資成本上升,外部環境波動較大,尤其是對出口企業來說,其決策者會更加謹慎,對于專用性很強的研發投入會做出延緩投資的決定,以期在更多的信息披露后再進行決定,以避免損失的發生。與此理論的預測一致,郝威亞等[35]的實證研究表明了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企業的創新活動存在反向關系。由此,本文提出假設H1a: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出口企業的研發投入存在負向影響。
根據戰略成長期權理論,在不完全競爭市場的條件下,不確定性越高,市場翻盤的可能性就越大,企業在將來政策穩定時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和市場勢力的機會就越大。政策不確定性雖然表面預示風險,但它也暗含機遇。政策不確定性是促進還是抑制企業研發投入,相關研究還存在爭論。Bloom指出,由于研發投資和普通投資存在調整成本上的差異,推斷不確定性對企業研發投資的影響不同于其他經濟活動[36]。因此,根據戰略成長期權理論,有遠見的企業會在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時增加研發投入,對未來進行投資,以期在將來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得競爭優勢,實現長期效益。由此,本文提出假設H1b: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出口企業的研發投入存在正向影響。
(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影響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機理
融資約束在政策不確定性與企業研發創新的研究中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當一個企業試圖進行外源性融資時,它獲得這種融資的難易程度反映了企業的融資約束狀況。目前有關融資約束和企業研發創新活動的關系研究中,較為一致的結論是融資約束會抑制企業的研發投入[37],緩解融資約束可以促進企業創新。研發投資具有持續高資金投入的特點,當企業的融資約束水平上升,即獲得外源性融資的成本上升時,如果資金流在研發過程中出現中斷,會使技術研發停滯不前,前期的投入變成沉沒成本,企業進行研發投入的積極性會遭到一定程度的打擊,進而抑制了企業的研發投入。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投資需求占主導地位,它通過抑制企業的過度投資從而緩解了企業所受到的融資約束。然而,研發創新活動有別于一般投資活動的重要一點是,它會為企業帶來未來收益的增加,是一個企業利潤增長的源泉。當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時,出口企業將相應減少過度投資,融資約束水平下降,根據戰略成長期權理論,減少的那部分過度投資,很有可能轉移至預期回報高的研發部門,以期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因此本文猜測“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融資約束-出口企業研發投入”是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影響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傳導路徑(見圖1)?;诖耍疚奶岢黾僭OH2:在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中,融資約束起到了中介作用。
四、研究設計
(一)數據來源
本文所使用的企業數據來自Wind數據庫2007—2019年滬深市場的出口型企業數據,共取得原始樣本量2145個。對樣本作如下處理:(1)剔除重要財務數據缺失的上市公司;(2)剔除觀測期內被ST、*ST特殊處理的上市公司;(3)對樣本內連續出現行業類別缺失的企業進行補充;(4)對所有變量進行前后1%的縮尾(Winsorize)處理。篩選后的樣本量為1516個,為非平衡面板數據。
(二)變量定義
1.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標(TPU)
本文選用Huang和Luk[20]編制的中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月度指數(TPU Index)來衡量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原始月度數據作算術平均處理得到年度數據。不確定性月度指數通過統計中文報紙中有關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文章出現的次數,來測算中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
2.企業研發投入(RD)
選用企業研究開發費的自然對數值作為研發投入指標。
3.中介變量
融資約束(SA):本文使用Hadlock和Pierce[38]構建的SA指數衡量企業受到的融資約束,SA指數越大,企業受到的融資約束越小。與其他常用的融資約束衡量指數WW指數和KZ指數相比,SA指數僅使用企業年齡和規模兩個變量計算,不僅更具有外生性且計算簡便,還可以避免結果出現偏差。
4.控制變量
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不是唯一對企業研發投入產生影響的指標,借鑒相關文獻,本文選取的控制變量如表1所示。
(三)模型構建
1. 為檢驗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效應,構建如下計量模型:
其中i和t分別代表企業和年份,被解釋變量
表示i企業在t年的研發投入指標," " " " " 表示i企業在(t-1)年面臨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 " " " " " " 是一系列控制變量,包括資產負債率、企業年齡、總資產凈利率、政府補貼、營業收入增長率、有形資產比率、企業規模。" " " 代表行業固定效應," " "代表年份固定效應," "表示隨機誤差項。為避免內生性問題的出現,對除企業年齡以外的控制變量和解釋變量均作滯后一期處理。另外,對所有變量進行了前后1%的縮尾(Winsorize)處理,以防止極端值對回歸結果造成不良影響。
2. 為檢驗融資約束的中介作用,構建如下計量模型:
變量設定與模型(1)相同。本文借鑒了溫忠麟等提出的中介效應檢驗流程[39],對融資約束進行中介效應檢驗。首先,檢驗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總效應α1。其次,將融資約束作為被解釋變量,檢驗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中介變量的效應λ,進一步控制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影響后,檢驗中介變量對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效應ω。再次,檢驗在控制了中介變量的影響后,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直接效應α2。最后,檢驗λ、ω和α2的符號是否相同。若二者符號相同,表示融資約束的中介作用成立;若二者符號不同,則說明總效應被α1遮掩。
五、檢驗結果與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由表2可知,企業研發投入的均值為17.35,最小值為14,最大值為20.86,說明樣本期內企業基本都有較多的研發投入,且投入狀況存在差異。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的均值為126,最小值為81.62,最大值為406.10,標準差為68.26,表明樣本期內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存在較大波動。主要變量在樣本期內都存在充分變異,說明本研究具備一定的可行性和現實意義。SA指數的均值為3.43,表明樣本企業整體上受到了融資約束;最大值為7.17,最小值為1.01,標準差為1.30,表明樣本企業受到的融資約束具有差異。
(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與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回歸分析
對樣本數據進行Hausman檢驗后,p值為0,因此采用固定效應模型。用模型(1)進行回歸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到,無論是否加入控制變量,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系數都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這說明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與出口企業的研發投入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此結果與戰略成長期權理論所預測的一致,當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時,為了爭取在未來國際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地位,出口企業會抓住機遇增加研發投入。假設H1b得以驗證。
在控制變量方面,政府補貼的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出口企業的研發投資與獲得的政府補貼成正比,出口企業獲得政府補貼,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經營條件,彌補了外部效應的影響,緩解了企業進行研發投入的資金短缺狀況。企業規模的系數顯著為正,說明出口企業的規模會正向影響其研發投入,企業規模越大其抗風險能力越強,即使研發投入無法帶來預期的回報,規模大的企業來說也是可以承擔的;且大企業可能存在壟斷優勢,具有投入大量研發資金的能力。以上結果與李敬子和劉月[40]的研究結論相同。資產收益率和營業收入增長率均與研發投入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說明良好的盈利能力和銷售狀況能夠為出口企業帶來充足的資金,這更加有利于企業進行研發投入。
(三)融資約束的中介效應檢驗
表3中的模型(2)(3)(4)列分別為對方程(1)(2)(3)的回歸結果。第一步檢驗模型(1)中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會正向影響出口企業的研發投入。第二步對模型(2)檢驗發現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融資約束的影響系數λ顯著為正,說明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系數上升會使融資約束指數上升,即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會緩解融資約束。第三步對模型(3)檢驗發現融資約束對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系數ω也顯著為正,λ、ω都顯著,表明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間接效應顯著。第四步同樣是對模型(3)進行檢驗,發現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系數α2顯著為正,即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直接效應顯著。第五步檢驗,發現λω和α2的符號相同,說明屬于部分中介效應,結論與假設H2一致。系數乘積λω為中介效應,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為λω/α2=0.2。即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會通過緩解出口企業的融資約束促進其研發投入的增加。
六、進一步的研究: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異質性出口企業的影響
由于企業具有異質性,當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時,不同屬性的企業在研發投入方面做出的反應會有一定的差異。企業的異質性往往體現在所有制、規模、所屬行業的不同等等,本文從企業所有制、企業年齡這兩個方面來進行研究,實證分析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是否會因企業的異質性而產生不同。
(一)考慮企業所有制不同
為了獲得更加直觀的結果,本文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進行了分樣本回歸。將“中央國有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歸為國有企業一類,其他類型企業歸為民營企業一類。研究結果如表4所示,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都有正面影響,不同的是,民營企業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其研發投入受到了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的顯著促進作用;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上升對國有企業的影響并不顯著。
可能的原因為:首先,國有企業會執行很多有利于國家發展的政策性指令,與此同時,政府在制定經濟政策時也會特別考慮國有企業所承擔的責任,會對其進行適當的政策傾斜,因為存在這種政治關聯性,所以國有企業對政策方面的不確定性并不敏感,在面對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時,本身市場勢力就較大的國有企業無需在此時突然加大研發投入來應對未來的市場競爭。其次,在獲得外源性融資的難易程度方面,與國有企業相比,民營企業始終處于弱勢地位。中國國有銀行向來偏好于向國有企業發放貸款,國有企業所受融資約束小,抵御風險能力較強。民營企業時刻面對的是越來越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的優勝劣汰,因而民營企業對市場環境更加敏感,當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時,民營企業更傾向于抓住機遇,在研發創新這種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上增加投資,以期在未來獲得行業競爭優勢。
(二)考慮企業年齡不同
本文將樣本公司以三分位數分類方法來劃分企業年齡的大小,將企業年齡在前33%的樣本歸為“年輕企業組”,其余歸為“成熟企業組”。從回歸結果來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對年齡較小的企業的研發投入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而對年齡較大企業的研發投入并沒有顯著影響。這一結論與顧夏銘等[11]的研究一致。本文的研究結果也證實了年輕的企業比成熟企業更傾向于進行研發投資。究其原因,一般來說年輕企業的市場勢力較小,且其部門設置更具活力,根據戰略期權理論,為了增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年輕企業在不確定性高時進行研發投入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七、穩健性檢驗
(一)內生性問題討論
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屬于宏觀層面的變量,企業的創新投入屬于微觀層面的變量,企業的個體行為難以對宏觀經濟政策產生影響,基本不會有反向因果關系的產生。此外,本文在回歸模型中為最大可能地避免反向因果關系,對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均作了滯后一期的處理;同時,控制了年份和行業固定效應以避免遺漏變量帶來的內生性問題。
(二)替換被解釋變量的計量方法
本文采用兩種方法構建新的研發投入指標進行穩健性分析,第一種借鑒顧夏銘等[11]的做法,為避免上市公司企業研發值的缺失造成樣本偏差,將缺失的企業研發投入值用0代替形成的新變量,記為RD1;第二種采用研發投入強度指標(研發投入與營業收入的比值),記為RD2。由表5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即使在替換了企業研發投入的計量方法后,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研發投入的影響依然顯著,與上文的結論一致。
(三)替換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的計量方法
借鑒顧夏銘等[11]的做法,本文將Huang和Luk[20]測算的月度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分別用幾何平均值和年度中位值的方式重新進行處理,得到年度數據GTPU和MTPU。重復上文回歸分析過程,結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以看出,GTPU和MTPU的系數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結果依然支持假設H1b和H2。
八、研究結論和政策啟示
本文利用Wind數據庫2007—2019年的出口型上市公司數據和Huang和Luk構建的中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指數,研究了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和出口企業研發投入的關系。研究發現:第一,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對出口企業的研發投入有顯著的激勵作用;第二,驗證了融資約束在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和企業研發投入中所起的中介效應,即貿易政策不確定性通過緩解融資約束來促進企業研發投入;第三,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對民營企業和年輕企業的研發投入具有顯著激勵效應,而對國有企業和成熟企業沒有顯著影響。
本文的政策啟示有:第一,雖然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會促進出口企業的研發投入,但政策的不確定性仍然會對企業產生其他負面影響,如抑制企業資本投資,因此政府相關部門在進行頻繁的貿易政策調整以應對變化多端的國際貿易形勢、推動向“貿易強國”轉型時,應權衡利弊,注意政策的頻繁調整對出口企業不同的投資活動所帶來的影響,同時增強政策的連續性和透明度,穩定出口企業對政策的預期。第二,政府部門應當重視企業創新融資困難的問題,為出口型企業研發投入方面的資金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融資服務和必要的政府補貼,松綁企業內外融資約束,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助力出口企業發展。第三,政府應對企業采取差異化的扶持措施,相關部門在進行政策設計時應有意識地引導創新動力不足的國有企業進行研發活動,而對于受激勵作用顯著的民營企業和成長期的中小企業,可通過財政補貼或稅收優惠等措施進行激勵。第四,雖然在不確定性上升時期進行研發投入是出口企業增加自身優勢的較好時機,但研發投資的高風險也是現實存在的,政府如果能夠制定相應的機制來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和化解創新投入的風險,解決企業創新的后顧之憂,或許可以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到研發創新的行列中來。
[參考文獻]
BLOOM N. The impact of uncertainty shocks[J]. Econometrica,2009,77(3):623-685.
CALDARA D,IACOVIELLO M,MOLLIGO P,et al.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trade policy uncertainty[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20,109:38-59.
DIXIT A K,PINDYCK R S.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J]. Econometrica,1994,39(5):659-681.
CAGGESE A. Entrepreneurial risk,investment,and innovation[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2,106(2):287-307.
南曉莉,韓秋. 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不確定性對研發投資的影響[J]. 科學學研究,2019(2):254-266.
戴靜,劉放,張豪,許傳華. 周期交錯、政策不確定和企業Ramp;D投資:基于官員任期和五年計劃的證據[J]. 管理評論,2019(12):100-114.
亞琨,羅福凱,李啟佳.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金融資產配置與創新投資[J]. 財貿經濟,2018(12):95-110.
朱德勝. 不確定環境下股權激勵對企業創新活動的影響[J]. 經濟管理,2019(2):55-72.
KULATILAKA N,PEROTTI E C. Strategic growth options[J]. Management Science,1998,44(8):1021-1031.
VO L V,LE H T T. Strategic growth option,uncertainty,and Ramp;D investment[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2017,51:16-24.
顧夏銘,陳勇民,潘士遠.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與創新:基于我國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 經濟研究,2018(2):109-123.
孫瑩.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研發投資的影響[J]. 中國科技論壇,2019(9):127-135.
趙萌,葉莉.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融資約束與企業稅收規避行為[J].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20(2):67-78.
劉柳,屈小娥.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地區金融結構與企業研發投入[J]. 當代經濟科學,2019(6):120-130.
顧群,王文文,李敏.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機構投資者持股和企業研發投入:基于研發異質性視角[J]. 軟科學,2020(2):21-26.
申明浩,謝觀霞,楚鵬飛.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科技創新的影響[J]. 廣東財經大學學報,2019(4):101-112.
HANDLEY K. Exporting under trade policy uncertainty: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4,94(1):50-66.
余智. 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研究動態綜述[J]. 國際貿易問題,2019(5):162-174.
BAKER S R,BLOOM N,DAVIS S J. Measuring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6,131(4):1593-1636.
HUANG Y,LUK P. Measuring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in China[J]. China Economic Review,2020,59:101367.
李志陽. 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影響:基于實證和理論的分析[J]. 世界經濟文匯,2020(6):52-67.
HANDLEY K,LI M N. Trade and investment under policy uncertainty:theory and firm evidence[J].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economic policy,2015,7(4):189-222.
PIERCE J R,SCHOTT P K. The surprisingly swift decline of US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6,106(7):1632-1662.
SUDSAWASD S,MOORE R E. Investment under trade policy uncertainty: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6,14(2):316-329.
陳虹,徐陽. 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會增加企業就業人數嗎:來自中國加入WTO的企業微觀數據[J]. 宏觀經濟研究,2018(10):121-133.
汪亞楠. 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與出口企業利潤變動:基于中美貿易的實證分析[J]. 當代財經,2018(5):91-101.
彭俊超. 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與公司資本結構調整速度[J]. 經濟學家,2021(2):52-61.
郭晶,周玲麗. 貿易政策不確定性、關稅變動與企業生存[J]. 國際貿易問題,2019(5):22-40.
汪亞楠,王海成,蘇慧. 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與中國產品出口的數量、質量效應:基于自由貿易協定的政策背景[J]. 審計與經濟研究,2020(1):111-119.
毛其淋. 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是否影響了中國企業進口?[J]. 經濟研究,2020(2):148-164.
佟家棟,李勝旗. 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出口企業產品創新的影響研究[J]. 國際貿易問題,2015(6):25-32.
ABEL A B,EBERLY J C. Optimal investment with costly reversibility[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6,63(4):581-593.
MCDONALD R,SIEGEL D. The value of waiting to invest[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6,101(4):707-727.
HSU P-H,TIAN X,XU Y.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Cross-country evidenc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4,112(1):116-135.
郝威亞,魏瑋,溫軍.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如何影響企業創新?:實物期權理論作用機制的視角[J]. 經濟管理,2016(10):40-54.
BLOOM N. Uncertainty and the dynamics of Ramp;D[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7,97(2):250-255.
謝申祥,王玉,王曉迪. 市場競爭、融資約束與出口企業研發[J].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5):50-58.
HADLOCK C J,PIERCE J R. New evidence on measuring financial constraints:moving beyond the KZ index[J].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0,23(5):1909-1940.
溫忠麟,葉寶娟. 中介效應分析:方法和模型發展[J]. 心理科學進展,2014(5):731-745.
李敬子,劉月. 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與研發投資:來自中國企業的經驗證據[J]. 產業經濟研究,2019(6):1-13.
[責任編輯 張桂霞]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9YJAZH002);青島市社科規劃項目(QDSKL2001248)
[收稿日期]2021-06-12
[作者簡介]劉偉(1974-),男,山東萊州人,青島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