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卓君
摘要:現代德育不僅要使學生了解社會行為規范,發展道德認識,還要使學生的道德認識內化為道德行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班級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基本單位,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環境。班主任應當發揮好學生自主管理的優勢,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打造良好的環境基礎,共育共長,促進學生形成自尊、自信、積極向上的立體人格。
關鍵詞:環境育人;自主管理;自我評價
班級自主管理是通過讓學生自己對班級進行管理,從中發展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進而讓學生在班級中學會自立、自治、組織與合作,最后主動地認識并發展自己的教育活動。有意識地提高中職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能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和更高水平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內在基礎。在中職班級管理過程中,核心素養體現在學生發現班級管理問題,辯證地去思考問題,制定班級管理計劃, 實現自我管理,從而有效解決班級管理問題,完成從生物人到社會人的蛻變。
一、美化班級,環境育人
為了讓每個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激發學生愛班級的熱情,筆者提出了一系列“自己來”,即教室自己布置,班規自己訂,班級自己管,活動自己安排,班長輪流當等等。首先筆者組織學生討論:讓教室充滿育人氛圍,體現能使墻壁會說話的宗旨。每位學生到處翻閱資料,選圖案,找名言,等等。通過全班學生參與討論,合作,完成教室的布置。
教室窗明幾凈,地面干干凈凈,墻壁上的名人警句,黑板報圖文并茂,鮮花翠草點綴窗臺。學生覺得這一切都是自己勞動的結晶,體會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翁,同時,也認識了自我,肯定了自我,發展了自我。
二、營造氛圍,民主育人
在班級活動中,有事與大家商量,如:活動時,桌椅該怎樣擺放;合作時,桌椅該怎樣擺放;座談會時,又應該怎樣擺放。在全體同學的積極參與設計下,大家根據活動的不同設計了環形、T形、蘑菇形等。又如:參加學校藝術節等有關活動,讓學生自己推選人員,選擇題材,組織活動等。筆者這樣引導,宗旨在創造一種合作的育人氛圍,能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教師是絕對權威的,對班集體的管理實行的是封閉式的強制與說教。這樣的管理鎖住了學生的心扉,壓抑了學生的情感,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束縛了學生的想象。“新其師,信其道”,班主任只有真正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支持、賞識每個學生,才能使他們自覺地接受教育,才能消除他們心靈上的恐懼感。在他們迷茫時,親切地送上一句:“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會讓他們如沐春風,增強信心和勇氣。師生之間的交流機會增多,更能讓學生在民主寬松的氛圍中自覺參與班級管理。
三、組織實施,活動育人
組織實施是班級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這一環節不僅是保證計劃得以實現的關鍵,更是培養學生的自主活動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步驟。班主任要努力為每一個學生創造組織、管理和實施的機會。
1.加大廣度和力度
班級開展的各種活動,特別是主題班隊活動,應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到活動的設計、準備和組織中來。我們經過實踐探究認為:通過競選,評比,讓學生輪流承擔活動的組織工作,是擴大學生參與面和提高學生能力的一條有效策略。班主任提前將活動時間、活動主題告訴學生們,讓大家思考,設計,學生們可自己編小品,演節目,推選、自薦主持人。準備一段時間后,由班主任組織學生們評選出最佳方案,然后,這個計劃在主持人的組織下,進一步分工負責,積極準備,才開展活動。
讓學生自主設計和組織班隊活動課能產生多方面的積極作用,它改變了由班主任、輔導員定內容,定形式,定人員的被動性,打破了班隊活動缺乏個性的狀態,學生的獨立組織、獨立工作和獨立解決班級實際問題的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
2.豐富班級管理角色
讓每個學生通過競選在班級管理崗位上得到鍛煉,提高管理能力,應成為班級自主管理追求的目標。為此,可采取兩種策略:
增設崗位,競爭上崗,讓更多的學生在集體活動中承擔責任,服務于集體,并在此活動中提高管理能力。除原班級的常設班干部外,還增加了班級管理、課間紀律巡查、寢室衛生督察等崗位,使全班學生人人有事干,班級事事有人干,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及集體榮譽感。
實行角色動態分配。讓學生在不同的管理崗位上得到多方面的鍛煉。
是主要崗位定期改換,不同層次的管理角色可以輪換,如這個月任小組長,下次可任學習委員。
班級自主管理為每位學生創造了參與組織和實踐的機會,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
四、多元互動,評價育人
評價是班級管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通過這一環節,可讓師生了解、掌握計劃,調整改進以后的工作。針對班級的實際情況,結合學校德育《勤學守紀文明禮貌綜合評估條例》積分活動,學生們制定了一個日常行為積分表,分“文明禮貌、自主學習、自主創新、安全紀律”等。
我們班還開展了輪流當值日班長活動。每天按學號排列順序,由一名學生擔任值日組長,協助班長全面負責管理工作。工作一日之后,完成一個任務,寫一篇當班長的感想。日記要真實記錄一天中所見所聞所感,可對好人好事、好現象進行表揚,也可以對不良行為和現象進行中肯的批評。這個日記還在第二天的早自修上念,由同學們評議。這種管理方式,對培養學生自我監控能力產生了積極作用。實行班干部輪換制,學生可在每學期期末進行述職:你為班級做了哪些好事?還有哪些不足?收獲是什么?并由學生評選出優秀班干部,優秀小組長,學雷鋒標兵,藝術之星等,旨在通過評比調動學生自主管理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充分的鍛煉和親自體驗中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評價。
實踐證明,在班級管理中,把學生當主人,努力提高他們的參與程度,能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能動性,而學生的主體性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班級的管理效益也就越高。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在實踐研究中不斷耕耘,勇于創新,在班級管理這塊園圃里,一定會開滿絢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
參考文獻:
[1]劉鑫山. 淺談新階段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創新[J]. 名師在線,2020(15):95-96
[2]魏雪麗.落實班級崗位責任制也需人文關懷[J].教學與管理,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