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偉男?鄧春燕?石佳文
摘 要:近年來,國家出臺系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大學生已然成為雙創項目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本文將探究高職院校中阻礙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發展的壁壘,通過將創新創業項目融入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引入雙創項目的管理技術、數據分析等技術,創新高職院校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為國家、為行業培養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跨境電子商務復合型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創新創業 跨境電子商務 人才培養
課 題:本文系浙江省中華職業教育科研項目“互聯網+創新創業項目驅動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ZJCV2021C17)、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課題“基于勝任素質模型的浙江高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研究”(2021096)研究成果。
一、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事業的不斷推進,培養新一代“四有青年”,培養一批促進我國社會、行業、產業多方協同發展的高素質高技能能工巧匠,成為高職院校的職能之一。當下高素質人才供求矛盾相對突出,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實施產教融合戰略、大力促進高校學生創新創業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策略。
我國經濟正進入新常態發展模式,國家和社會需要若干行業、產業通過創新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從2012年開始的政府逐步放開行業門檻,到2014年出臺海關57號文件,在政府的引導下,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蓬勃發展,在此后的近十年間,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為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狀態低迷的外貿企業走出泥潭、重塑國際競爭優勢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到目前為止,跨境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國際貿易方式,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新引擎和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2020年,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世界多個國家的經濟,在此大環境下,中國對外貿易依舊呈現了逆勢增長勢頭。無數的事實和數據表明,跨境電子商務作為推動經濟一體化、貿易全球化的新興產業和技術方向,是當前全球經濟困境下擴展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空間、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和突破口,而創新創業則是對外貿易產業的生命和靈魂。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產業的快速發展,國家和社會對跨境電子商務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但另一方面,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還存在著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尤其是跨境電子商務這樣的新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出現問題,人才培養方式存有缺陷,人才培養質量不高,將會給行業、產業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
在新時代信息化背景下,在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中,若將雙創項目融入跨境電子商務專業進行育人創新模式探索,對提高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素質、更好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助力國家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二、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育人模式存在的問題
通過理論文獻研究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育人發展狀況及實地調研走訪跨境電子商務行業、企業等方式,我們發現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育人相關領域存在以下問題與不足。
(一)校企合作項目雙創元素融入不足
隨著大學生求職壓力的激增,社會及企業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人才的技術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要想讓自己在生源培養質量方面有所提高、在辦學水平方面有所進步、在眾多高職院校中脫穎而出,與相關產業的企業進行校企合作是必不可少的。由此,校企合作模式應運而生。
理想的校企合作模式既能以企業真實需求為切入點,有針對性地培養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又能提高學生實用技能與職業素養,實現學校成功育人與企業精準用人的雙贏。然而目前,從我國高職院校在校企合作與創新創業融合維度來看,我國高職院校在教育過程中出現教學與雙創教育脫軌的現象,校企合作項目雙創元素融入嚴重不足。
具體來說,高職院校在課程教學中,主要以傳統企業項目的理論課程和實操知識講授為主,創新創業等通識課程開設較少,若長此以往,將導致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缺乏。
此外,高職院校跨境電子商務崗位工作室引入項目體系不夠健全。引入企業項目在類別上以客服、運營等為主,與此類崗位相關的校企合作項目的雙創元素較少。利用此類項目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和實踐指導并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不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二)雙創項目管理與數據分析等技術引用欠缺
對高職院校學生來說,要想在崗位競爭中脫穎而出,除了需要過硬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相應的管理思維與大局意識必不可少。
筆者在這里提及的管理指對自己手中的任務或者項目進行有機分配和合理的管理,把工作具體化、條目化、板塊化,分階段予以完成。與此同時,通過對項目管理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歷史數據進行整合、分析與思考,對工作完成進度進行把握跟蹤,預測未來相似任務模塊的工作時間,有機協調解決各個環節的問題,從而更高效地完成手中的項目及任務,并在思維碰撞中不斷激發新的創造力與創新能力,實現自身價值,即數據分析的意識和能力。
然而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專業教學過程中主要基于傳統商科思維進行教學,涉及項目管理技術、項目管理數據分析等提高性課程開設的并不多。基于此模式的校企合作項目主要為勞動密集型項目,以人力堆積為主,無法對學生進行提高性職業素養培養與引導,無法為學生提供項目管理及數據分析等技術技能培養的指導。這樣導致學生工作效率低下、機械式的重復勞動時間居多,學生對本職工作沒有加入自己的思考,為完成工作而完成工作,對自身期望值不高,學校也達不到有效的校企合作育人目的。
此外,高職院校跨境電子商務崗位工作室引入的項目大都缺乏雙創項目管理技術、數據分析等新技術,不符合信息化新時代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的要求。長此以往,將導致學生畢業后只能從事線上客服、運營等跨境電子商務初級崗位工作,無法進入跨境電子商務高端領域,在人才市場與本科學生同臺競爭難度更大,不能更好地發揮職業教育為國家培養高技能高素質人才的作用。
三、融入雙創項目的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育人創新模式
(一)在跨境電子商務專業教學育人過程中充分引入雙創項目
一是從高職院校在教學上的改革入手,在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中,開設創新創業相關的通識課程,充分引入雙創項目,提高雙創元素在理論教學中的應用,并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引入創新創業理念,增強高職學生“人人都可以是創業者”的意識。
二是通過對任課教師的雙創項目培訓,使教師雙創理論水平有所提高,項目實操能力得以加強,從而培養一支具有雙創意識、掌握雙創理論、懂得雙創實操技術技能、能夠指導學生進行創新創業項目實施的“雙師型”教師。
三是通過校企合作,嚴格對接企業生產需求與崗位素質要求,在引入企業真實項目時,對相關的項目進行篩選,做到優勝劣汰,淘汰落后的、不具有創新創業元素的項目,從而使學生在校內的理論與實踐課程學習過程中就能夠提升創新創業意識。此外,在引入企業真實項目的同時應充分考慮、優先引入雙創類型項目,為學生提供自主參與創新創業項目的機會和條件,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用活雙創項目管理、數據分析等技術
一是為加強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建設、提高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質量,積極開設管理技術、數據分析等提升性課程。培養學生的項目管理意識,提高學生在實操項目中對時間、成本等資源進行分析的能力;調動學生的大數據思維以及對數據進行分析的能力,使其在崗位工作室的工作中提高效率、節約時間、降低風險,增強信息化和數字化意識,為培養創新創業意識打下基礎。
二是通過高職院校與企業進行產教融合,對具有創新創業導向的科技創新、崗位實操等項目進行深度合作,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意識,共同構建新穎的項目管理系統平臺。引導學生做好工作、流程的數據建檔,定期進行數據分析,產出周期性生產數據報表,并利用好項目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對項目進行復盤,定期進行下階段的項目管理指導,從而用活雙創項目管理、數據分析等技術。
四、小結
本文研究了雙創項目融入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的創新育人模式。高職院校要利用創新創業教學理念、引入創新創業企業項目、充分利用雙創項目的管理技術和數據分析技術等來創新跨境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為國家、為行業培養出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跨境電子商務復合型高素質人才,以促進我國社會、行業、產業多方面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肖海慧.融入工匠精神的高職院校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以常州大學城5所高職院校為例[J].職教論壇,2019(4).
[2]吳云霞.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J].福建茶葉,2019(7).
[3]李斌.經濟新常態下跨境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32).
[4]諶樂芳.新冠疫情下中國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路徑研究[J].商展經濟,2020(8).
[5]尹萬芳.基于產教融合的三種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9(30).
(作者單位:柳偉男,杭州職業技術學院;鄧春燕,浙大城市學院;石佳文,杭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