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慧
摘要:我國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起步較晚,口腔修復技師主 要靠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培養。隨著人群口腔保健意識和口腔治療水平的提高,社會在需要高素質口腔醫師的同時,也需要高水平的口腔技師。此外,隨著醫療高分子化學、口腔材料學、口腔設備學和口腔美容學等學科的發展,對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義齒公司的技師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前我國口腔醫學技術人員的培養層次低,專業相關知識、專業操作技能、自我知識更新和適應行業發展變化的能力等即崗位勝任力與崗位要求相距甚遠,不能適應專業發展的新要求。
關鍵詞:口腔醫學技術;人才培養;醫師;保健
引言
目前,高等教育呈現健康、和諧、快速發展。本專業也得以蓬勃發展。口腔醫學技術本科教育培養的是技師,既能勝任口腔修復、正畸工藝的各個流程和操作技術,又能夠對實踐中的如流程革新、技術發明、材料合成等進行思考,從而解決問題,促進口腔工藝技術的提升。夯實專業理論 是勝任力的基礎。通過課程體系的分段“整合”、教學內容的整體“融合”,使醫學、工學知識在學生身上得到有機“復合”。
1口腔醫學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分析
培養口腔醫學技術本科生,人文素養的提升是其基本能力。國內口腔技師的水平與國外優秀技師比較,最大的差距不是技術學習和應用方面,而是突出地體現在內在的人文知識、專業素質及基本功的欠缺上。學生的人文修養、美學修養、交流和溝通能力對其技能水平的提升意義重大。如技師加工的義齒,不僅僅是產品,更應該是藝術品,從美觀、使用、舒適度、個性化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水平。專業認同影響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可程度。專業認可度高,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接受容易專業知識,有利于職業發展。專業認可度低,學生學習興趣低,接受專業知識吃力,影響職業發展。本專業學生專業認同度普遍較低。部分學生想學習口腔醫學專業,畢業后考取口腔醫師資格證,從事口腔臨床工作,但在填報志愿時把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等同于口腔醫學專業。部分學生是專業調劑后學習的本專業。學生整體專業認同度低。專業認同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擇業意向以及對未來工作的態度等,從長遠角度來看,甚至影響著該專業的遠期發展。
師資力量決定高校的教學質量。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起步較晚,任教老師專業多為口腔醫學。導致高職院校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師資狀況存在問題,包括年齡不合理,“雙師教師”少,兼職教師配備不合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美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口腔技工有較高的美學素養以及與醫生、患者良好的溝通能力,以滿足患者對美的追求。然而在課程設置環節,多數學校只注重技能的訓練,開設了職業基礎模塊、專業技能模塊、拓展技能模塊、臨床實踐模塊,忽略了美學知識的學習以及職業素養的培養,不利于口腔技工職業生涯的發展。多數實訓基地的建設不能體現真實的職業環境,只是作為學生的技能操作練習場所不能與企業生產保持同步性。以至于學生在上學階段不能了解真實的義齒操作流程,不利于學生對本專業了解,不能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的認同。
2口腔醫學技術本科學生人才培養對策
首先高考招生宣傳工作要做好,要從源頭抓起,切實做好高考招生工作,讓學生明明白白入學。其次,大學階段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了解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國外及國內發展前景及工作性質,讓學生從內心喜歡口腔醫學技術專業,提高學生對本專業的認同度。學生在學校階段能認認真真學習,在工作崗位兢兢業業。鑒于本專業專職教師所學專業基本是口腔醫學,對義齒制作流程不熟悉,動手操作能力差。不能完成指導學生實踐的任務,講課流于紙上談兵的尷尬境地。這將對學生學習以及今后的職業生涯產生不利影響。教師入職后應接受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系統培訓、再學習,到正規義齒加工廠學習義齒制作的各個流程,利用課余時間到加工廠掛職上班。每位老師既能在課堂出色完成授課任務又能在加工廠制作出精美義齒。學校應建立“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制度,使得每位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老師都能接受系統培訓,迅速適應教學崗位要求,提高教學質量。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課程體系中除了開設職業基礎模塊、專業技能模塊、拓展技能模塊、臨床實踐模塊外,應加設人文模塊,如美學基礎課、基礎雕塑課,提高學生對美的認識,為以后制作出精美修復體打下基礎。還應加設職業素養模塊,如職業道德方面、言語交流技術方面。加強職業素養方面的培訓對于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學生非常重要。手工操作技能是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實踐中的一個重要特點。實驗室、實習基地的建設對于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實踐來說也十分重要,但學生動手,勢必要材料消耗,教學成本較大,實驗室、實踐基地要考慮成本,難免影響學生的技能培養。如何拓展實踐技能實訓空間,建立實驗室情景模擬教學環境是切實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課題
總結
關于如何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構建適應學科特點及自身系統科學、完整的口腔醫學技術專業課程體系,開展具有“校企緊密合作,產學研用互動發展”的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科學作風、綜合分析、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其創新和實踐能力水平,實現其知識、能力、思維和素質的全面發展,成為當下予待解決的重要學科問題。
參考文獻:
[1]李欣欣.信息化教學手段對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學生實踐技能的影響[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11):12-13.
[2]王祖順.從數字化走向智能化未來的口腔醫學——展望口腔4.0時代[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29):53-54.
[3]趙維維.基于崗位勝任力的情景教學法在助產專業教學中 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8(27):145-146.
[4]董偉.探析口腔醫學技術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J].全科口腔 醫學雜志,2015,2(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