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銀梅
游戲是一種深受幼兒喜歡的活動形式,可以反映幼兒的現實生活,鍛煉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在游戲活動中,幼兒可以和同伴一起玩耍,學習照顧其他幼兒。教師要為幼兒提供及時的幫助,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培養幼兒的分享意識,避免幼兒產生自私心態,豐富幼兒參與集體生活的體驗,幫助幼兒掌握正確處理自己和他人關系的技巧,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幼兒園要將教育與游戲相結合,引導幼兒模仿成人的行為,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充分發揮混齡游戲的引導作用,為幼兒營造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同時,教師要深入挖掘混齡游戲的教育價值,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給予幼兒科學的指導,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混齡游戲可以為幼兒提供與人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年齡小的幼兒和年齡大的幼兒一起玩耍。通過與不同年齡的幼兒交往,幼兒可以學習與人交往的技能,改變自私心態,加強和同伴的合作,從而形成謙讓的品質和分享的意識。
幼兒可以通過模仿熟悉生活、了解生活。以筆者所在幼兒園為例,教師根據幼兒的活動需要,開辟了不同的活動場館,其中室內混齡游戲一共有8個不同的主題場館,幼兒可以從不同方面了解社會生活。
例如,幼兒可以在生活館制作和品嘗各種美食,在體驗館了解并嘗試不同角色的工作,在娛樂城玩一些充滿趣味性、挑戰性的游戲,在音樂館進行載歌載舞的表演活動,在棋牌室學習古色古香的棋文化,在科學館進行豐富多彩的科學探究等。同時,幼兒園也開設了多樣的戶外混齡區域,如建筑工地、沙灘城堡、泥巴公社、足球天地、繪夢幕墻、水上樂園等。
以2019年2月20日的混齡活動為例,暄暄、琳琳等幾名幼兒飛快地跑到筆者身邊,開心地說:“老師,我們來了,今天我們玩什么呢?”經過一番討論,他們最后一致決定玩“搭灶請客”的游戲。潼潼像個指揮家,安排同伴分工合作。“你和我一起來挖坑。”在確定好灶的位置后,潼潼用小鐵鍬在地上畫了一個正方形,帶著大家埋頭苦挖起來。不一會兒,4名幼兒就挖了一個大約8厘米深的坑。潼潼把鍋放在坑上看了看,對小伙伴說:“不行,鍋太低了,不好燒火,怎么辦?”
這時,潼潼跑來向筆者求助。筆者建議他們用建筑區的磚頭將灶臺圍起來,4名幼兒開始興致勃勃地運起了磚頭,他們在2塊磚頭上壘1塊磚頭,然后在缺口處塞入了柴火。幼兒將細泥倒進鍋里,用鐵鍬使勁炒細泥,翻一翻、壓一壓,再摘些菜加進去炒一炒,“美味的菜肴”就做好了。在混齡游戲中,年齡較大的潼潼積極引導其他幼兒搭建灶臺,在出現食材短缺問題時,又及時組織同伴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潼潼在游戲中的表現說明了他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能很好地指揮其他幼兒完成游戲活動。
培養幼兒良好的情感是混齡游戲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混齡游戲是一種幼兒模仿成人活動、主動參與社會生活、學習處理人際關系的模擬性游戲。幼兒可以在美工館、音樂館、科學館、棋牌館等區域打工掙錢,然后再去娛樂城、生活館、角色館、建構館等場所消費,在買賣物品、理財的過程中,他們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
以2019年3月22日的混齡活動為例,在戶外操場上,韓老師帶領幼兒做完熱身運動操后,鼓勵幼兒自主挑選運動背心。幾名大班的幼兒穿衣速度非常快,他們穿好球衣后,就在一旁等著踢足球了。這時,小班的一個小弟弟在一旁哭了起來,哭得特別傷心。大班的杰杰哥哥急忙走過去安慰他,細聲細語地問他:“小弟弟,你怎么了?為什么哭啊?”小弟弟傷心地說:“我沒有球衣穿了,我也想踢球。”杰杰連忙脫下自己的背心,套在了小弟弟的身上,并安慰他:“小弟弟,沒關系,你不要再哭了,哥哥的衣服給你穿。”說著,他還伸出手給小弟弟擦了擦眼淚,小弟弟穿上衣服后,看著哥哥開心地笑了起來。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為《指南》)指出:“大班幼兒能關注別人的情緒和需要,并能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在混齡游戲中,教師可以讓大班幼兒帶領小班幼兒玩耍,引導他們進行良性互動。這既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和自信心,又可以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學會分享、合作、謙讓、互助等,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混齡游戲不僅可以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還可以增強幼兒的認知能力,鍛煉幼兒的交往能力。筆者所在幼兒園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的實際能力出發,組織幼兒開展了一系列的混齡游戲,以期擴大幼兒的活動空間。例如,筆者開展了“哥哥姐姐go shopping”“親親蔬菜”“愛的禮物”等活動,通過有趣的實踐活動,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幫助幼兒掌握了用錢購物的方法。
以2019年4月12日的混齡活動為例,果果來到科學館,拿來了多米諾骨牌,他問雨辰:“哥哥,這個玩具怎么玩呀?”雨辰哥哥一邊講解,一邊擺弄著骨牌。但是,果果對筆者喊道:“老師,哥哥在說什么呀?我聽不懂。”筆者聽到他們的對話,笑著解釋道:“哥哥說把骨牌一張張擺起來,然后扔骰子,
搖到什么數字,你就抽取具有相同數字的骨牌,并且保持其他骨牌不倒下來,明白了嗎?”果果點點頭。
不一會兒,果果和雨辰把骨牌擺得很高了。雨辰在抽出標有四個點的骨牌時,不小心把骨牌全推倒了,他很難過。果果立馬安慰雨辰說:“哥哥,沒關系,倒了我們再搭就好了。”于是,他們又把骨牌搭起來了。“哥哥,這次讓我來試試好嗎?”雨辰點了點頭。接著,果果開始扔骰子了,在抽取標了五個點的骨牌時,她一只手抽牌,另一只手護在旁邊,很快就把骨牌抽了出來,而且其他骨牌也沒倒下。
雨辰給果果豎起了大拇指,果果說:“哥哥,我知道怎么玩了,在抽牌時我們不能著急,要慢慢地抽,另一只手要保護好其他骨牌,知道了嗎?你再來試試吧!”這次雨辰照著果果的方法做,最終獲得了成功,他們開心地拍著手。在混齡游戲中,教師要時刻觀察幼兒的表現,給予幼兒適當的幫助,鼓勵幼兒自主解決問題,引導幼兒開動腦筋、自主探索,利用幼兒性格之間的互補性,鍛煉幼兒學習的耐心。
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孩子的知識是從經驗中獲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戲。”在混齡游戲中,幼兒既可以獲得知識,又能體驗到游戲的快樂。筆者發現,在游戲中,幼兒學習知識的途徑非常豐富。例如,在音樂館,幼兒可以欣賞墻上懸掛的各種樂器,觀看樂器內部構造的介紹圖片;在生活館,幼兒可以查閱不同美食的制作步驟圖;在棋牌館,幼兒可以學習各種棋牌知識等。混齡游戲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增強游戲活動的教育效果,讓幼兒在自由、歡快的游戲氛圍中獲得知識、積累經驗、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體會豐富的情感。
以2019年5月15日的混齡活動為例,在室內混齡游戲中,豆豆看到了一組造型優美的小風車,她跑過去,嘴巴輕輕一吹,小風車就快速地轉了起來。豆豆滿意地笑了,然后將風車放下,繼續探索旁邊其他新奇的事物。“豆豆,我這個風車為什么吹不動啊?”旁邊的小伙伴著急地問道。“怎么會呢?你再吹給我看看,嘴對著風車輕輕一吹就好啦!”她自信地回答道。“不是,我是想把兩個風車同時吹得轉起來,但是怎么用勁兒都吹不動,你來試試看。”“好吧,我來試試看。”
說完,豆豆對著桌子上的兩個小風車使勁地吹,可是只有一個小風車在轉動。“哎喲,好累啊,怎么不行啊,我得想想辦法。”豆豆撐著小腦袋認真地想了一會兒,很快就有了主意。她將兩個風車緊緊地靠在一起,用力一吹,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兩個風車同時轉了起來。“啊啊啊,你們快來看,我成功啦!”豆豆興高采烈地呼喊道,小伙伴們趕緊圍過來看,對豆豆豎起了大拇指。“我給你三個風車,你試試看能不能一起吹動它們。”小伙伴對豆豆說,在掌握方法后,豆豆又成功吹動了三個風車。
《指南》指出:“大班幼兒能經常動手動腦尋找問題的答案,并在探索中有所發現時感到興奮和滿足。”在混齡游戲中,豆豆是一個具有極大潛能的幼兒,當別人遇到困難時,她能開動腦筋、勇于探索,完成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具有較強的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這為其他幼兒樹立了榜樣,有助于教師引導幼兒多想辦法,努力克服各種困難。
在指導混齡游戲活動時,教師不僅要熟知幼兒的年齡特征,了解執教班級幼兒的個性特點,知道不同幼兒的發展水平,還要全方位地了解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操作能力,掌握科學的指導方法。因此,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專業學習,適應工作的新需要、新發展,不斷觀察幼兒的活動表現,在與幼兒互動的過程中積累教學經驗,增強自身的游戲指導能力。
以2019年6月20日的混齡活動為例,魏老師帶著幼兒一起玩小雞啄米的音樂游戲。在活動中,幼兒表現積極,比如朵朵跳得很帶勁,蒙蒙學的母雞十分形象。在音樂結束后,大家都坐下來休息,多多卻找不到自己原來的小椅子了,他有點不開心。雖然魏老師給他找了一個新座位,但是他仍然不愿意坐下來。
這時,朵朵說:“多多不開心,那我們想個辦法讓他高興起來吧。”樂樂連忙說:“多多,你想干嘛?你想坐哪張椅子,我們都讓給你。”大家一起說:“我們都讓給你。”蒙蒙接著說:“我們把小雞的頭飾給他,他就會開心了。”于是,三名剛剛進行了角色表演的幼兒立即把頭飾拿給蒙蒙,蒙蒙把頭飾套在多多的頭上,多多立刻就笑了。幼兒都開心地笑了起來,現場氣氛十分愉悅。
《指南》指出:“兒童通過交往,逐步認識自我并接納他人,初步了解學會生活必須的基本行為規范。”在混齡游戲中,幼兒出現爭吵、發脾氣等情況,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教師不宜立刻干預幼兒活動,可以借此機會有針對性地培養幼兒遵守規則的意識。例如,面對多多的任性行為,其他幼兒采用支持多多扮演游戲角色的辦法讓他變得開心。這促進了幼兒之間的交往,表現了幼兒的愛心和寬容,有利于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總的來說,混齡游戲既能鍛煉幼兒照顧他人的能力,培養幼兒幫助他人的優良品質,又能逐步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責任感,讓不同年齡段的幼兒一起玩耍、一起生活,幫助幼兒建立和諧友好的人際關系。大班幼兒可以為弟弟妹妹做出積極的、正面的行為示范,小班幼兒可以從哥哥姐姐身上獲得靈感和幫助,學會知識、增長本領。不同年齡段幼兒在游戲交往中可以學習關心他人,養成樂于幫助他人的良好習慣,形成寬容、大度、謙讓的優秀品質,獲得各方面能力的均衡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苴鎮街道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