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薇
關鍵詞:教育;愛;融合教育;特殊兒童教育
在幼兒教育中,特殊幼兒的教育,教育特別他們的身心缺陷問題更加需要人們的重視與關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民經濟素質不斷提高,對特殊兒童教育也越來越重視,更加關注特殊兒童的成長。指南從五個領域對各階段幼兒提出了教育建議,對此,幼兒園可結合指南提出特殊兒童教育方案。
一、從健康領域入手,激勵幼兒參與各類實踐活動
特殊兒童大多處于初期多動、自閉等輕度障礙,在實踐活動中要激勵此類兒童積極參與,讓他們在多樣化活動中感受成功與集體溫暖。例如在親子趣味運動會活動中,幼兒園要鼓勵特殊兒童家庭的參與,在參與中建立與家長的深度合作,促進雙方增進了解,為幼兒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為了讓幼兒感到成功的喜悅,幼兒園可定期組織特殊兒童畫作展活動,展示特殊兒童所繪制的作品,吸引更多的人欣賞他們。
二、從語言領域入手,提升特殊兒童口語語法敏感性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家長應注重對兒童口語語法敏感性的鍛煉,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幼兒將圖像,聲音,語音等信息整合起來,進而敏銳地發現口語與書面語的關系。例如語句,我要紅色的玩具,玩具是紅色的,這是兩種不同的語法表達形式,在引導幼兒閱讀此類語句時,要注重調動其口語經驗,進而完成對語義的理解與加工,幫助特殊兒童更準確地表達自我想法或了解他人表述。再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隨機指認相同字音的字,幫助幼兒辨別字詞含義,創編兒歌等語言游戲來激發幼兒對語音學習的興趣,提高幼兒對語法的敏感程度,幫助其建立口語與書面表達的關系。另外,教師要注重將口語訓練貫穿于他們的日常生活中,讓幼兒多聽來自外界的信息,除了教師所說,也要聽同伴與父母所說,同時還要聽廣播語錄音等,促使幼兒口語水平得到良好發展。
三、從社會領域出發,實施同伴支持策略
在融合教育環境中,普通幼兒可以直接接觸到特殊兒童,并與他們一起學習與游戲。這就表明普通兒童更加了解到可是我兒童的不同支持,同時也更加能夠接納特殊兒童。因此,教師要強化對融合教育理念的應用,正確認識到此教育理念,有助于特殊幼兒的身心全面發展,同時也可以讓普通幼兒在參與過程中有所收獲,比如認識到自身與特殊兒童之間存在的差異,以更加包容的態度對待特殊幼兒等。對此,幼兒園教師可開展同伴支持策略,鼓勵普通幼兒與特殊幼兒共同學習與游戲,在融合過程中建立相互支持與相互成長的關系,以此促進普通幼兒與特殊幼兒的共同發展。在此過程中,特殊幼兒能夠進一步融合到幼兒園環境中,收獲更多的友誼,建立對生活的自信。普通幼兒能夠在協助特殊幼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責任心與愛心。同伴支持策略,同時也可以減輕幼兒教師的教學壓力,對此,教師要通過教育,講座等班會活動,引導幼兒建立正確的合作意識,以系統化同伴支持教學策略,開展同伴引導。
四、從科學領域出發,借助生活案例講解自然科學
為了讓特殊幼兒更好理解自然科學內容,教師在授課中可借助生活資源開展講解,比如以玻璃棒與紙屑為教學工具,嘗試讓特殊兒童拿玻璃棒在衣服上摩擦,而后將其放置于紙屑上方,這樣兒童便可以看到紙屑被吸附于玻璃棒,以此講解摩擦力知識,讓特殊幼兒也能觀察到具有趣味性的物理現象,有助于有效鍛煉兒童的動手能力與科學探究精神。
五、從藝術領域出發,借助美術教學提升幼兒自信心
美術教學能夠有效提升特殊幼兒的學習自信,特殊幼兒在語言表達與書面表達方面較為困難,而美術可以有效表達兒童的內心想法,同時也可以訓練與開發兒童感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更多的美術基礎知識融合到美術活動中,以此提升特殊幼兒的能力,讓特殊兒童能夠通過美術多表達自身想法,將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知以繪畫形式描述出來。在講解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幼兒的生活感受能夠從幼兒到角度出發,拉近與他們的距離,循序漸進地讓幼兒能夠掌握繪畫知識與技巧,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特殊幼兒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立足特殊幼兒的心理特點,從特殊幼兒角度出發,以愛為手段,用愛改變幼兒,讓幼兒能夠通過各類活動感知世界,增強自信心,幫助幼兒從不適合到深度融入。
參考文獻:
[1]黃春春,唐如前.隨班就讀兒童教育過程公平現狀研究——以湖南省為例[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21,21(05):33-37.
[2]王艷.融合:悅納每個特殊生命個體發展的需求——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建設與使用初探[J].名師在線,2021(23):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