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宇 相薇
關鍵詞:中學生;形體課;身心發展
伴隨生命健康意識、審美觀念的日益增強,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體育鍛煉。當前,中學生參與的形體訓練活動較少,或缺乏系統化訓練和指導,再加上生活水平提高、學習壓力增大,部分學生存在體形不良的情況,如過瘦、過胖、走路姿勢、站姿不標準等,若不能加強形體訓練教學,及時幫助學生矯正,不僅會影響學生身體素質發展,還會影響其心理健康水平。根據實踐研究發現,中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黃金階段,身體骨骼尚未定型,通過開展科學訓練活動,能夠幫助其改變和矯正不良的體形,塑造挺拔、優美的身形條件。基于人體科學理論,教師可組織學生運用器械或直接進行空手訓練,通過設定運動方式和訓練目標,逐漸提高學生身體靈活性,改變身體初始形態,不僅能夠滿足中學生身心發展需求,還能幫助其展現更好的精神和外在面貌,提升學生身心健康水平。
一、形體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
(一)有助于塑造正確審美觀
進入中學階段后,諸多學生開始關注自身外在形象,尤其是女生,十分注重個人形象美、形態美,為了塑造良好身形條件,一些學生甚至會盲目選擇減肥和節食,破壞了身體的內部平衡。通過開展形體訓練教學,教師可向學生介紹和展現正確的形態美,引導學生以身體健康為前提,塑造勻稱的個人體態。同時,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學生能夠逐漸改變錯誤的認知,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運動理念,主動融入形態課教學,打造端莊、高雅的外在氣質。此外,學生在模仿和練習標準姿勢的同時,能夠欣賞更多健美、美麗的人體,提升審美素養。
(二)有助于提升學生自信心
受內部、外部或其他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具有內向型人格,在加入新群體或與生人對話時,往往容易緊張和害羞。在日常走路中,部分學生甚至不能昂首挺胸。通過開展形體課教學活動,教師能夠幫助學生轉變觀念,引導其掌握標準的站姿、坐姿和走姿,增強其與外界交往的自信心。同時,在搭配音樂開展的形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可組織學生聆聽音樂旋律,自然地擺動身姿,既能夠訓練學生身體協調能力,強化其肌肉訓練效果,還能促使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在無形中變得更樂于表現自我,增強自我表現的自信心。
(三)有助于熏陶學生情操
形體課教學包含了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在開展形體教學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特點,靈活選取活動形式和內容,不僅要設計塑造形體、增強體質的活動任務,還要考慮學生思想發展需求,將具有思想教育價值的內容融入其中。在這樣的形體訓練教學中,教師可帶領學生感受音樂藝術,一邊鑒賞和感知音樂,一邊磨礪個人意志,熏陶學生情操。
二、形體課對中學生身體和體能提升的影響
(一)全面提升體育素質
當前,舞蹈動作訓練、健美操訓練都是開展形體課教學的重要方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會兼顧學生身、心、腦三方面,讓學生注重三方面配合,并跟隨音樂節奏調整肢體動作,增強各方面的身體素質。在健美操或舞蹈動作訓練中,學生能夠集中精力調動大腦、身體,更好地鍛煉個人身體機能,確保每個肢體都能得到鍛煉。同時,在系統化、規范化的訓練活動中,學生可按照科學方案進行鍛煉,有助于挖掘身體內部潛能,激發學生在力量、耐力等方面的潛能,還能在腹背肌、跑跳步訓練中提升各方面素質。
(二)提升綜合體能水平
根據中學生體能發展情況,教師可靈活把控訓練強度和動作難度,選擇不同的運動時間和音樂類型,組織學生訓練形體。通過設定綜合類的形體訓練課程,教師可針對性地強化學生腿部力量、腰部力量、手部力量,強化學生心血管功能,達到與其他有氧運動相同的效果。比如,對掌握簡單形體動作的學生,教師在布置一套難度系數較高的動作后,學生心率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同時,結合音樂開展形體訓練,能夠強化學生呼吸力量和呼吸深度。在具體形體訓練教學中,在學生參與健身操訓練后,其最高耗氧量水平遠超以往,肺通氣量也得到提高。由此,通過針對學生特點開展形體教學,既能夠強化學生各個身體部位的能力,還能促進學生身體新陳代謝,一方面有效增強學生抵抗疾病能力,另一方面幫助其塑造了健美的體態。
三、中學形體課教學活動實施策略
(一)呈現實際案例,強調形體課教育價值
當前,部分學生未能認清形體課的作用和價值,在活動中存在參與、配合積極性不足的現象。對此,教師應從科學運動角度切入,向學生介紹形體教學活動的實用價值,使其了解到自身形象塑造、生命健康與形體訓練的關聯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鍛煉的熱情。首先,教師要呈現真實案例。在教學導入過程中,教師可介紹相關運動數據,結合相關數據介紹形體訓練對學生綜合素質、氣質和形象的影響。教師也可以播放相關同學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學生在形體訓練前后的變化,使其在思想上產生好奇心,為接下來形體教學活動打下基礎。例如,對于諸多簡單、基本的形體素質訓練內容,如腹、腿、腰、肩等部分,部分中學生很難產生參與興趣。這時,教師可搜集相關學生參與訓練前后的協調性測試數據,讓學生認識基本素質訓練動作對身體塑性、柔韌性提高的促進作用。這樣,學生們就能夠沉下心從簡單動作練起,夯實形體訓練的基礎。
(二)發揮視頻優勢,精準講解動作姿勢
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具有極強的優勢,能夠為學生呈現形體訓練的相關演示視頻,便于學生掌握動作的重難點。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需求,通過開發和搜集形體訓練的優質視頻,帶入課堂中播放,一邊引導學生觀看和學習,一邊帶領大家訓練和糾正動作姿勢。對于學生難以掌握的動作部分,教師可專門剪切相應的視頻片段,通過慢放的形式,詳細解讀動作過程。這樣,通過講解式教學和視頻演示教學,教師可迅速地幫助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同時,教師可利用教學視頻呈現人體態美,為學生創造直觀的印象,激發其主動學習、鍛煉的興趣,既能夠塑造活躍的課堂氛圍,還能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和素養。例如,在“基本姿態練習”教學中,教師需要分別呈現坐、立、行三種儀態動作,帶給學生賞心悅目的體驗。接下來,教師根據學生需求,開展針對性訓練活動,幫助具有不良習慣的學生改變體態行為,如走步拖沓、斜肩含胸、松垮駝背等。對于坐姿的訓練,教師可引導學生端正上身、微微收腹、并攏兩腿,提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蹺二郎腿行為,避免影響血液循環、壓迫脊柱神經。若座椅擁有靠背,教師要讓學生在背靠靠椅的同時,保持標準的坐姿,最大程度上緩解背部肌肉疲勞。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學生不應長時間久坐,而應多站立、多活動,提升身體靈活性。
(三)關注體能水平,設置基本素質訓練
當前,部分中學生自主運動意識不強,身體協調性、身體機能有待提高。這樣的情況下,在教師開展形體教學活動時,對于部分難度較大的動作,學生很難獨立完成,難以真正達到教學預期效果。對此,教師要重視形體課程教學與體育鍛煉的結合,將常規和非常規的體育活動融入課堂中,創新形體課教學形式,既能夠不斷提升學生各方面身體機能,達到完成形體動作的要求,更能豐富課堂活動內容和形式,提高形體課教學質量。根據男女生體能水平的差異性、學生興趣愛好,教師可搜集一些具有節奏感的音樂曲目,通過改編設計為形體課教學、健美操教學的背景音樂,喚醒學生主動鍛煉熱情。接下來,教師要針對學生體能的薄弱之處,針對性地選取訓練某部位的現代舞、民族舞、街舞動作,將現代舞蹈元素與健美操結合起來,打造豐富多變的活動形式,提高學生參與度。此外,教師要在教學中關注男女生性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表現和學習進度,及時給予語言指導、行動支持和鼓勵,幫助身體不協調的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在編排健美操形體訓練動作時,教師可了解男生的想法和意見,適當地增設適宜男同學訓練的姿勢,強化形體教學的效果。
(四)關注學生需求,加強形態控制練習
形態控制是學生關注的重點。在形體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形態、體態發展情況,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指導方案,教會學生改善形態的方法和技巧。在常見的訓練形式中,學生多通過把桿、雙人姿態或把桿等訓練方式,糾正不良的身體形態。但是,由于不同學生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不同,在形態控制層面遇到的問題也不同。因此,教師要貼心地關注學生差異,要以尊重為前提,給予學生情感層面的關懷,并給予貼心的指導。在健美操訓練活動中,對于腰部、腿部積累脂肪的學生,教師可針對性地加強相關動作練習,或將學生們劃分為兩組,引導學生們進行交替練習,鼓勵大家相互借鑒、共同進步。此外,對于太胖、太瘦的體形,教師在針對性地給予訓練建議的同時,要提示其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控制蔬菜、肉食的攝入,調節內部脂肪。對于太瘦體型,往往是由于學生缺乏充足的營養,導致營養不良現象出現。對此,教師可引導學生在課外加強蛋白質類食物的攝入,配合游泳、跳繩或其他爆發力類的運動,增加肌肉。
四、結語
綜上所述,大力開展形體課教學,關乎當代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體能水平提升。因此,教師要認清形體課教學對中學生生理、心理健康發展的促進作用,構建符合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模式,豐富形體課教學內容。具體而言,要通過強調形體課價值、精講動作姿勢、設置基本素質訓練、加強形態控制訓練等方式,幫助學生塑造良好體形,強化學生身體機能,培養其自主學習和發展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張艷芳.中學生形體訓練方法與技巧[J].神州(上旬刊),2017(1):146.
[2]牛亞東.初中生形體訓練的實踐研究[J].絲路視野,2018(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