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艷
關鍵詞:小學;行為習慣;教育
一、堅持正面引導,做好行為示范
低年級階段的學生,依賴性極強,模仿應力也強,但其可塑性很大,崇拜自己的老師。因此注意教師們的良好言行舉止,對生們養成一個良好健康的教育行為習慣等都對有著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明辨好惡
讓學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哪些是壞習慣不能養成,為什么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等。學會正確辨別好壞,與優秀學生交流,對照自身存在問題,剖析原因,查漏補缺,取長補短,改正不足。
(二)耐心細致
起點一定要太低,教育也不可太過于心急。教師首先要多學會怎樣換位地思考,常善于站立在每個學生自己的角度來設身處地認真地分析考慮,引導學生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如:低年級學生寫字的畏難情緒處理,開始布置少量作業,利用班優加分,讓學生有滿足感、成就感。再逐步提高要求,使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到蘋果。在老師耐心細致的指導下,學生會更樂于接受老師的教誨。
(三)言傳身教
做到率先垂范。平時我特別注意對禮貌用語的使用,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長掛嘴邊,久而久之,學生會在這種潛移默化中逐步養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學會正確與他人交往、溝通,并在班級中形成良好的氛圍。
(四)樹立榜樣
善于通過觀察發現他們身邊出現的各類先進教師事跡典型和班級優秀進步學生,在各班教師中帶頭樹立優秀榜樣,及時加以表揚,號召與全班同學在一起自覺向他們學習看齊,互相觀摩學習,互相檢查監督,共同取得進步。
二、通過多渠道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抓好落實是關鍵
(一)用規范和制度育人
充分利用周末晨講會、班會、隊會培訓等學習時間,組織全校學生干部認真傳達學習貫徹有關教學條例文件精神和相關規章制度。以《小學生守則》要求和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規定為德育準繩,重點突出抓對學生行為規范與養成行為教育,教育好學生認真遵守和學校管理各項學校規章制度,從做好自我修養做起,從生活小事點滴做起,為將來良好學生習慣的養成打下好基礎。
(二)以兒歌和順口溜的方式教導學生
剛畢業踏入小學校園的一些學生,對于小學校里面的各項日常生活安排和教育學習安排還真的不太會適應,每有一項小小的規章制度安排對于他們自身來說真的是一種極其熟悉陌生感的。順勢延續幼兒園以兒歌和順口溜教孩子們的形式,既生動有趣,又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三)組織班級學生積極觀看這些對孩子行為習慣逐漸養成的有益作用的安全教育片
生動、直觀形象的心理教育片將對指導學生逐漸養成自己良好正確的思想行為習慣等有著其不可被估量的巨大作用。如:教育片《學校踩踏事故的思考》,讓學生明白遵守秩序的重要性。
(四)強化訓練,習以為常
學生們自身良好的文明禮貌行為習慣意識上的自覺行為養成能力絕對都不是在我們小時候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被輕松的養成下來了的,必須是經常得到反復地強化地訓練,尤其因為他們多數是正處在一個低年級階段里學習的一些普通的小學生,他們本身一般就自制力很較差,行為習慣往往很散漫隨意,對處在低年級時他們對于自身行為的這種自我控制管理的行為方式更多都應該去給予嚴格要求,反復抓,抓反復,直到訓練規范,有規矩意識為止。同時還在為班級活動中同學設計出一些比較簡單、易行、有意義價值的集體小活動,鼓勵引導他們主動積極主動參與,通過同學自身的努力,都一樣能很快享受體會到活動成功后的喜悅,并內化為自己的自覺行動。
(五)個別談話,分層指導
對于習慣較差的學生,可采用個別談話法,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態度和實際困難,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做到有的放矢地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例如有學生上課坐姿差,究其原因是上幼兒園時養成的壞習慣,只有每節課都去提醒他,坐好時表揚他、獎勵他,相信他會做得更好。
(六)學習經典,糾正錯誤行為
組織廣大學生認真誦讀古詩詞《三字經》和《弟子規》以及《論語》古詩,對當代學生繼續進行優秀中華傳統美德思想教育,陶冶青年學生美好的精神品德氣質和審美情操,讓學生的性格變得開朗、自信,在道德、文化、智力、習慣、為人處世等方面都會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結語
總之,低年級兒童的小孩子可塑性極強,容易過早接受一些外界刺激的潛移默化影響,只要給予我們指導教師們合理、正確地語言引導方式和耐心持之以恒細致的心理訓練,孩子便很容易培養形成一個正確、良好健康的良好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折慧芬.讓好習慣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助力——低年級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實踐和思考[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1,No.524,No.525(Z2):65.
[2]尹華群.淺談農村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J].湖南教育(A版),2021,No.1135(06):40-41.
備注:此論文為酒泉市教育科學規劃2019年JQ(2019)GHB022《農村寄宿制小學低年級問題學生原因及教育策略研究》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