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琪
關鍵詞:地質雷達;地下管線;探測;應用
近幾年來,隨著非金屬管線特別是塑料管線被廣泛應用于我國的能源輸送、信息輸送等過程中,地下管線在我國基礎設施中的地位呈現不斷攀升的態勢,它更是我國人民群眾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然而,基于各種各樣的主客觀原因,導致相關部門人員對我國地下管線的分布、埋深以及走向等情況并不是了如指掌,與地下管線相關的資料也不齊全。正因為如此,在施工的過程中,地下管線被挖斷或者挖壞,隨之引發各類嚴重事故的事情時有發生,給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城市正常運轉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
一、現如今地下管線探測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傳統地下管線探測技術操作困難,流于形式
正是因為如今更多的非金屬地下管線被大量地應用于實際,如果單純使用傳統的金屬管線儀勢必已經無法滿足探測的根本需求,將直接對工程的施工進度產生制約。另外,傳統的地下管線探測方法,由于沒有精密的儀器與科學理論知識作輔助,往往操作起來較為困難。甚至很多時候需要人工來深入地下進行實際探測操作,這種探測方法一方面給工作人員的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另一方面由于地下情況復雜,存在很多不可抗力因素,很多時候得到的數據并不準確,更有甚者導致探測工作根本無法順利進行,浪費人力、物力、財力的同時,得到的探測數據并不具備科學性。
(二)探測效率及質量低下,跟不上城市建設步伐
如今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步伐日漸加快,這就要求與之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必須跟上步伐。作為影響工程施工進度重要因素之一的地下管線,針對地下管線分布以及走向情況的數據更需要準確、便捷且快速。然而,傳統的地下管線探測方法仍然以人力為主導,不僅耗時耗力,而且收效甚微,最終使得探測工作并不能有效服務于城市建設。更為重要的是在沒有先進科學技術的保障與支持下,人工探測其失誤率將顯著升高,最終可能引發停水、停氣、通信中斷等嚴重的事故,極大地擾亂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同時影響著我國文明城市的建設進度。
(三)分辨率低,得到地下管線分布情況信息不準
傳統地下管線探測方法圖像成像模糊,分辨率低下,甚至有時還會呈現片段化、零散化的樣態。如果沒有精準分布圖像的支撐,那么很難構建出準確的地下管線分布圖紙,在正式施工的時候,無法提供切實可靠的技術保障,將嚴重影響施工的質量與效率。同時,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不可預估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將為廣大人民群眾、施工人員甚至管理者都帶來極大的困擾。
二、地質雷達應用于地下管線探測中的主要優勢
(一)分辨率高,圖像清晰
地質雷達,其主要采用的是高頻率的電磁波,不僅不會對地下管線產生任何損傷,而且其成像分辨率高且圖像清晰,能夠為施工人員提供精準的數據,保證施工的科學性與先進性。除此之外,地質雷達這種新型的探測方法,還可以應用于整個城市的建設探測并且最終能夠對城市建設的水平給出更全面、科學的評估。
(二)無損快捷
地質雷達,其最顯著的優勢就是無損且快捷。特別是針對淺層探測,通過發射高頻率的寬譜電磁波,能夠更加準確的辨別地下介質的分布情況。更為重要的是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能夠實現探測與成像的同步進行,一旦發現有障礙物或者有其他特殊情況,那么更便于地上操作人員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針對可能存在的一些安全隱患,操作人員或者相關部門能夠提前做好預防與保障措施,從而既保證了地下管線探測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又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活的正常秩序,對于推進現代化文明城市的建設創設了有利條件。
(三)探測準確且連續
相比與傳統探測方法的片段化與零散化劣勢,地質雷達表現出來的卻是完整性與連續性。同時,在相關技術的支撐下,不管地下介質屬于什么樣的形態,都能真實且具象的反映在圖像上,以便于地下管線的準確選取。一方面地下管線鋪設的質量有了一定的基礎保障,另一方面還將為地下管線的精準探測提供更為切實可信的參考與指導,有利于探測工作的順利進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地下管線探測中,尤其是針對非金屬管線,地質雷達作為一種新型的探測方法,憑借其高效、便捷、不會損傷管線、分辨率高等眾多顯著優勢,其受到了廣泛應用與推廣。正因為如此,地質雷達這種新型且先進的探測技術應用于地下管道的探測中才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云軍,秘桐.地質雷達在城市地下管線探測中的應用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4):166.
[2]李琦.基于地下管線探測下的地質雷達技術研究[J].建筑技術開發,2017,44(14):73-74.
[3]丁小彭.管線儀及地質雷達探測地下管線[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20):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