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英
(平山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 平山 050400)
廁所的衛生狀況直接關系到國民的健康和環境狀況,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廁所革命提出指導意見,指出要分類實施、有序推進,努力補齊影響農民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作出進一步指示,要求分類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全國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城市近郊區等有基礎、有條件的地區要基本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對于農村廁所革命作出更具體的指示,要求加快研發旱廁、寒冷地區衛生廁所使用技術和產品,加強中西部地區農村戶用廁所改造工作。
平山縣地處河北省西部山區,受氣候、水資源等因素影響,長期以來農戶大都使用旱廁,廁所衛生條件差,糞便不能及時有效處理,對農村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近年來,平山縣緊緊抓住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有利時機,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全縣農村廁所改造。采取多種形式籌措資金,鼓勵農民出資出勞,對農戶廁所進行改造。全縣23個鄉鎮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安排部署,強弱項、補短板、促提升,按照“因地制宜,全域覆蓋,政府引導,群眾參與,嚴格標準,質量優先”的工作思路,扎實推進全縣農村“廁所革命”有序開展。2018~2019年,平山縣累計投入4940.76萬元,完成農戶廁所改造41173戶,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61%。2021年全縣首先以國省干道、縣鄉要道及旅游路沿線兩側村莊、景區周圍村莊農戶廁所為改造重點,加大改廁力度,完成戶廁改造2.2萬座和公廁287座。到目前,全縣農村村容村貌有了較大的提升,村民家庭衛生狀況也得到了有效改善。
2.1 衛生廁所技術模式選擇。平山縣地處河北省西部深山區,受地理條件限制,在技術模式上重點推行三格式化糞池、單坑加集中式化糞池,縣城周邊條件好或安裝污水管網和建設污水處理終端的村莊,推薦使用上下水道水沖式廁所。
2.2 衛生廁所廁具選擇。結合平山縣自然條件與居民生活實際情況,在廁具選擇上,推薦村民使用手壓式高壓保溫沖廁器,配直沖坐便器或直沖蹲便器,安裝防臭閥。廁屋建設有墻、頂、門、窗,外墻水泥抹面、內墻貼瓷磚。嚴格按照《石家莊市農村戶廁建設規范》要求施工,保證廁所干凈清潔、無蠅蛆、無臭味,化糞池不滲不漏,廁屋密閉嚴實。
2.3 長效管護機制建立。為打贏問題廁所“殲滅戰”,在改造新廁所的同時,對往年的問題廁所按照2021年的標準進行整改,對“連茅圈”、路邊廁、街邊廁、河道廁、空閑宅基地建廁、建新后未拆舊廁所等戶外廁所進行集中整治,保證應拆盡拆。加快推進廁所污糞無害化集中處理站點和維修網點建設,已建成7座農村廁所糞污無害化集中處理站,并建立了廁所革命智能管控信息平臺,配備抽糞車,長效管護機制開始試運行,廁所污糞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以上。
2.4 平山縣廁所改造建設案例介紹。建設模式為:廁具由縣農業農村局統一招標采購,鄉鎮統一領取,統一確定施工單位。
2.4.1 平山縣溫塘鎮廁所改造經驗做法。溫塘鎮建立“三三三”工作模式,即:三項機制(網格化管理機制、排名考核機制、督查通報機制)、三個會議(調度會、開好碰頭會、開好黨員、村民代表會)、三種改廁投入機制(財政補助一點、集體自籌一點、個人負擔一點)。目前,鎮政府積極為各村協調水泥、磚、砂等建筑材料,協調施工隊達400人次,村干部自籌資金已達375.92萬元,村集體出資166.1萬元,共計542.02萬元,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支持參與改廁工作。目前,溫塘鎮是平山縣唯一一個全鎮43個村均完成廁改的鄉鎮,2021年完成新建廁所3069座,全部入戶進院。
2.4.2 平山縣古月鎮廁所改造經驗做法。古月鎮是山區大鎮,村莊多、干道多,全鎮43個行政村,僅國省干道沿線村就占26個,存在村莊多、條件差、任務重的現實情況,為保證廁所改造順利推進,古月鎮全力打造山區鄉鎮廁所改造樣板示范。一是壓實責任。鎮黨委、政府第一時間安排部署,與43個村分別簽訂責任狀,按照縣委書記“嚴細深實快”的指示、提級擴面動員,派出班子成員和包村干部深入村莊,確保改廁任務完成。二是成立“雙組長”領導機構。三是積極宣傳充分發動群眾。四是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五是打造典型,示范引領。六是實行“技術總監制”。組建由鎮主管副職牽頭的技術隊伍,具體負責解決政策技術難題,確保全鎮技術規范標準統一,并對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村民進行技術培訓,讓他們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督,項目完工后,必須通過縣、市改廁部門的驗收。
2.4.3 平山縣西柏坡鎮廁所改造經驗做法。西柏坡鎮充分結合鄉鎮給出標準,鼓勵農戶自建,農戶先墊資自建,建設時拍好施工前、中、后三組照片,采用圖像輔助完成村委會自驗、鄉鎮驗收等環節。采取一戶一檔、張榜公布的形式,讓村民發現改廁的好處,從而自發改造,共同打造紅色老區綠色生態文明。
2.5 平山縣廁所運管模式案例介紹
2.5.1 平山縣溫塘鎮充分發揮村兩委班子的熟人熟地的優勢,搭配鎮副職包片、包村干部吃住在村的工作模式,入戶做工作,先督促黨員干部、村民代表、經濟基礎好的農戶做出表率,用實際行動帶動農戶,形成示范作用。
2.5.2 平山縣上三汲鄉、東王坡鄉采取先行示范、再整村推進的模式。先行改造農戶積極性高、院落基礎好的,再帶動其他農戶,讓農戶從觀念和認知上發生改變,從“你要求我改”轉變為“我自愿改”。這2個鄉鎮在公廁管理上探索出家庭農場和農家樂代管的模式,公廁由附近的農家樂、家庭農場負責按衛生標準要求管護,既為其提供公共衛生廁所服務,又免去村里管護費用。
2.5.3 平山縣西柏坡鎮是紅色教育基地,游客多,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實行“建、管、護”并重,村委會作為農村公廁的管護主體,落實公廁的日清日結、糞污處理、后續維護、安全管理等工作制度;公開管理責任人基本信息,建立群眾監管制度;將文明如廁、清潔戶評比等納入村規民約內容,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同時按照“新建一座、錄入一座”的原則,建立改廁戶信息檔案庫。
3.1 傳統觀念落后。平山縣地處河北省西部深山區,受傳統觀念影響較深,群眾衛生意識不高。并且對衛生廁所持懷疑態度,衛生廁所需要用水才能使用,而平山縣水源緊張,居民難以接受。有的村民為了節約用水,長時間不沖廁所,導致廁所有較大異味。農村和城市發展存在一定的差距,農民的健康意識較差,不僅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接受新事物,更要從根本上提高健康意識,只有這樣廁所治理才能更有效進行。
3.2 后期管護機制還不完善。農村廁所長效管護機制雖然已開始運行,但是還沒走向正軌。主要表現為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池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農村抽糞車還沒有配備到位,抽糞、廁具維修、監督舉報三支隊伍還未正規建立,特別是后期運營資金還有一定的缺口,長效機制運行工作沒有到位,致使農民滿意度不高。
3.3 家庭收入有限和文化水平低。家庭收入影響文化水平,一般家庭收入高的農戶對子女的教育比較重視,文化水平較高,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對衛生廁所帶來的利弊能夠清楚的認知。家庭收入較低的農戶,衛生意識較差,對改廁持保守態度,因此導致改廁工作難以有效開展。
4.1 轉變觀念。提高廁所衛生條件是減少疾病傳播的重要途徑,廁所革命是關系民生的大事,只有解決好民生問題,才能實現鄉村振興。各級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引導和宣傳,讓農民更加了解衛生的重要性,改變傳統觀念。
4.2 切實增強后期管護。建立“三支隊伍、三個電話”長效管護機制,即糞污抽運隊伍、廁具壞損維修隊伍、跟蹤監督隊伍,廁具壞損維修電話、糞污抽運電話、群眾舉報監督電話。做到“五有”,即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按照“五有”要求,建立縣級廁具壞損維修服務總站,同時按照建管結合的原則,糞污無害化處理站由縣集中招標建設,并對設有無害化處理站的鄉鎮的抽糞、轉運實行統一運行,對沒有建設集中處理站的鄉鎮的糞污抽取、轉運實行全程監督。
4.3 爭取縣級資金支持。按照中央、省、市有關精神,中央、省、市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支持糞污收集、儲存、運輸、資源化利用及后期管護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設施建設??h級要專門配備資金用于廁具維修、糞污抽運、無害化處理等后期服務性工作,待市場培育成型后,由市場自由選擇優質企業承擔后續維護。
4.4 加大衛生廁所的宣傳力度。鄉政府發動全鎮區域內的村莊采用衛生評比排隊的形式向農戶宣傳改廁的目的意義,在村務公開欄設置健康知識專欄,通過視頻宣講、廣場舞等形式讓健康知識深入人心,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通過微信公眾號宣傳健康知識,讓村民打開手機即可了解健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