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云 苑杰勇
(1行唐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河北 行唐 050600;2 行唐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河北 行唐 050600)
行唐縣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屬太行淺山區。低山、丘陵、平原三種地貌,丘陵、山區多年來有種植谷子的習慣。行唐縣地理位置靠近地下水漏斗區,因此,因地制宜發展節水農業,調整種植結構,適當減壓冬小麥種植面積,改種玉米、谷子、油菜等低耗水農作物,成為各級部門領導統籌謀劃的點、面、源。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結構也由原來的吃飽吃好,向著吃出品位、吃出營養、吃出健康的綠色消費觀念轉變。人們對綠色食品的消費逐步增加,越來越多的小米加工產品,如小米煎餅、小米鍋巴、小米糕點、小米酒等也走進了人們的生活。消費需求的增長,為谷子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圍環境。因此,適時調整種植結構,因地制宜擴大谷子種植面積,保障人們對谷子產品的消費,谷子產業在黨的百年基業里,走進了共和國“十四五”的春天。
谷子新優品種引進,試驗示范推廣,谷子生產向著高產、優質、無公害方向發展。張家口市農科院的“趙治海們”三十多年攻關培育出的“張雜谷”系列新品種,品質優良,技術成熟,基本解決了低產、費工、適口性差的難題。行唐縣北部地帶,全年無霜期長,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合谷物生長。2020年,行唐縣在上方、玉亭、南橋、北河、口頭、九口子、上閆莊等七個鄉(鎮),推廣種植了“張雜谷16”11000畝,收到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政府良種補貼,再加上“張雜谷”抗除草劑、輕簡化種植技術在生產中的推廣應用,農民學到了技術,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實惠。
“張雜谷”在行唐的推廣種植,得到國家惠農政策支持,也得到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免費供應種子,免費傳授技術,把工作做實做細,一張“夏播區張雜谷種植要點”彰顯著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拳拳之心。“張雜谷”在行唐的推廣種植,得到廣大種植戶的認可。玉亭鄉東城仔村的村民趙書霞說,國家免費供應種子,還傳授技術,讓農民在家門口得實惠,今年我還種谷子。如此,在新技術推廣的道路上,“張雜谷”在行唐縣打通了農技推廣的“最后一公里”道路,為優質谷子找到了適宜扎根的土壤,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業經濟的發展。
隨著優質谷子品種的推廣,谷子免間苗技術、機械化收割技術在生產中也得到廣泛應用,谷子產業化、組織化發展正在形成。因此,因地制宜調整種植結構,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讓農民受益,企業、國家受益,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每一位勞動者的責任和擔當。
行唐縣上方鄉西城仔村地處丘陵地帶,有谷物種植傳統。自從村扶貧駐村工作組入駐后,幫助村里成立了專業種植合作社,“社員”享受合作社購買種子、化肥等生產資料優惠,收獲的谷子統一加工小米,統一包裝銷售。還注冊了“城仔小米”品牌,打通了銷售渠道,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工作組的“打造萬畝油菜花田”的思路,讓村民的脫貧路更寬。
政府搭臺,農民唱戲。扶貧路上的“脫貧谷”“脫貧米”增收致富的經驗可以借鑒;“谷子—油菜”的輪作模式值得學習。因地制宜,通過“谷子—油菜”、“谷子—蕎麥”、“油葵—谷子”,或者“一季谷”等種植模式替代“小麥—玉米”的傳統種植模式,可以從根本上改善土壤肥力,讓耕地“休息”。通過耕地管理和保護,讓土地恢復肥力,增強農業發展后勁,不僅可以實現“藏糧于地”耕地休耕輪作,還可以“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致貧返貧”,扶上馬再送一程,這對于推進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成本效益分析,相比于小麥、玉米,谷子在生產過程中的種植成本相對偏低,因此種植效益不會降低。比如,考慮“谷子—油菜”輪作,貯存問題容易得到解決。一般水分9%以下的油菜籽適于長期貯存。加工后的菜籽油在25℃以下干燥、陰涼處可質保18個月。這樣可以擇時出售,獲取相對較多收益。而長期以來的“小麥—玉米”輪作,則源于多數人對“傳統”種植模式的認知,以及對于谷子作為“雜糧”其銷售問題的擔憂。因此,惠農政策向谷子產業傾斜,發展“訂單農業”消除農民的后顧之憂,讓谷子產業成為陽光產業,富民產業,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為穩定農民收益,可以考慮“合作社+訂單農業”的方式吸收散戶;可以對試點區范圍內的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經營主體給予必要的補助,在銷售渠道及谷子深加工方面給予扶持和引導等。
“三農”事業離不開農民,谷子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民。隨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化,先進的農業科技技術、高效率農業、設施設備以及現代化的經營理念越來越多地被引入到農業生產領域?,F代農業的發展迫切需要高素質的新型職業農民。
行唐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建校四十年來,堅持“科教興農”的辦學宗旨,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農業技術人才。作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基地,近年來學校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為重點開展工作,培養出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經過幾年的成長,這支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已經成為行唐縣域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
隨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較大規模的種養大戶和家庭農場也在逐漸增多,農業生產也在加快向產前、產后延伸,具有新理念、掌握新技術、懂經營管理、擁有較強市場經營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現實需求。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的壯大,對促進行唐谷子產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他們是“三農”主力軍,是鄉村振興的力量。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回村創業,對于助力農業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