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
摘 要:幼兒園園本課程是基于幼兒需要,以幼兒園老師為開展主體的課程,它是體現幼兒園特色的一種課程內容體系。由于孩子們一天的時間很多時候都在上幼兒園,所以幼兒園的教學環境創設也必不可少。幼兒園的環境對于幼兒成長相當重要,從環境入手,潛移默化之間就讓幼兒養成許多好習慣,也能作為學習延伸,讓幼兒學會更多知識。本文嘗試從園本課程背景下,對影響環境創設的各項影響因素進行總結,以期促進今后的工作開展。
關鍵詞:園本課程;幼兒教育;幼兒園環境創設
前言
校園環境對孩子的生長與發展起著不能忽略的重要影響,它不僅僅是環境美化,更是熏陶、引導、幫助他們獲得新知識經驗的主要資源。所以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環境創設在幼教中的重要意義,不斷豐富和提高人們對校園環境作為教育教學資源及其價值的認識。用好的環境創設,對孩子們進行了個性的養成、想像力與審美能力的培養、實踐能力的提高,以便于逐步實現其對創造力的發揮。環境創設對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積極影響,讓孩子們在舒適校園環境中以自主、積極、愉快的心態,得到了全面、和諧、全面的發展。
一、園本課程和環境創設的認識
幼兒園的環境設計不僅要適合幼兒的審美,保證環境的安全,在此基礎上,環境設計給予幼兒的更多的是內心的歸宿感,親切性,舒適感和喜悅感。所以,我們必須試著通過創造充滿審美趣味的生活環境,來培養孩子的審美才能,從而潛移默化的對孩子了加以教育,因為孩子的發展離不開環境,所以環境也對孩子發展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首先,精心布局的幼兒園中走廊,主題墻面,班級區角等,都要選擇最符合孩子年齡特征者,從孩子興趣點入手,以提高其教學意義。其次,投入材料要從孩子出發點考慮,投入材料不要單靠教師的判斷,隨便投入,應該有目的的投入材料,才能實現教學價值的最高限度,進而帶動孩子向更高層次發展。再次,注意孩子的參與性問題。在平時的教學環境設計中,許多教師都是依靠自己的判斷,辛勤忙碌,耗費了大批精神與時光為孩子們創造出截然不同的教學環境,但實際上這有意無意的扼殺了兒童想像力。在平時的環境創作中,需要讓孩子積極參與其中,指導孩子搜集素材,并和孩子共同完成創作,激發孩子創造力,幼兒與老師共同完成環境的創造。
二、環境創設對幼兒的重要性
幼兒園是的人生最早的集體生活場所,幼兒園環境的創設,對培養幼兒各種良好行為習慣、促進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幼兒園環境應當是直觀而形象、鮮活而生動和豐富多彩的,而且應該讓幼兒感到新鮮感十足、樂于其中的,這樣的環境創設不僅能使幼兒處于積極探索的狀態,并且也有利于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并解決問題的工作。因此,作為幼教工作者務必要竭盡全力,想方設法努力創設好貼合本園特色主題、令幼兒能一目醒然的幼兒園環境。這不僅有助于幼兒天性的釋放,并且也可以極大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
2.1幼兒園環境可以提高孩子的認知發展
人的成長離不開身處的環境,并且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幼兒園的環境對置身其中的幼兒影響深遠,幼兒園創設的環境不僅是為幼兒提供了舒服而美觀的生活學習環境,并且對幼兒認知能力發展有著深遠影響,教室里的每一面區域、每一面墻甚至每一個玩具都可與幼兒進行互動和對話,再結合幼教教師的科學引導,能讓幼兒認知能力在其中得到培育。在以”冬天來了”為主體的幼兒教育活動中,教師將雪人和梅花等具有冬天特征的剪紙貼在墻上,用生動的生活實踐使得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知道了冬天有哪些事物哪些特征,這比教師的口頭教育更加生動形象。教師再通過卡紙拼接等形式的科學指導,能幫助孩子加強與教室環境的互動,促進其了解更多的動物植物,得到更豐富的認知體會。
2.2幼兒園環境可以促使孩子的社會性發展
幼兒對于生活秩序以及道德規范的學習,應該從幼兒園抓起,在游戲區建立相關的游戲,如幼兒喜歡的”娃娃家”游戲,游戲要求幼兒遵守角色職責,以及相應的游戲規則,例如從早上起來媽媽需要給一家人做飯,而爸爸需要給家里的成員提供陪伴和鼓勵,在游戲的過程中建立相應的生活秩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3幼兒園環境可提高孩子的審美發展
在幼兒園中通過在顏色以及構圖等方面進行變化,從而給幼兒園創造起了一定的教學環境,同時幼兒通過參與創造美好事物或者營造藝術環境的活動,也能夠促進幼兒學會如何審美的動力。教師可以由此加深對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以及表現能力的了解,有利于下一步修正教育措施,使得幼兒學習課程與與幼兒的認知特點及學習規律相符合,也與其審美規律相符合,有利于循序漸進、逐步提升幼兒的審美水平。
三、環境創設影響因素
環境與教育目標一致的原則
幼兒園教學環境是指幼兒園教學的主要內容,在創造幼兒園教學環境時,要充分考慮它的教育作用,應使校園環境創造的總體目標和幼兒園教學總體目標保持一致。過去所有的幼教小班,盡管也注重于教學環境設計,但在很大程度上卻僅僅注重漂亮,為的是布局教學環境,甚至是盲目地提供材料,因此對周圍環境的教學顧及得很小。要強調以校園環境為教學目標的服務,就必須兼顧以下兩點:
1、環境設計要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幼兒園教學目標,是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所以,老師在環境設計時對孩子體、智、德、美四育,就沒有重此輕彼。但如果老師只是強調孩子的社會感知活動,設置了讀寫算等發展區域,而沒有幼兒身體、社會、審美教育等環節,在創造發展兒童社會化的環境時,老師只提供了兒童社會感知的環境,而對兒童社會情感、社會活動等發展的環節則顧及得很少,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全面發展。
2、根據自己的教學目標,對教學環境設定做了體系策劃。環境創設與德育教育相結合,環境創設應與家園共建相結合,環境創設服務于教育目標,就幼兒階段來說,環境設計要和幼兒階段的教學目標相結合,在環境中體現教學重點、德育重點和興趣啟蒙,例如在教室的環境中張貼名人故事,或者張貼有趣的知識,讓孩子提高學習興趣,或者在樓道食堂等地張貼德育宣傳語,讓孩子學會用德育知識約束自己的行為。
結語
校園環境對孩子的生長與發展起著不能忽略的重要影響,它不僅僅是美化,更是熏陶、引導、幫助兒童和幼兒們獲得新知識經驗的主要資源。所以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環境創設在幼教中的重要意義,不斷豐富和提高人們對校園環境作為教育教學資源及其價值的認識。用好的環境創設,對孩子們進行了個性的養成、想像力與審美能力的培養、實踐能力的提高,以便于逐步實現對環境創創造力的發揮、環境設對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積極影響,讓孩子們在舒適的校園環境中以自主、積極、愉快的心態,得到了全面、和諧、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曉麗.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實踐與思考[J]. 甘肅教育,2019,(16):34.
[2]伍鳳蘭. 幼兒園科學教育環境創設的原則與策略[J]. 考試周刊,2019,(04):191.
[3]王建芹. 基于園本課程理念的幼兒園戶外環境創設[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01):121-123.
[4]李立平. 淺談園本課程與班級環境創設的思考[J]. 學周刊,2021,(11):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