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祥
摘 要:在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推動了素質教育改革,傳統教學方式已不在適用于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如何踐行素質教育成為了教育領域共同關注的話題。在此環境中,中職計算機教師應根據素質教育要求,創新C語言教學模式,突出學社核心素養的培養,推動計算機教育改革。本文專門針對中職的C語言教學與核心素養培養進行研究,以供各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中職;C語言教學;核心素養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教育領域將培養核心素養作為重點教育目標。改變了傳統重視成績的教學模式,提升了對學生學習情感、學習過程與價值觀的重視。為了響應社會發展,中職院校計算機C語言教師,應積極探索核心素養教學含義,將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目標融入日常教育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提升計算機C語言教學效果,推動教育改革,滿足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求。
一、中職C語言教學與核心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中職C語言教學中,很多學生理論知識不扎實,其主要原因在于學生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無法有效掌握學習重點與難點,加之C語言知識具有抽象化特點,學生很難掌握知識重點,在此環境中導致學生對知識喪失了學習興趣,影響C語言教學效果。此外,C語言教學屬于實踐性課程,但是很多教師并未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育中以理論講解為主,導致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存在脫軌問題,學生無法熟練應用所學的知識,不具解決問題能力,無法提升教學效果,同時不能實現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二、中職C語言教學與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一)教學內容模塊化,突出核心素養培養
在中職院校計算機C語言教育中要想實現核心素養教育目標,可以將C語言課程劃分為不同的模塊,如初始C語言、進入C語言、應用C語言等,運用不同模塊教學進行分層次教學。在初始C語言模塊教學中,教師主要針對基礎知識進行傳授,幫助學生掌握編程理論思維與實踐操作技能;在進入C語言模塊教學中,將知識內容以案例的方式進行講解,保證案例內容與生活具有關聯性,將C語言知識以生活化案例方式進行講解,消除學生對知識的陌生感,培養學生科學精神與計算機思維能力,強化C語言教學效果;在應用C語言模塊教學中,教師應重視C語言設計的實踐應用練習,此階段是核心素養培養的關鍵環節,主要重視學生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1積累基礎知識,培養正確學習意識。在初始語言學習模塊中,教師應重視正確思維的訓練,將培養學生編程思維作為重要教育目標。在此部分學習過程中知識內容過于系統抽象,學生很難對知識內容產生興趣。為此教師可以運用計算機小程序進行案例講解,對輸入輸出函數、運算符及數據類型等知識進行分析,提升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幫助學生有效掌握基礎知識。
2提升編程能力,強化計算思維。在進入C語言學習中,教師可以將C語言知識運用生活化的案例進行講解,保證知識富有趣味性,吸引學生能夠主動探索學習C語言。教師可以將知識以游戲化方式呈現,如在C語言課程中組織韓信點兵法、圖案打印機數字游戲等,將知識內容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重視學生實際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轉化成能力。教師可以運用程序結構及控制語言,鍛煉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3強化編程能力,拓展專業應用。在C語言應用模塊學習中教師應豐富實踐訓練方法,拓展學生知識體系,提升學生C語言編程能力。在傳統C語言教學中教學內容與專業應用常出現無法銜接的問題,很多學生并不了解C語言的專業用途,難以對C語言教學提升興趣。為此教師可以在講解Arduino單片機平臺中設計貼近專業應用的教學項目如OLED顯示控制、超聲波測距及舵機控制等項目,并課程中融入函數、數組、指針等知識,引導學生在完成項目中掌握應用技能,運用以上方式鞏固C語言知識,鍛煉學生項目開發經驗,提升學生編程操作能力與問題分析能力,使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熟練運用于學習中,培養學生具備創新能力。
(二)豐富教學方式,滿足核心素養培養需求
在中職計算機C語言教育中,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在C語言教育中沒有及時更新教學方式,依然沿用傳統教育方式,教學課堂不具生機,學生難以對知識產生興趣,學生思維觀念受到限制,無法發揮主觀能動性,解決問題能力薄弱,影響了C語言教學效果。基于以上教學問題,教師應改變傳統教育方式,根據核心素養教育目標,創新教學方法,在教育中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激活課堂生機,突出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例如在講解“程序控制語句”時,教師可以在課程中運用問題驅動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針對課程內容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觀察與分析,使學生在思考、交流中尋找不同的解題方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教師可以將函數、指針、數組等知識融入Arduino控制項目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引導學生在項目中交流與研討,運用問題驅動展開教學。在此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學習體驗與互動情況的觀察,引導學生充分參與到互動交流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科學思維,突出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教學評價綜合化
在中職院校計算機C語言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應對教學評價進行完善。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評價方式,創新教學評價,突出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為此教師可以在C語言教育中創新評價方式,體現出對學生不同學習階段的評價,提升對學習過程的評價。教師可以在課程中設計上機考核及項目考核,突出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保證評價具有針對性與指導性,便于學生針對性學習。在初始C語言模塊與進入C語言模塊教學中,設計上機考核,在C語言應用模塊設計中設計實踐項目考核,將不同階段的考核一一記錄,構成階段性評價。運用階段性評價方式,突出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判,便于教師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解決傳統教學評價片面化的問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的C語言教學與核心素養培養,教師應明確C語言教學與核心素養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根據核心素養教育目標,將C語言分為不同教學模塊,突出基礎知識、實踐能力、科學精神與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對學生不同學習階段進行評價,突出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測評,培養學生具備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素質教育改革。
參考文獻:
[1]王艷娟,崔敏.計算機專業基礎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學芻議——以“C語言程序設計”為例[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21(06):87-90.
[2]史子新.高職計算機類課程思政教育探索——以《C語言程序設計》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19):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