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懿
【摘要】短視頻行業迅猛發展,其用戶也越來越低齡化,短視頻內容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和文化認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文結合短視頻的發展和特點,分析短視頻對青少年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及其原因,并提出了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及、積極凈化社會環境、加強對青少年的網絡法律法規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等措施。
【關鍵詞】短視頻;青少年;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20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15-011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5.037
自媒體時代,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勢不可擋,人們的閱讀需求日趨碎片化、視頻化,為短視頻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和平臺。近年來,短視頻用戶量不斷刷新紀錄,并且越來越低齡化,青少年已成為短視頻用戶中不可忽視的群體,然而,良莠不齊的視頻內容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也產生了極大的沖擊。正能量的短視頻內容無疑會幫助青少年形成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增強青少年的文化認同,而低俗的短視頻內容卻會讓青少年的價值觀受到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可以讓國家、社會、青少年自身形成合力,共同發揚短視頻帶來的積極影響,并共同抵制短視頻帶來的消極影響。
一、短視頻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影響
大量數據顯示,從2016年以來,短視頻的用戶數量持續增長。短視頻已經逐漸超越了其他網絡娛樂項目,正在發展成一種全民參與的活動,并且短視頻低齡用戶也在增加,因此,短視頻的發展無形之中會對青少年的價值觀造成一定的影響。
(一)短視頻對青少年文化認同的積極影響
1.增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力度
黨的十九大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1]目前,宣傳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主要通過官方渠道。這些宣傳途徑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傳統的宣傳途徑傳播速度較慢,對于青少年而言,說教式的宣傳易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甚至效果會適得其反。短視頻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與弘揚提供了新的途徑和平臺。
以人民日報為首的多個官方平臺已入駐短視頻平臺,這一舉措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重大的作用。以人民日報入駐“抖音”短視頻為例,人民日報于2018年9月10日入駐抖音短視頻,至今已經發布了三千多條短視頻,這三千多條短視頻中囊括了時政、歷史、外交、民生等方方面面的信息。通過視頻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將中華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呈現給大眾。
2.創新了文化繼承的形式,增強了青少年的文化認同感
“00后”被稱為“觸屏”一代,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更早、更容易,西方國家的文化侵略對他們的影響也就越大。無論是對西方節日的盲目推崇,還是對西方物質資本的向往,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而言都是一種威脅和挑戰。短視頻創新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方式,有利于增強青少年對于我國文化的文化自信。
目前,已經有多個城市注冊了官方的短視頻賬號,對各地的文化、風土人情等進行宣傳。各地政府把當地的傳統文化通過當前最流行的方式呈現出來,賦予了傳統文化新的生命力,相較于書本上的歷史傳統,這種活起來的傳統文化更能幫助青少年建立文化自信,引導青少年做出正確的價值選擇。
(二)短視頻對青少年文化認同的消極影響
1.青少年人生目標模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實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也愈來愈豐富,在自媒體時代,尤其是短視頻行業發展以來娛樂至上的現象就愈發顯著,這種娛樂至上甚至娛樂至死的氛圍也使得青少年容易在大千世界中迷失自我。
而這種氛圍會對青少年的價值觀造成一定的沖擊,青少年在學校接受的都是正面教育,而在短視頻中,他們接收的信息是全民娛樂、享受生活,因此青少年難免會對在學校所接受的教育產生懷疑,也會使他們不再專注學業,反而沉迷娛樂。
2.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盛行
在短視頻App上紙醉金迷的生活屢見不鮮。青少年的金錢觀、消費觀尚未完全形成,炫富的短視頻內容會讓青少年產生金錢至上觀念,這種觀念會讓青少年的價值觀扭曲。
在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侵蝕下,部分自制力不強的網絡用戶會受到蠱惑,崇尚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價值觀,更加認同西方文化,從而對本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 生逆反心理。[2]
3.青少年社會責任感缺失、法律意識淡薄
短視頻平臺是一個開放度很高的平臺,短視頻的草根性使得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走紅。青少年的獵奇心理重,善于學習和模仿,也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和認可,因此,部分青少年會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一些觸犯道德底線甚至違反法律的視頻來博取人們的關注。
目前,互聯網平臺的普法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是,在短視頻環境下青少年對于法律的界限仍然模糊不清,甚至會盲目跟拍一些觸犯法律的短視頻。首先,最容易被青少年忽略的是短視頻的版權問題,對于版權明確的影視、音頻作品,在征得權利人的授權前不得非法剪輯,否則行為人要承擔法律責任。[3]然而,很多青少年并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甚至抱有法不責眾的思想。其次,跟拍公眾人物甚至是革命烈士的惡搞視頻也觸犯了法律。法律意識的淡薄會造成青少年的價值觀出現嚴重偏差,更有甚者走向犯罪道路。
二、短視頻對青少年文化認同影響的原因
(一)客觀原因
1.從短視頻的運營方式來看
短視頻App自身精準的算法使青少年沉迷其中,短視頻的算法是通過流量去中心化來實現的,這樣就可以保證用戶看到的作品是廣受歡迎的作品。另外,短視頻平臺還會根據每個人點贊的視頻來分析用戶的喜好,著重推送每個用戶感興趣的內容。再者,短視頻平臺利用了用戶的興奮點形成了一種隱秘的上癮機制,一個短視頻能讓人們感受到快樂,但是想要維持這份快樂就必須不停地刷下去,因此很容易沉迷其中。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差,且好奇心強,他們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短視頻這種精確的算法以及令人上癮的機制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很容易使青少年沉迷其中。
2.多元的短視頻內容造成了青少年的價值沖突
短視頻的開放性很高,其內容更是豐富多彩,眾多的短視頻必定會給青少年帶來一定的價值沖突。青少年在學校接受的是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而良莠不齊的短視頻則會對青少年已有的價值體系造成一定的沖擊。當與已有的價值觀完全相悖的價值觀出現的時候,青少年已有的價值觀受到沖擊,易使青少年產生價值偏差,從而做出錯誤的價值判斷,直接影響了青少年對主流價值觀和核心主義價值觀認可。
(二)主觀原因
1.從青少年自身來看
花費大量時間刷短視頻青少年對強大的學習壓力的逃避。當青少年面對繁重的學業以及家長和老師殷切的希望,但他們又覺得壓力過大時,他們會下意識地選擇用一個輕松的方式來逃避,看似是緩解壓力,其實是一種逃避痛苦的心理。這種利用刷短視頻來逃避壓力的方法能讓青少年從中獲得快樂和滿足,也更易讓青少年沉迷其中。
2.青少年的價值觀特點來看
青少年的價值觀尚未成熟,具有即時性、波動性、矛盾性、從眾性等特點。[4]在這個階段,青少年的價值觀既在走向成熟但仍然帶有幼稚性,外界環境的變化會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形成產生巨大的影響,積極健康的短視頻內容會引導青少年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但是,相反低俗的短視頻內容也會導致青少年的價值觀念出現偏差,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短視頻對青少年文化認同影響的應對措施
(一)國家層面應對措施
1.加大力度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與弘揚
國家應該加大對短視頻平臺的價值觀引導,通過短視頻的算法只允許給青少年推薦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符合社會道德的短視頻,積極推送積極的、充滿正能量的短視頻,有效防止低俗短視頻對青少年的傷害。
國家還應該加強傳播和推送優秀傳統文化的力度。幫助青少年了解并接受文化差異,結合國內外的文化差異更加全面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包容度,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5]
2.落實相關部門對短視頻的管制
首先,網信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應在線上嚴厲打擊涉嫌“黃賭毒”、破壞名勝古跡、侮辱歷史名人、污染生態環境等短視頻平臺,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應在線下對低俗視頻的跟拍者進行責任追究,對于情節輕微者進行批評教育,對于情節嚴重者應依法對其追究法律責任。
其次,加強短視頻立法工作。沒有約束的短視頻平臺會導致亂象頻發,相關部門應將《網絡安全法》細化到短視頻平臺,制定短視頻平臺特有的法律法規。例如,明確短視頻發布者、審核者、跟拍者等一系列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明確《著作權法》的適用范圍,嚴懲短視頻平臺的侵權行為等等。
(二)社會層面應對措施
1.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建立社會道德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6]因此,我們要從宏觀上改善社會環境,從而凈化短視頻平臺。
第一,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教育,糾正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錯誤的思想觀念,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提高全社會的文化素養,從源頭上保證短視頻價值取向的正確性;第二,短視頻內容應發揚創新精神,積極鼓勵原創視頻,減少視頻的模仿量,嚴厲懲治短視頻的侵權行為。確保短視頻內容是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使短視頻始終從人民的角度出發,引導青少年樹立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2.加強對學生的網絡法律法規教育
首先,普及與青少年緊密相關的網絡法律法規知識,不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而犧牲了學生的法制教育課程。保證學生能夠在學校得到足夠的關于法律法規的教育,并將其列入考試范圍,必須讓學生引起對網絡法律法規的重視,讓青少年意識到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轉載的任何視頻都是受法律保護或監督的,任何違法行為都會被追究法律責任,不得有僥幸心理。
其次,學校應改變普法教育方式。青少年難以理解晦澀難懂的法條,僅僅進行法律條文的教育往往會事倍功半,因此,學校應采取案例的形式生動形象地進行普法教育。學校通過生活中的案例對青少年進行網絡法律教育,使青少年在使用短視頻時能自覺遵守法律法規,規范自己的行為。
3.加強對短視頻平臺的監管,利用短視頻平臺弘揚正能量
首先,要加強對短視頻平臺的監管,短視頻平臺要嚴格審核短視頻作品,對于低俗的短視頻作品要及時攔截,嚴重者應予以封號。制定問責制度,對于多次發布低俗短視頻或者轉發低俗短視頻的賬號實行問責制度。
其次,利用短視頻弘揚正能量,把短視頻作為一個宣傳正能量的平臺,從而把握競爭的主動權。短視頻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以及算法機制給青少年推送高質量的內容。優化算法機制,利用關鍵詞過濾技術,過濾不合規的短視頻和剔除掉用語不善的視頻評論,針對瞬時點擊率增長過快的視頻,進行密切關注 ,跟進追蹤審查,杜絕虛假信息的傳播[7]。
最后,短視頻作為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對青少年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合理利用短視頻平臺,發揮短視頻的最大優勢。通過短視頻平臺向學生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建立官方的短視頻賬號,發布正能量的短視頻,通過正能量的短視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文化認同感。
(三)個人層面應對措施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綜合素質是一個國家發展活力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8]青少年作為短視頻的用戶應該自覺主動地了解有關的法律法規,自覺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線,主動了解觸犯相關法律導致的嚴重后果,主動學習并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積極傳播或拍攝正能量的短視頻內容。面對低俗的短視頻,青少年應該自覺抵制,必要時應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對于西方文化入侵青少年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在價值觀方面也會受到一定的沖擊。面對良莠不齊的短視頻內容,青少年應該做出正確的判斷,不偏聽偏信,自覺避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的影響。青少年還應該增加自身的閱讀量,拓寬眼界,不被短視頻中的價值觀局限,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和堅定的信念。
青少年應積極主動參與各種各樣積極的校園、社會活動,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例如,國學教育、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鑒別力。對學生進行基本的美學教育,有利于幫助學生在觀看、拍攝短視頻時有一定的審美原則,避免盲從“三俗”短視頻。青少年還應自覺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了解自身的心理變化,定期進行心理測評。在家長、老師的引導下,避免受到低俗短視頻的影響,增強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培養健全的人格。
綜上,短視頻在豐富青少年娛樂生活的同時,也為向青少年普及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平臺,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進行思想教育,能夠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短視頻的消極影響也不能忽視,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短視頻對青少年極小的負面影響都有可能使青少年的價值觀出現偏差,從而使其走向一條不歸路。
當代青少年學生正處于信息爆炸的時代,短視頻平臺具有便捷化、個性化、時效性等一系列特征,面對短視頻平臺中各種魚龍混雜的價值觀念,青少年容易受到一些負面信息的煽動和感染,再加上青少年本身的從眾心理,很容易使他們做出錯誤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只有各方聯合起來,形成社會合力,合理的利用短視頻平臺、嚴格地監管短視頻平臺,才能為未成年人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短視頻行業只有順應了當下的主流價值觀,只有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下運營才能長久發展,贏得更長遠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黨的十九大文件匯編[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7:29.
[2]王秀華,佟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網絡文化研究[N].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02-20.
[3]劉雪紅.短視頻要承擔大責任[N].解放日報,2018-09-04(009).
[4]葉松慶.當代青少年價值觀的演變與教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10-14.
[5]吳桂韓.高舉偉大旗幟 堅定“四個自信”[J].理論學習,2017,(11).
[6]習近平.黨的十九大報告[R].2017.
[7]張承蒙,徐淑婷.網絡社會治理中短視頻平臺亂象分析與消減策略[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8]習近平.習近平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7-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