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曉琳
關鍵詞:盛唐文化;洛陽古城;景觀設計
Abstract:Inheriting Urban Regional Culture, constructing urban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and designing environment are two important parts of the spirit of Chinese urban development 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environment is always one of the elements that can show the inheritance of a regional context, which not only influences the overall aesthetic taste and the trend of moral values of the whole people’s culture, it will undoubtedly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refore,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culture on landscape design is far-reaching and critical.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landscape design in ancient city of Luoyang in Tang Dynasty.
Key words:Flourishing Tang culture; Luoyang Ancient City; Landscape design
一、洛陽盛唐文化歷史
(一)洛陽文化歷史概述
1、洛陽城歷史悠久。從古至今,先后有大約13個封建王朝于此城定都,是記載以來的建都最早、歷時較長、朝代變化頻繁的一座古都。
2、洛陽曾是中國絲綢文化運輸路線的東方起點,與歐洲、北非和亞洲地區有著諸多方面的深入交流。
(二)盛唐文化對當今洛陽的影響與保留
盛唐的文化藝術對洛陽建筑有著其根深蒂固的精神影響,現在的建筑景觀和設計構思之中,將現代新科技理念與民族傳統文化相結合,復活古代文物,以其深厚悠遠的盛唐歷史文化底蘊,讓全世界再次看到盛唐中國古建筑之美。以洛邑的古城為例,它位于老城區,在園區內講述了老城的故事,再現了古韻風華。宮廷樂舞、戲曲曲藝、民間絕活等傳統藝術表演充斥街頭。
中國元素在洛陽景觀設計中應用廣泛,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視覺享受。
二 、洛陽古城景觀的規劃設計
(一)古城景觀中的自然環境
在古城景觀之中,洛陽古城景觀無論宏觀還是微觀,都曾輝煌燦爛,在與現代的結合中應注重文化塑景、生態建景、景觀造景這三者統一。
(二)古城景觀建筑設計規劃
景觀設計具體是指,運用園林藝術和工程技術的手段,改造地形、種植植物、營造建筑和布置園徑,從而創造美的自然環境這一過程。用物質化的手段表現出具有精神價值的文化。
洛邑古城規劃范圍初步劃定為老城區的金元及老城城南地區道路,規劃總面積近111公頃。規劃及保護建設的重點在于,古城現有的古文廟、西南北三隅的明清建筑歷史民居院落、麗景門、文峰塔舊址等景點,形成“一環、兩軸、兩片、六節點”的布局結構。
三、洛陽古城景觀與文化的結合
(一)歷史名跡創新保護
1、文峰塔:又名洛陽文峰塔。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它是如今洛陽地區現存為數不多的五座古塔遺址之一,園區打造3D燈光秀,利用現代科技將古文物等投影于文峰塔之上,講述歷史。
2、新潭遺址:唐代洛陽城的漕運碼頭,現在較為完整的留存下來。在洛邑古城中以新潭河流和護城河為主要紐帶,通過水體使其古典氣息與現代建筑有機地結合,將盛唐古城文化獨特的建筑風采集中展現。
3、金元故城夯石墻:在洛邑古城東南角,存在一段金元朝代的城墻遺址。目前基址保存較為完好,內部結構是夯土構造 ,外側多用清代磚石堆砌。
(二)傳統非遺再現
1、河洛大鼓:是古代民間中一種以戲劇說、唱故事為一種重要戲劇藝術與表演方式手段。
2、汝陽劉毛筆:一種傳統的手工藝品,選用上好材料純手工制作毛筆。
3、皮雕皮畫:在皮革上作畫,栩栩如生。被稱作“皮革里的春秋,刀線下的舞蹈”。
(三)創新國風演出
1、古典器樂演奏、宮廷樂舞表演:通過文藝表演,進行各種古樂器的演奏,演繹歷史長河中傳承下來國樂之韻。通過舞蹈,再現我國獨有的唐風漢韻
2、情景劇表演:在新潭湖邊造煙制雨,四周環繞著古風建筑與身著唐裝的人群,在這一氛圍下表演情景劇,讓游客身臨其境,有極高的參與體驗。
四、洛陽古城景觀與盛唐文化結合的創新
1、創新研學,進行非遺活態傳承。
園區核心為“突出河洛文化特色,傳承、保護,結合文化再創新”,引入了汝陽劉毛筆、河洛大鼓、刺繡、皮雕、年畫等文化遺產代表作百余項。
同時,園區以體驗式文化互動為新形式,開設各類非遺講堂,研發設計各種非遺文創新產品,讓園內各類新型非遺元素得到充分展。創造出一個“可觀、可觸、可體驗、可帶走”的新型非遺園區。
據統計,自從在2017年下半年截止2020年底,累計接待中外團隊約為519批次,開展各類考察活動共計718場,總參與人數逾近達6.8萬余人,實現了非遺項目的活態傳承。
2、豐富夜間旅游項目,激發消費活力
作為洛陽市古城重點開發的城市綜合性夜間和文旅產品消費中心聚集地之一,豐富旅游業態,全面開啟”夜洛陽”模式。
同時,舉辦“古都夜八點,相約洛陽城”活動,開創了“古城市集夜游會”先河,以潮流夜市、車尾皮箱集市、時尚街頭音樂、啤酒狂歡節等各種特色夜活動,實現消費體系的全方位升級。
3、探索“互聯網+”的新傳播模式
洛邑古城緊追時代風向,大力創新推行網絡短視頻互動、直播互動等新形式。園區以“互聯網+文化旅游”這種專業化、跨界化服務的發展新思維,不斷探索與創新,通過“網紅大V+旅拍+直播”的形式,探索文旅一體化發展的新經營模式,創新歷史文化的現代化新表達。
目前,洛邑古城被冠名“河洛文化傳承復興的新亮點”、“洛陽旅游新名片”,被譽“洛陽老城的會客廳”,它不斷以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讓世界看到中國之美。
參考文獻:
[1]田斌.地域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4.
[2]季曉蓮.地域文化在環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
[3]王亞琳.邯鄲城市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應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