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廣東省教育廳文件《廣東省中小學名教師、名校(園)長、名班主任工作室的管理辦法的通知》精神,為充分發揮名教師、名校長的示范引領作用,擴大名教師、名校長的影響力,促進大批青年教師學習成長,提升信宜市教育質量,2021年10月29日,信宜市新一輪(2021-2023)廣東省余家燦名校長工作室、廣東省甘耀明名師工作室、廣東省邱鑫名師工作室在信宜市教育局舉行聯合揭牌儀式暨研修活動。
廣州大學知識工程與智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技術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杜玉霞、茂名市教師發展中心繼續教育與培訓部負責人呂達藝、信宜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李湘、廣州市海珠區實驗小學信息技術正高級教師、全國勞動模范鄭賢老師、廣東省人民政府督學、廣州市白云區廣園小學陳丹琳校長、信宜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甘勇等專家、領導出席揭牌儀式。參加揭牌儀式的還有茂名市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三個工作室學員及上一輪學員等約100余人。
一、舉行聯合揭牌活動
呂達藝同志宣讀《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公布新一輪(2021-2023年)中小學名教師、名校(園)長、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和學員名單的通知》,通報信宜市余家燦校長、甘耀明老師、邱鑫校長等3人被評選為廣東省新一輪(2021-2023年)中小學名校長、名教師。
余校長圍繞感恩、初心、決心3個關鍵詞發言。表示被成功評選為省級工作室主持人并順利揭牌,感恩于廣東省教育廳和茂名市教育局搭建的平臺,并給予了資金技術等多方面的支持和指導;感恩于信宜市委、市政府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感恩于信宜市教育局一直以來悉心栽培。他表示將帶領工作室全體學員秉持“立己達人,以研強?!崩砟?,堅持專業引領、同伴互助、交流研討、共同發展的宗旨,不斷提升校長、教師的專業水平,促進信宜市教育高質量發展。同時,將廣泛與省內兄弟工作室進行學術交流,借助珠三角等發達地區先進的教學和學校管理經驗,拓寬視野,尋求提升,不斷擴大示范引領的影響力。力爭將3個省工作室辦成潤育名校長、名教師的助推器,優秀教師和骨干教師的孵化器,校本教研的試驗田。
邱老師表示代表三個工作室的全體學員決心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確立目標,履行職責。將珍惜工作室這個學習平臺,在名師的引導下與工作室其他成員合作交流,共同成長。二是潛心求學,全面提升。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總結提煉自己的教學經驗,能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教科研能力。三是結合工作,學以致用。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加強課堂教學改革研究,構建高效常規課堂,推進課堂質量提升。
李湘同志指出,信宜市委、市政府堅定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將教育人才培養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抓手,他對工作室的建設發展提出三點殷切期望:一是希望工作室著力加強自身建設,潛心研究、大膽實踐,敢于探索新途徑、實踐新方法,始終行走在教育改革發展的最前沿,將工作室變成教師、校長成長進步的搖籃;二是希望工作室充分發揮“傳、幫、帶”的作用,發揮名教師、名校長引領示范作用。三是希望工作室勇于挑起省級名教師、名校長的責任當擔,立足信宜教育實際,在骨干教師培養、搭建全市教研隊伍隊伍、開展大教研活動、提振農村教育發展、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等方面大膽探索,為信宜市教育發展開拓新路徑、凝練新經驗。
作為三個工作室的理論導師,杜玉霞教授指出,工作室要基于這個互聯網的發展,我們除了能夠打造我們本地的教研共同體的基礎上,能夠基于網絡打造跨區域的,把我們自己的經驗傳播出去,也能夠把外面的優秀的經驗吸引借鑒進來。信宜的496個教學點都已經具備專遞課堂的硬件條件,如果我們工作室能接下來去發揮作用,我們從“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逐步去打造,能夠出現一批有影響力的教學點,我們不但有名師課堂的教學模式,也有一批名校的教育模式。杜教授還表示,接下來的三年里,她將會組織自己團隊的教師、博士后、研究生和有關專家,盡心竭力地做好學術指導和相關支持服務,與三個工作室成員一起,攜手探索人工智能時代信宜教育的特色創新發展模式。
二、舉行聯合研修活動
繼信宜市新一輪(2021-2023)廣東省余家燦名校長工作室、廣東省甘耀明名師工作室、廣東省邱鑫名師工作室舉行聯合揭牌儀式結束后,三個工作室全體成員在信宜市教育局舉行了聯合研修活動,誠邀工作室的理論導師、顧問為工作室的理念、發展目標,規章制度把脈診斷,指導完善,使工作室目標方向明確、理念新穎可行,措施得當到位,在推進基礎教育發展中真正發揮小實體、大功效的作用。
廣州大學知識工程與智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技術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杜玉霞指出,在我國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為了滿足人民對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需求,每一位校長和老師,要堅持立德樹人,堅持讓每一個孩子個性化發展,讓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育人理念,在每一節課,每一個學習活動中,塑造學生品格,堅持為建設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的遠大理想。最后,她提醒我們思考:在當今的人工智能時代,怎樣去開展有特色的勞動教育?怎樣把使信息技術與各個學科相深度融合并創新?怎樣在學科教學將勞動教育、創新思維培養相結合?從而能培養出可以從容應對未來不斷變革的社會發展挑戰,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創新人才。
廣東省人民政府督學、德育正高級教師、廣州市白云區廣園小學陳丹琳校長從幸福、情懷和實干三個方面談了對參加本次活動的感受。同時對余家燦名校長工作室今后的工作提了三個建議:一是提高站位,以工作室為抓手,通過對校長的培養,去影響和帶動教師的成長,促進學校發展;二是著重學校管理診斷,通過對學校案例的追蹤,真正改變一批學校,進行經驗提煉,輻射到更多的學校;三是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如何賦予“以研興校”新的內涵,切實落實“減負不減質”。
廣州市海珠區實驗小學信息技術正高級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模范教師鄭賢老師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以橘子在淮南淮北由于生長環境的差異結出不同果實為例,闡述了教師專業成長需要“土壤”的重要性,讓學員們要倍加珍惜這三年在省名師工作室學習、培訓的機會。然后和學員們一起探討工作室的理念,分享做工作室成功經驗:一是要抱著一種“快樂”的心態磨礪自己、刻苦努力、腳踏實地、修身前行,收獲其中;二是在教育教學中要把“快樂”的精神傳遞給孩子們,讓孩子們能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進步,把在孩子們眼里辛苦的學習變成是一種快樂和樂趣。最后提出勉勵,希望工作室全體學員要珍惜學習機會,樹立理想和目標,不斷努力提升自我價值,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呂達藝同志指出工作室學員既是教研員,又是實踐者,又是托起孩子明天的力量,在當前城鄉教育的發展不均衡的形式下,鄉村振興不能脫離教育,要求工作室主持人帶領學員們把這個大政策和個人的實際行動結合起來,樹立目標、宣揚理念、示范引領,爭當我市課程改革的引路人,引領成長一批批優秀的骨干教師,為我市教育發展凝練強大的中堅力量。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今天,廣東省甘耀明名教師工作室、廣東省邱鑫名教師工作室、廣東省余家燦名校長工作室的成立已經拉開了嶄新的畫卷,讓我們共同期待,三間工作室在各自的領域里開花結果,碩果累累。
三、黨建引領發展
2021年10月29日,廣東省甘耀明名師工作室結合當前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組織全體新舊學員前往信宜市池洞鎮紅色革命基地和池洞鎮扶參小學開展“學黨史,感黨恩,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主題黨建活動,加強學員的思想政治武裝,以黨建引領工作室發展。
首先,工作室全體成員學員在莊嚴的紅色革命基地進行宣誓,表達對黨的忠誠。
然后是參觀紅色革命基地。池洞鎮扶參是信宜紅色革命的搖籃,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中國共產黨信宜縣委第一任書記羅克明的故鄉。1927年12月15日,羅克明組織并發動了震動粵西的懷鄉起義,成立了懷鄉區蘇維埃政府。
緊接著是觀看影片,學習黨史。所有人員回顧革命者的拼荊斬棘、舍生取義,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他們意氣風發,理想堅定、不畏犧牲,矢志向前,鑄造了不朽豐碑的革命事跡,樹立了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信念。
工作室所有人員深入學習革命先烈的光輝歷史,樹立凌云壯志,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砥礪前行,做到無愧于心、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
隨后主持人甘耀明為上一輪學員頒發結業證書和優秀學員證書,并叮囑他們結業之后依然要懷著對黨的感恩之心,踐行黨教育事業的初心,砥礪前行。
接下來,廣東省甘耀明名師工作室一起前往扶參小學。
為扶參小學贈送《騰飛的翅膀》《面向農村教學點的專遞課堂》等書籍。工作室主持人甘耀明老師為扶參小學的老師作《極簡教育技術讓教學更精彩》專題培訓講座。
通過為扶參小學捐贈書籍和開設講座,廣東省甘耀明名師工作室與鄉村學校扶參小學共享內容豐富的優質教育資源。此次活動,工作室把先進的教育理念、獨特的教學風格輻射到扶參小學,從而踐行黨的教育事業初心,不斷拉近城鄉教育發展差距,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