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樂, 韓小兵, 李文平
(1.武山縣生產力促進中心,甘肅 天水 741300;2.武山縣楊河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甘肅 天水 741300;3.武山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管委會,甘肅 天水 741300)
豆角作為干旱地蔬菜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類型,在西北高原地區半干旱山區發展迅速[1]。以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為例,每年豆角種植面積在3 333.33 hm2左右,作為西北高原夏菜主產區的重要供應類型,因其適應性廣,產量高,生長期短,是典型的“短平快”蔬菜產業[2],成為當地農戶穩定增收來源和地方經濟主導產業,在脫貧攻堅和產業振興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豆角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均能種植,市場上豆角品種雜而多[3],豆角種植存在一定的品種選擇盲目性。為進一步豐富西北半干旱地區高原夏菜蔬菜品種,向農戶種植提供豐富的豆角品種選擇,于2021年在甘肅省武山縣開展5 個豆角新品種引種試驗,篩選適宜西北半干旱地區種植的豆角新品種。
試驗設在甘肅省武山縣洛門鎮蓼陽村,海拔1 500 m,年平均氣溫11.5℃,年平均降水量550 mm,無霜期195 d,平均日照時數2 331 d,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熱資源豐富,土壤為黃綿土。
供試品種共6 個,分別是紅玉(CK):當地主栽品種,作對照品種,內蒙古包頭市綠奧種子有限公司;泰冠66號:廣西南寧桂研種業有限公司;綠奧美玉:內蒙古包頭市綠奧種子有限公司;綠奧801:內蒙古包頭市綠奧種子有限公司;綠冠:內蒙古綠奧種業有限公司;紅帥:酒泉市科豐種苗有限公司。
每個品種設為1 個處理,各處理3 次重復。試驗小區面積4 m×5 m,在3月中旬土壤耕作層消融后,基施復合肥控久豐(N-P-K=22-8-10)600 kg/hm2,德瑞施生物菌肥600 kg/hm2。平整地塊,確保肥力一致,規劃好小區和重復,在4月下旬依據降雨水天氣,及時搶墑覆膜,做好點播準備。5月上旬進行點播,點播2 粒/穴,播深3~5 cm,株距40~45 cm,行距60 cm,點播密度為2 850 株/667m2。抽蔓期以3 株為一組,“三錐體”進行搭架管理,準確記載各生育期,7月上旬進入采收期,田間隨機抽取測產樣株30株,進行產量動態累計和豆莢指標分析。
各處理隨機標記植株15 株作為觀測樣本,田間觀察記載各品種的出苗、抽蔓、開花、始收、拉秧等生育期。采收期開始,每樣株隨機選商品豆莢10個,記錄莢色、莢型、莢長、莢面、單莢種重等特性指標,分小區收獲計產,計算折合667m2產量。
試驗數據采用Excel 2007進行處理。
由表1 可知,綠冠出苗時間最早,泰冠66號、綠奧801出苗時間最晚。綠冠最先開始抽蔓,較紅玉(CK)提早1 d,綠奧美玉最晚抽蔓,較紅玉(CK)晚5 d。綠冠開花較紅玉(CK)提早1 d,綠奧美玉開花遲于紅玉(CK)6 d,開花最晚。泰冠66 號與紅玉(CK)最早進入采收,其余品種均晚于紅玉(CK),其中綠奧美玉初收最晚,較紅玉(CK)晚6 d。泰冠66 號易早衰,拉秧最早,綠奧美玉采收期持續較長,拉秧最晚。綠奧美玉屬于晚熟品種,生育期長達129 d,泰冠66 號生育期最短,為119 d。

表1 6個豆角品種生育期
由表2可知,參試各品種均為蔓生型,莢面均光滑。泰冠66號為紫色花,其余品種為白色花。莢色泰冠66 號為白綠,綠奧美玉和紅玉(CK)為翠綠,紅帥為深綠,綠奧801 和綠冠莢色為淺綠。綠冠是白籽品種,其余品種均為紅籽品種。平均莢長泰冠66 號最長,為27.3 cm,且顯著高于其他品種,綠冠最短,僅18.9 cm,但平均莢粗顯著大于其他5 個品種,為1.92 cm,屬于寬扁型豆角。泰冠66 號、綠冠為有筋豆角品種,在西北高原夏菜收購市場均不受賣。綜合來看,綠奧美玉顏色翠綠,豆莢平均長26.2 cm,平均莢粗1.01 cm,品相佳,商品性好,具有良好的市場潛力。

表2 6個豆角品種植物學性狀
從表3可知,單莢重綠冠最重,為15.2 g,顯著高于其余品種,綠奧801最低,為11.9 g。單株結莢數綠奧美玉最多,為62.6個,顯著高于其余品種,其次是紅玉(CK)、紅帥、綠奧801,紅玉(CK)、紅帥、綠奧801間的結莢數差異不顯著,綠冠最少,僅46.3個。各品種豆角產量差異明顯,綠奧美玉折合產量最高,為2 261.6 kg/667m2,較CK 增產5.6%;其次為紅玉(CK),產量2 141.4 kg/667m2;紅帥產 量2 091.3 kg/667m2,較 紅 玉(CK)少2.3%,但與紅玉(CK)無顯著差異,綠奧801、綠冠、泰冠66 號的產量均顯著低于紅玉(CK)。

表3 6個豆角品種產量
試驗結果表明,所引進豆角新品種生長周期為5—9月,在西北高原夏菜區能正常生長發育。綠奧美玉屬于晚熟品種,生育期長達129 d,產量最高,為2 261.6 kg/667m2,較當地主栽品種紅玉增產5.6%,且綠奧美玉顏色翠綠,平均豆莢長26.2 cm,平均莢粗1.01 cm,品相佳,商品性好,具有良好的市場潛力,可作為當地適宜品種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