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麗
(太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山西太原,030000)
專業認同是個體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表現出對專業認可和接納的情感,并伴隨積極行為的一種過程。[1]專業認同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建設性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有助于學生的專業成長。《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強調,要完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體系,辦好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建設一批幼兒師范專科學校。[2]該文件的出臺,從國家層次明確了高等專科學校要強力推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能力的發展。一些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入學之初在專業學習中表現出迷茫的狀態,專業認同較為缺失,如果這種狀態沒有得到重視,將影響其之后三年的專業學習和成長。因此,本研究結合以往研究,分析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現狀,探尋提升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路徑,以促進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學生的專業成長。
本研究選取S省三所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335名學前教育專業大一至大三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的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總人數N=335)
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的方式對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現狀進行調查。本研究參考秦攀博等人的研究成果[3],結合高等專科學校學生及專業特點,編制了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調查問卷。問卷第一部分是學生基本信息調查,第二部分是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現狀調查。本研究將學生專業認同劃分為專業認知、專業情感、專業意志、專業行為、職業意向五個維度,共設置了31個題項。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本研究編制了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訪談提綱,隨機抽取5名學生(2男,3女)進行了半結構式訪談。
本研究采用整體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通過網絡發放問卷336份,回收336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335份,有效率達99.7%。問卷的測評方法為Likert五分制計分,采用 SPSS 23.0 統計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并對訪談內容進行整理。
如果計算結果的均值低于3分,說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差,尚未達到及格水平;均值達3—3.49分,屬于及格水平;均值達3.5—3.99分,屬于中等水平;均值達4—4.49分,屬于良好水平;均值達4.5—5分,屬于優秀水平。調查發現,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整體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整體情況
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均值為3.809分,處于中等水平,專業認同水平有待提高。各維度均值排名:專業行為>專業意志>專業認知>職業意向>專業情感。
1.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性別的差異比較
由表3可知,t檢驗顯示,不同性別的學生,其專業認同的水平差異不顯著(p>0.05),說明性別不會影響學生的專業認同。

表3 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不同性別的學生專業認同的差異比較(N=335)
2.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年級的差異比較
由表4可知,不同年級的學生專業認同的水平差異顯著(p<0.05)。兩兩進行比較發現,大三學生的專業認同水平與大一(p=0.001)、大二(p=0.002)的差異顯著,而大一和大二之間無顯著差異(p=0.318),這說明大三學生專業認同的水平更高。綜合分析,這可能與大三學生專業經歷時間更長,接受的專業影響更全面、更系統有關。

表4 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專業認同的差異比較(N=335)
3.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學校的差異比較
由表5可知,不同畢業學校學生的專業認同的差異不顯著(p>0.05),說明學生的學校類型對學生的專業認同沒有影響。

表5 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不同畢業學校的學生專業認同差異比較(N=335)
4.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教經驗的差異比較
由表6可知,具有不同幼教經驗的學生專業認同水平差異顯著(p<0.05)。兩兩比較發現,有幼教經驗的學生和沒有經驗的學生專業認同差異顯著。這說明見習、實習經驗有助于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正如A同學在訪談中說:“通過去幼兒園親眼看、親身體驗,我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突然有了應用點,之前不理解的內容也猛然理解了。”

表6 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具有不同幼教經驗的學生專業認同的差異比較(N=335)
5.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志愿選擇原因的差異比較
由表7可知,不同志愿選擇原因的學生專業認同的水平差異顯著(p<0.05)。比較發現,自主報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其專業認同水平與其他兩項原因的學生的差異顯著,而其他兩項無差異,說明學生在選擇志愿時對專業有一定的認同。

表7 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出于不同原因選擇專業的學生專業認同的差異比較(N=335)
6.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班級成績排名的差異比較
由表8可知,不同成績的學生,其專業認同水平差異顯著(p<0.05)。兩兩比較發現,成績排名靠前的學生,其專業認同與成績居中、靠后學生的專業認同差異顯著,說明成績越高,其專業認同水平越高。

表8 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不同班級成績排名的學生專業認同的差異比較(N=335)
1.提升專業素養,奠定專業認同的基礎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將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分為專業理念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個維度,并列出了具體的目標要求。[4]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完成專業學習的任務,達到高等專科學校的要求,提升專業素養。學生不斷提升專業素養的過程就是學生專業認同具象化的過程。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通過深入接觸、深刻學習、深入了解學前教育專業領域的內容,可以加深專業認知,逐漸萌發專業情感,強化專業意志,產生專業行為,最終推進職業選擇。因此,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將幼兒教師的標準要求與學校培養目標相對接,審視自身的專業素養水平,在此基礎上明確自身的學習任務,制訂長期、長效的學習計劃,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增強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認同感,為今后專業成長奠定基礎。
2.常態專業反思,續航專業認同的動力
反思能力是學生專業發展的重要內驅力,學生在反思的過程中,能產生專業敏感性,將專業內容與自身建立聯系,主動進行與專業相關的探究、評價、驗證、改進,并在此循環中構建與強化對專業的認同,實現專業認同的個性化與自主化。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注重培養專業反思能力,養成專業反思的習慣。一方面,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可在日常的專業學習中根據不同課程特點進行反思,查驗自身在學習方法運用、學習內容掌握、學習狀態維持方面的情況,針對不足不斷改進。在此過程中,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會逐漸深化。另一方面,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將對課程領域外知識的反思常態化,增強專業敏銳性,如在日常生活中,關注學前教育相關資訊,與他人探討專業熱點、焦點問題等。教師也應幫助學生拓展專業反思的途徑。
第一,高等專科學校應改革課程設置,開展實踐教學,增加實踐、實訓課程的比重,幫助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結合起來。學前教育專業大三學生的專業認同水平明顯高于大一、大二的學生,這除了與大三學生知識經驗豐富有關,還與大三學生幼兒園的實踐經歷較多相關。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對托幼機構的工作內容有了近距離的感受,對學前教育專業有了更鮮活的理解,進一步增強了自身對該專業的認同。
第二,高等專科學校應加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自主選擇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其專業認同的水平更高。因為這類學生提前對學前教育專業進行了調查,明確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后做出了專業選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認同是一個養成教育過程,這一過程通常包括入學前、學習期、實習期以及畢業后幾個階段,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在每一個階段采取相應的方式和措施逐步增強專業認同感。[5]高等專科學校應通過開設職業生涯規劃相關課程、專業課程滲透職業規劃、校企合作協同職業規劃等方式,幫助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做好職業規劃。
第三,高等專科學校還應加強師資建設。一方面,對教師專業能力提出要求,讓素質過硬、能力夯實的教師承擔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教學工作,保證教育教學有計劃、有層次、有深度地開展。這有利于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提供專業引領,促進其對專業的認同。另一方面,高等專科學校要重視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將課程思政常態化。在專業教育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可以引導學生對專業產生情感,進而體會學前教育專業的內在價值。
社會應著力建設有利于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提升專業認同的社會環境。首先,社會應加強學前教育專業的宣傳力度,提升學前教育相關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讓社會中更多的人了解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對我國學前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作用。這有利于幫助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促進其專業認同的發展。其次,社會應給予就業支持,提高學前教育從業人員的薪資待遇。職業意愿是專業認同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而良好的就業前景能推動學生的職業意向。最后,相關部門應完善學前教育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這能為學前教育的發展提供方向和動力,影響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