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家地理》網站4月22日文章,原題:為什么中國正在用“鵝衛兵”來支持“動態清零”防疫政策在中越邊境,大約500只鵝正在“站崗放哨”,隨時準備向試圖非法入境的人發出鳴叫或啄咬他們。從去年10月開始,政府就將這些“鵝軍”部署到廣西崇左市長約300英里的邊境線上,以阻止新冠病毒隨著非法入境者進入中國(如圖)。中國的家鵝不需任何培訓,只要它們確立自己的領地,這種兇猛的家禽就會守護它。
為這種長羽毛的“駐軍”助陣的是大約400只混種護衛犬,當鵝在疫情防控卡點值守時,護衛犬就會隨防控人員開展巡邏工作。這個跨物種團隊是當地維持“動態清零”防疫政策的關鍵。這些“鵝衛兵”正在發揮作用:據當地媒體報道,2021年12月,一只鵝警覺地發出叫聲,幫助防控人員成功抓獲兩名非法入境者。
近來的一項研究顯示,家鵝至少起源于5000年前甚至111萬年前,這有可能使它們成為僅次于狗的第二古老家養動物。歷史中不乏有關“鵝軍”的記錄,包括公元前390年,一只鵝發出警報叫聲,從而使羅馬免遭高盧軍隊的偷襲。
在招募這些鵝之前,中國政府曾在2021年6月開展小規模部署試點工作。試驗證明,鵝對陌生人和聲音的警覺度甚至比狗還高。幾個月后,崇左市政府決定將鵝部署到當地300多個邊境疫情防控卡點。研究家鵝的美國獸醫勞倫·4蒂倫對此并不感到意外。她說:“只要你走進鵝的地盤,它們大概率會沖向你、高聲鳴叫并恫嚇你,而不是像大多數禽類那樣跑開。”▲(作者凱爾?歐博曼,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