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一年中春意最濃的時候。在這個春色盎然的月份,
我們開啟了關于“美”的征集,并如愿收到了許多來自不同個體的生活美學觀察筆記,看到了用不同筆觸勾勒出的浪漫景色。自然風光固然令人心醉,關于人的景色也同樣令人動容。本期征集收到的投稿數量出乎我們意料,
這恰恰向我們證實了:生活中不缺少美,也不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川端康成有“凌晨四點鐘,海棠花未眠”,而我有“傍晚六點鐘,玉蘭花酣眠”,大學里永遠有可以期盼的事兒。在一次次自我懷疑、黯然神傷后,昂著頭堅定地奔赴下一場山海,我們終將成為可愛奪目的人兒。

大一時是2019年,第一次在武漢看櫻花,那時表姐說也想來武漢看櫻花,2020年之后就都籠罩在疫情之下了,說了一年又一年,武漢的櫻花也開了四年,今年六月我就畢業了,之后我就很少機會看學校的櫻花了吧,雖然學校的櫻花不及武大的那么多,但也是很漂亮!
照片上的這一天,武漢升溫了,櫻花們都約定了同一天開放。只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明年的這個時候的我,又會在哪里,會不會去看花,身邊又是誰陪我看花呢?

這一天我撿到了一片葉子。
剛吃完午飯,回小紅樓(我的教室,一個很有情調的地方),在走過去的那一霎,一片葉子正好落下。真是有緣。
我的一個同學說:“葉的掉落是風的追求,還是脫落酸的不挽留。”雖然當時同學們聽到都在笑,包括我,不過我覺得確實很有意思。
剛離開樹枝的葉還帶著生命殘余的氣息,我看著它從綠中帶上了一斑斑黃色,也許幾天后就枯黃了吧。
z哥這么不著邊際的一個人,那日的他卻比我看過的任何一抹夕陽都要美好溫暖。
2018年9月30日,我和z哥、w哥如約踏上奔赴拉薩的列車。
30多小時的車程,盡管我們做了很多供消遣的準備,但才過半程我們還是敗下陣來,頓感無聊的我們吃完飯順著車廂慢悠悠地晃著,路過某一節車廂連接處,我們停下了腳步。
這里多是無座乘客的地盤,有坐在行李箱上閉目養神的,有站著玩手機的,也有在一旁抽煙解乏的,回想起上學時候很多次我也是這樣在這交界外的空間里默默倒數時間……
促使我們停下腳步的是一位老人,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在疑惑老人家經歷了些什么的時候,z哥蹲下身子和老人聊了起來,我們突然湊在老人家面前讓他不解,我和老人家簡單打個招呼問他要到哪兒去,可惜的是他的方言我聽不懂。
見我們不明白,他從自己衣服里摸出身份證給我們看,老人家年紀遠不如外表這般年邁,住在四川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我和w哥目光相撞也看出了他聽不懂方言的苦惱。這時老人家又拿起身邊的紅色塑料袋,向他身前的碗里倒出了類似面粉的東西,拿起身邊和老人一樣飽經風霜的礦泉水瓶往碗里倒水,隨即攪拌起來,然后遞到我們面前。
我感到手足無措,老人家的一系列動作下來,我心臟的跳動也慢了下來,我看到了不知用了多久的塑料袋和水瓶,看到碗里不知名的黑色污垢,看到老人充滿善意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了一層無形罩子,年邁的老人和年邁的水瓶在里邊不漏頹意,罩子外朝氣盎然的我卻悲從中來,酸澀難言。老人家將像面糊的東西遞上前的時候,w哥趕忙擺手拒絕了這份善意,說道“我們剛吃過”,這時我才注意到z哥不見了。
z哥從餐車方向帶著一份飯菜走過來,放在了老人家身前說“爺爺吃這個吧”,看到此舉我們便沒做多余的詢問,看到老人有些拘謹地收下飯菜向z哥點頭致謝,我感覺在這看著老人家吃東西不太好意思,叫著他倆說走吧,回到座位上我和w哥還調侃z哥今天終于做回人事了,z哥笑笑把話題轉到窗外風景,我嘴上還是不停對他的調侃,心里卻唏噓不已。
我肯定我們仨都不算什么冷血無情之人,遇事力所能及也會盡力,但對這件事我沒想到的是z哥就這么先站了出來,默不作聲地就做了他力所能及的事,當時就莫名地為z哥感到開心,不只是為他做了這件“人事”,也為他守住了我們幾個心里那微末的人性的溫暖,
列車在一站停靠的時候,我們下車透氣,想起一路駛來看到的憨憨的牦牛、雪山上白白的雪,我覺得z哥那一瞬間也是白白的,白得發光。
受去年冬季疫情的影響,期末考試也被迫推遲到今年3月,經歷了一個寒假的倦怠,上學期殘留的記憶就只剩下秋的落葉和冬的蕭瑟。在開學、考試、上課的裹挾下,3月如約而至,僅有不到兩周復習時間,焦慮、不自信也順勢成為早春的常客,教學樓的顏色在情緒的影響下也昏暗無比。
一個下午,和往常一樣在一堆教室尋找人少的那個,走到東西走廊的那刻,日落的光暈透過玻璃撒在我們面前,瞬間就被驚艷了,恰巧有個同學走在前面,那一刻,真的很美,我們都在黑暗中努力前行,向著光的方向!

在寫下這些話的時候,考試結果已經出來了,還好,對得起過去的兩周,這應該是西安大學生今年特有的體驗。第一次投稿,希望上墻,最后祝大家都幸福!
見過最美的風景,就是清晨的雨。山城的雨季,不曾和我們打招呼,它像一個孩子,隨心所欲。我的眼睛是彩色的相機,看得清晶瑩的水滴,看得清樹杈上依偎取暖的黃鸝,也看得清,因為傘不夠大,我們的窘迫和狼狽,還有順著發梢滴落的雨。下雨的日子里,我所求不多,只要一把足夠大的傘就好。大到能遮住外套,遮住書包,遮住身邊的你。扭過頭去,不費力氣,就能看到你。他們說,山的孩子想念山,云的孩子想念風,神的孩子想念你。陪我一起,聽著點點滴滴的雨。
許是心情的緣故,見路邊盛開的野花都覺得美。腦海里,回響著“你若愛,生活哪里都可愛”想想是這個理。
漫步在異鄉的河堤邊,無心看風景,抬頭望去是晚霞,好似半邊天都被染紅了……若是平日,也只會覺得就那樣吧。深吸一口氣,發覺連周圍的空氣都彌漫著淡淡的飯菜香……
心情隨之改變,猛地想去鬧市吃上“啤酒炸腰小燒烤”,腳步越發地快。看著攤位周圍的人,倒像是剛下班約上好友在此相聚的,見此景,想起好友,回家!視頻去!
氣溫偏高的午后,山城提前入夏。陽光透過綠意的罅隙在腳邊留下淺淺的吻痕;枝頭的山雀把日子唱得一派明媚;空氣中起舞的塵埃具象了時間的尺度,在眼前擺動。
3月份以來上海疫情越來越多,作為長寧區的居民我很幸運地還能擁有些許自由,能外出買買菜、看看小區春天的景致。在一天晚上與朋友決心運動,一行人興致高昂從浦西一路向東騎行搭渡輪到外灘時,難得看到上海空無一人的街道景象,一路延伸到好遠的遠方,不禁想象它會到達哪里呢?希望能透過照片,把春天的希望送到大家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