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慧
摘? 要:統一戰線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發揮了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法寶作用。高校是國家統戰工作極其重要的陣地,總結黨百年統戰工作的歷史經驗、理論精華以及內在規律,對于做好新形勢新要求下的高校統戰工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百年來黨的統一戰線的寶貴經驗給高校統戰工作帶來了重大啟示,包括始終堅持和鞏固高校黨委的集中統一領導、以思想政治建設為核心把牢統戰工作的本質要求、聚焦學校教育工作實踐開展統戰工作、把統戰工作體系建設轉化為高校治理效能、與時俱進調整統戰工作內容和創新工作方法等。
關鍵詞:建黨百年;統一戰線;歷史經驗;高校;現實啟示
中圖分類號:D6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09-0017-04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愛國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團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苯y一戰線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顯著優勢,作為黨的三大法寶之一,統一戰線在中國的百年歷程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運用和長期的發展,也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驗,為我國各時期各領域的持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高校是國家統戰工作的重要陣地,新時代背景下需要主動繼承黨百年統一戰線工作積淀的思想精髓、理論精華和實踐經驗,同時需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主動挖掘和正確運用高校統一戰線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智力優勢、資源優勢、功能優勢等,為學校的高質量發展和長遠規劃發揮積極的作用。
一、黨的統一戰線的百年演進
根據各個歷史時期的時代主題、主要矛盾、歷史任務的不同,在中國革命的進程中共經歷了五次統一戰線,分別是國民革命聯合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愛國統一戰線?;厥装倌隁v史,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無論在地位、性質還是組織形式上都有了很大變化,實現了從革命策略向治國方略的轉變[1]。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面對強大的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勢力,中國共產黨聯合一切可能的同盟者,黨的二大、三大逐漸建立的國民革命聯合戰線,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啟了黨的統一戰線百年探索征程的序幕。
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聯合工人、農民和小資產階級建立了工農民主統一戰線,并以此為基礎創建了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這一具有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權。工農民主統一戰線為中國共產黨深入開展土地革命、鞏固和擴大紅軍、開展武裝斗爭、建立革命政權提供了政治和理論指導。
當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民族矛盾上升為社會主要矛盾時,面對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機,共產黨人在瓦窯堡會議上正式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治主張,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協同配合,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2]。
人民解放戰爭時期,為了打敗美帝國主義支持的國民黨反動派,成立新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起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并持續到新中國成立后,對恢復國民經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恢復并建立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總結經驗教訓,逐漸確定了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即“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站在新時代新歷史方位,統一戰線有了新的歷史內涵,工作范圍和對象調整為十二個方面,把中華兒女廣泛團結起來,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3]。
二、黨百年統一戰線的歷史經驗
(一)堅持中國共產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
在統一戰線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在其中的地位經歷了從排斥到聯合,從聯合到領導的轉變[4]。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忽視對統一戰線的領導,統一戰線必然失敗;反之,則革命事業取得勝利。國民革命聯合戰線時期的領導力量是資產階級及其政黨,國民黨是統一戰線的主導力量,“國民黨的上層分子完全在政治上俘虜了共產黨的指導者?!彪S著國民黨右派集團叛變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大革命的失敗和統一戰線的瓦解用鐵一般的事實和血的代價證明了堅持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堅持獨立自主原則和掌握領導權的必要性??谷諔馉帟r期,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在政治上的獨立性,堅持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領導,以國共第二次合作為基礎,不斷發展壯大統一戰線,以統一戰線凝心聚力,正確貫徹執行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堅決反對右傾投降主義和“左”傾激進主義的錯誤,擊退國民黨頑固派的三次反共圍剿,奪取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統一戰線是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促進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現代化征程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這是由中國具體國情和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所決定的。
(二)堅持統一戰線科學理論的創新
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總路線總政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統一戰線百年演進始終離不開符合時代要求的科學理論指導。黨的百年歷史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在長期的統一戰線實踐中不斷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歷史,堅持用理論創新成果指導統一戰線的各項工作,打牢統一戰線的思想基礎[5-9]。
(三)堅持統一戰線緊扣社會實踐需求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聚焦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和人民的需求,根據每個歷史時期的社會性質、主要矛盾、國內外形勢和黨的中心任務不同,統一戰線作為政治上層建筑,與時俱進、因勢而變,服務于社會發展的需要,服務于黨和國家的事業大局。
(四)堅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始終是統一戰線的主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艱巨性和復雜性決定了統一戰線的廣泛性,中國社會性質、主要矛盾和階級狀況決定了統一戰線的容納性。凝聚最廣泛的同盟軍,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團結合作是本質要求,要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的統一。中國共產黨人在探索和實踐中認識到,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爭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充分運用統一戰線最大限度地分化和孤立敵人[10-13]。
(五)堅持統戰工作機制的保障
百年來黨的統一戰線工作離不開對制度的探索和設計。1940年毛澤東在《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中首次提出“三三制”原則,反對一黨獨裁的政治,中國共產黨堅持并繼續探索與各民主黨派的合作問題。1948年“五一口號”的發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形成的一個關鍵節點,它決定了中國政黨政治發展的走向,也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之間的關系,奠定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基礎。1954年政治協商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使命完成,明確人民政協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結長期以來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經驗,并以制度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這些制度法規進一步推動了統戰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和程序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條件。統一戰線制度的建立是統戰工作的內在要求,為統戰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和遵循[14]。
三、新時代高校統戰工作現實啟示
(一)始終堅持和鞏固高校黨委對統一戰線的集中統一領導
2021年中共中央新修訂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通篇把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作為貫穿統戰工作始終的一條主線。始終堅持和加強高校黨委對學校統戰工作的絕對領導,這是構建大統戰格局的關鍵。作為統戰工作的領導者、部署者、決策者,高校黨委要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意識,履行好主體責任,認真研究,做好頂層設計。黨委領導成立統戰工作領導小組,把統戰工作納入黨委工作議事日程,做到計劃周詳、安排合理、落實到位。
高校黨委對統一戰線的領導首先是政治領導,按照黨的政治路線適時提出解決現實問題的基本主張和方法,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引導統戰對象堅定政治立場。其次是思想引領,高校的統一戰線工作重在鼓勵、引導、支持統戰對象教書育人,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既講一致性,也突出多樣性。再次是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統戰部的協調作用,分析相關政策文件,推進主題教育活動實施,認真開展調研。加強對其他職能部門和各院系的指導與督促,細化指標體系,促進統戰工作實施和考核,并注重考核結果的運用。同時發現并培養優秀的黨外代表人士,開展對黨外代表人士的理論培訓和實踐鍛煉。只有加強中國共產黨對統一戰線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才可以保證統一戰線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15]。
(二)以思想政治建設為核心把牢統戰工作的本質要求
統戰力量發揮的關鍵在于政治立場堅定、思想團結統一。毛澤東指出:“所謂領導權,不是一天到晚當作口號去喊,是以黨的正確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說服和教育黨外人士,使他們愿意接受我們的建議?!边M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識,深入細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和政治引導工作,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礎,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是統戰工作大團結大聯合的本質要求[16]。
(三)聚焦學校教育工作實踐開展統戰工作
高等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五項重要職能。工作范疇包括黨的建設、教學工作、科研工作、行政管理、學生管理與教育、師資建設、社會服務等方面,高校的統戰工作要求圍繞學校中心工作,促進其全面科學可持續發展。無論是職能部門、教學部門、科研機構還是黨團組織,無論是教學崗位、科研崗位、管理崗位還是教輔崗位,要最大限度地把各統一戰線所有成員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為學校中心工作服務中來,從大局出發,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始終與中心同頻共振,與發展同向同行,才能在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中貢獻統戰力量,彰顯統戰作為。
(四)把統戰工作體系建設轉化為高校治理效能
統戰工作是促進高校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動力。新時代面臨新問題,加快對統戰工作管理模式轉型,構建系統完備、程序規范、科學合理的統戰工作體系,加強理論建設、制度建設、專業隊伍建設,是統一戰線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
理論建設。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提出“統一戰線是一門科學”的命題。高校應梳理、學透歷史上統一戰線的理論,研究高校統一戰線新問題,充分與教學科研、管理現代化、思政教育、社會服務等結合,將實踐經驗不斷轉化為科學理論,更好地指導實踐。
制度建設。黨領導的統一戰線不僅需要從戰略上進行謀略規劃,還要以制度化的方式加緊落地執行。參政議政制度、民主監督制度、黨外代表人士征求意見制度、聯誼交友制度、走訪慰問等均要以制度化形式加以保障,使高校統戰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專業隊伍建設。始終重視選賢任能,選好人、用好人、育好人、管好人,造就一支有堅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場、深厚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水平、豐富的實踐經驗、熱愛統戰工作、作風良好的專兼職統戰工作人員隊伍,使高校的統戰成員充分發揮正氣、才氣、人氣,保證黨的統戰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
堅持問題導向。高校應真正把統戰工作做實做細,推動統戰工作真正沉下去。將統一戰線工作制度化,切實保障統戰成員的政治利益與需求,激發高校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推動統戰工作真正活起來,將統戰優勢不斷轉化為高校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17]。
(五)與時俱進調整統戰工作內容和創新工作方法
科學理論的生命力在于與時俱進,如何適應新情況新形勢,將黨百年統一戰線的理論與實踐轉化為新時代統戰工作源源不斷的動力,調整統戰工作的內容和形式,切實有效加強高校統一戰線的建設和治理,是高校統戰工作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
毛澤東說:“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高校統戰工作者首先需要走進社會、走進課堂、走進工作、走進生活、走進內心,深入調查研究,充分了解統戰工作的問題和重點,摸清統戰對象的發展需求和生活困難,制定合情合理合時合勢的具體方針政策。網絡統戰是新形勢下統戰工作的新內容,為了始終使高校統一戰線保持活力,一是可以利用網絡宣傳黨的統一戰線方針政策,傳播先進政治理論、思想觀點、價值觀念,抓好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動權;二是可以利用網絡廣開言路、暢通意見渠道,提高黨外人士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主動性,增強聯系,促進平等交流和對話;三是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通過喜聞樂見的視頻、動畫、圖片、聲音等形式增強統戰工作的親和力、吸引力和影響力,使新時代統戰工作更好地與時俱進、融合發展。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演進歷史,總結黨的統戰工作的理論精華和實踐要義,對于在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下遵循統戰歷史規律和內在邏輯做好高校統戰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以及促進了黨的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的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林緒武,張玉杰. 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建設的百年變遷及當代價值[J]. 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21(02):44-50.
[2] 丁俊萍,顏苗苗. 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統一戰線工作的歷程和經驗[J]. 江蘇社會科學,2021(03):11-27.
[3] 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 錢再見,高曉霞. 領導與合作:中國共產黨百年統一戰線的動力之源與成功之道[J]. 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1,22(03): 4-12.
[5] 李新芝,鐘聯國. 百年來黨的統一戰線理論演進的歷史邏輯論析[J]. 理論導刊,2021(07):12-19.
[6] 列寧選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0.
[7] 林華山,龔靜陽. 建黨百年統一戰線發展邏輯:從“聯盟之術”到“強國之道”[J]. 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1(01):5-13.
[8] 中共中央統戰部研究室. 中國共產黨建立鞏固和發展統一戰線的基本經驗[J]. 民主與科學,2001(03):30-37.
[9] 黃波. 統一戰線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的基本經驗之一——兼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統一戰線史的教學[J]. 大江周刊:論壇,2012(01):35-37.
[10]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 認真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奮力開創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新局面[J]. 求是,2021(02):32-36.
[11] 王俊駿,廖潔珊. 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歷程及其歷史經驗的新思考[J]. 吉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01):28-29.
[12] 林華山. 新時代統一戰線的戰略定位與發展圖景——從“愛國統一戰線”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統一戰線”[J]. 統一戰線學研究,2018,2(01):19-26.
[13] 張煥金. 開創新時代統一戰線事業新局面的科學指南——對黨的十九大報告關于統一戰線重要論述的理解[J]. 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7(06):24-27.
[14] 顧文浩. 中國共產黨對統一戰線領導的歷史演進與創新發展[J]. 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03):49-54.
[15] 王國敏,梁曉宇.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統一戰線主題和任務的歷史演進[J]. 黑龍江社會科學,2011(03):36-40.
[16] 賀鑒,高欣. 論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國際統一戰線——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J].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01):32-35.
[17] 王晶. 新時代統一戰線政治生態建設研究——基于《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的認識[J]. 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19(06):34-36.
(薦稿人:陳華,肇慶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陳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