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堅持在共同富裕背景下推進鄉村旅游開發有助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縮小鄉村收入差距、創新鄉村旅游開發方式、推進共同富裕階段性目標實現。安徽省廣德市鄉村旅游開發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同質化嚴重、開發層級初級等問題。在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堅持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創新開發模式、融入文化內涵、完善融資體系等策略,為中部地區鄉村旅游開發提供了模式借鑒,有助于共同富裕階段性目標如期實現。
關鍵詞:共同富裕;鄉村旅游;旅游開發;開發策略;文旅融合
本文索引:叢培斌.<變量 2>[J].中國商論,2022(08):-165.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2)04(b)--03
根據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游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報告可以得知:中國文旅產業總體發展水平在不斷提升,文旅融合發展成為主態勢。鄉村旅游指的是旅游主體在鄉村地區進行,以獲得旅游產品或旅游服務為目的的短暫居留活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并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時代新起點上,以推動鄉村旅游、開發旅游產業、促進文旅融合為核心的鄉村旅游開發顯露出獨特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
1 安徽省廣德市鄉村旅游開發的優勢
1.1 旅游資源豐富
安徽省廣德市的旅游資源從宏觀層面出發可分為“一核兩區三圈”,其中一核指的是以盧湖、甘溪溝為主體的盧湖旅游度假區;兩區指的是太極洞旅游區和茅田山旅游區;三圈指的是北部生態農業旅游圈、中部特色文化旅游圈、南部山野風光旅游圈;從微觀層面而言,其可劃分為景區園林、山峰寺廟、人文遺址三類。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太極洞風景區、英烈山紀念館、603探空火箭基地等。安徽省廣德市的旅游資源在空間分布上相對平均,旅游資源組合利用率高,能夠最大限度釋放旅游產業潛力。區域內各鄉鎮特色分明,構成了廣德市整體旅游資源的豐富種類與多樣層次,為廣德市開展全域旅游奠定了資源基礎。
1.2 歷史底蘊深厚
安徽省廣德市有著1800多年的歷史,歷史底蘊深厚。廣德因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條件在中國歷史上占據著極高的戰略地位。比如在淞滬會戰時期,于此地爆發了廣德保衛戰,遲滯了日軍對南京的進攻,保存了中國軍隊的有生力量,為持續抗戰創造了條件;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中蘇交惡以及美國在東南沿海動作頻繁,我國開展了全國范圍內的“三線”建設,在這一國家戰略中,安徽廣德承接了中線的軍事生產任務,為我國的國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時刻面臨著西方世界的核壟斷和核訛詐風險,國家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在廣德市誓節鎮建成我國第一個火箭發射基地并于1964年成功發射了第一枚內載小白鼠的生物探空火箭,為我國的核導彈事業作出了基礎性貢獻。從歷史縱向出發不難看出:廣德在中國近現代重大歷史進程中始終占據著一席之地,具有厚重的歷史底蘊。
1.3 區位條件優越
區位條件對于發展鄉村旅游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直接關系到開發可行性和實施難度。安徽省廣德市位于蘇浙皖三省交界處,是安徽省承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縣域排頭兵,旅游產業營商環境優越,生產要素流動順暢,讓旅游開發企業能夠“引得來,留得住”。“十三五”期間,廣德依托區位優勢,建成了“兩山”理論轉化樣板區、文化旅游休閑康養基地、“生態綠+文化紅”精美旅游畫廊等旅游范例,讓鄉村旅游融入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并分別于2020年和2021年獲評長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中國最美縣域。廣德市為長三角地區鄉村旅游提供了多樣選項,有著廣闊的開發前景。區位條件優越,開發前景廣闊。
1.4 產業融合基礎好
產業融合是鄉村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和時代選擇,從產業創新和產業發展的角度,倡導實行相互滲透、交叉和重組的產業發展模式。 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第一百年目標”的實現,人民物質生活得到了基本滿足,在面臨非剛性消費時,人們更傾向于獲得非物質性、精神層面上的滿足。這一消費傾向是產業融合的根本動因和最終目的。安徽省廣德市毗鄰宜興、長興、安吉、杭州,這些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均較高,具有良好的鄉村旅游開發基礎和巨大的潛在市場。此外,這些地區開發歷史較長,產業布局模式相對固定,難以進行產業二次融合,旅游產業發展進入相對停滯階段。安徽省廣德市在2018年發布的《廣德縣全域旅游規劃》中首次提出發展全域旅游這一開發戰略,現廣德市鄉村旅游產業布局仍處于探索謀劃階段,整個地區的旅游產業融合模式還未定型,可塑性較強,發展潛力巨大。
2 安徽省廣德市鄉村旅游開發的劣勢
2.1 區域發展不平衡
安徽省廣德市于2019年和2021年被評為中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整體經濟實力強勁,但不容忽視的是:廣德市區域內經濟發展極度不平衡,南北差異顯著。例如,南部鄉鎮柏墊鎮因基本農田占土地總量比例高,無法進行大規模工業生產而只能以農業、竹制品加工業作為支柱產業,2019年全年的財政收入為3492萬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部鄉鎮新杭鎮,其支柱產業為采礦業與重工業,2019年僅1—10月的財政收入達到12.18億元,兩者相差接近35倍。不同鄉鎮間財政收入存在巨大差異,其直接后果是財政收入情況較好的鄉鎮有足夠的預算規劃、建設與維護基礎設施,而財政收入較差的鄉鎮在基礎設施建設的全過程中因資金問題畏手畏腳、舉步維艱。
2.2 同質化嚴重
無論是何種旅游開發方式,其核心要義都在于人為制造一種資源感知上的差異并借此讓自身旅游產業和產品的獨特屬性與別樣價值得到突顯,最終目的都是吸引規模化的游客群體前來游玩,實現開發——游玩——二次開發這一正反饋循環。這里的同質化所特指的是旅游產品開發方式的單一化、模式化與固定化。安徽省廣德市雖然擁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但開發模式較為單一,其開發類型始終離不開農家樂、紀念館、采摘園等,此類開發方式都極易被復制,具有極強的可替代性,導致其無法讓廣德市的旅游產業同周邊地區形成顯著差異,最終讓廣德市的鄉村旅游始終是江浙旅游的“備選項”。
2.3 開發層級初級
廣德市的鄉村旅游開發仍然處于“觀光娛樂”這一初級階段,重點放在路線、節點、特色均被提前規劃好的被動瀏覽,僅能滿足游客基礎性的非剛性需求。在游玩過程中,旅客所接受的基本都是單向接收游覽信息,缺乏跟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的實時互動,沒有實實在在參與到游覽活動的“實感”。概括而言,當前廣德市的鄉村旅游開發層級仍處于初級階段,對諸如參與體驗型、教育認知型、人文體驗型等品類的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涉獵較少。
3 安徽省廣德市鄉村旅游開發的原則
3.1 堅持勤勞致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政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提出:“幸福生活都是奮斗出來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勞智慧來創造。”共同富裕的實質不是“絕對平均”,也不是“等靠要”,而是要靠共同奮進、共同追尋、共同創造。鄉村旅游開發作為推進共同富裕的有力舉措,要鼓勵鄉村旅游從業者誠信致富、勤勞致富、創新致富,不可一味等待政策支持來坐享其成。讓鄉村旅游從業者從以往提供旅游服務的“終端環節”轉變為和旅游開發產業發展狀況休戚與共的“全程參與”,讓其真正通過勤勞奮斗來提升自身生活水平,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3.2 統籌各方力量
鄉村旅游開發是一個錯綜復雜的系統工程,不能簡單依靠文旅、招商、規劃、園林等部分政府相關部門的牽頭、主導與推進,而應以市場開發為主體,社會多方面力量共同開發。政府的職能在于宏觀層面的統籌與協調,在鄉村旅游開發中更多的是充當了分配者的角色,通過合理化鄉村旅游開發過程中各要素配置以促進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鄉村旅游開發完成的主體力量在于社會力量,例如村鎮銀行針對鄉村旅游開發所提供的免息貸款服務、公益志愿者隊伍提供的旅游引導服務、商會為旅游商業行為制定的行業規范等。
3.3 力度漸進加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研究不同階段的目標,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鄉村旅游開發作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組成部分需控制好“度”。開發力度一旦超過了地區經濟所能支撐的旅游發展邊界,將使得鄉村旅游產業嚴重影響和制約其他產業的正常發展,最終導致整個地區全產業鏈的失序與混亂,最終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也將陷入停滯甚至倒退。因此,鄉村旅游開發要綜合考慮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在合理的范圍內逐漸加強開發力度,以點帶面,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借助鄉村旅游開發促進整個地區的經濟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
4 安徽省廣德市鄉村旅游開發的對策
4.1 完善基礎設施,增進旅游體驗
安徽省廣德市位于三省交界之處,在承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助力共同富裕的過程中要秉持整體性思維,在現有交通運輸資源的基礎上,從整體出發,加快寧杭高鐵二通道建設、G50高速廣德至宣城段擴建工程、南京—廣德高速并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區域內部的交通運輸網絡體系搭建,統籌建設城鄉一體公交線路、鎮村公交線路、旅游公交專線,構建城鄉公交線網,打造高質量的游覽通道系統。對重點旅游區域增設停車位、完善設施指引、完備休憩點設置,提升游客游玩體驗,提高“回游”留存率。
4.2 緊扣時代脈搏,創新開發模式
創新是實現鄉村旅游差異化開發的必由之路。創新鄉村旅游開發新模式,需要秉承層級化開發和精細化管理原則,確保鄉村旅游開發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創造性。從整體層面出發,可結合鄉村旅游資源的屬地特點以創新鄉村旅游開發產業。如鄉旅民俗融合開發模式,將地域特色融入旅游過程,為旅客提供風土人情、人文情懷的獨特體驗;共享性鄉村旅游開發模式,通過整合山水、生態、田園、村落、經濟各項資源,切合游客回歸田園、擁抱自然的需求;休旅融合開發模式,將休息與休閑的場所同活動與游玩的區域進行空間上的區隔,做到讓游客居住在市區、游玩在鄉間。從微觀細部出發,可以借由打造文旅結合民宿、文旅融合體驗館、文旅示范公園、戶外露營基地、農旅體驗農場等多方位的模式推動廣德市鄉村旅游開發的創新。
4.3 挖掘美學價值,融入文化內涵
文化是一只看不見的巨手,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創造生產力、提高競爭力、增強吸引力、形成凝聚力,轉化為強大的力量。文化的力量是內斂、深沉、長久而影響深遠的。對于鄉村旅游開發而言,若想使其長久、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將其融入鄉村文化開發當中,滿足游客高層次的心理需求。現代人進行旅游的目的已經由游覽自然景觀轉向了品味人文素養,由追求感官享受轉向了情與景的“共振”。因此,以民俗為核心的人文要素亟需整合進鄉村旅游開發之中。對于有著鮮明地域特點和區域特色的旅游開發內容,應將其獨立為特色文旅產品。例如,引入“元宇宙”概念,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出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推出數字景點手辦、設置人工智能交互、進行虛擬社區搭建,在旅游實體之外延伸旅游實際參與邊界,拓展游客的數字旅游空間。
4.4 完善融資體系,提升開發水平
鄉村旅游開發所面臨的瓶頸最主要的是金融問題,主要表現為資金缺乏和分布不均。需將農村金融同鄉村旅游有機結合,實現鄉村旅游開發的金融創新,助力鄉村旅游開發的發展進程。在融資過程中,要結合鄉村金融行業實際,合理選擇融資方式。對于經濟發展較差的南部鄉鎮,可靈活采取門票抵押的方式進行融資,降低融資門檻;要改變鄉村旅游開發主要以中小微企業作為參與主體的現狀,利用優勢金融政策吸引大型企業參與到開發過程之中,形成鄉村旅游開發產業的規模效應;要增強金融機構的信貸自主權,合理規劃,提前布局以消弭融資過程中的盲目、滯后與盲從。要將推進鄉村旅游開發融資體系高質量發展同共同富裕緊密結合,共同富裕所追求的是經濟富裕基礎上的全方位富裕,通過完善融資體系、優化融資方式、破除信息繭房,讓廣德人民實現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富裕。
5 結語
在共同富裕背景下推進鄉村旅游開發是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與廣大人民追逐美好生活的題中之義。要從變革鄉村發展模式入手,結合地域特點發掘鄉村旅游產業全新增長點,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共同富裕階段性目標早日實現。要將相對有限的資源投向基礎設施、文化產業、融資體系等差異性生產領域,堅持系統化、層次化、精細化原則,促進鄉村旅游開發思路、觀念和策略的創新,促進鄉村旅游持久化、創意化、高質量化發展。
參考文獻
鐘櫟娜,李群,信宏業,等.中國文化與旅游產業發展大數據報告(2021)[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2-8.
呂勤智,高煊,朱晨凱,等.“體旅融合”視域下鄉村運動休閑旅游資源開發路徑探析:以浙江省百丈漈鎮為例[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0(3):282-287.
陶鈞.新形勢下鄉村旅游開發的思考[J].旅游與攝影,2021(2):26-27.
習近平.扎實推動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李裴.文化的力量[N].光明日報,2017-10-27(11).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Rural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mmon Prosperity
—— Taking Guangde City in Anhu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ONG Peibin
Abstract: Adhering to the promotion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common prosperity helps consolidate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eradication, narrow the rural income gap, innovate rural tourism’s development models and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hased goals of common prosperity. There are problems of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serious homogenization and immature development lev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Guangde City of Anhui Province. The strategies of promot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novating development modes, integrat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improving financing systems are insist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which provides experience for development models of rural tourism in central regions and helps to achieve the phased goals of common prosperity as scheduled.
Keywords: common prosperity; rural tourism; tourism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