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榮
(山東省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 山東 濟南 250132)
病案指依據相關規章制度記錄患者診療狀況與疾病表現的檔案,其在醫院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是臨床醫療以及展開科研活動的重要資料,并且其也可以作為醫療糾紛發生時的重要依據[1]。以往醫院病案質量管理多采用常規病案管理,此管理方式信息流通狀況不佳,管理效果差強人意。PDCA循環是質量管理方法的一種,此管理方式包含4個階段,分別為生P(計劃)、D(執行)、C(檢查)、A(行動),此方法是持續向上、循環、永不停止的一個過程[2]。本次研究對比分析于醫院病案質量管理、改進中應用PDCA循環管理的效果。
1.1一般資料
本院2020年共有出院病案35292份,將2020年9月250份歸檔病案設為對照組,將2020年10月應用PDCA循環管理的250份病案設為觀察組。對照組男:女為135:115,年齡最低20歲,年齡最高81歲,平均(50.27±2.79)歲,科室分布:腫瘤科39例、骨科85例、耳鼻喉科50例、神經外科48例、婦科28例。觀察組男:女為132:118,年齡最低21歲、年齡最高79歲,平均(50.13±2.85)歲,科室分布:腫瘤科40例、骨科82例、耳鼻喉科45例、神經外科49例、婦科34例。兩組一般資料基本相同(P>0.05),可比較。
1.2方法
1.2.1對照組
應用常規病案管理方式,展開三級質控法。質控醫師負責管理科室中的病例、病案資料,質管科負責病例質量控制,病案室質控人員負責控制全院出院病案的終末質量。
1.2.2觀察組
應用PDCA循環管理,具體如下:(1)Plan(計劃):相關管理人員需全面。具體的了解病案管理現狀,分析當下病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找出問題發生的原因,并以此為依據針對性制定改進方案,要將病案書寫要求、醫療事故管理條例予以規范,待病案質量管理委員會批復改進方案后,將其以文件形式下發至醫院各科室,由各科室護士長負責組織醫務人員展開學習,并要求將其落實在實際工作中。(2)Do(執行):醫院定期組織醫務人員參加病案質量管理相關培訓,培訓內容包含患者病案質量管理專業知識、技能、管理規章制度及相關法律法規等,要求所有醫務人員必須規范書寫病案內容。職能部門需以各科室狀況為依據,明確工作人員的具體職責及崗位,質管科需將病案質量控制進行細化,進而保證病案質量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落實。病案管理委員會成員需對病案管理工作展開不定期的抽查,如果發現問題,需要求臨床醫師及時將病案補齊。每月于院內辦公網上將病案上交狀況予以公布,出院病歷二天內必須上交,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督促醫務人員按時上交病案。(3)Check(檢查):每月對院內各科室并按上交狀況進行總結,對病案質量展開評估,評估后于院內辦公網上公示。對于病案質量管理較差的科室,需令其進行整改,并要求其于短時間內必須向病案管理委員會提交一份整改方案。在病案檢查期間,需對病案首頁信息展開重點核查,對于發現錯誤的病案,要及時與相應科室負責人聯系,要求其分析、總結錯誤原因,并于短時間內改進。醫院各科室主任需著重對病案資料編碼的精準性進行檢查,進而減少編碼錯誤事件的發生。(4)Action(行動):采取集中討論的方式對檢查期間發現的問題及原因展開分析、討論,提出相應的整改方案,并于下一循環中實施,進而持續改進病案管理質量。
1.3觀察指標
(1)記錄比較兩組病案質量,包含病案整理順序錯誤、病案首頁漏項、錯填、病例歸檔滯后、病案借閱登記缺項[3]。
(2)記錄比較兩組病案返修率以及病案質量完善率[4]。
1.4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25.0統計分析,數(n)和率(%)表示計數資料,利用X2檢驗,P<0.05代表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1對比兩組病案質量
相較于對照組病案質量,觀察組明顯更優,組間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案質量對比[n(%)]
2.2對比兩組病案返修率、投訴率及質量完善率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病案返修率更低,病案質量完善率更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病案返修率及質量完善率對比[n(%)]
病案指依據相關規章制度記錄患者診療狀況與疾病表現的檔案。隨著醫療改革的推進以及人們法律意識的提升,醫院對病案管理人員要求越發嚴格[5]。據調查研究發現,我院病案管工作存在病案整理順序錯誤、病案首頁漏項、錯填、病案上交不及時、病案借閱登記缺項等問題,對醫院持續健康發展產生嚴重威脅,因此需積極創新病案管理模式[6]。PDCA循環管理地提出人為休哈特博士(質量管理專家,美國),后經戴明采納、宣傳,進而得以普及。PDCA循環管理為管理模式的一種,此模式由四部分組成,分別為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以及Action(行動)。PDCA循環管理最初于企業管理中得以應用,但當前其已逐漸應用于醫院的病案管理、護理等實踐中。
本次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病案質量相比,觀察組明顯更優(P<0.05),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病案返修率更低,病案質量完善率更高(P<0.05),表明于醫院病案質量管理、改進中應用PDCA循環管理可改善病案管理質量,降低病案返修率。究其原因,PDCA具備整體性特點,其貫穿病案書寫、上交、歸檔全過程,于計劃階段,相關管理人員可充分分析病案管理現狀,并以分析結果為依據,針對性制定改進方案;于執行階段,醫院組織醫務人員參加病案質量管理相關培訓,可有效提升醫務人員病案管理質量,提升病案及時上交率,并且可以使病案完善率得以提升,減少病案返修事件的發生。于檢查階段,病案質量管理委員會通過可及時檢查出病案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可督促臨床醫師及時進行反饋與修改,可使病案質量得以提升;于行動階段,通過總結分析本循環病案質量管理問題,可提出針對性的整改方案,并于下循環執行,進而持續改進病案管理質量。
綜上所述,于醫院病案質量管理與改進過程中,應用PDCA循環管理發揮理想效果,可改善病案管理質量,促進醫療業務發展,值得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