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娟
(東明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山東 菏澤 274500)
乳腺疾病是臨床常見的多發病,主要起源于脂肪、乳頭、淋巴、血管及乳腺相關組織[1]。常見的疾病類型包括乳腺炎性疾病、乳腺惡性腫瘤、先天性發育異常和乳腺良性病變。 該病常見的臨床表現有發熱、腫脹和疼痛等,對患者的健康、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構成不同程度的威脅[2]。臨床研究結果表明,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促進療效和預后[3]。因此,為更好的保障患者生活質量,臨床需將疾病的有效診斷作為研究重點內容。本文主要是對乳腺疾病50例進行分析,表明超聲彈性成像在疾病診斷中發揮了顯著優勢,可以有效提升疾病診斷準確率,指導后續治療。
1.1一般資料
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期間,收集乳腺疾病50例臨床資料。所有患者經臨床診斷均確診乳腺疾病,且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試驗知情。排除血液、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疾病;臨床資料不完整;依從性差;心、肝、腎等臟器病變者;精神、意識以及語言障礙者;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50例患者中:年齡最大為70歲,年齡最小為20歲,平均年齡為(43.49±1.52)歲。
1.2方法
1.2.1 診斷措施
使用日立公司生產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型號:Preirus型)對患者進行診斷,設置探頭頻率:5-13MHz,首先,安裝實時彈性技術軟件,操作過程中使用配套的彈性成像技術對圖像進行分析。對病變進行二維灰階超聲檢查,并按照常規步驟掃描橫、縱切面。詳細觀察腫塊的邊界、體積、位置、內部回聲、形態以及回流情況。需要注意的是:保持感興趣區域的ROI需要超出病灶范圍。為保障儀表上顯示的平臺壓力保持在3-4bar,操作員需通過探頭,在焦點位置輕微振動。除此之外,利用雙實時顯示功能對彈性圖像、二維進行詳細觀察,比較病變鄰近組織的硬度、病灶區域的硬度情況較。使用綠色、紅色、藍色分別顯示ROI中組織的平均硬度、低于平均硬度的組織、高于平均硬度的組織。
1.2.2 診斷標準
二維灰階+cDFI超聲診斷:腫塊邊緣鋸齒狀或蟹足狀,腫塊為實質,形態不規則,光斑分布不均勻,邊界模糊,聲影不明顯,內部或周圍有短線性彩色血流信號,內部回聲低,針尖狀強光點較多,后部回聲衰減,IR>0.7,診斷為惡性病變;如果有強光點,則腫塊較大,血流信號較少。病灶內有點狀或棒狀血流信號,邊緣光滑,邊界清晰,腫塊形態規則,可見囊膜,多呈橢圓形或圓形,內部顯示均勻的低回聲,病灶內有點狀或棒狀血流信號,紅外光譜≤0.7,一些后部回聲衰減,診斷為良性病變。
超聲彈性成像:通過評分確定病變的性質。1-5分表示病變明顯變形,內部顏色為綠色。病灶內部混有藍綠色馬賽克,部分變形。病灶內呈藍色,周圍呈綠色,中心不變形,邊緣變形。病灶呈藍色,無明顯變形。病灶本身及周圍組織呈藍色,無明顯變形。良性病變的評分范圍為1-3分。惡性病變為4個及以上。
1.3觀察指標
對病理檢查結果進行分析;對比不同診斷方式影像學表現情況;不同診斷方式診斷價值,主要評估內容為:準確度、靈敏度、特異度。
1.4統計學分析

2.1 病理檢查結果顯示:
50例患者中,共計60個病灶,良性病灶40個,占比為66.67%,其中乳腺葉狀腫瘤、乳腺纖維瘤、乳腺炎性腫塊、乳腺囊腫、乳腺腺病伴導管擴張分別為5個、25個、5個、3個、2個;惡性病灶20個,占比為33.33%,其中浸潤性小葉癌、浸潤性導管癌、黏液癌、導管內癌、髓樣癌分別為3個、10個、4個、2個、1個。
2.2 不同診斷方式影像學表現
二維灰階+cDFI超聲診斷結果顯示: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結果顯示:惡性病灶成像評分集中在3分、4分、5分,良性集中在1分、2分、3分;良性病灶內部存在高回聲或等回聲,形態規則、邊界清晰,存在包膜,粗大鈣化灶,惡性病灶后方回聲衰減,內部存在不均勻回聲,形態多樣。
2.3 不同診斷方式診斷價值分析結果顯示
超聲彈性成像:惡性病灶、良性病灶分別為39、21個,59個病灶診斷準確;二維灰階+CDFI超聲:惡性病灶、良性病灶分別為35個、25個,其中45個病灶診斷準確。兩種措施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對比后,二維灰階+CDFI超聲分別為87.50%(35/40)、25.00%(5/20)、66.67%(40/60);超聲彈性成像分別為97.50%(39/40)、95.00%(19/20)、96.67%(58/60),前者低于后者,統計學分析結果有意義(X2=2.889、20.4167、18.0334,P=0.0895、0.0000、0.0000)。
乳腺疾病發作率較高,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對其機體健康、生命安全均產生消極影響。疾病常見發作原因包括乳腺炎癥性疾病、乳腺良性病變、乳腺惡性腫瘤等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腫物較大時可觸及邊界清楚、發熱、寒戰、與周圍組織粘連、乳頭溢液、皮膚皺縮、破潰出血、有壓痛或壓痛不明顯、病變乳腺同側腋淋巴結腫大等[4]。為防止疾病惡化增加治療難度,患者出現以上疾病表現后需及時入院接受檢查與治療,進而防止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近年來,隨著臨床醫學的發展及進步,超聲彈性成像、二維灰階+CDFI超聲診斷措施逐漸廣泛應用至臨床,對疾病診斷以及后續針對性治療措施的落實具有積極意義[5]。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靈敏度、準確度、特異度分析結果表明,超聲彈性成像優勢顯著,且顯著高于二維灰階+CDFI超聲,由此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超聲彈性成像在疾病診斷中的優勢更加顯著,各院可積極意義。臨床研究結果顯示,二維灰階是超聲檢查的基礎,主要是通過乳腺周圍腺體組織及其周圍存在聲阻抗上的差異成像,進而對病灶邊界、包膜情況、位置、數量等進行觀察,方便及時對病灶性質進行判斷。在灰階超聲的基礎上,CDFI超聲的優勢逐漸顯現,該措施的實施可顯示出病灶附近血流情況,判斷血管情況以及腫瘤生長速度。盡管上述措施的診斷效果較高,但容易受到患者乳腺條件、腫瘤形態多樣性的因素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診斷效果。超聲彈性成像是一種新的超聲技術,它可以測量壓縮前后組織的應變程度,表達組織圖像,判斷組織的硬度,進而評估病變的性質。
綜上所述,超聲彈性成像診斷乳腺疾病優勢顯著,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