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慧 李冬梅
(1 棗莊市腫瘤醫院/棗莊胸科醫院 山東 棗莊 277500 2 滕州市濱湖鎮衛生院 山東 棗莊 277517)
高血壓是一種可控制但需終身治療的疾病,臨床主要特征為患者體循環動脈血壓的增高且高于正常值,長期受疾病的影響會逐漸對患者全身其他功能或臟器造成慢性損害,因此需積極采取干預措施來控制血壓水平[1]。目前主要采用藥物治療,同時改善生活方式進行輔助治療,因此配合相關的護理干預顯得十分重要[2]。護患溝通是臨床中實施各項治療及操作的基礎內容,護士通過與患者建立有效的溝通,能夠及時、準確的了解患者各項情況,且有助于提升患者依從性,對于提高臨床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飲食治療也不容忽視,由于不合理的飲食方式可能導致藥物效果失衡,造成血壓水平的異常波動,影響臨床效果[3]。因此本文對部分患者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中醫食療,同時配合護患溝通干預,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詳細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研究對象: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壓患者,資料選錄時間:2020年6月-2021年6月,將所選患者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每組45例,對照組中29例男,16例女,年齡最大71歲,最小48歲,平均(59.56±3.25)歲;病程最長17年,最短10個月,平均(8.52±1.31)年;觀察組中25例男,20例女,年齡最大69歲,最小43歲,平均(56.12±3.57)歲;病程最長15年,最短1年,平均(8.12±1.24)年;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不大(P>0.05),可進行對比。
入選標準:患者高血壓臨床診斷明確;均為自愿參與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存在精神類疾病或認知交流功能障礙;合并存在嚴重心、肺等功能損害;無法完整參與全程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及護理干預。根據患者高血壓實際情況為其選擇相應的降壓藥物,治療期間給予患者常規護理。
(1)定時監測血壓變化情況,出現急劇升高的血壓變化應及時反饋并采取處理措施,同時告知患者需嚴格遵醫囑用藥,嚴禁私自增加藥量或停藥等,并向其說明藥物對控制血壓水平的重要性及良好效果,觀察患者用藥期間的藥物效果、不良反應等。
(2)指導患者每日進行有氧鍛煉,囑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及耐受量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能夠增強體質,改善體重指數,避免血脂的升高,同時調節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有助于改善并穩定血壓水平。
(3)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高血壓的飲食內容,應戒煙、戒酒,合理膳食控制體重,以低鹽、低脂、低膽固醇的飲食為主,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g,多吃新鮮蔬果,適量增加優質蛋白,正確飲食對于改善血壓水平有積極作用。
觀察組:在常規治療及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實施護患溝通護理及中醫食療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中醫食療:①進行食療時首先遵循飲食衛生,避免病從口入,同時要做到每日飲食定時、定量、適量適中,避免暴飲暴食等不良飲食習慣。每日飲食應保持平衡、合理搭配、五味適中,禁止偏食、挑食等,保持飲食的多樣化,減少動物肝臟、食用油的攝入,適當增加改善血壓的蔬菜或水果,如瘦肉、西紅柿中的鉀能保護血管,西瓜、梨等能降血壓,蘿卜有軟化血管的作用,草菇夏季服用可消暑利尿,禁止辛辣、油膩等刺激類食物。食療應遵循因時、因地、因人的原則選擇適宜的攝入食物。②食療時應對患者高血壓情況進行中醫辨證分型,根據疾病分型給予有針對性的食療,如肝陽上亢證患者主證有眩暈、耳鳴、頭痛、急躁易怒等,因此日??蛇x擇芹菜、紫菜等食材,或選擇葛根粥、桑菊飲等方劑;肝腎陰虛證者可見眩暈伴精神萎靡、多夢等,可給予海參、甲魚、菠菜、黑芝麻等,或淡菜皮蛋粥、銀耳杜仲粥等補腎滋陰方劑;痰濁中阻證者可見食少多寐、苔白膩等證像,可選擇胡蘿卜粥、山楂粥、香菇蘿卜湯等方劑,有針對性地進行食療更能夠保證治療效果確切。
(2)護患溝通:①語言溝通:護士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應提前熟知患者基本資料,根據其年齡、文化程度、職業等信息,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與患者進行交流,在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或指導時,應在自身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選擇通俗易懂的語言方式為患者進行講解,向患者詳細講解高血壓的發病原因、病情程度、治療方法等,并在講解后詢問患者是否存在疑問,及時進行解惑,避免患者因不理解產生其他問題。對于高齡患者可能出現學習能力差、聽力下降等情況,護士在與其溝通時應適當提升音量,也可進行重復講解加深患者印象,或通過舉例說明的方式講解治療藥物、飲食結構、運動方式等,便于患者理解。②非語言溝通:治療期間護士應保持態度溫和、真誠,溝通中護士應面帶微笑,同時應保持良好的姿態與患者平視,避免讓患者處于仰視的姿態,容易使患者產生壓迫感或形成對護士高高在上的印象,不利于后續工作的順利展開。同時保持良好的儀容儀態,服裝整潔、談吐清晰。③認真傾聽:在溝通期間的交流是雙向的,護士在對患者進行詢問或宣教時,應及時接收來自患者的相關反饋信息,認真傾聽時不隨意打斷患者的講話,同時保持神情專注、認真,耐心傾聽患者的講解,特別對于高齡患者或交流欲望強烈的患者,護士應保證有足夠的耐心,避免出現不耐煩、急躁、語言不適宜等態度問題,容易誘發護患糾紛事件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療效評價標準:顯效:患者高血壓疾病癥狀基本消失,舒張壓及收縮壓均恢復至正常水平內,且維持比較穩定;有效:患者高血壓疾病癥狀較前明顯改善,舒張壓及收縮壓基本穩定在正常范圍內,偶有血壓波動超出正常;無效:患者經干預后疾病癥狀較前緩解不明顯,且舒張壓及收縮壓較前變化不大。
(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舒張壓、收縮壓水平。
(3)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護患糾紛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2.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
組間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n(%)]
2.2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間舒張壓及收縮壓比較差異較小(P>0.05)。治療后兩組血壓水平均較治療前有所降幅,但組間比較觀察組更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分)
2.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護患糾紛發生率比較
組間比較,觀察組護理總滿意更高(P<0.05),護患糾紛發生率觀察組更低(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護患糾紛發生率比較[n(%)]
近年來隨著人們不良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的形成,高血壓的發生率逐年增加,且逐漸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產生一定影響。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類疾病之一,同時也是誘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患病后續積極采取干預措施來避免疾病的進一步發展[4]。臨床中在采取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配合相關的輔助措施進行干預,但部分患者因知識水平不足、依從性差、不合理飲食等因素影響,不利于對血壓進行良好的控制[5]。
相關研究表明,患者病情的發展與血壓水平不穩定與護患溝通關聯較大,有效的護患溝通能夠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保證護理工作的順利展開,同時避免護患糾紛的發生,可見護患溝通在臨床護理中的重要性[6]。中醫食療具有長久的發展歷史,是中醫中調整患者體質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各類食材、藥材性質的正確搭配,能夠對改善血壓水平產生積極效果。在建立良好護患溝通的基礎上,本次研究給予部分患者中醫食療干預,結合中醫相關知識為患者指導正確的飲食方式及結構,既對患者不產生藥物副作用,同時能夠滿足患飲食需求,從而取得優質地控制血壓效果。護患溝通能夠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糾正不良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幫助提升患者依從性,在此基礎上配合中醫食療能夠有針對性地對不同分型的高血壓患者進行飲食指導,保證患者能夠得到對癥的干預,對于疾病的改善效果更明顯[7]。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及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血壓水平及護患糾紛發生率更低(P<0.05)。由此可見護患溝通及中醫食療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將護患溝通及中醫食療用于高血壓患者的護理中,有助于控制血壓水平,提升護理滿意度,降低護患糾紛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