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健 孫 曉
(棗莊市腫瘤醫院/棗莊胸科醫院 山東 棗莊 277500)
支氣管擴張感染主要是因為急性或慢性呼吸道感染、支氣管收到阻塞后,發生反復的支氣管化膿性感染,使支氣管壁彈性發生破壞,致使支氣管變形、持久擴張[1],主要癥狀是反復、持續的咳嗽咳痰,痰液為大量濃臭痰,伴或不伴反復的咯血。該病老年人也非常常見,主要是因為老年人抵抗力下降,支氣管壁彈性也隨之下降,病菌相對更容易殘留,導致反復的感染[2]。常用的治療藥物是抗生素,但目前病原體的耐藥性發生很多變化,導致該病的病程延長,病情反復,抗生素治療效果達不到臨床預期,經研究[3],臨床上采用新的治療方式:經支氣管肺泡灌洗的方法,此方法治療老年支氣管擴張感染效果明顯,聯合異帕米星局部用藥[4],治療效果顯著。本文將具體研究經支氣管肺泡灌洗聯合異帕米星局部用藥,在老年支氣管擴張感染中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氣管擴張感染患者120例,用隨機計數法分為參照組和治療組,每組60人。參照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51~84歲,平均(68.51±6.25)歲;病程2~16年,平均(9.25±2.15)年;治療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51~84歲,平均(68.51±6.25)歲;病程2~16年,平均(9.25±2.15)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
納入標準:1)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為支氣管擴張癥合并感染;2)體溫升高到38℃以上,白細胞升高,咳嗽并且可大量膿痰、咯血;3)聽診肺部可聞及濕啰音。納入研究者必須符合以上三項。
排除標準:1)有嚴重精神障礙,神志不清者,無法配合完成治療;2)有支氣管禁忌癥的患者;3)有活動性出血、嚴重凝血功能障礙者。有上述其中一項的患者,都必須排除。
本研究方案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兩組患者首先給予常規治療方式,給患者低流量吸氧,使用化痰藥物、改變體位促進痰液排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擴張氣道,保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對癥治療。
參照組:在常規方式的基礎上,用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法,具體治療方式如下:1)置入支氣管鏡檢查前半小時,患者取仰臥位,常規進行心電監護及血氧飽和度監測,用2%利多卡因對患者鼻咽喉部進行表面麻醉,共15ml,分三次注射,接著肌內注射地西泮,支氣管鏡經鼻腔進入,立即注入2%利多卡因2ml,用支氣管鏡清除氣道分泌物,重點是擴張感染部位, 支氣管鏡逐漸下降,當進入肺段支氣管口或者肺葉上端時,立即經操作孔注入20ml的生理鹽水,溫度為37℃,灌注5次,總共100ml,緊接著立即用負壓將生理鹽水吸出。每次灌洗20min,每周兩次,兩周為一個療程。
治療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上聯合異帕米星局部用藥,每次灌洗結束后,再向肺部病變位置注入異帕米星注射液(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001)400mg,用10ml的生理鹽水稀釋,保留在病變氣管內,一周兩次,總療程為兩周。
1.3 觀察指標
(1)兩組患者血氣指標:PaO2(mmHg)、PaCO2(mmHg)、SaO2(%)、PaO2/FiO2。
(2)兩組患者炎癥指標:白細胞計數WBC(109/L)、C反應蛋白CRP(mg/L)、血清降鈣素原PCT(ng/L)。
(3)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愈:臨床各項指標和癥狀均已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異恢復正常,但臨床檢查指標有1項未達標;有效: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臨床檢查指標有兩項以上未達標;無效:臨床癥狀和指標均無好轉,甚至惡化。
(4)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退熱時間(d)、咳嗽咳痰消失時間(d)、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d)。
1.4 統計學分析
2.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氣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PaO2、SaO2、PaO2/FiO2、明顯高于參照組,PaCO2治療組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1。

見表1 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
2.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指標
治療前兩組患者炎癥指標差異不明顯(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炎癥指標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炎癥指標
2.3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治療組的臨床效果明顯較參照組更顯著(P<0.05)。見表3。

表3 臨床效果n(%)
2.4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治療組患者炎癥消退時間明顯比參照組短(P<0.05)。見表4。

表4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老年支氣管擴張癥是指老年人支氣管官腔長時間擴張,最終變形。支氣管和其周圍組織發生慢性炎癥,分泌物造成支氣管阻塞,導致支氣管的組織及結構,發生病理性改變。常見的致病菌有革蘭陰性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等。臨床癥狀大多表現為咳嗽咳痰,痰液呈膿性,伴反復咯血,嚴重可并發呼吸衰竭、肺氣腫等[5]。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弱,感染嚴重,病程長。臨床治療是以抗感染、排痰為主,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通暢,采用體位引流或者給予祛痰劑將淤積的痰液排出[6],防止繼發感染。排出痰液后,根據痰培養判斷引起感染的菌群,選用對應的抗生素,以及抗生素的用量。
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法是臨床發展的新技術,臨床用于診斷和治療多種肺部疾病,支氣管擴張癥是利用支氣管鏡注入生理鹽水,沖洗支氣管及病變肺部,之后給病變部位給予治療藥物。該治療方式對患者無創傷,安全性高,在臨床大受歡迎。該治療方式操作過程中是用負壓將原有堵塞氣道的分泌物,和注入的生理鹽水吸出,負壓吸引的壓強應小于80mmHg[7],避免壓強過高,造成遠端氣道受損。在整個操作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監測生命體征和血氧飽和度,適當給予患者氧療。但在治療過程中,對于免疫力較弱的老年人群體,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法的臨床效果并不非常理想,臨床一般將此法和異帕米星局部用藥相聯合,達到預期治療效果。異帕米星屬于半合成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8],耐藥菌少,且不良反應少,無毒性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革蘭陰性桿菌等有較強的抗菌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法與異帕米星局部用藥聯合的治療效果非常顯著,患者可以快速的退熱,咳嗽咳痰也能很快改善,臨床癥狀恢復快。氧分壓和血氧飽和度也比單一用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法快速升高。白細胞計數和C反應蛋白等炎癥指標下降快,抗感染效果非常良好。該聯合療法安全性高,患者有很高的依從性,臨床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支氣管肺泡灌洗治療法聯合異帕米星局部用藥,對于老年人支氣管擴張感染,安全性高,炎癥改善明顯,患者恢復快,有很顯著的臨床療效,值得臨床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