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會
(周村區婦幼保健院 山東 淄博 255300)
有調查數據表明,目前齲齒發生率在我國兒童中高達66%左右,其中約97%的患兒未接受治療,所以小兒補牙面臨較大的需求[1-2]。但對于部分依從性差的低齡、殘障等兒童,其因補牙時無法配合,所以其治療需求和醫療服務之間矛盾較為突出[3]。臨床目前對于補牙患兒,可采取的方式涉及束縛、全身麻醉等兩種,其中后者滿足人性化理念,安全性較高,但有一定潛在風險,所以還需深入探討更為有效的麻醉方式,以保障小兒補牙的整體療效[4-5]。本文總共抽取60例患兒展開研究,年限截止為2020.01~2021.12,均接受補牙治療,對比研究以隨機法展開,分為對比組(30例)與分析組(30例),研究了小兒補牙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安全性和臨床效果,現將研究情況做以下闡述:
1.1資料
本次總共抽取60例患兒展開研究,年限截止為2020.01~2021.12,均接受補牙治療,對比研究以隨機法展開,分為對比組(30例)與分析組(30例)。研究開展前統計處理2組基本資料,其中男女比例為17:13(分析組)和18:12(對比組);所選病例年齡、體重范圍位于3-10歲、6-19kg之間,2組均值統計結果分別為(4.4±1.1)歲、(13.1±2.7)kg(分析組)、(4.5±1.2)歲、(13.3±2.5)kg(對比組)。通過對各項數據經X2、T值檢驗分析,若P>0.05,說明研究可開展。所有對象均知情,且事先簽訂同意書,正式開展研究前已獲倫理委員批準。
入選條件[6]:均具有補牙指征;全身健康狀況良好;均可按時復診;無法配合度補牙。排除條件:合并癲癇、腦性癱瘓、心肺疾病、自閉癥、上呼吸道感染等嚴重疾病;復診困難;無補牙指征;對本次用藥過敏等。
1.2方法
2組術前均禁飲6h,禁食12h。采用氯胺酮(國藥準字H20023609,產自浙江九旭藥業有限公司)低劑量復合異丙酚(國藥準字H20010368,產自西安立邦制藥有限公司)麻醉分析組,即建立靜脈通路后,采取氯胺酮0.5-1mg/kg靜脈注入進行麻醉誘導,麻醉成功后入手術室,之后靜注異丙酚1-2mg/kg,維持麻醉給予異丙酚3-7mg/(kg·h)微泵輸注,再采取阿托品(國藥準字H43020586,產自海南洞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0.01mg/kg行靜脈注射。單用氯胺酮麻醉對比組,對患兒采取阿托品0.01mg/kg+氯胺酮6-8mg/kg進行肌肉注射,麻醉成功后進行補牙處理。2組軍靜滴5%葡萄糖注射液,滴速為10mg(kg·h)。
1.3評價指標
研究結束后對比各時點(麻醉前、后及術畢時)心率變化、不良反應(觀察術后嘔吐、躁動、呼吸抑制等發生情況)、麻醉效果(觀察記錄氯胺酮總用量、完全蘇醒、麻醉起效及出院等時間)及復查指標(觀察記錄繼發齲、再發或新發齲、充填體脫落等發生率)等數據,以評定效果。
1.4分析數據

2.1對比各時點心率變化
研究結束后,對比2組麻醉后、術畢時心率數據,分析組均低于對比組(P<0.05)。如表1示。

表1 對比各時點心率變化次/min)
2.2對比不良反應
對比2組不良反應數據,分析組發生率10.0%低于對比組33.33%(P<0.05)。如表2示。

表2 對比不良反應[例(%)]
2.3對比麻醉效果
對比2組氯胺酮總用量、完全蘇醒、麻醉起效及出院等時間數據,分析組均少于對比組(P<0.05)。如表3示。

表3 對比麻醉效果
2.4對比復查指標
對比2組繼發齲、再發或新發齲、充填體脫落等發生率數據,分析組略低于對比組,但差異較小(P>0.05)。如表4示。

表4 對比復查指標[例(%)]
在口腔疾病中,小兒屬于一大類患病群體,此類疾病對小兒身心健康存在嚴重威脅[7]。在小兒群體中,齲病的發生率最高,俗稱蛀牙、蟲牙,其病因復雜,與小兒抵抗齲病的能力、飲食中較高含糖量、口腔環境、細菌等關系密切[8]。齲病一般在牙面未保持較好清潔的情況下發生,如牙齒的牙頸部、鄰接面、點隙、窩溝等。因小兒群起無法主動配合臨床治療、難以開放靜脈通路、恐懼陌生環境、缺乏較強自主意識,所以極易導致病情被厭惡,從而嚴重影響其機體健康[9]。為了將患兒恐懼心理和口腔治療存在的問題予以有效結局,則需采取鎮痛、鎮靜藥物在術前對患兒加以干預,所以口腔治療技術中全身麻醉獲得了廣泛應用,其指的是向患兒機體內注入麻醉藥,促使患兒失去意識,無痛感,并不同程度的對其肌肉活動和神經反射產生抑制[10]。在此種麻醉中,異丙酚、普魯卡因、巴比妥、氯胺酮等均較為常用,其中阿托品則可促使呼吸道腺體分泌受到抑制,從而保持呼吸道干燥。氯胺酮是一種靜脈麻醉藥,屬于新型非巴比妥類,其可阻斷大腦和丘腦聯絡路徑投射至新皮層,進入機體后可隨血藥濃度增高而整體抑制患兒的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靜注和肌注效果確切、價格低廉、可控性強、簡單易用等優勢,同時對循環和呼吸等抑制相對較為輕微,目前在手術室外廣泛應用于各種診斷性操作。而作為一種全身麻醉藥,異丙酚的特點為安全性高、蘇醒平穩而快速、起效迅速等,廣泛應用于個可麻醉和重癥患者鎮靜中[11]。在基層醫院中,氯胺酮屬于兒科麻醉處理中的首選藥物,但其單用可導致術后蘇醒延遲和起效時間延長,所以實際應用受到一定限制。而采取異丙酚配合少量氯胺酮,則二者可發揮充分且迅速的鎮靜作用,術后蘇醒迅速,對呼吸抑制存在輕微抑制,安全性較高[12]。本文結果中,研究結束后,對比2組麻醉后、術畢時心率數據,分析組均低于對比組(P<0.05)。這表明小兒補牙采用氯胺酮低劑量復合異丙酚麻醉對其心率影響較小。對比2組不良反應數據,分析組發生率10.0%低于對比組33.33%(P<0.05)。這表明小兒補牙采用氯胺酮低劑量復合異丙酚麻醉的安全性較高。對比2組氯胺酮總用量、完全蘇醒、麻醉起效及出院等時間數據,分析組均少于對比組(P<0.05)。這表明小兒補牙采用氯胺酮低劑量復合異丙酚麻醉可減少麻醉藥用量,并促進患兒快速蘇醒。對比2組繼發齲、再發或新發齲、充填體脫落等發生率數據,分析組略低于對比組,但差異較小(P>0.05)。可見,小兒補牙采用氯胺酮低劑量復合異丙酚麻醉發揮著極大優勢和積極作用。
綜上,小兒補牙采用氯胺酮低劑量復合異丙酚麻醉的麻醉效果顯著,具有起效迅速、不良反應少、蘇醒迅速等優勢,安全性高,可進一步借鑒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