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內蒙古 包頭 014010)
心電圖是臨床上用于心臟疾病檢查和診斷的首選方法,此種檢查方式具有無創性,且操作簡單,檢查費用低,備受廣大患者的青睞。心電圖是臨床帶教的主要內容之一,教學方法的選擇會直接影響實習生對于心電圖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往在心電圖帶教工作中主要采取傳統的帶教方式,傳統的帶教方法是以帶教老師為主體,帶教老師負責講授教學內容,實習生被動的接受,此種帶教方式導致實習生和帶教老師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無法調動實習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直接影響教學成果[1-3]。近年來,教學方式不斷改革,越來越多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運用在臨床帶教上,其中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和病例分析教學法的應用范圍較廣,兩種教學法各具優勢,而將兩種教學方法相結合運用在心電圖的臨床帶教上能夠獲得何種教學成果,這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內容。現將50例實習生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開展研究如下:
1.1一般資料
共選取50例于2020年7月~2020年8月在我院實習的實習生,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25例。對照組:男10例,女15例;年齡20~24歲,平均(22.43±2.18)歲。觀察組:男12例,女13例;年齡21~24歲,平均(22.84±2.39)歲。經比較兩組的年齡和性別,P>0.05,說明存在可比性。
納入標準[4]:①均為同一學校的實習生;②醫學基礎學習各科成績均為良好;③自愿參與研究。
排除標準[5]:中途退出研究。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開展傳統教學法:根據《診斷學》的教學大綱制定教學內容,由帶教老師講授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借助PPT進行講解,下課后留問題讓學習思考、解決。
觀察組開展PBL結合CBL教學法:以《診斷學》的教學大綱為依據制定教學內容。將學生分成5個小組,每小組5人,由小組成員推選1人作為組長,采取小組討論的形式開展教學工作。由帶教老師提前1周選出典型的心電圖案例,提出要思考和討論的問題。引導學生可通過查閱書籍、上網搜索等方式獲得問題相關的學習資料。圍繞著臨床病例出現的心電圖改變和討論的要點開展組內討論,并引導學生主動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課堂上,帶教老師對心電圖相關知識進行初步講解,讓實習生對心電圖的特征進行快速了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針對病例做出適當引導。課下讓實習生繼續進行自主學習,查閱資料后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以加深對心電圖相關知識的認知。每個問題討論結束后,由小組成員共同制作PPT,體現出對該問題和病例的認知,并由1名小組成員做匯報。由教師對每個小組的發言進行點評,總結討論要點,并講解重點和難點知識。
1.3觀察指標
①統計兩組實習生的心電圖理論成績、識圖成績以及總評成績,并進行組間比較。
②評價兩組實習生對于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提高知識掌握能力的認可程度。
③評估兩組實習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使用滿意度調查問卷[6]作為評估工具,評分范圍是0~10分,0~3分表示不滿意,4~6分表示滿意,7~10分表示非常滿意,計算比較滿意度(除不滿意外,均納入到滿意度的計算范疇中)。
1.4統計學處理

2.1比較兩組實習生的心電圖考核結果
經統計兩組實習生的心電圖考核結果,觀察組實習生的理論成績、識圖成績以及總評成績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實習生的心電圖考核成績比較分)
2.2比較兩組實習生對教學方法的認可程度
經評估兩組實習生對于教學方法的認可情況,觀察組對于帶教方法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提高知識掌握能力方面的認可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實習生對于教學方法的認可度比較[n(%)]
2.3比較兩組實習生對教學的滿意度
經評估兩組實習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度情況,觀察組實習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更高,兩組比較有明顯差異,見表3。

表3 兩組實習生對教學的滿意度比較[n(%)]
心電圖檢查是用于診斷心臟疾病的首選方法,每一位臨床醫生均需要具備準確、快速分析心電圖的能力,但心電圖的教學也一直是臨床帶教中的重點和難點,這主要是因為心電圖帶教過程中大部分都是理論性知識,教學內容過于抽象和復雜,并且心電圖的教學內容過于枯燥,不容易被掌握。心電圖教學的目的是要培養實習生對于心電圖的識圖能力,掌握常見心電圖和常見心臟疾病的判斷情況,并為日后臨床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7-9]。在受到心電圖本身復雜性影響的基礎上,如果帶教老師不能選擇科學的、有效的帶教方法,則會增加教學的難度,直接影響教學成果。以往應用較為廣泛的帶教方法是傳統教學法,傳統教學法以教師講授為主,在教師講授后拋出問題讓實習生回答,這種教學方式過于枯燥乏味,不僅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散,學生不愿意多思考,不愿意進一步探索,影響其學習的主動性[10-11]。如果實習生對于心電圖知識的掌握不牢靠,其所學的理論知識無法很好的轉化為臨床實踐,則難以在臨床工作中準確的識別出患者的心電圖,難以對患者的病情做出準確的診斷,理論脫離了實踐,這與臨床帶教的目的和初衷背道而馳。因此,臨床帶教工作要不斷的改革,不斷改變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探索更新的、更好的教學模式,從整體上提高心電圖帶教工作的教學質量。
本次研究比較了傳統教學法與PBL結合CBL教學法在心電圖臨床帶教上的應用效果,經比較研究結果顯示PBL結合CBL教學法的優勢更為突出,其突出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能夠提高實習生的理論知識、識圖能力,提高其綜合素養;第二,可激發實習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以及知識掌握能力;第三,此種教學模式受到了實習生的廣泛認可,其滿意度更高。分析原因:PBL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此種教學方法將學生作為教學工作的中心,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教學內容先提出問題,并圍繞問題開展討論,通過拋出問題讓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分析、思考和探索,并讓其從多個方面思索去解決問題[12-13]。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而且在此種教學方式下,學生是主動學習的,而非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被動接受知識,這對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有積極意義的。CBL是以病例為導向的一種教學方法,此種教學方法由PBL教學法發展而來,但又不同于PBL教學法。CBL教學法將臨床案例作為開展教學工作的重要基礎,根據具體病例設計出與病例相關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圍繞著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通過分析討論尋找問題的答案[14-15]。在此過程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通過學生的主動思考和分析討論,能夠全面提高其基礎知識和臨床技能,進而提高其綜合素養。PBL與CBL兩種教學法的相同之處是均以學生作為教學工作的主體,不同的是PBL教學法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CBL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將兩種教學方法同于運用在心電圖帶教工作中,則可以充分發揮兩種教學方法的優勢,進而全面提升和培養實習生的綜合素養。
綜上所述,將PBL與CBL教學法運用在心電圖的臨床帶教上優勢顯著,具備推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