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樹娟 雷 貞
(山東省聊城市人民醫院 山東 聊城 252000)
膝關節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關節退行性病變,中老年人多見,多體現為關節痛或腫脹。臨床醫學經常依據病況的明顯程度來開展用藥治療,針刺醫治,手術醫治等,早期治療是減緩該病進度的合理對策[1]。對膝關節炎病人合理的護理是醫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而怎樣提升護理就變得至關重要[2]。個性化護理方案是對于病人個人量身定制的護理措施,不僅對病人開展膝關節炎常規護理,又要對于不同的病人的本身特性,適度添加其對應的其它層面護理。下列就該院膝關節炎病人的個性化護理和常規護理的效果進行匯報。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診的72例膝關節炎病人,任意分成實驗組和實驗組,每一組36例。對照組,男12例,女24例,年紀42~69歲,年齡結構為53.18歲,病史1~5年,均值病史(1.21±0.43)年;實驗組,男13例,女2例,年紀42~71歲,均值為55.01歲,病史為1~6年,均值病史為(1.13±0.51)年。2組病人年紀、性別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別(P>0.05)。全部入組病人及親屬對本研究均知曉并簽定知情同意書。本科學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準許。
1.2方法
1.2.1對照組病人予常規護理方案,包含日常護理、常規給予玻璃酸鈉關節腔注入,1次2.0ml/周和鹽酸氨基葡萄糖片內服醫治,此外微波紅光治療法緩解疼痛,維持醫院病房自然通風優、房間內溫度濕度適合、搞好常規服藥觀察和具體指導等,隨診3個月。
1.2.2實驗組給與個性化護理方案,科室建立護理團隊,護理長出任小組長,挑選一名資質較高和閱歷豐富的護理人員做為副組長,其他護理成員做為組員。
1.2.2.1護理基礎
為了更好地確保個性化護理的質量,最先收集病人的臨床醫學信息內容和數據信息,進行健康教育調查活動;由護理人員掌握病人的年紀、文憑、心理特征并去數據庫查詢讀取有關病人的病歷材料,確定病人還有哪些基礎疾病及其身體狀況的發展情況,依據病人的特性制訂差異化的護理計劃方案,在進行個性化護理方法的制訂后,護理人員必須再度對預案開展核查,確定當中的各類流程是不是可以達到病人的要求。
1.2.2.2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在診治全過程中對病人開展有應對的心理疏導,大部分病人可因疼痛發生焦慮情緒、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有的病人因高并發其它疾病而心煩氣躁,有的病人對醫治自信心不夠。為了更好地確保個性化護理的質量,護理人員在與病人實現溝通時,理應最先確定不同病人的心理情況;針對愛生氣的病人,護理人員必須提供合理的安慰,盡量清除病人的惱怒心態,而針對緊張的病人,護理人員必須確定病人焦慮的原因,掌握病人在進行醫治過程中所憂慮的事情,那樣可以目的性地對病人的情緒開展管控。針對抑郁的病人,護理人員理應搞好病人的溝通交流,盡量使病人的負面情緒獲得宣泄,減少抑郁對病人導致的危害。
1.2.2.3恢復訓練
從用藥后第2天逐漸在護理人員具體指導下做好恢復訓練,最先依據病人本身的關節活動狀況制訂相對應的恢復方案,次之病人的恢復訓練務必依據生病關節位置及病況修復狀況,及時調節恢復具體指導計劃方案。
1.2.2.4改正欠佳生活習慣
護理人員應向病人詳盡解讀膝關節炎的有關專業知識,叮囑病人注意休息,均衡飲食,培養優良的日常生活及習慣,盡量避免上坡、上樓梯等加劇膝關節的運動。
1.2.2.5個性化營養護理
對病人開展精準護理需搞好病人的個性化營養分析,若病人的身體活動力差且結合糖尿病患者能夠經過調節飲食搭配對血糖開展操縱,降低糖份的攝取,提升高蛋白食物及鈣元素的攝取,以做到控制血糖、推動關節炎修復的目的。
1.2.3觀察指標值
1.2.3.1關節痛水平得分(1)選用視覺模擬得分(visualsimulation,VAS)疼痛分級0分:無痛感;3分下:有明顯的疼痛,可是還可以承受;4~6分:有明顯疼痛,會干擾睡眠;7~10分:發生明顯疼痛,無法忍受,危害睡眠和飲食。(2)用絲線緊緊圍繞關節腫脹水平最高點的周長,后用直尺量取精準到mm。(3)用圓規精確測量關節活動度并紀錄。(4)膝關節作用的評定;美國特種外科醫院膝關節評定量表(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kneescore,HSS),總成績100分,優:85分之上;良:70~85分;中:60~69分;差:60分下。
1.2.3.2日常生活能力評定
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abilitydailyliving,ADL)點評生活品質,包含上廁所、修飾、用餐、坐起、走動、上樓梯等10項內容,得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品質越高。
1.2.3.3護理滿意度測評
護理滿意率評定采用調查問卷,關鍵從護理業務的質量、護理人員的技術性、溝通交流實際效果及其對有應對的宣傳教育、個性化方法的認同度多個層面開展調研。共10個題,每道題10分,病人依據令人滿意水平評分。81~100分表明特別滿意,51~80分左右是滿意,0~50分是不滿意。
1.2.4統計學方法
以SPSS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明,同組數據信息及小組之間差別各自用配對t檢驗;計量資料以n或百分比(%)表明,小組之間較為選用χ2檢測,以P<0.05表明差別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病人護理前后及小組之間關節功能的對比
同組護理前后數據對比,2組的VAS得分和關節腫脹度都是有顯著改善(P<0.05)。實驗組病人的膝關節活動度和HSS得分在護理后有顯著改善(P<0.05),而對照組護理后改善不顯著(P>0.05);2組病人膝關節改進的水平開展對比發現,實驗組較對照組的VAS得分降低水程度、關節腫脹減輕水平更加明顯(P<0.05),實驗組HSS得分提升水平、關節活動度改進水平好于對照組(P<0.05),比照具備統計學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指標(x±s)
2.2 2組病人生活質量的對比
護理前根據小組之間對比發現,實驗組與對照組病人生活能力得分無顯著差別(P>0.05),護理后得分實驗組顯著大于對照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分析(x±s)
2.3 2組病人護理滿意率的對比
根據2組病人滿意率數據對比,實驗組有34例病人對護理滿意,對照組有27例對護理滿意,實驗組滿意率高些,對比存有統計學差異(P<0.05)。
在病人滿意度測評中的信息表明,個性化護理計劃方案顯著好于傳統式的護理計劃方案[3]。在個性化護理計劃方案中本科學研究更為高度重視個性化服務,關心病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并立即疏通,提高病人診治的自信心和依從、對于不一樣的基礎疾病給與對應的護理計劃方案,堅持一人一方案,個性化護理的核心理念,對病癥、疼痛及治療方案均進行宣傳,對病人存在的不足和疑慮仔細解釋,提升護理質量和病人的認同度[4]。與常規護理對比,個性化護理的優點還取決于,護理人員除了會做好病人的基礎護理和目的干預,也會充分考慮病人的心身要求,保證病人接受護理后心身做到較為舒適的實際效果,進而增強病人的舒適感和依從,保證其配合在護理工作總[5]。
總的來說,個性化護理方案對膝關節炎的診治有顯著的優點,可顯著減輕病人關節痛,腫脹水平,改進關節活動度和作用,提升病人生活品質,非常值得臨床醫學進一步推廣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