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蘭
(東營博愛婦產科醫院 山東 東營 257300)
前言:在婦產科的臨床上,隨著廣大女性人群生活方式的改變,而婦產科疾病的發病率也呈現了逐年遞增的發展趨勢。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近三年婦科疾病發病率排名前三位的分別為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卵巢囊腫等疾病,其占比分別為26.4%、22.6%、20.5%[1]。一些患者甚至久治不愈,對其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擾。隨著臨床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廣大臨床工作者研究發現米非司酮在婦科疾病的臨床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與臨床常用藥物黃體酮相比,米非司酮能夠更好的與子宮內膜受體進行融合,尤其是緊急避孕、結束妊娠等常見的婦科疾病中,米非司酮發揮的作用至關重要[3]。為了深入探究婦產科疾病治療中應用米非司酮所取得的藥效,特選擇我院婦產科收治的部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為了探究米非司酮治療與常規藥物治療兩種診療手段所發揮的不同效果,分別給予其不同的診療手段,比較其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婦產科近一年收治的150例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其年齡均在34—43歲,子宮內膜異位癥34例、終止妊娠56例、子宮肌瘤34例、緊急避孕26例。納入標準:臨床上符合婦產科疾病診斷標準、無其他嚴重合并癥及精神、認知障礙的患者;排除標準:執行過相關婦科手術、臨床資料不全的患者。經過組委會研究人員證實,所有入選患者的年齡、疾病類型等臨床資料的比較未見顯著差異,可以將其臨床結果進行比較,以示公平(p>0.05)。
1.2方法
按照此次臨床研究目標的要求,將所有患者進行隨機、平均的分組,每組患者的數量均保持為75例以示公平,之后針對所有患者進行統一編號1—150,將編號1—75的患者納入至對照組中,并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對于子宮肌瘤的患者,麻醉后實施手術治療,手術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出血量及宮頸口松弛情況;而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狀患者,給予常規手術治療;終止妊娠患者實施常規無痛人流手術治療;緊急避孕患者實施常規避孕治療。
剩余編號為76—150的患者納入至試驗組中,并給予米非司酮治療,具體方案如下:
首先針對子宮肌瘤患者在執行手術治療24小時之前給予由湖北醫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號為HJ201602132152的米非司酮,每次的服藥量為50mg,每日3次,在連續服藥三天后對患者實施麻醉,麻醉藥效起效后實施無痛人流手術;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在停經2周后給予米非司酮治療,每次的服藥劑量為6.5mg,指導患者以口服的形式服藥,以四天為一個療程,在連續治療5個療程后觀察患者的恢復情況。對于終止妊娠的患者,在妊娠期滿7周后執行手術,按照患者妊娠期的不同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手段,對于妊娠期剛滿7周、早期妊娠的患者,前兩天的米非司酮藥量為每次25mg,每日兩次,直至第三天指導患者聯合服用由上海紫竹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號為JG201311251351的米索前列醇藥物,服藥劑量為0.2mg,每日三次;而對于中期妊娠的患者則在早期妊娠患者的基礎上增加服藥劑量,調整為每次50mg,每日3次,兩天后聯合米索前列醇服藥,每日3次,在服藥的過程中觀察患者胎囊及出血量等情況。而對于緊急避孕的患者,在首次服用米非司酮后,須嚴格控制其藥量,以25mg為準,在間隔12小時后再次服用該藥物,劑量與首次服藥劑量相同。
1.3觀察指標
療程結束后,由組委會研究人員負責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住院情況等各項數據結果進行統計和比較。其中,患者臨床療效的劃分按照其臨床癥狀的具體情況為準,若患者在接受治療后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機體恢復如初則視為痊愈;若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顯著的改善,身體各項指標也逐步恢復至正常水平則視為有效;若患者的臨床癥狀未得到有效改善,甚至一度出現了加重的傾向則視為無效,由組委會研究人員按照(痊愈+有效)/患者總數的公式計算出兩組患者此次臨床調查工作的治療總有效率。而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則以社交功能、運動功能、心理狀態三項內容來衡量,每項內容的滿分均為100分。
1.4統計學方法
此次臨床調查工作中所涉及到的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用(x±s)和百分數來表示,之后在驗證臨床實踐的過程中分別用t和x2對其進行檢驗,若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住院情況等各項數據結果的比較差異較大,則代表此次臨床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并用p<0.05來表示,若上述數據的比較在臨床上無顯著差別,則表示此次臨床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數據比較無統計學意義,用p>0.05來表示。
2.1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結果
2.2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統計結果表明,在對照組的75例患者中,有5例發生陰道流血,其發生率為6.67%、有3例發生惡心嘔吐,其發生率為4%、有4例發生乳房脹痛,其發生率為5.33%,計算得知:該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在試驗組的75例患者中,有1例發生陰道流血,其發生率為1.33%、有1例發生惡心嘔吐,其發生率為1.33%、有2例發生乳房脹痛,其發生率為2.66%,計算得知:該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32%,具體結果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結果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患者的社交功能評分為(65.29±6.71)、運動功能評分為(69.43±4.57)、心理狀態評分為(70.13±3.37);試驗組患者的社交功能評分為(66.28±5.72)、運動功能評分為(70.13±3.57)、心理狀態評分為(69.32±3.18);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社交功能評分為(71.32±5.68)、運動功能評分為(75.18±4.32)、心理狀態評分為(73.28±3.22);試驗組患者的社交功能評分為(92.15±3.35)、運動功能評分為(93.28±3.72)、心理狀態評分為(94.13±3.37),比較結果中可以看出,兩組患者治療前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結果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逐漸拉開差距,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結果
2.4兩組患者的住院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16.52±3.48)天、平均住院費用為(8659.26±163.26)元;試驗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9.38±3.62)天、平均住院費用為(6852.32±115.48)元,兩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平均住院費用比較均產生了顯著的差異,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住院情況比較結果
綜合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住院情況等各項數據結果得知: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在臨床上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治療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其不良反應發生率及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等數據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在婦產科的臨床上,其疾病種類繁多,以子宮肌瘤、異位妊娠等疾病種類的發病率近年來也得到了顯著的攀升。截止到2021年底,我國婦科疾病患者數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別為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及卵巢囊腫,其發病率分別為26.4%、22.6%、20.5%,如果無法得到及時的治療,會致使其他并發癥的發生,嚴重影響我國廣大女性人群的身心健康[4]。
而在婦科疾病的臨床治療中,以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相比于藥物治療,雖然手術治療的效果較為顯著,但是因為其對機體造成的損傷較大,極易導致其他并發癥的發生,為廣大患者造成嚴重的困擾[5]。而藥物治療雖然相對安全,但是其療效卻令廣大患者差強人意。近年來,雖然我國婦產科治療工作所取得的顯著突破,一些臨床工作者研究證實米非司酮在婦科疾病的臨床治療中發揮了重要的應用價值,甚至一度超越了其他種類的藥物,成為了婦科疾病診療工作的特效藥物之一。
在臨床上,米非司酮是一種常用的診療藥物,能夠有效的終止受精卵在子宮內部的著床,并具備了促進子宮成熟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意外懷孕的治療上,將其與米索前列醇聯合應用,能夠有效的治療停經時間在49天之內的意外妊娠[6]。
在本次研究中,給予我院收治的部分婦科疾病患者適量的米非司酮藥物實施治療,結果發現,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在臨床上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治療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其不良反應發生率及住院時間、住院費用等數據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這也充分證實了米非司酮藥物在婦科疾病臨床上具備的重要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米非司酮在婦科疾病臨床上所發揮的作用舉足輕重,尤其是近年來婦科疾病的頻發,使得米非司酮藥物治療在臨床治療中所發揮的作用更加顯著,這也標志著我國婦科疾病診療工作取得的全新突破。而在婦產科疾病的臨床上,為了強化患者的臨床療效,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須選擇以米非司酮作為臨床診療藥物,為廣大患者的身心健康予以重要的保護屏障,也是廣大婦科疾病患者的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