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 要: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為企業的運營創造了更為穩定的環境,但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影響,企業要想保證自己在穩定的狀態下發展,需要從自身出發,對內注重內審與內控工作的關系,并且要發揮內審的作用,提高內控的水平,以便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優化企業內部資源分配,實現企業經營的戰略目標。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不僅有機遇更有挑戰,同時企業也會面臨更多的經營風險,為此企業應認真分析和總結內審與內控工作之間的關系,有助于企業提升內部風險的防范措施,并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本文在總結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之間關系的基礎上,對優化內審與內控的工作提出解決對策,以便企業強化管理能力,實現企業經營發展規劃目標,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企業;內審;內控;關系
我國市場經濟飛速發展,對于企業的經營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企業的生產管理應該注重分析好內外環境,以便提升應對風險的能力,實現企業經營的戰略規劃目標。對于企業風險的防控能力提升需要企業注重內審和內控工作的協調統一,雖然兩者之間工作有明顯的不同,但是可以發揮兩者的相互協調和相互促進的關系,確保企業有效地利用內審和內控的作用,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縮減企業的經營成本,合理地規避企業的經營風險,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達到企業經營管理的效果,對于企業應對市場的挑戰以及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都有更為實際的意義。
一、企業內審與內控的涵義
1.企業內審
企業的內審是一個監督的工作,是企業內部管理主要工作內容,我國對企業內審的建設和管理制定了相關的政策法規,所以企業內審需要在法律法規規定下開展,主要是企業在開展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內審發揮監督的作用,對經營活動進行審查和評價,以便企業合理地安排資金的使用,有序地開展經營活動,所以企業內審也是一個系統工作,通過內審能夠有效規避企業的風險,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企業內審具有目標性、獨立性、約束性、監督性、全面性和客觀性的特點。企業內審工作的目標就是通過內審工作的開展確保企業經營活動順利進行,以便企業提升經濟效益,所以企業內審具有目標性。企業的內審工作具有獨立性,內審工作的開展具有自己的行為規范,不受其他部門工作的影響,企業的內控主要是對內部控制的服務,與審計工作還有一定的差異,企業內審具有獨立性特點。企業內審工作的開展有利于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企業通過內審工作能夠降低企業不利因素的影響,內審的結果反饋給企業的管理者,這樣企業改革對員工工作行為規范,便于更好地開展對員工的管理,內審具有約束性。企業內審雖然工作不受其他部門的影響,但需要其他部門的配合,提供準確的信息,避免內審工作開展不暢,企業的內審具有全面性,也客觀地收集企業生產經營的信息,以便發揮審計的作用,提高企業的經營優勢。
2.企業內控
企業的內控主要是注重企業的內部管理的制度化建設,內部控制工作開展的主要目標是規范企業的經營行為,為企業的發展、實現良好的經營提供保證,企業的內控管理可以保證資金和資產的安全,對企業的經營管理進行制度建設,以便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提高企業經營活動的規范性,內部控制是一個內部管理的自我規劃、自我調整、自我約束以及自我控制的手段。企業內控包括內部環境、控制活動、風險評估、內部監督、信息溝通等。隨著企業不斷發展經營,企業內控的范圍更為廣泛,內控管理也需要建立制度化、動態化、科學化、規范化的制度,以便企業發揮內控的作用,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的發展。同時企業內控管理也具有全面性、動態性、監督性、風險性、控制性等特點。只要企業開展經營就要涉及到內控管理的內容,內控管理需要企業內部所有部門的積極配合,同時按照內控管理的工作要求,我們總結內控管理要素變化之快,很多關鍵要素和潛在要素識別不準確,會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為此需要企業對內控加以控制,才能有利于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戰斗力,實現企業科學發展。
二、企業內審與內控的關系
企業內審和內控工作都有自己的工作內容,但它們都是企業發展經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站在企業發展的全局角度來說,企業內審和內控工作具有相似之處,它們之間存在著較為緊密的聯系,它們的作用都是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經營的戰略目標,也有利于企業的現代化建設。企業內審和內控工作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兩者之間依然是相互影響的,企業內審工作的開展對內控工作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不僅有利于內控工作建立完善的制度基礎,還能提升工作效率。內控工作的開展也強化了內審的作用,規范企業的內部管理工作要求,兩者都能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質量,合理地規劃企業資金的使用和安排,確保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企業要優化內審和內控的作用,能夠提升企業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對企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下面就兩者的關系略述如下:
1.企業內審是內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企業內部管理工作中,內審和內控工作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都有影響力,主要是內審發揮監督的作用,對企業內部經營活動、生產行為等的監督,能夠及時和準確地發現管理工作存在的短板和弊端,對企業完善內控制度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且內審工作還可以評估企業內部管理的潛在風險要素,這樣保護了企業內控制度的執行力,也有利于企業提升解決管理問題的能力,減少企業的經營損失,可以說內審是保證企業內控發展的有效措施。
2.內審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強化內控工作的控制力
內審對于內控工作來說有相同點也存在獨立性,主要是企業通過內審,能夠客觀地評估內控工作制定建設是否完善、內控的執行力強弱以及內控存在的風險要素等,內審部門與其他部門建立有效的連接,共同監督內控制度的執行過程,也公正地對內控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以便促進內控制度的完善,內控工作不斷地延伸,內審工作還能夠提升企業內控的工作效率,對內控工作的發展具有再控制力。
3.內審工作能夠有效地推動內控風險評估機制的落實
企業內控經營和管理過程中存在風險,主要是內控管理跟隨著企業經營過程的改變而改變,同時內控管理的內容比較復雜,內控管理的整體工作要求要全面,但是因為企業對內控制度的實施把控不到位,這會增加內控管理的風險。企業內審工作開展對內控風險要素的識別以及整理具有積極的作用,內審工作是在結合企業日常工作管理的基礎上,并融合企業的發展現狀,以便將風險評估落實到企業的各個部門以及經營活動之中,在規定時間內做好業務流程跟經營活動的檢查工作,及時篩選出影響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風險因素并加以控制,來進一步強化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風險規避質量。企業開展內審工作要注重工作方式方法的選擇,有效地對企業運營風險進行評估和處理,進一步遏制風險的發生,提高企業的內控水平,建立有效的企業發展規劃。
4.企業內審工作為內控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企業內審的作用就是監督和指導的作用,企業內審要明確監督的職責,還要根據企業的發展特征不斷地優化企業管理,為企業內控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也保證了內控工作制度的順利落實。通過內部審計制度的應用,能夠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流程起到良好的評估效果,提高內部控制工作的嚴謹性和合理性,還能對存在的不合理現象給予糾正,健全企業內控制度,也提升了企業資金使用的合理性,避免浪費等現象的發生。因此說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能夠為各項內部控制體系的落實奠定良好的基礎,也是保障內部控制體制有序開展的重要保障。
三、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現狀
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的發展都是想要促進企業穩定經營,并且保證企業內部管理工作水平和質量,實現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但是目前企業對內審以及內控工作出現混淆,導致內審與內控工作制度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不僅沒有對企業內部管理起到積極的作用,還導致企業無法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阻礙企業的發展。
1.企業內審和內控工作環境不穩定
企業管理者將所有的精力和關注點放在經濟效益最大化方面,對內審和內控工作的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低,企業內部沒有建立完善的內審和內控工作環境。企業管理者的思想意識有限,也限制了其他人員對內審和內控工作的認識,使得內審和內控工作的職責劃分不清楚,分工不明確,無法將具體責任落到實處,導致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形同虛設。企業的內審與內控工作重要性宣傳力度不夠,宣傳的方式單一化,這會造成內審與內控工作的制度建設不完善,業務開展方法單一,阻力很大,會給企業的內部管理和經營埋下安全隱患,不利于企業走現代化的發展道路。
2.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缺少獨立性
企業對內審與內控工作認識不全面,日常工作中常常將內審與內控工作融合在一起混為一談,兩者的工作制度建立受到企業管理者思想意識的制約,缺少獨立性。企業對內審與內控工作的整體工作職責不清,具體的工作內容與作用掌握不全面,單純地將內審與內控工作作為財務部門的內容之一,讓財務部門負責,這會降低內控與內審工作的權威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財務人員難以顧及到內審與內控工作,對于內審與內控工作的檢查也是應付了事,經常使用以前的數據內容,沒有對目前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做細致的分析和總結,都是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也不利于企業依據內審和內控數據開展企業的內部管理工作,必然會降低企業內部管理和控制的效果。
3.企業內審與內控制度體系不完善
企業對內審與內控工作不重視會直接限制兩者的制度體系建設,企業缺乏系統的內控和內審制度體系,缺少專業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實際開展工作的時候職責劃分不清晰,沒有組織結構的約束,開展的工作主觀性很強,企業雖然按照相關的企業管理工作要求制定了內審與內控的制度,但是長期沒有對制度內容和工作流程進行更新,以往的工作要求與新時代企業的發展現狀脫軌,不利于企業開展內控和內審工作,造成內審、內控工作與企業發展不協調。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的監督機制不健全,監督工作的整體工作權限受限,監督工作不全面,在監督內審和內控工作的時候,不能及時地發現內審與內控工作存在的問題,形成的監督報告可用性不強,導致內審與內控工作的效果不明顯。
4.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導致數據信息傳遞不及時
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都有全面性的特點,需要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有效配合,但是由于企業內部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大家都是獨立的個體,相互之間連接少,這會增加內審與內控工作的數據收集、整理的工作難度,也會增加工作人員重復上報數據的工作量,不利于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的開展。企業內部各部門對內審與內控工作的意識淡薄,工作的積極性低,加上企業對內審與內控工作忽視,所以內審與內控工作信息傳遞不暢,也會降低內審與內控的信息化水平,不利于企業構建完善的信息系統,信息系統的數據共享不到位,相關的工作模塊設定不合理等現象也會降低系統的使用率,阻礙企業的現代化發展。
5.企業的內審與內控風險意識弱,風險管控不及時
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的風險意識弱,缺乏風險的管控機制,導致企業對風險要素的評估不準確,很多潛在的風險要素不能及時地被發現,這會增加企業整體的內審與內控工作風險。企業經營面臨的市場環境越來越復雜,企業的風險種類也在逐步增加,但是因為企業對風險的管控不到位,缺乏完善的風險預警機制和防范對策,不能將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也沒有對風險做好測評和評估,這會增加企業風險發生率,也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損失。同時企業內審和內控工作的方向不明確,不利于企業內部管理工作的開展,也會讓企業的管理陷入到風險狀態中。
四、企業優化內審與內控工作的策略
1.完善內控與內審工作組織架構,強化思想意識
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共同對企業的經營產生影響,所以企業依據實際的經營狀態,強化內審與內控工作的重要性,并且組建內審與內控工作小組,企業管理者帶頭,提高各部門對內審與內控參與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同時企業還要發揮意識形態和宣傳的作用,擴大對內審以及內控工作重要性的宣傳,企業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組織具備專業知識以及技能的人員組建內審和內控工作小組,確保企業的相關制度體系能夠落實到位,也有利于布置內審與內控工作的具體任務和工作注意事項,為內審與內控制度建設奠定基礎。
2.健全企業內審與內控制度體系
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開展的基礎是要有完善的制度體系,確保企業管理內審與內控工作的時候有據可依。其中內審與內控工作制度體系包括具體的工作目標,內審與內控工作的時間、范圍、工作方式、工作流程、人員分工以及評估等,制定完善的制度體系主要是使內審與內控工作達到預期的目標。按照企業經營管理的目標明確內審與內控工作的目標,并且完善內審與內控工作的組織架構,對工作職責做好區分,界定好工作權限,以便企業客觀地制定內審與內控的制度體系。企業規范內審與內控的工作流程,對相關的工作內容給予定期的更新,尤其是完善財務管理的工作流程,注重對資金以及資源的使用與管控,合理地進行成本預算和控制,保證企業內審與內控制度符合企業的經營實際要求。企業要發揮監督的作用,保證監督工作的獨立性、全面性、嚴謹性,以便對內審和內控工作開展全程監督,遇到問題要及時上報,減少問題的危害性,提高企業內審與內控的作用,確定內審工作重點,合理地編制內控工作機制,確保工作計劃順利實施。
3.完善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
企業管理人員在完善企業內部治理結構的時候,需要充分利用企業內審和內控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完善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能夠幫助內審與內控工作深入到企業內部的運行過程中,提升對企業內部工作各個環節的控制力,實現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企業日常運營過程中其內部治理結構合理性會直接影響到企業自身的生產銷售環節以及經濟效益。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對企業內部治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企業依據內審和內控的數據信息要不斷地優化治理結構,為順利完成企業的經營目標提供幫助。進一步強化企業控制監督以及激勵職能,保障各項審計工作以及內控工作的有序開展。對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進行完善優化,便于企業發揮內審與內控的職能,提升企業的服務水平和管理能力,對企業未來的發展以及經營管理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必然會約束內部員工的工作,規避人為的經營問題,確保企業各項制度有效落實,也提升企業的內審與內控的執行力,促進企業發展效率的提高。
4.加強各部門的溝通,確保內審與內控工作的信息化建設
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的開展要注重信息化建設,順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要求,企業要鼓勵各部門之間有效溝通,為內審與內控工作的開展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同時按照內審與內控工作的要求,明確信息系統的管理范圍和使用流程,并對相關的工作人員開展技術培訓,保證信息系統的使用效率和質量。企業注重數據信息的收集,真實的數據信息是內審與內控建設的基礎要素,企業要完善相關的管理機制,發揮信息共享的優勢,確保各個部門有機配合,便捷地開展內審與內控工作的同時,也降低了問題的出現,提高數據的可用性。企業還要注重信息系統的基礎設施建設,派專人負責,定期對信息系統進行升級管理,確保企業內審與內控信息系統的安全性,避免出現信息丟失的現象,提高信息的管理能力和企業的決策力。
5.注重企業風險的管控
企業經營隨著市場經濟的變化不斷地調整戰略,但是因為企業缺乏風險意識,導致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開展的時候風險管控不及時,會讓企業的經營陷入到不良的經營局面,增加企業的損失,企業應該注重對內審與內控工作的風險識別,對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流程做詳細的了解,并且保證能夠掌握好誘發風險的因素,以便企業對風險進行有效的預測。企業做好風險的管理工作,制定好風險的預警機制和防范措施,實現內審與內控工作的平衡,也有利于企業將風險要素扼殺在萌芽中。企業對經營管理做好風險關鍵要素的識別,并且保證企業投資、融資、資金管理以及會計核算的過程中能夠合理地規避風險,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分配資金的使用,還能確保投資科學合理,對企業未來的生產經營產生重要的影響,提高會計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為企業經營管理決策提供準確的數據信息。
五、結束語
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關系,兩者對企業經營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目前企業對內審與內控的關系把控不到位,而且內審與內控工作在應用的過程中存在弊端,這要求企業注重對相關工作職責的劃分,完善管理制度,注重風險的管控等對策,并且明確企業的經營戰略目標,以便企業可以站在發展的角度,促進內審與內控之間的相互配合,發揮兩者的作用,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
參考文獻:
[1]景岳.企業內審與內控工作之間的關系探討[J].現代營銷(信息版),2020(06):24-25.
[2]袁羽.中小型企業內控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D].河南財經政法大學,2020.
[3]林上金.嵌入式風險防控長效機制建設的探索——國有企業內控內審與嵌入式廉潔風險防控有效融合實踐[J].中國商論,2020(04):145-146.
[4]肖鳳妮.淺談中小企業內控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全國流通經濟,2020(02):76-77.
[5]劉平川.淺析內部控制對企業的影響[J].商訊,2020(02): 123+125.
[6]凌敏.淺析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J].納稅,2019, 13(36):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