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君
摘 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是高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大學生職業發展和就業指導提供必要的幫助,確保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大學生的專業對口率和就業率。文章簡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遇到的問題及教學改革思路,并從教學內容貼近學生實際需求、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建設教學資源庫、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幾個方面提出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改革;成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2;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0-0013-03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是高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為大學生職業發展和就業指導提供必要的幫助,確保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大學生就業的專業對口率和就業率。當前,受到課程學時、師資力量、教學方法等局限,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遇到一些問題,影響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國家相關文件的指導下,各高校陸續開始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進行改革,研究適合當代大學生個性特點與學習規律的教學模式,以便讓學生明白這門課程的內涵與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到課率呈明顯上升趨勢,畢業生得到企業高度認可。下面簡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遇到的問題及教學改革思路,并提出教學改革具體措施。
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遇到的問題
通過調查走訪,筆者發現基本上所有的高職院校都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定位為全校公共基礎課,學分為2,學時為36。但從課程開設情況來看,遇到的問題仍然有很多。首先,課程的學時分配與所學習的內容不相匹配。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一般至少包含時間管理、團隊建設、情緒管理、就業政策、簡歷制作、禮儀規范、面試技巧、創新創業等十幾個模塊,而每個模塊又有許多章節內容,但分配的學時有限,很多教學內容只是局限于表面,并沒有展開,導致學生學到的多是皮毛,沒有真正意義上領會精髓,更談不上對學生的啟發。其次,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不受重視。調查發現,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雖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公共基礎素質教育中的一門課程,但占公共基礎課的比例不到5%,占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總學時不到2%,相比其他課程而言不受重視。在師資配備方面,很多高職院校缺乏精通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專業教師,也沒有單獨設立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研室,有些就算設立了,也往往是掛靠在通識學院或招生就業辦??上攵?,沒有單獨的師資團隊,沒有穩定的師資力量,教學效果也就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最后,不重視實踐教學。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歸類為 B 類課程,應該注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但很多高職院校往往偏重理論教學,有意無意地忽視實踐教學。尤其是部分高職院校沒有設立專門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實踐教學場地,導致很多教學內容都是以理論為主、以實踐為輔,大大降低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實效性,沒有真正發揮該課程的作用。
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
鑒于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學校對課程教學進行一系列的評估之后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思路,并將36個學時貫穿三學年,使每個學期各個模塊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具體的專題名稱、主要內容與要求如下:(1)學院印象。傳統教育、國學經典導讀;圖書館資源、活動、服務、使用規則情況介紹,常用圖文信息檢索;校園 IC 卡辦理使用說明及收費說明;教務網絡管理系統學生使用指南及選課實踐。(2)大學行為規范與禮儀教育。讓學生學習《學生手冊》《學籍管理》以及學校相關制度內容,熟悉校園文化,明確校園行為規范與大學生禮儀要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3)“我的大學我做主”專題講座。由各二級學院院長負責人實施。(4)行業與專業發展前景。介紹行業和本專業的發展前景、社會需求和就業去向等相關信息,讓學 生了解社會對本專業的人才需求標準等。(5)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介紹職業教育特色;介紹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課程體系等;介紹大學期間階段性專業能力培養模式、學習方式方法、教學模式等;進行角色轉化教育等。(6)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引導學生做一份簡單的三年或五年的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勢,分析自己擅長的崗位。(7)展示職業規劃。職業能力測 試;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大學生活、預期的職業生涯規劃,并進行點評。(8)時間管理。時間管理的技巧、技術和常用工具使用方法;時間管理與實現目標的關系等(熟知大學期間的學時分配、考證要求、畢業要求、崗位要求、專業學術競賽時間)。(9)團隊協作。介紹團隊的作用;團隊有效溝通的優勢;如何運用語言優勢來進行有效的溝通。(10)職業禮儀。職業裝;面試禮儀;面試過程中的禮儀規范。(11)情緒控制與壓力管理。介紹如何控制自己的喜怒哀樂,如何避免沉迷游戲及電子產品,如何釋放學習壓力;如何和同學、老師友好相處。(12)執行力。介紹如何高效執行老師、家長及其他人交代的任務,如何提高執行力。(13)就業市場調查。引導學生自行注冊兩家以上招聘網站,并根據內容完善個人信息;分析所應聘崗位的求職要求;收集同行業招聘單位面試登記表,分析一般的內容包括哪些方面;走訪四家以上的校企合作單位,了解 HR 重點關注本專業哪些內容。(14)就業形勢與職業要求。引導學生分析本專業的就業情況與形勢等;分析典型職業崗位對學生素質與能力的要求;說明學生目前應該進行哪些方面的準備。(15)自我探索與職業選擇。讓學生撰寫一份相對詳細的職業生涯規劃方案,包括自我認識、專業就業前景分析、個人職業選擇優勢和劣勢、各個崗位的需求量。(16)職業崗位定位。讓學生參加兩三次現場招聘會,總結招聘現場一般的提問方式;引導學生做“職業規劃分析”報告;分享本專業在企業生存的“三大法則”。(17)簡歷制作。自我鑒定、簡歷指導、簡歷制作;專業導師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并提交簡歷。(18)面試技巧。介紹常見的面試題型及注意事項。(19)就業政策與法規等。介紹就業相關的政策與法規;求職材料準備與應聘注意事項;其他專項培訓等。
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1.教學內容貼近學生實際需求
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內容較多,涵蓋的知識面比較廣。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有些模塊適用,有些模塊不一定適用。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樹立以生為本的理念,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就業需求,確保教學內容貼近學生實際需求。不同專業的知識點一定要由熟知本專業模塊的教師來講授,做到模塊內容既貼近本專業的知識點,又高于本專業的知識點,讓專業、職業、就業三者緊密聯系起來,更好地促進學生就業。而設立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研室,負責課程體系開發、課程內容規劃、教學質量監控,可以確保教學內容真正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2.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
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是一門重實踐的開放性課程,高職院校應該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要加強與校內實訓基地、校外合作單位的聯系,讓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實習就業融為一體,讓課程真正落到實處,發揮它的重要作用。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增加校外實踐教學活動學時,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創業和就業比較成功的學長進行訪談,從前輩的經驗中了解如何有效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及少走彎路。二是讓理論教學與實踐競賽緊密聯系起來。可結合校外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競賽情況,在校內舉辦各類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競賽活動,如簡歷制作、大學生禮儀規范、大學生職業著裝、大學生創業等,以此提高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能力。三是加強校企合作??裳埾嚓P專業校外實訓基地的專家來校開設講座,讓學生親身感受企業的管理文化和氛圍,同時加強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讓學生能以職業經理人的形象進入企業,獲得企業最直觀的認可。
3.建設教學資源庫
每個教師自身的知識經驗不同,所講授的內容也往往不同,若沒有一個完整的課程資源庫,則將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要以不同專業群為基礎,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建設教學資源庫,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梢宰屔瞄L每個模塊的教師進行相應的資源庫建設,也可以邀請兄弟院校、校企合作單位及優秀畢業生參與課程資源庫建設,多渠道、多方面完善網絡課程資源,便于學生采取自行查閱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反復學習。
4.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理論性較強,內容較多,若不注重教學方式,只知照本宣科,則可能會讓學生對這門課失去興趣。這就要求高職教師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多樣化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可以讓學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進來,而不是作為觀眾和旁觀者。課堂上多以學生互動為主、講授為輔,將課程內容通過案例分析、故事分享、小組討論等多種方式進行融入,還可以結合校企合作單位的情況采用現場模擬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和理解教學內容。
5.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
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包含的知識面較廣,不僅涉及專業知識,還包含法律、禮儀、管理、就業、創業等方面的內容。在實施方式上,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與其他課程有較大的區別,它 更注重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舉一反三,要求學生不局限于課堂,并偏重于教學活動的參與性。這就要求教學團隊成員要擁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專業特長。但當前部分高職院校配備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師時,往往只安排一名專任教師,導致師資力量薄弱,不能涵蓋所有專業。因此,高職院校要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打造一支以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專任教師為主、其他“雙師型”專業教師為輔的師資團隊,確保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各個模塊在專業隊伍的帶領下高效實施,讓學生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
四、結語
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改革是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但由于高職院校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局限性,職 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改革遇到一些難 題。高職院校要從教學內容貼近學生實際需求、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建設教學資源庫、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幾個方面入手,深入推進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改革,這對幫助大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觀、就業觀、價值觀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金銀實,崔美琳.就業指導教育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發展的影響[J].中國教育學刊,2021(09).
[2]尹兆華,韓經.增強“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實效性的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12(10).
[3]姬振旗,周鋒.求職擇業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沈雪萍.基于人本的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0(15).
[5]王西文, 曹茜.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參與式教學的實踐探究[J].改革與開放,2013(14).
[6]楊曉紅.課程思政理念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育探析[J].就業與保障,2021(14).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Chen Xiaojun
(Guang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Dongguan 523960, China)
Abstract: The course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can provide necessary help for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ensur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nd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counterpart rate and employment rate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and the ideas of teaching reform,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for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close to students' actual need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building teaching resource database, adopting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reform in education; results; 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