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耿倩 通訊員張君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對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實施膀胱全切是治療膀胱癌、延長壽命最有效的手段。4月18日,記者從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新聞中心獲悉,該院泌尿外科“人造新膀胱”技術,讓患者在術后不用帶尿袋,用“人造”膀胱正常排尿,備受患者好評。
膀胱癌患者在膀胱全部切除術后還能從尿道正常排尿,有較高的生活質量,一直是國內外醫師和患者追求的理論目標。近年來,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泌尿外科為攻克這一國際難題,組建了膀胱腫瘤亞專業團隊,由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領銜,凝聚了最優秀的中青年醫師。團隊通過查閱國內外文獻、學習世界各國臨床指南、觀看優秀的手術視頻、向知名的優秀專家請教,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不僅掌握了膀胱全切再造新膀胱的理論基礎、手術技巧和圍手術期的全程管理,而且形成了獨特的“人造新膀胱”的手術方式、理論和技術體系,手術質量顯著提高,很多省內外患者慕名而來。
目前,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泌尿外科膀胱腫瘤亞專業團隊不僅擁有國際最先進的手術理論、手術技巧和手術器械,而且還發明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熒光成像引導腹腔鏡設備,使手術時間顯著縮短、“前哨”淋巴結能夠定位清掃,膀胱癌患者術后并發癥顯著降低。通過對近百例患者的術后隨訪,患者反饋術后不用帶尿袋,“人造”膀胱正常排尿,生活質量接近正常,紛紛點贊這項“人造新膀胱”技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