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南
摘要:大學階段的語文更具深度,需要教師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有需要弘揚并傳承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國學思想。在信息技術的帶動下,大學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技術,帶領學生認識語文教學中的精華內容。在此之前,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微課形式的優勢所在,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其獨有的特點,提升當代大學生的語文素養。基于此,本文就微課在大學語文學科教學活動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探究,以期能夠提升大學語文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課;大學語文;應用方式
微課技術在我國教學活動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受到各個學科教師的高度認可,較大地提升學科教學效果,并且為學生創造了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將微課運用到大學語文的教學中,能夠為大學生提供更有利的自主學習工具,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此外,大學生將微課技術應用到下課的學習活動中,能夠幫助他們鞏固教師的課上授課內容,方便他們反復觀看獎賞講解的語文知識,提高大學生的語文水平。因此,大學語文教師需要積極探索有效應用微課技術的方式,提升大學生整體的語文能力。
一、應用于預習環節,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預習是學生學習各學科知識的重要環節。大學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為學生提供不一樣的預習內容,使他們對即將講解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并且清楚教師要講解的主要內容,有利于他們在課堂上迅速進入學習狀態。
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古人的詩詞散文是,可以借助微課視頻形式,給學生創造相應的情境氛圍。在具體的氛圍中,學生能夠感受到古人在詩詞中所描繪的意境,以視頻的方式呈現這些內容,能夠加強學生的情感,再借助教師的講解,能夠對即將講授的內容有較多的了解。這些,在正式授課環節,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時間,帶領學生深入研究詩詞內容,不必花費較多的時間,講解基礎性的語文知識。同時,教師可以將這部分內容中的翻譯工作,放在預習環節,鼓勵學生對文言文內容進行自主翻譯,并結合微課視頻檢查自己翻譯中存在的問題。總之,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能力,能夠很好地在原有基礎上研究語文內容,使學生借助微課視頻實現深度預習的目的。
二、融入其他教學模式中,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對于大學階段的教學活動而言,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種教學方式,開展語文授課活動。同時,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富有特點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多樣式的學習活動中,進一步認識語文知識內容。在微課技術下,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的靈活性,將其運用到各種教學模式中,為教學活動提供輔助性服務,豐富學生的學習模式,激發他們的學習靈感。
比如,教師在組織大學生進行場景模擬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微課講解內容,作為故事背景的解說,讓學生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同時,教師可以借助微課技術,豐富多媒體教學活動的開展模式,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在應用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對具體的情境進行解說,引導學生快速進入環境中,有利于他們從整體上理解文章內容。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微課技術,對語文中的語言進行解析,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國學的內涵。
三、鼓勵學生制作微課,提升其語文能力
現階段,微課在我國的教育工作中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應用,被各個學科的教師所青睞。同時,大部分學生能夠借助微課更好地學習學科知識。在大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微課作為文化宣傳的一種方式,鼓勵大學生結合微課技術,將自己學習到的語文知識傳送出去,以此進行實踐語文知識的活動。為此,語文教師可以為大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任務,鼓勵他們將觀看短視頻的時間,將自己對信息技術的理解運用到微課制作中。在制作過程中,大學生需要理清講解思路,從一個聽課者轉為授課者,有利于提升他們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學生為了講好一個主題內容,需要查考資料,充實微課視頻的內容,以此提高其整體的質量。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選定一個簡單的內容,組織學生設計自己的教學方案,并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結合設計的微課內容講解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借此,教師能夠鍛煉學生整體的語文思維,實現提升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微課內容,組織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活動,將自己的探究結合制作成微課視頻形式,以此豐富作業形式,激發大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一些優質的內容作為模范,上傳到信息化教學平臺中,供學生學習模仿,以此激勵更多的學生借助微課學習語文知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在大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運用,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新穎的學習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此激發學生探究語文知識的興趣。因此,大學語文教師需要靈活運用到大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提升大學生實際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裴亞紅,郭治虎.微課在大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21(14):79-81.
[2]齊慧爽.微課在大學語文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2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