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天問一號”環繞器近火點再次經過“祝融號”火星車巡視區域上空,拍攝了“祝融號”巡視區0.5米分辨率影像圖。“祝融號”火星車也從火星表面傳回自拍照,相比剛剛著陸時拍的照片,可以看出火星車表面已積累了一層薄薄的沙塵。火星沙塵暴會直接影響火星車的能源獲取,因此一直備受關注。我國工程團隊持續通過“天問一號”環繞器中分辨率相機獲取的影像監測火星沙塵天氣,發現從今年1月下旬開始,火星北緯60°以北區域開始出現明顯的風沙活動現象。目前,火星北半球已經開始進入秋季。根據以往的探測資料分析,秋季是火星沙塵天氣多發季節,但目前在“祝融號”巡視區尚未觀察到明顯的沙塵天氣。
截至2022年3月24日,“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工作306個火星日,累計行駛1784米,“天問一號”環繞器在軌運行609天,距離地球2.77億千米。

3月22日,2025年日本世界博覽會協會舉行記者招待會,確認了吉祥物最終形象。該形象從1900件應征作品中脫穎而出,為日本一家設計公司代表山下浩平的得意之作,并定于4月下旬公開征名,最早在夏季公布。
日本朝日電視臺評價稱,該吉祥物“展示了和世博會標志的融合性,以及像水一樣自由變幻的感覺”。大阪知事吉村洋文在記者會上介紹道:“大阪被稱為水之都,因此選擇了能傳達自由變化形態理念、貼合會徽的吉祥物形象。”
但該形象出爐后,日本網民紛紛心態“炸裂”,有人甚至將其稱為“邊笑邊吃人的野獸”。2020年8月,大阪·關西世博會首次發布大會會徽,也曾令日本網民大呼“無法接受”。據官方說法,會徽以“細胞”為設計理念,表現“生命之光”的主題,不僅象征“每一個生命個體的可能性”,還寓意著對于1970年大阪世博會“基因”的繼承。

當地時間3月27日,第94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美國洛杉磯舉行,頒發了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共計25個獎項。
《沙丘》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的贏家,奪得六大獎項,分別為: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獎、最佳原創配樂、最佳音效、最佳剪輯與最佳藝術指導。此外,簡·坎皮恩憑借電影《犬之力》獲得最佳導演獎,該電影改編自托馬斯·薩維奇的同名小說。威爾·史密斯憑借《國王理查德》拿下最佳男主角。杰西卡·查斯坦憑借邁克爾·舒瓦特執導《塔米·菲的眼睛》拿下最佳女主角。夏安·海德執導的《健聽女孩》獲得了最佳影片獎。《健聽女孩》翻拍自法國電影《貝利葉一家》,講述了一個在聾啞人家庭中長大的女孩,最終考上音樂學院,并與家人和解的故事。

3月21日,印度外賣平臺Zomato的創始人兼CEO戈亞爾宣布,在保證食物品質和外賣小哥安全情況下,Zomato平臺將推出全新功能——10分鐘送餐服務,即在顧客下單10分鐘內將食物送達。
戈亞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目前全世界尚沒有哪家外賣平臺能做到在10分鐘內將熱騰騰的新鮮食物送達客戶,Zoamto很想在世界范圍內開創這一先河。”據解釋,Zomato的10分鐘快速配送依賴的是密集的外賣終點站和系統算法的優化。“我們的系統將根據大數據和當地美食偏好對附近的外賣需求做一個預測,然后每一個外賣終點站從不同種類的餐館中提前準備20~30道銷量最高的菜肴以便及時配送。”他表示,由于需求預測的準確性非常高,預計客戶的花費將會降低,而餐廳合作伙伴以及配送合作伙伴的絕對收入將保持不變。
據悉,從2022年4月起,這家食品配送巨頭將在離首都新德里不遠的古爾岡市的四個站點試運行該服務。

宇宙中究竟有多少個黑洞?這是現代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領域最緊迫的問題之一。近期,意大利國際高等研究院(SISSA)等機構的科學家在《天體物理學雜志》上撰文稱,他們首次對恒星級黑洞的數量進行統計,計算出了其在整個宇宙中的分布情況,并據此計算出目前可觀測宇宙中黑洞的數量約為4000億億個。
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們將SISSA研究人員馬里奧·斯佩拉博士開發的最先進的恒星和雙星演化算法SEVN與星系相關的物理性質的經驗公式進行了很好的整合,研發出了一種獨特的計算方法,得出了上述結論。
恒星級黑洞的質量介于幾個到幾百個太陽質量之間,源于大質量恒星生命的末期。新研究指出,宇宙中約1%的普通物質被“鎖”在恒星級黑洞內。研究人員解釋稱:“恒星的形成率等性質都是定義恒星級黑洞數量和質量的重要元素,借助于新計算方法,我們得出了恒星級黑洞的數量及其在整個宇宙歷史中的質量分布,并據此得出了整個可觀測宇宙中黑洞的數量。”
近期,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發表了一篇論文,文中描述了一個新的命名編號為Kepler-1708 b-i的候選系外衛星(系外衛星是指圍繞太陽系外行星旋轉的衛星),這顆可能存在的系外衛星大小為地球2.6倍。
天文學家稱,一旦Kepler-1708 b-i的系外衛星的身份得到確認,它或為破解系外行星系統的形成與演化提供新線索。
該論文介紹,人類生活的太陽系中到處都有衛星,但目前還無法證實任何一個繞系外行星旋轉的衛星的身份。之前曾發現過一些候選系外衛星,例如2018年的Kepler-1625 b-i。以一定距離繞母恒星旋轉的冷巨行星是有利于衛星形成的一個區域,如木星或土星。然而,這類行星很難用凌星法探測到。凌星法是發現系外行星最常用的方法,主要觀測行星-衛星系統從正面橫越母恒星時導致的微小的亮度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