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銘 吳彤 張潤樾 陳松濤 陳曉霞
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學生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這對推動大學生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保證大學生能夠在卓越的環境中收獲成長。輔導員作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倡導者,需要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創新各類途徑,從而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在當前形勢下,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項新的途徑,需要結合新的環境和形式進行適當地調整,符合學生內心的發展需求,進行方式方法的創新,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一、三全育人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國家領導人指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工作的總體目標,是以國家領導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育人優勢,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關鍵,切實提高工作親和力和針對性,強化基礎、突出重點、建立規范、落實責任,一體化構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使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二、新時代下的網絡育人
網絡育人是在現代互聯網技術逐步發展背景下提出的,也是我國開展三全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到2019年年底,我國網民總人數已經突破了8.5億,平均每個人每天上網時間為4小時,網民群體中以中年人居多,有大約46.7%的人年齡不超過30周歲。當代大學生作為青年群體代表,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都與網絡建立了密切的聯系。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勇于嘗試新技術、新方法、新理念,不斷創新與發展思想政治教育體制,注重網絡育人的時效性與引導性,不斷完善網絡教育體系,發揮網絡輿情引導功能,推動網絡文化與網絡專業人才建設,加快思想政治網絡化開發進程,為顯著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奠定基礎。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網絡思政育人路徑
(一)用好易班,創造不一般的效果
以廣東高校網絡思政中心十大重點工作室之一易班新媒體文創中心為基礎,以點帶面,逐步實現樂觀向上、敢于奮進的校園文化氛圍,深入探索校園文化精髓,積極傳遞正能量。充分認識到我校發展歷史以及文化精神,從我國傳統文化、社會優良文化以及校園文化三個角度出發,強化網絡文化育人效果,推出符合大學生日常生活習性、滿足大學生個性化需求的精品網絡文化,最大程度提高網絡文化育人品質。
(二)強調示范性,建立全面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網絡教育活動開展突破了傳統教學中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也為大學生學習提供了更加寬泛的渠道,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加強與同學、老師的互動交流。從本質上來說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是集慕課、翻轉課堂、短視頻以及網絡理論知識直播視頻等為一體的新型教學方式。首先,拓展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提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促進常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信息化技術的深層次結合。高校需要從多個維度出發實現教學育人與網絡育人的高度結合,構建網絡教學共享平臺,及時完善與更新網絡教育資源,拓展網絡教育與學習渠道,建立功能齊全的網絡課程系統。其次,高校要邀請知名學者、成功人士以及優秀老師等開展網絡公開課程。高校要圍繞網絡育人標準要求建立網絡宣講團隊,定期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知識講解,并在網絡平臺中解答學生的疑惑與提問,成功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從課堂向網絡教學的轉變,提高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教育的實效性與影響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最后,創新“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應用新型的信息化技術,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創新與發展,確保網絡思想政治課程教育取得較好的效果。
(三)堅持標準性,創建網絡教育工作團隊
為了更好地提高“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必須要建立專業的網絡教育工作團隊,充分融合思政老師、知名學者、黨政骨干人員以及網絡宣傳者等眾人的力量,建立功能齊全、線上線下相互輔助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首先,制定健全的網絡教育工作體系。高校領導人員必須要充分重視網絡教育工作制度建設,聯合校園網絡管理單位提升網絡教育建設品質,積極倡導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到“大網絡思政”建設中。其次,定期開展網絡教育工作人員培訓活動。通過開展專題講座活動、小組主題辯論以及實踐網絡教學等方式,不斷提高網絡教育工作團隊的理論政策高度、網絡資源提取與分析水平、網絡育人水平,努力建設一支政治素養水平高、綜合實力強、輿論導向能力強的網絡教育工作團隊。最后,提高網絡教育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充分調動網絡教育團隊的工作積極性,倡導先進分子做好先鋒模范作用,促使現代網絡教育工作朝向更高的層次發展。鼓勵廣大老師與學生投入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同時將教育培訓成果與老師的工作考核聯系起來,對獲得優異成績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團隊進行公開表揚,提高師生參與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熱情。
四、結語
新時代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學生網絡思政育人和傳統的思政育人有著共同的目標,都是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加強學生價值觀與人生觀的引導,確保大學生能夠健康成長。網絡思想政治作為一種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新途徑,作為教育一線工作者我們有義務拓展“三全育人”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1]周琳.從新媒體視角下探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20(03):169-171.
[2]喬麗娟.基于“三全育人”視角開展新時期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探索——以領航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室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6):38-39.
本文出自課題2021年度廣東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課題編號:GDWL21YB61